温泉与旅游景点(温泉旅游景点如何利用地热资源)
地热井是指利用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井深约3500米的方式和装置。 。地热能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 150℃以上以蒸汽形式存在,是高温地热; 90℃~150℃之间,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属中温地热; 25℃以上90℃以下,以温水、温水等形式存在,如果以热水、热水的形式存在,则属于低温地热。 2010年3月12日,北京市大兴区丰和营村地热井钻探成功。实测温度达到103℃,打破北京地热水温度记录,成为第一介质北京地温地热井。
主要用途
1.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温泉沐浴,而地热远不止这些简单的用途。地热能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 150℃以上以蒸汽形式存在,是高温地热; 90℃~150℃之间,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属中温地热; 25℃以上90℃以下,以温水、温水等形式存在,如果以热水、热水的形式存在,则属于低温地热。
2.高温地热适合发电。中温地热能发电,也可用于房屋供暖。低温地热可用于洗浴、医疗、取暖、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等。
3.首先考虑将其用于发电。以中温地热水为能源的地热发电站在国外并不罕见。美国阿拉斯加已建成使用 72°C 地热水发电的机组。中国云南腾冲还有一座中温电站。
4.地热井也可用于供暖。地热采暖除了环保节能之外,技术简单、易于实施,温度要求范围广。可在15°C至180°C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103℃地下热水可直接输送至供暖系统进行供暖服务,无需加热。
5.地热能要“梯级”利用,使地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一步用于加热;第二步送到温泉垂钓中心提供地暖;第三步是养殖,然后是引导到温泉种植采摘基地,进行特色蔬菜、花卉及各种新鲜水果的种植和灌溉;最后排入温泉公园的湖中,使冬天不结冰,水永远碧绿清澈。
2.温泉使用地热能吗?不是,不同地点的地下水环境不同。建议参考水文地质
3。地热温泉的旅游价值地热城,因为是新兴产业,所以各方面卫生都比泡温泉要好。
我去过地热城。室内温泉的种类很多,还有一个很大的室内游泳池。不过入水必须戴浴帽,管理严格。
冬天当然没必要去室外泳池了。
4.温泉是地热资源吗?由于火山地热,温泉的数量冰岛的温泉居世界第一。岛上约有250处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泉水。去这座火岛看火山、泡温泉是每个旅游爱好者的梦想。
全国有火山200至300座,其中活火山40至50座,被誉为“北极火岛”。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冰岛的火山运动非常频繁。在冰岛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由火山运动和喷发的火山口产生的熔岩地形。
5.地热温泉开发利用方案独特的冰川河流和瀑布资源。冰岛10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水力发电和地热资源。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使其成为世界上构造最复杂的地方之一。冰岛有200多座火山和600多处温泉。还有更多超过 20 个温度至少为 150°C [300°F] 的高温蒸汽场所,其中许多场所的温度达到 250°C。这就是冰岛利用地热能的原因,地热能是一种蒸汽来源,可用于从家庭供暖到游泳池供暖等各种用途。
水力发电利用冰岛丰富的冰川河流和瀑布进行生产。
6.什么是地热温泉?大理州洱源县的温泉,普陀泉位于下山口。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自流温泉。附近有数百年的向日葵树。春天郁郁葱葱,冬天绿意盎然。这是一条满是红叶的河流。
洱源县地热国是一个发达的温泉。还不如附近农民开的温泉。地热国的温泉是先抽出地下温泉水,然后给游客洗澡,而附近农家的温泉则直接供沐浴者使用。钍所以推荐去下山口的普陀泉。
7.地热温泉是如何形成的①热源,②水源,③水中化学成分来源; ④“通”主要是指地下热水的循环通道,包括不同方向的裂缝、裂隙等,特别是切割较深的活动裂缝: ⑤“储”是指热水的储存层。
世界上高温地热活动区都位于现代活动板块的边缘。在这些地区,要么地幔上翘,要么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岩浆侵入、岩石热变质和火山喷发。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这些地区的地壳都处于炎热状态。换句话说,存在产生地热活动的热源。
活动板块自然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一系列断裂构造。这些断裂结构不仅是通道既是地热流体活动的通道,也是地下水渗流和热融化的通道。
对于热液地热活动来说,丰富的大气降水和丰富的地下水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地下水沿断层渗漏,成为深层循环水等,与深部热量融化形成地下热水,储存在地层或有利构造部位,即为地下蓄热。地下热水沿着适当的部位上升,溢出到地表,就是温泉或温泉。对地热能形成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地表到地下,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2.5至3℃。这是正常的地温梯度。各地地温梯度不同,有的地区值高,有的地区值低。如果某个地区的地温梯度为 4.5°C/100 米从3000米深处循环的地下水温度可达150℃。一般来说,地下水有一个补给、径流和排放的过程。因此,循环深度越大,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这就是地下热水深层循环的原因
8.地热温泉景点凯瑟琳温泉节是在凯瑟琳温泉举行的节日。凯瑟琳温泉是一个天然泳池,位于凯瑟琳河两岸。它周围环绕着热带雨林。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清澈的水面上。美丽的风景仿佛不在世间。
与你想象中的热气腾腾的温泉不同,这里的水温只比普通池水稍高一些。对于游客来说,没有什么比一湾天然地热泉水更能洗去旅途的疲劳了。 。
泡完温泉,享用熟食在河岸上丰盛的野餐,或者轻松的徒步旅行都是很棒的户外体验。
9.温泉和地热水不一定是这样。根据位置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深度变化很大。比如有温泉的地方,几十米之内就可能有热水。在没有温泉的地方,有的可能需要几百米,有的可能需要几千米。
温泉水是泉水的一种,主要从地下自然涌出。一般泉口气温明显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温泉水中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矿泉水。
很多地区都是人工打井,通常在600-2000米处,用深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水温一般在20摄氏度以上伊修斯。它被称为温泉井。根据气候、纬度、海拔的不同,温泉的温度下限很难统一。
10.温泉、地热水的形成条件一是由地壳内部的岩浆形成,或伴随火山喷发而形成。经历过火山活动的死火山地形区域,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而隆起。地球表面和地下未冷却的岩浆会不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的热量集中,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被加热成高温热水,还有的会沸腾成蒸汽,其中多为硫酸盐泉水。
第二种是由地表水的渗透和循环形成的。也就是说,当雨水落在地球表面并向下渗透时,它向内渗透o 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地下水被下面的地热能加热成为热水。大多数深层热水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当热水的温度升高时,如果有致密且不透水的岩层挡住它的去路,压力就会越来越高。 ,使热水和蒸汽处于高压状态,一出现裂缝就会冲上来。
温泉是一种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泉口温度明显高于当地,地下天然泉水年平均温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矿泉水。现在很多地区还挖了人工井,一般在600-2000米。深水泵用于提取富含许多有益矿物质的地下水。水画ture一般在20度以上。它也被称为温泉井。由于各地气候、纬度、海拔的差异,温泉的温度下限很难统一。
严格来说,温泉是从地下涌出、水温高于当地地表的天然水。如果是从地下抽出来的,就不能称为温泉。目前已有人工温泉机加热并添加一定的化学配比,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从模糊概念来看,目前所谓的温泉有天然泉型、人工提取型和人工加热配比型三种。
11.温泉旅游景区如何利用地热资源?地热能是从地壳中提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以以下形式存在的热量。它是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原因。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C。通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上涌到距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量可以传递到更接近地面的地方。炽热的熔岩加热附近的地下水,加热的水最终从地下渗出。使用地热能最简单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直接获取这些热源并提取其能量。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分布 地热能集中在构造板块边缘,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据美国地热资源委员会1990年的调查显示,世界上有18个国家拥有地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827.55兆瓦。装机容量超过100兆瓦的国家包括美国、菲律宾其他国家、墨西哥、意大利、新西兰、日本和印度尼西亚。 。我国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区。世界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五个地热带: (1)环太平洋地热带。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延伸到墨西哥和智利,从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延伸到中国和日本海岸。世界上许多地热田都位于该地热带,如美国的盖瑟斯地热田、墨西哥的普列托、新西兰的怀拉凯、台湾的马格、日本的松川和大竹等。 (2)地中海和喜马拉雅热带地区。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板块碰撞边界从意大利延伸到中国的云南和西藏。例如意大利拉德雷罗地热田、中国西藏羊八井地热田、云南腾冲地热田等都属于该地热带。 (3) 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大西洋板块的破裂包括冰岛和亚速尔群岛的一些地热田。 (4)红海、亚丁湾、东非大裂谷等热带地区。包括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的地热田。 (5)其地热区。除板块边界处形成的地热带外,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板块内靠近边界处也存在高热流区,可蕴藏一些中低温地热,如中部地区的一些地热田。亚洲和东欧以及中国的胶东和胶东。辽东半岛及华北地热田伊娜平原。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地热能,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大棚、水产养殖和烘干谷物等。然而,人们对地热能的真正认识地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中叶。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热能最重要的方式。高温地热流体首先应用于发电。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驱动发电机发电。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需要像火力发电那样配备巨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能量它使用的是地热能。地热发电的过程是首先将地下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一个“热载体”,将地下热能带到地表。目前,地热发电站可利用的热载体主要是地下天然蒸汽和热水。根据热载体的类型、温度、压力等特点,地热发电可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1、蒸汽式地热发电蒸汽式地热发电是将蒸汽场中的干蒸汽直接引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但引入前应将蒸汽中含有的钻屑和水滴分离出来。荷兰国际集团的发电机组。这种发电方式最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非常有限,大多存在于较深层地层中。采矿技术难度大,发展受到限制。发电系统主要有两种:背压式和冷凝式。 2、热水地热发电热水地热发电是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目前,热水地热发电站有两种循环系统:(1)闪蒸系统。当高压热水从热水井抽到地面时,部分热水会沸腾,在压力降低时“闪蒸”成蒸汽。蒸汽被送到汽轮机做功;分离出的热水可继续使用后排放。当然,最好是再注入回地层中。 (2)双循环系统。地热水首先流经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递给另一种低沸点工作流体,使其沸腾产生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然后进入凝汽器,再经过换热器完成发电循环。地热水从热交换器注入地层。该系统特别适用于矿化度高、腐蚀性强、不凝性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双循环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是高效换热器的开发。地热供暖 利用地热能直接供暖、供暖和供应热水,是继地热发电之后第二大地热利用方式。由于这种利用方法简单、经济,倍受各国特别是地处高寒地区的西方国家的重视,其中冰岛一直是最受重视的国家。被开发和利用。该国早在1928年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暖系统。如今,这个供暖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完善。每小时可从地下提取7740吨80℃热水,供全市11万居民使用。冰岛首都没有高大的烟囱,被誉为“世界上最干净的无烟城市”。此外,还有前景利用地热为工厂供热,如作为干燥谷物和食品的热源,以及作为硅藻土生产、木材、造纸、制革、纺织、酿造、制糖等的热源。其他生产过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地热应用工厂是冰岛的硅藻土工厂和新西兰的纸浆加工厂。我国地热采暖利用也发展很快,已成为地热利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京津地区化。地热农业 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可以使农作物提早成熟,提高产量;利用地热水养鱼,水温28℃可加速鱼类育肥,提高鱼类生产力;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苗、种植蔬菜。和种植花卉;利用地热能加热沼气池、提高沼气产量等。地热能直接用于农业在我国已日益普遍。北京、天津、西藏、云南等地已建成大小不等的地热温室。各地还利用地热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如培育菌种、养殖鳗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地热实践的应用地热能在医疗领域有着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泉水被视为宝贵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珍惜。由于地热水是从地下深处提取的,温度比较高,所以往往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元素,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例如,饮用碳酸矿泉水可以调节胃酸,平衡人体的酸碱度;饮用含铁矿泉水可治疗缺铁性贫血;氢泉和硫磺水氢泉沐浴可治疗神经衰弱、关节炎、皮肤病等。由于温泉的医疗作用以及与温泉相关的特殊地质地貌条件,温泉往往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疗养者和游客。日本有1500多家温泉疗养院,吸引了1亿人前来疗养每年女士。我国利用地热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含有各种矿物元素的温泉很多。因此,充分发挥地热的医疗作用,发展温泉疗养产业潜力巨大。未来,随着地热利用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更多的地热资源;打更深的井将从地层深处提取地热,因此地热利用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地热能时应注意地表热应力承受能力,不应形成过度覆盖。这会对表面温度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应用前景广阔的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一般用于现代发电。自地球形成以来,生物主要依靠太阳提供的热量和光生存。自古以来,人类也懂得利用阳光来干燥物体,并将其用作保存食物的方法,例如制盐、晒干咸鱼等。然而,随着化石燃料的减少,太阳能的利用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太阳能的利用有两种方式:被动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源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势能等。目前,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而太阳能的利用发电仍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然而,太阳能电池已被用来为人造卫星提供能量。原理 太阳能是能源由太阳内部或表面的太阳黑子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过程而产生。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 W/m2。地球赤道周长为4万公里,因此可以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太瓦(功率单位,1太瓦=1012千瓦)。海平面标准峰值强度为1千瓦/平方米,地球表面某一点24小时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千瓦/小时,相当于10.2万太瓦能量。人类依靠这种能源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人类目前使用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较低,且因地、因时而异。这是发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这些特性将限制其在整个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虽然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却高达173,000太瓦。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煤炭。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来说,自古以来就储存着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而狭义的太阳能仅限于直接转换太阳辐射的光热能、光电能和光化学能。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富含资源,免费使用,不需要运输,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太阳能为人类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使社会和人类进入节能减排时代。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对光作出反应并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很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下面以晶体为例来说明光伏发电过程。 P型晶体硅可以掺杂磷得到N型硅,形成PN结。当光照射太阳能电池表面时,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转移到太阳能电池上。硅原子,使电子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积累,形成电势差。当外部电路导通时,在这个电压的作用下,外部电路就会流过电流,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光子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优点和缺点优点(1)普遍性:阳光普照地球各处,没有地域限制。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无论是高山还是岛屿,它随处可见。无需开采、运输,可直接开发利用。 (2)无害: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这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显得极为有价值。 (3)巨大:太阳辐射能量t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能源约相当于130万亿吨标准煤,其总量是当今世界可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期:按照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度,氢的储存足以持续数百亿年,地球的寿命也约为数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缺点(1)色散:虽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但能量流密度很低。平均而言,在北回归线附近,夏季天气比较晴朗时,太阳辐射的辐照度在中午时最大,垂直于太阳光方向的1平方米面积上平均接收到的太阳能为约1,000瓦;如果全年昼夜平均只有200瓦左右。冬天里,大约只有一半,阴天一般只有1/5左右。这个能量流密度非常低。因此,在使用太阳能时,如果想要获得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一套相当面积的收集转换设备,成本较高。 (2)不稳定:由于昼夜、季节、地理纬度、海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太阳辐照度达到某些地面是断断续续的。 ,且极不稳定,这使得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变得更加困难。为了使太阳能成为持续稳定的能源,最终成为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的替代能源,必须解决好储能问题,即晴天时的太阳辐射能尽可能多地存储晚上或下雨时使用。用于日常使用,但目前储能也是太阳能利用的薄弱环节之一。 (3)效率低、成本高:以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理论上可行、技术上成熟。然而,一些太阳能利用装置效率低、成本高。一般来说,经济无法与传统能源竞争。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将主要受到经济的制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