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最好的湖是哪个?
后河。
后河虽然叫“河”,但其实是一个条状的湖泊。它位于吉安市中心。这里曾经是河河的河道。它从南向北蜿蜒穿过吉安市。它位于古榕树旁边。向上流入赣江。后河改道,形成条状湖泊,当地人称之为后河。
后河也是古庐陵重要的“经济文化走廊”。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感叹“此地风光半苏州”。
为进一步把后河打造成独特而迷人的吉安城市客厅、吉安城市夜游新地标,让吉安城市的夜晚“亮起来”,“聚集”人气和商业氛围。越走越红、越繁荣,必将推动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后河蒙辉庐陵景区nic Spot将围绕“吃、住、行、购、娱”旅游全要素,打通后河全时、全景、全方位的旅游产业。充分满足游客“人文+生态”核心诉求的全年龄段、全季节旅游新模式,以城市周边为出行半径、以兴趣玩法为驱动的微度假旅游区。
常熟古镇景点排名?1.古里古镇。世界总是成熟的,福地。古里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镇,文化底蕴深厚。还有中国清代四大图书馆之一的瞿氏铁琴铜剑楼。
常熟藏书之风十分浓厚,清代达到鼎盛。当时,常熟有大大小小的图书馆200多个,其中最好的就是铁琴通鉴楼。这是四个拉之一清代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以藏书质量高、数量多而闻名。
铁琴铜剑库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名“田玉斋”,创始人为瞿绍基。曲氏五代藏书馆主,无一不淡泊名利,喜爱藏书读书。曲氏第二代、绍基之子曲雍,对古代鼎印、夷印都有不拘一格的认识,尤珍爱铁琴铜剑,故名铁琴铜剑楼。
据《宋元方志系列·秦川志》记载,古里地势低洼,河流密布,人烟稀少,常年植被茂盛,故称“秦里村” ”。最后o元明初建镇。陶推庵先生的藏品开始使用“罟”二字,并更名为“罟里村”。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春,都督张恭绶题匾“古力人凤”,遂用“古力”二字。
走进古里古镇,时光仿佛穿越到了数百年前。如今,古镇东湖书院的牌坊上写着“古里人凤”四个字。从古镇远眺,临水而建的文昌阁,东临东港河,南临青墩塘。显得特别雄伟、壮丽,也是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2.梅里古镇。 “东乡十八镇,梅里第一镇”,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梅里古镇自古就备受推崇。当谈到起源时说到梅花,就不得不说起这段历史:公元908年,吴越王钱镠派两位将军率军驻扎于此。军队的日常需要形成了市场,市场的繁荣形成了城镇。这两位将军,一个叫梅世忠,一个叫李开山。梅李就是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梅里镇自建镇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梅里古镇的巨刹塔“七层冲天,八角风铃响”。巨沙百福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八面七层,高32.8米。是梅里的历史地标。文化的象征。
古塔附近面积51.1公顷已被划为古镇保护区。仅核心保护区就有明清民国传统建筑8.2万多平方米中国公共,包括月河桥、抗日和刘神堂。 , 艾丽景楼;涌金桥、冯家大宅、卢家大宅等,这些传统建筑主要以前店后屋、前街后河为特点,具有苏州建筑风格。古街、古塔、古桥、古河、古树、古井星罗棋布,尽显梅花的古朴典雅。
3.唐城古镇。唐城古镇,原名幽井,又名玉溪。明朝正统年间,唐氏家族投资建城,故名。唐城古镇横跨幽泾河两岸,东与金庄泾接壤,西与玉莲泾接壤。因集镇位于常熟市东南部,故俗称东塘城(西唐城现属张集)阿岗市)。
昔日,唐城因其丰富的人文和财富而被称为“金唐城”。曾是常熟四大集镇之一。 “金堂城”是与“银梅梅”相对应的美誉。它来自唐城的大米和梅梅的棉花,是常熟农副产品交易和流通的重要集散地。
古镇的繁荣街别具一格。街道由长约1.2米、宽约30厘米的石板铺成。俗称石板街,长约400米。石板铺于明代。街道两旁都是清代建筑,一般前店后屋,上有屋,下有店。大部分店门都是敞开的,门板可以拆掉就可以开门营业。石板街上挂满了灯笼,古典的气氛m用中国红装饰显得格外惊艳。
唐城古镇的富民禅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由倪氏家族重修。赵汝奎写道。
幽静河贯穿唐市集镇,北接常熟,南接昆山、上海。河上有三座大型石拱桥,连接东西两岸。远处的那座是北新桥。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建为木桥,道光年间改为三孔石拱桥。北新桥高7米,宽3.5米;中拱跨度12米,高5.9米。左右洞各8米,通道51米。北新桥是一座分段竖向连接的桥梁。桥拱板上刻有“它是在信徒刘福观、张、鲁丹明、彭谦、瞿永南、陶观成等人的帮助下修建的”,没有日期和月份。
这座桥是仅存的三座桥之一常熟市的孔石拱桥,保存完好,气势磅礴,也是唐城古镇必去的景点。
4.福山古镇。福山位于浮山池位于常熟市西北部,略呈纵向流过镇东,浮山因山而得名,浮山即淀山,形如倒鼎,原名浮山,又名釜山。
福山历史悠久,汉代置南沙乡,置盐都卫所。咸康七年置南沙县。晋(公元341年)梁大同六年,改南沙县为常熟。县。这是县政府。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迁海虞城(今虞山镇),但浮山仍是江南重要的军事要地之一。历代重兵驻扎,先后修建南沙城、金丰城、浮山故城。 、福山将军城等城堡。
浮山古镇南侧有“南街”,长约500米,宽3.5米,碎石铺地。街旁有一座古刹,名“双忠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张光斗重修,乾隆年间增修。主要供奉唐代张亚夫、雷万春,也供奉张巡、徐渊。古街上比较有名的有赵寨、曹集一座建于民初的建筑,至今仍保留着风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