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扶贫项目

一是因为大多数贫困地区都是工商业欠发达的地区,自然环境保存得比较好,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二是因为旅游可以快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粮食生产为住、行、游、购、娱等综合产业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2、旅游扶贫

促进各经济体共同发展,缓解贫富差距问题贫困

3、旅游助力脱贫

p>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英国使馆对2021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

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首次来到英国; 2020年,第二届中国旅游文化周在云端呈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次为期两个月的活动坚持穿越东西方、交流互鉴的原则,是对“建党一百周年”的致敬。

第一,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9年5月,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今年旅游文化周推出的音乐美食节目,无论是进口中餐还是中西结合音乐,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民心相通的丰富内涵。

第二,中国文化旅游改善民生福祉。 2020年,中国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非遗扶贫作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助力全球减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以贴近民生的独特方式持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本届旅游文化周将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文化旅游内容,助力乡村建​​设、人民生活——效益旅游助力北京冬奥会,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相信中国旅游文化周品牌活动将是中国文明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又一生动体现。 。我也衷心希望中英两国能够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合作,续写中英交流互鉴、团结合作的精彩篇章!

最后预祝第三届中国旅游文化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4.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202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口号:“绿色发展,美好生活”

往年“旅游日”主题:

201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读万书香行万里”

2012年“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主题:“健康生活,快乐旅行”

2013年“中国旅游日”:“休闲惠民,美丽中国”

2014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文明旅游 智慧旅游”

2015年“中国旅游日”:“新常态,新旅游”

2016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旅游促发展,旅游促扶贫,旅游促和平”

< p>2017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旅游让生活更幸福”

2018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全域旅游,让生活更美好”

2018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全域旅游,让生活更美好” >

2019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文旅融合美好生活”

2020年“中国旅游日”主题:“热爱生活,热爱旅行”

< p> 202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绿色发展,美好生活

5.旅游带动脱贫

9月17日至21日,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山东济南举办。首届中国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的主题确定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面小康社会”。

首届中国文化和旅游博览会设有11个线下展区,其中文旅综合展区和“文旅+”展区是重中之重。

两大展区中,儒家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泉水文化等山东特色文化将与旅游融合发展成新项目、新模式。文化旅游领域的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和基地也将带来文旅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文化和旅游。

决战脱贫攻坚年,乡村文化旅游振兴展区也被纳入11个线下展区。届时,展区将带来文旅特色小镇、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省市对口扶贫单位的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帮助村民把民族风情、乡村风情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把风景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

此外,11个线下展区还包括大运河文化旅游展区、“一带一路”展区、黄河文化旅游展区、特色旅游线路产品展区区、创意设计产品展区、中华老字号及地方文化展区。旅游特色展区等处同时,文旅博会线上平台设立11个线上展区,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世博会”。

“有风景、有人物、有钱可赚”“人生有诗有远方”……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后,首届中国文旅世博会展现的也是更高层次、更高品质、更高水平的精神熏陶和文化洗礼。

6.旅游扶贫

1.注重精品:实施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家园、养生养生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统筹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科学布局近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2.聚焦生态:着力乡村生态优势转化

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旅游、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业。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3.重工业: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各项功能,延伸农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本分红、股份合作、利润回报等形式,让农户合理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和增值。乡村旅游方面,重点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4.重视传承: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妥善利用,切实保护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合理妥善利用。描绘历史文化乡村建设保护线,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存、水利工程遗产。支持农村优秀戏曲、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5.聚焦脱贫攻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观看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是前提。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第一位,脱贫标准不降低、食欲不提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集中的支持、更精细的工作,坚决实现目标的精准扶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y 全面。把扶贫与扶智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6.聚焦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

对利用闲置农房开发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色产业等领域市场准入便利措施运营。 、强化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