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湟源县日月乡海拔

青海没有月亮山,所以你说的是日月山!

日月山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青海湖东侧。它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西北向东南延伸,长90公里,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为阿尔达万山,海拔4877米。

2.湟源县日月山

日月山风景区停车场海拔3300米

日月山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祁连山全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约4000米,最高海拔4877米。青藏公路所经过的日月山口海拔3520米海平面。

日月山不仅具有宏伟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重叠地区。它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自然分界线,划分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日月山藏语称“尼玛达瓦”,蒙古语称“那拉萨拉”,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自古以来就是“中羌道”、“南方丝绸之路”、“唐提波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堵塞,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经日月山、青海湖、柴达木盆地通向西域。那个“唐——唐代开辟的“提波古道”,由东北入,西南出,经河源至拉萨,纵贯海南府腹地。日月山曾是联盟、联姻、战争的场所,“茶盐”之地。 、“茶马”交流等

3、湟源县到日月乡有多少公里

日月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最高点日月山海拔3800米,西宁市大部分地区海拔3000米以下,日月山以东,仅湟源县日月乡部分村民居住在日月山以西,与海盐毗邻海北州县。可以说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

4.湟源县日月乡海拔有多高

日月藏乡位于东南部湟源县农业区与我省牧区。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区。全乡面积约482平方公里,西与共和县接壤,南与贵德县接壤,东与湟中县接壤,北与我县大化镇、博行乡、和平乡接壤。乡政府驻地图鲁干村,海拔3100米,距县城25公里,109国道穿境而过。是通往海西州、玉树州、海南州、西藏的必经之路,交通条件非常好。方便的。

5.湟源县日月藏乡

湟源辖7乡2镇,城关镇、大化乡:东下乡、博行乡、深中乡、巴彦乡、四寨乡、日月乡、和平乡,

6。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

先用铅笔+尺子描出一条“field”字符,是正方形;然后绣的时候,四个小边,不用绣也可以,就是一个卍字。

卍字图案

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之一。万字图案为“卍”字形图案,图案写作“卍”。 “卍”字是一种古老的护身符,用作护身符或宗教符号,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卍”字在梵文中是“吉祥的聚集”之意。佛教认为,这是出现在释迦牟尼胸前的吉祥征兆。寓意吉祥、福祉、长寿。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采用。汉字读作“万”。随着“卍”字的四个末端向外延伸,可以演化出各种锦缎图案。这种环环相扣的图案常用来寓意长寿、长寿,也被俗称“万寿锦”。

《辞海》记载:“卍”(读作“万”)是“古代的符咒、护身符或宗教符号”。这个符号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的历史上都曾使用过。出现:后来被一些古老的宗教所使用,如婆罗门教、佛教等,后来发展成为坚固、永恒、辟邪带来吉祥、吉祥的象征。它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永恒。 “卍”起源于史前文化。 “卍”符号出现在公元前 5000 年左右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陶器上。进入青铜时代后,“卍”图案在欧洲也很流行。作为装饰符号,它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中也很常见。过去的研究曾认为“卍”图案是通过佛教传入中国的。但事实上,“卍”图案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马家瑶族文化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但随着佛教的传入,“卍”符号的流行和使用在中国确实越来越普遍,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古巴蜀国的铜带钩、唐代青铜器、清代织锦、空心器等。门和窗。它们比比皆是。但这些器物上使用的“卍”图案大多具有吉祥寓意。曾经浓厚的宗教意义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审美成分越来越强烈,逐渐演变为传统的民族审美对象。

宗教意义

“卐”字在藏族苯教中代表太阳。太阳神是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因此宗教图案“卍”字在藏族服饰上的使用非常频繁。在藏族妇女的心目中,是美丽的象征,被视为吉祥之物。每逢节日,妇女们都会用白石灰在自家门上画“卍”字,以示来年吉祥。有些地方的藏族妇女还喜欢在衣服背面绣“卍”字。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天灾人祸,确保和平与安全。在甘肃、青海等地的民间刺绣、编织艺术中,广泛使用“卍”字及其变体。其肌理变化、气势神韵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藏族妇女头、脸上编辫子,腰挂荷包,腰带、袖口、衣领、鞋面、袜垫等处也绣有“卍”字变化。身体。

婚礼意义

“卍”字在婚礼上呈现出宗教与审美情感的融合。生活在青海湟源日月乡的藏族有一个习惯。当他们结婚时,婆家会在院子里铺上羊皮,并在羊皮上用青稞画“卍”字。新娘进门时,要踩在“卍”字的中央。寓意“男女同生,阴阳相配,吉祥如意,坚实永恒”。 “卍”字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字到双字。文字的四端纵横延伸,相互连接,形成图案,称为“万字金”或“龙角万字”。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窗墙、门棂、梁头等处常常刻有这样连续的“卍”字。民间庭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卍”字或“卍”字的变体,取自此“财富永不止息”的意思。

7.湟源县日月乡海拔多少?

适合自驾。如果你是闪电侠,两分钟后你就会到达那里。

景点地址

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

门票信息

40元

开放时间

8:00——17:00

简介

日月山唐初名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部、青海湖东南部,是湟源县与共和县的交界处,也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客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草原大门”之称。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途经此山。她怀抱宝镜,登上峰顶,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故乡长安。她感到悲伤,空镜子掉落在地上,分成两半,一半变成了金子。半边太阳化作银色的月亮,日月相映,照亮了西行之路。这里成为唐朝与吐蕃两地交流物资和使节的中转站。山口尚有一座青石碑,上书“日月山”三字。山顶有日亭、月亭遥遥相对。山南麓,有一条独特的倒淌河。

倒淌河在日月山西麓。一条蓝色的溪水绵绵不绝地向西流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世界各地的河流都向东流,而这条河却向西流,所以人们称这条河为“倒塘河”。关于倒淌河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传说。据地质学家考察,两亿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高原上升,青海湖变成了完全堵塞的湖。湖,迫使原本泄漏到外面的河流掉头向西流。

站在山顶向东眺望,一片田园风情;向西望去,青海湖碧波荡漾,海心山碧波荡漾,明媚动人,与田园美景截然不同。因此,游客们说:“登上日月山,又见另一层天堂”。

8.湟源县日月乡的海拔是多少?

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日月山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属祁连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两边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相传文成公主路过此山时,称其如日月变化般,故名日月山。首先,它是洛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是我国地形第一阶地和第二阶地的分界线。西边是青藏高原,东边是黄土高原。由于日月山的阻挡,夏季风无法通过,成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高原上的河流不能东流。此外,干旱的气候也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山脉两侧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农业耕作类型的差异,西部有牧区,东部有农区。

9.湟源县日月乡海拔

青海省湟源县海拔在2470-4898米之间。湟源县位于东部日月山麓。青藏高原末端、湟水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的结合部。宁济铁路、109国道、青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位于东经100°54ˊ至101°25ˊ、北纬36°20ˊ至36°53ˊ之间。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2470-4898米之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27-71天。湟源历史悠久,古时是羌族的聚居地。西汉置临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