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特产手工艺品

1.横县渔声

“横县渔声”又俗称“二品”。历来被横县人称为“县菜”。代表的是横县鱼。全县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接待客人的最高标准。在南宁,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熟悉横县的人,把余胜和横县放在一起,称横县余胜、余胜县横县。横县鱼生之所以名声大噪、味道鲜美,与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选材精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2.横县茉莉花茶

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花之乡”。横县茉莉花闻名于世。茉莉花茶融合了茶的味道和花的香气。饮酒雅喝smine茶就像欣赏一件茶艺。 2006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上林八角

八角是广西特有的经济树种。它是制造肥皂、化妆品、牙膏、利口酒、啤酒、糖果和其他物品的香料。它用于制药。 ,是合成负性激素己烯雌酚的主要原料。具有驱风、健胃、祛病、止咳等药用功效。是广西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

4.上林大米

上林大米产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西南大明山的大气阻挡作用,形成了境内独特的小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阳光充足、阿布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水稻生育期长。上林大米以其色泽光洁、口感清香、煮质松软可口、营养丰富而享誉广西内外,远销全国各地。

5.六味芋头

六味芋头的主产地在六味镇。它是从荔浦芋头引进并逐步改进的。雌芋呈纺锤形,每粒重0.5~1公斤。切面有明显细腻的槟榔纹。肉质细嫩,味粉香。年种植面积533.33公顷,产量1.2万吨。 10月至次年2月收获。

6.理塘莲藕

宾阳县种植莲藕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全县莲藕主产于理塘镇。理塘莲藕的皮是乳白色,果肉厚,脆,微甜。由于独特的土质和优越的交通条件,莲藕种植已成为理塘镇的农业支柱产业。理塘镇每年莲藕种植面积约1万亩,总产量3000万公斤,是该地区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

7.横县大头菜

横县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大头菜就是其中之一。横县大头菜、大粽子、大红薯并称横县“三大”农作物。在横县,大头菜主产于南翔、栾城、府城、校椅等地。横县的大头菜个头特别大,最大的单株达到12斤。腌制后色泽金黄,粗纤维含量低,质地脆嫩。横县种植大头菜已有悠久的历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乾隆时期就已享誉中外。

8.马山金银花

马山县金银花主要自然生长。主要生长于丘陵山地、山谷灌丛中。有的为人工种植,其叶、花均可入药,具有避暑、除淤、解除疲劳的功效。目前,全县有金银花面积3.4万亩。

9.横县茉莉花

横县茉莉花历史悠久,据说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横县民间,关于茉莉花仙子的美丽传说世代相传,但真正的文字记载却始于明代。横县茉莉花以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品质好、香味浓而闻名。

10.马山黑山羊

马山C县——“中国黑山羊之乡”。目前,全县有饲养黑山羊的农户2.31万户,约占全县9万多农户的25%,饲养黑山羊数量达到15.3万只。今年1至10月,该县向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销售黑山羊6.6万只,为国家创汇500万美元,同比增长46%分别为 % 和 48%。

2.广西民族工艺品

花带是侗族的服饰。传统手工艺品。流行于广西、贵州等侗族地区。妇女用各种颜色的棉线或丝线编织出宽2~7厘米、长60~150厘米的彩带。丝带上织有花、鸟、鱼、虫等动植物图案。它们色彩缤纷,传达着好运。可用作帽带、腰带、裙带和裤腿ngs装修,非常漂亮。

3.广西有哪些特色手工艺品?

1.钦州海鸭蛋

钦州海鸭蛋产自毛尾海域。它们比内陆鸭蛋大,蛋壳更厚,蛋清也更浓。 ,蛋黄比例大,颜色橙黄,无腥味。海鸭蛋的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鸭蛋高25%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钦州最著名的特产。

2.黄瓜皮

钦州瓜皮嫩脆、酸甜、香味浓郁、口感好、风味独特。也是钦州的著名特产。春节吃腻了大鱼大肉,一碗黄瓜皮白粥,家人也会喜欢的!

3.贡芋苗

酸芋苗,广西著名泡菜,又称“开胃菜”、“泡菜”。它们咸、酸、清爽和开胃。它因其营养丰富且易于使用的特性而广受欢迎。

4.灵山果冻粉

灵山果冻粉颜色均匀为棕色或深棕色,晶莹剔透,为富有弹性的半固体糊状物,含有少量糖液,味道微香、醇厚,品质优良滑嫩爽口,具有凉草特有的香味。

5.小东麻童

小东麻童是钦州市著名的休闲食品。因其外裹芝麻,内部呈草状而得名。其特点是:个大而不重、甜而不腻、酥脆爽口、食后余香缭绕、回味无穷!

6.浦北丹朱液

丹朱液是钦州浦北的著名特产。丹珠液富含偏硅酸、氨基酸、多种维生素、锗、锶、等20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锌和铁。 《本草纲目》记载:竹液具有消毒、解毒、养血化痰的功能。

7.浦北红果木耳

浦北红木耳又名红蘑菇,色泽鲜艳,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用它熬出来的汤色鲜红,味甜可口。 ,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食用菌。用红木耳、土鸡、骨髓熬汤补血。血红的颜色、浓郁的香味、鲜美的甜味,让当地人坚信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好的滋补品。全国只有钦州才有的特产!

8.钦州海鲜干货

钦州盛产海鲜干货。常见的有沙虫、泥虫、鱼干、扇贝、鱼胶、鱿鱼、鱼翅干等,春节餐桌上除了鸡鸭鹅之外,海鲜也是必不可少的!

9.坭兴陶

坭兴陶g 陶器采用秦江东西两岸特有的紫红色粘土制成。不需要添加任何陶瓷颜料,自然干净,质感细腻。它绿色环保,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是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两大瑰宝之一,也是钦州最著名的特产之一。无论送礼还是自用,都是最有品味的特产。

4.广西独特的手工艺品

“壮锦”的故事源自壮族,是壮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块壮锦》又名《一块儿童锦》,最初是小干牛收集整理的,后来改编成电影剧本。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瑰宝。

很久以前,有一位壮族老妈妈。她编织了美丽的布罗卡德。后来,锦缎被红衣仙子拿走做秀。老母亲让三个儿子去找庄锦。结果老大和老二怕苦又贪财,就没有找到壮锦。老三认真工作,找到了壮锦,得到了红衣仙子的喜爱。老大和老二都成了乞丐。这个故事歌颂了工人们的巧夺天工,表达了只有不畏艰难才能获得幸福的理念。

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主要产区为广西靖西、新城、宾阳等县。新城县土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相传有一位名叫达米美的壮族姑娘,精心编织了锦,从此,华丽的锦就诞生了。

5.广西的c特色手工艺品

3月3日广西手工粽子文化节,可以包三角粽子、长粽子、纸粽子可以当挂件

6、广西传统手工艺品有哪些< p>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拥有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如壮族铜鼓、华山摩崖壁画早已蜚声海内外。

各民族民歌也享誉全国。

此外还有锦缎、刺绣、陶瓷、竹编、芒果编织等各类手工艺品,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瑶族、苗族等。与其他民族的医药,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瑰宝。广西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盘王节、苗族的踏华山、仫佬族的徒步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独特的油茶等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节庆活动深深吸引着众多游客。

广西少数民族普遍穿着自织土布,上面有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各种精致复杂的图案,色彩鲜艳,款式多样。

女孩子喜欢佩戴银饰品,比如耳环、项链、手链、银发夹、银扣等,显得光彩夺目。

人民豪爽、纯朴、热情、友善、崇尚美德,能歌善舞,喜欢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每逢节日或祭祀,都会举行各种盛大活动。人们p穿上最庄重的服饰,载歌载舞,热烈的气氛会让游客深深陶醉。

广西少数民族保持着纯朴的民族风情,在衣食住行、节日礼仪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有壮族的歌曲、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日。侗族建筑和桥梁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的四大必看景点。

壮族歌曲——壮族人民善于通过歌曲表达生活劳动,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

青年男女恋爱时唱情歌,婚礼时唱哭歌,葬礼时唱哀歌。还有挑战彼此智力的歌曲、宴请宾客时唱的酒歌和时节歌曲、祈神求雨等。 ,教孩子们唱儿歌和童谣。

每年春秋两季,青年男女盛装打扮,聚集在特定的地方对歌。这种歌唱聚会的形式称为“歌会”,又称“歌会”。

瑶族之舞——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瑶族的聚居地,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瑶族文化和习俗。

他们的歌舞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旋律、歌词、服装、舞蹈姿势、形象、道具都是独立创作的。

长谷舞、捉龟舞、黄泥舞、盘古兵舞、八仙舞、胡盘舞等18种舞蹈尤其受欢迎。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瑶族节日,都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瑶族舞蹈表演。

节日苗族 - 苗族以节日众多、场面盛大而闻名。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年都有很多节日,有苗年节、芦笙节、拉古节、芒格节、新河节、斗马节等,以纪念丰收、祭祀。

节日期间,您可以听到优美的芦笙音乐,看到精彩的表演。还有优美的芦笙舞表演。旅游或参观苗寨时,可以领略到路歌、路酒、路鼓、挂彩带、挂彩蛋、做酒印等许多苗族好客的习俗。

侗族的建筑和桥梁——三江侗族自治县风雨桥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侗族的象征。

桥梁建造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是榫卯连接。这高超的施工技艺令人惊叹不已。

侗族建筑,包括吊脚楼、鼓楼、凉亭、村门、水镜亭等几种木结构建筑,都是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

近年来,侗族建筑艺术展轰动全国。人们一致称赞侗族建筑艺术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