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有哪些自然资源?
据九寨沟有关部门统计,九寨沟自然资源分类如下:
●世界级自然风景区九寨沟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1公里。距县城1公里,总面积6.2万公顷。这里的地貌形状、结构成分、景观类型各不相同。它在世界高山喀斯特地貌中是独一无二的。景区内碧海、瀑布、滩溪、彩林、雪峰,构成了集原始自然景观和独特藏族风情于一体的景观复合体。是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生物进化、古地理、远古时代的理想场所。理想的气候。 1984年,九寨沟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8年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名录》2001年加入绿色环球21世纪。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保护区核心区为面积36349公顷,区内有脊椎动物47科17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6种,除大熊猫54只外,还有金丝猴、角马、白唇鹿、雪貂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豹子、金钱豹、火烈鸟等,森林植物有56科127属278种,其中珍贵树种10余种。 6公里。甲午湖周围群山巍峨,生长着数十种以冷云斌为代表的天然植物,每到春夏,百鸟鸣叫,红、粉、蓝、紫、白等色彩缤纷的杜鹃花绽放三个月。 1993年,贝嘉o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核心保护区面积16万多公顷。该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127属278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白皮云鸫、银叶树等5种。已知野生动物有47科170种,其中有大熊猫7种、川金丝猴1900余只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区内海拔落差较大(1300米至3800米),年平均气温7.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526.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3.0%。区内植被分布明显,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矿产资源、水资源丰富。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生物宝库。
●嫩嫩桑措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40公里,距九寨沟自然风景区58公里。核心景区总面积4.6万公顷。这个景区不仅有九寨沟的秀丽,还有黄龙风光的神奇。森林景观丰富,自然景观类型多样,人文景观独特。这里也是国宝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甘海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63公里,距九寨沟24公里,面积35284公顷。位于世界自然遗产黄龙与九寨沟之间,四川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九环线线,贯穿其中。境内风景资源具有“险、秀、雄、奇”的特点和浓郁的原始野性。一级景区34个,二级景区15个,三级景区6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矿产资源
我县已探明矿种11种,其中大型矿产地3处。优势矿产有金、铁、锰等,地质属全国六大金矿化带之一(即川西北金三角)范围。已探明马瑙克金矿、草巢金矿、水神沟金矿黄金储量已达20吨以上,并得到了地质矿产的认可。已列入“跨世纪工程”(M15-2工程),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富集区。 1993年以来,我县全面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与205地质大队、602地质大队联合研制马马。头头金矿、草原金矿、金分析厂成立。 1997年,矿山勘查设计通过国家审查。目前,工业采矿的条件基本具备。 2000年黄金产量达到335公斤,年产黄金已突破万两。
◇水能资源
我县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55.3万千瓦,可开发容量31万千瓦。水流开发点和缺口较多。是一个投资大省,是理想的水电建设基地。截至1999年,全县已建成中小水电站62座,总装机容量9782千瓦,年发电量2098万千瓦时。通过更多十多年来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全县94%的村庄已通电,达到全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县验收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二道桥1.2万千瓦水电站设计方案已通过省有关部门审查,正在建设中。今年我县被列为国家中级电气化试点县。茂县铜中电站至我县110kV输电线路架设工程已开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果业和野生动物资源
全县有林业用地3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4%,活立木蓄积量6880万立方米。杉木、松木、还有莫有桦树、杨树等50多种珍稀树种。有各类经济林木7.8万亩,397万株,主要有苹果、辣椒、柿子、核桃等。黑木耳、蕨菜、蘑菇等畅销国内外。大熊猫、金丝猴、角马、毛冠鹿、苏门香等是我国珍稀野生保护动物。
◇中药材及畜牧业资源
野生中药材分布广泛、储量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名贵品种多,被誉为天然药物图书馆。据普查,储量在500万公斤以上的药用植物有467种,还有多种药用动物。盛产冬虫夏草、贝母、天麻、党参、黄芪、麝香、鹿茸、熊胆等名贵药材以及大宗药材。原料为羌火、龙胆、大黄、当归、甘松等。
全县拥有优质天然草地186万亩,可利用面积163万亩;可承载牲畜24万头(头)。目前,全县以牛、猪、马为主的牲畜年饲养能力达到12万头(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