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周边佛教

三国时期(238-280)佛教已在上海传播。龙华寺、静安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如今上海有很多佛教寺庙,其中一些寺庙很受欢迎。本文列出了上海的168座寺庙,并介绍了上海的20座寺庙。

1.上海静安寺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可追溯到三国孙吴吴赤乌十年。虎都崇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称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寺院由吴淞江移至卢浦飞井浜边,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整个寺庙形成了一个layo前有寺庙,后有宝塔。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体建筑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和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草书长卷。静安区也因静安寺而闻名。静安寺的建筑风格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典型代表就是斗拱造型。

2.上海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50号。原名观音殿。始建于元朝元年(1308年)。因创建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清帝二年(1313年)改为东林寺。是元、明、清时期最大的单体建筑面积与浦南地区联系密切,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700年的风风雨雨中,屡遭战火、火灾,又多次重建。 1987年,东林寺残存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进行改扩建,9月正式对游客开放。现已整修重建,内有亚洲最大的室内佛像,高约34米。

3.上海龙华古寺

龙华寺位于上海南郊龙华街。是上海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寺的名字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相传龙华寺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亲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献记载据记载,龙华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龙华寺更名为“空相寺”。今仍残存刻有“空相寺”的石碑及现寺碑。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恢复“龙华寺”原名。明万历二年(1574年)定名“大兴国万寿慈化寺”,寺名仍保留龙华寺。

4.上海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源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属于临济禅宗。法系,修禅,故又称玉佛禅寺。玉佛寺是全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在上海。虽然地处繁华市区,但闹中取静,被誉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的创始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于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玉佛寺是仿宋代宫殿建筑,布局严谨,占地约11.6亩,建筑面积8856平方米。

5.上海真如寺

真如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是上海著名的佛教寺庙,原名“万寿寺”,俗称“万寿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寺”保护单位。上海普陀区历史上曾有不少寺庙,但大多已被毁坏。现存寺庙中,以真如寺最早、影响最大。南宋嘉定年间,僧人永安在官场修建真如院。元延佑七年,妙信和尚迁至桃浦与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现址,更名为真如寺。寺名取自佛经《唯识论》中的解释:“真,指真实,表明不虚;如,指如常,指没有变化。曰此真如,诸位皆其性,故名真如。”

6.上海法善庵

法善庵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正本路338号法善庵。它建于清末麦粒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多年历史。 1994年开始全面修复工作,1996年底竣工。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念经堂、经堂、功德堂、素斋部、尼姑检视室等。沿路有山门、祈堂等,飞角重檐,结构雄伟,佛像庄严,庵堂一派庄严肃穆、幽静的样子。如今的法善庵坐北朝北,紧邻正本路。法善庵寺额由原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题写。庵门右侧有一座朝东的大殿。大殿建在三层平台上。它有三扇红色的木门。前门植松柏,后院植竹。寺院虽小,但建筑风格独特、典雅。伊尔。 。

7.上海万佛阁

万佛阁原是一座乡村小庵,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元朝末年,有一位富家女子不肯出嫁,出家为尼。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后悔不已。后来,他又出资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小尼姑庵,取名万佛阁。人们被这位女子坚强的性格所感动,纷纷来到这里朝拜烧香。洪武年间,为防止海上倭寇入侵,辛国公唐和将军督修城墙,在北门岳城湾重修了万佛阁。

因战乱等原因,曾数次重修,《万佛阁修建铭记》中有详细记载。上海万佛阁位于凤城镇北大街。是商代规模较大的比丘尼寺院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存寺庙大多建于清代。

8.上海碧云景园

“碧云景园,原名三王庙”位于浦东张江镇环东村三灶镇万安桥东端。它是该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院。此地自唐天宝十年起属“松江府”华亭县。元至元元年置上海县,复复上海郡。清雍正四年(1726年)设南汇县,该地区行政区划为“南汇县长仁乡十七保十二图”。重修后的碧云景园共有殿堂三间。 “金碧辉煌,门堂开来,梵音缭绕”。响亮响亮,直达丙夜。”可见碧云净苑还能继续成为一座宏伟的寺庙,勤于佛事,虔诚的信徒,香火旺盛。

9.上海盘龙庵

盘龙庵位于青浦区徐泾盘龙村,盘龙寺始建年代不详,当地人俗称“古寺”或“圣堂”。盘龙村盘龙寺盘龙寺位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盘龙寺是由“盘龙寺”或“蒲门寺”和圣堂寺两座寺庙合并而成。盘龙寺位于村北,圣堂位于村南。20世纪90年代起,盘龙寺恢复宗教活动,后逐步重建正殿、配殿及附属建筑,于2001年正式注册. 该地区还保留着香花桥T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香客聚集的盘龙庵。

10.上海弘福寺

弘福寺又名红庙,是上海颇具影响力的佛教寺院。原位于奉贤县红庙镇勤工塘北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路过此地。百姓赞誉其为“鸿福齐天”,故因修建而得名,香火一直在。非常繁荣。 1995年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批准搬迁重建。按照原建筑风格修复,占地2万多平方米。弘福寺正门为牌楼,四柱三层,坐北朝南。赵P题写的“弘福寺”三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吴初在中间的大牌匾上熠熠生辉。牌坊后有三门。第三门为歇三式建筑,构思巧妙。以佛教本义来说,三门是虚空门、无相门、无左门。

11.上海宝华寺

宝华寺又名慧济宝华寺,原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邵游村路南侧。该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明清两代曾两次重修。民国初年,旧建筑倒塌,只剩下西边几座佛寺和20余亩寺基。 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会捐资重建宝华寺,购置土地近百亩,增建医院、学校等设施楼、残疾人之家、放生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后新建了一座“兴然阁”,并为寺内配备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敬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

12.上海宝山寺

上海宝山寺位于宝山区罗店镇美丽的练气河畔。东邻洛溪路,西邻塘溪街。是上海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世界上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由绅士唐月轩的宅邸改建而成。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目前面积哈扩建至17.3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殿前六根青石龙柱,造型栩栩如生,庄严肃穆,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殿前300平方米的大理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徜徉、遐想的广阔天地。再往前,十座5米高的汉白玉佛塔直指苍穹,象征着三千世界的浩瀚。

供奉的佛像精美,栩栩如生。廊桥上飘逸的红丝祝福给宝山寺带来了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宏伟的建筑。正殿通达、开放,全部采用实木榫卯结构,不使用钉子和水泥。

13.上海沉香阁

沉香阁又名慈云寺,位于2号上海市沉香阁路9号沉香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改名慈云寺,但民间仍称沉香阁。整个寺庙规模相当大,前面有弥勒殿,山门有石坊;中间有大雄宝殿、沉香佛殿、皂和阁、前殿禅堂及左右厢房。楼阁的建筑形式庄重典雅,在整个寺院中显得十分突出。沉香阁因供奉沉香观音而闻名。

14.上海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上海南郊龙华街。是上海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刹。龙华寺的名字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1953年,上海佛教协会复制各殿佛像,整修各殿,新建藏经楼。 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龙华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龙华寺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闭院方丈室、藏经阁,共有六个大厅。比较特别的是,其他寺庙的第一大殿一般都是天王殿,而龙华寺的第一大殿却是弥勒殿,凸显了寺庙对弥勒佛的崇拜。大殿庄严肃穆。正面为如来佛、文殊、普贤三尊金身。背面是精美的海岛观音像。大厅两侧的墙壁上都绘有刻有二十天十六罗汉。

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钟楼三檐,内悬青龙铜钟,声音悠扬;鼓楼内装有直径1.7米的大鼓。东西配殿有观音殿,内供奉高大精美的千手观音像,还有罗汉殿。三圣殿的东边是冉香楼和牡丹园。与破山禅师齐名的画僧朱禅曾居住于此。

15.上海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源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属于禅宗临济法系。 ,修禅,故又称玉佛寺。玉佛寺是上海的旅游景点之一。虽然它是地处繁华市区,闹中取静,被誉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是仿宋代宫殿建筑,布局严谨,占地约11.6亩,建筑面积8856平方米。玉佛寺的建筑师继承了宋代的寺庙风格。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塔三殿。东西两侧有观音殿、铜佛殿、卧佛殿、怀恩殿、禅堂、斋堂。并开设了文物室和法制后勤办公室及素食餐厅。

玉佛寺最著名的是清末普陀山慧根法师从缅甸带回的两尊玉佛。事实上,惠根大师一共请回了五尊不同的玉佛。nt 大小。返回普陀山的路上,他二人留在了上海。玉佛塔内的塑像之一是高1.92米的释迦牟尼坐像。佛身上的金箔和镶嵌的宝石光彩夺目,堪称“寺院之宝”。玉佛塔的天花板上还供奉着500尊镀金佛像。寺庙西侧卧佛殿内的另一尊雕像是一尊长96厘米的释迦牟尼卧佛像。它是按照释迦牟尼80岁圆寂时的样式建造的。他侧身而卧,右手支着头,神情安详。卧佛对面,新建了一尊长约4米的新玉石卧佛,由新加坡信徒捐赠。

16.上海东海观音寺

东海观音寺规模不大,但造型奇特,充满情感,历史非常悠久。根据相传,五朝梁振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有一位高僧,名叫惠娥。他身负重任,历尽艰辛,翻山涉水,历经九十九天、八十一天,终于抵达中国山西五台山。 ,准备将其中一尊檀香观音造像请回日本供奉。五台山方丈见慧娥很虔诚,就送给了他。慧娥高兴极了,立即手捧观音像返回,来到了海边。他三次起航东渡日本,却三度遭遇风暴、乌云、铁莲阻拦,只得就近供奉观音像。位于普陀山双峰脚下。

这位观世音菩萨心地善良,决定到凡间为那里的人民救度众生。经过深思熟虑后,瓜nyin选择了奉贤哲林,号称圣人。于是他开始修行佛法,风云涌动,直奔现在的海湾地区。当时,正在捕鱼、捡海鲜的渔民们看到观音从“海天佛国”普陀山方向缓缓走过。随后,他们跪下,非常虔诚地礼拜。随后他们共同努力,将观音带入海堤,供奉在一位吴姓渔民的家中。消息传开,数百里外的渔民纷纷前来烧香朝拜。从此,这位普陀山观音保佑他风调雨顺,航行平安。当地老百姓有了钱,就齐心协力修建了普陀寺。观音也有特殊的显现,逐渐将杭州湾北岸变成了鱼米之乡、福地。

17.上海金皇寺

金皇寺,原名金皇寺,是据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金皇讲堂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供奉大智慧文殊菩萨的金身,弘扬文殊般若佛法,以“智慧成就”的理念开展弘法利生的工作。

18.上海报国寺(关王庙)

关王庙,报国寺原址,也是淀山湖畔著名的古刹。始建于明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寺内仍保存崇祯年间石碑一块。因供奉三国名将关羽,故名“关王庙”。百多年前,关王庙香火十分旺盛,佛事盛况空前。几经战乱,大部分建筑被毁。到年底20世纪40年代,仅存东、西殿。殿内有两块石碑和一口大铜钟,钟上有一尊拇指大的金色阿弥陀佛。金色阿弥陀佛闪耀着金光,价值连城。后被盗,铜钟于1958年被毁。至此,关王庙大部分受损,香火逐渐衰退。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关王庙的盛况。寺后的一棵古银杏树是历史的见证。

20世纪80年代初,关王庙经过整修,人气日益高涨。 1989年,关王庙被划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命名为报国寺。这一年,从新加坡请来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和观世音菩萨像,供奉在寺内。 1991年新建观音殿,高两层,建筑面积950平方米。楼上是Jad佛堂,下层供奉1.2余尺。高大的樟木观音佛像。现在的报国寺总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香客络绎不绝,可与苏州、杭州的古刹媲美。

19.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 ),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供奉的上海城隍在上海地区的特殊地位,上海城隍庙道观的建设和发展在近六百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上海地区人民的热情支持。年的发展。明永乐年间起(1403-1424)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上海城隍庙庙基不断扩建,宫殿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最鼎盛时期,总面积达49.9亩,约3.3万平方米。 。

上海城隍庙作为道教官庙,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上海的一个旅游小圈,展现了上海城隍庙的文化底蕴。

20。上海菩提禅寺

菩提禅寺始建于东吴三国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是孙权的母亲吴国泰所建。原址位于今安亭中学,是上海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千年菩提寺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佛教史。虽然几经坎坷,但依靠佛陀的力量和信徒的支持,寺庙原址仍然吸引着周边地区众多善信前来祈福许愿。

2.上海有什么佛?

上海最有名的东西太多了。 ,今天只说上海的小吃,可以说是闻名海内外。来过上海的客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上海小吃确实有很多特点:

首先,花的种类很多,深受大家的喜爱。比如早上的零食,有甜咸豆浆、油条、汤圆、年糕、炸馒头、各种特色包子、包子等;

其次,品种非常多,而且非常漂亮。 。如排骨年糕、各种春卷、炸臭干等单就面食而言,就有各种盖椒汤面、炒面、冷面、大大小小的馄饨等,估计至少有上百个品种;

第三价格公道、方便惠民,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喜欢消费;

第四,摊位分布广泛。大街小巷都可以找到小吃店,也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带走吃。如今,出现了很多小吃街,也算是旅游景点了。总之,经常听到外地的亲友,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朋友,对上海的小吃赞不绝口。然而,由于所谓的食品卫生、社会环境和高昂的店铺租金等原因,许多小吃行业具有传统特色的小店铺已经萎缩、消失。可惜有关部门可以多加重视n 到它。支持让上海小吃历久弥新。

3.上海周边佛教

明朝时上海松江府仍属江苏管辖。直到清朝、民国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上海有佛教寺庙1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有龙华寺、玉佛寺、静安寺三座,并称为上海三大古寺。除了这三座之外,还有一座相对较小但古老的寺庙很受游客欢迎。这就是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的真如寺。

历史上,普陀区曾有不少寺庙,但大部分都废弃在时间的长河中。像真如寺这样保存完好的寺庙极为罕见。真如寺建筑布局规整,面积不算太大。半个小时就可以逛完整个寺庙天。

4.上海最大的佛

第十名:回龙寺。回龙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六灶镇回龙村,门票**。回龙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初名陆家庵,后改名回龙寺。回龙寺历史上一直是周边百姓和盐商祈求平安、生意兴隆的佛教活动场所。六百多年来,回龙寺历经沧桑,破败不堪。现在的回龙寺于1998年重修,至2011年竣工,已成为浦东地区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

西林禅寺

第九名:西林禅寺。西林禅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入场免费。是松江区佛教协会所在地。西林寺始建于咸通十三年g于唐朝(872年)。元初毁于战火,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院内建有重恩塔,是为纪念南宋高僧圆应禅师而建。故又称元婴塔,俗称“西林塔”。该塔雄伟、雄伟。是上海最高的古塔。

宝华寺

第八名:宝华寺。宝华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高平路,免费入场。宝华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明清时期重修。现在的宝华寺是2006年重建的。

宝山静寺

第七名:宝山静寺。宝山静寺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罗西路。入场免费。宝山静寺始建于正德年间明朝元年(1505年)。它原名“玉皇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93年定名为“宝山精寺”。宝山静寺几经变迁,几度迁盛,仅存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2005年5月,重建宝山静寺,占地50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藏经阁、宝塔等多处建筑。

下海寺

第六名:下海寺。霞海寺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昆明路,免费入场。下海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它只有九间房子。是当地人祈求平安、祭祀海神的民间庙宇。 1941年觉莲禅师集资重修。 1992年1月正式开放后,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现在的下海寺环境优美,香火旺盛。

真如寺

第五名:真如寺。真如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兰溪路。入场免费。真如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原名真如院。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改为真如寺。 1949年后,上海市政府多次拨款修葺大雄宝殿。现在的真如寺大殿建于元代。历经七百年沧桑,极具历史价值。观音殿内的观音造像和浮雕,雕刻精美,造型庄严。寺内藏有各种版本的四藏经和大正藏等其他佛教经典。

玉佛寺

第四名:玉佛寺。玉佛寺位于北京市安源路上海市乌托区。门票20元。玉佛寺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因供奉缅甸玉石卧佛而得名。玉佛寺被评为上海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是上海乃至全国接待外国元首、元首及国内外宾客最多的寺庙之一。

龙华寺

第三名:龙华寺。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门票10元。龙华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古刹,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寺名源自佛教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故事。龙华寺现藏有唐、五代、明清各代经书、金印、佛像等珍贵文物。

D东林寺

第二名:东林寺。东林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门票30元。东林寺原名观音堂,由僧人妙音创建于元朝元年(1308年)。元庆二年(1313年)改名东林寺。是浦南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元、明、清建筑群。东林寺在七百多年的风雨中屡遭毁坏又重建。 1987年,东林寺残存的大殿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翻新扩建,现供奉着亚洲最大的室内佛像,高约34米。

静安寺

第一名:静安寺。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门票50元。静安该寺始建于三国赤乌十年(公元247年),是上海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前时期。整个寺庙呈前殿后塔布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体建筑组成。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和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草书长卷。

5.上海周边有哪些佛教寺庙?

南京西路附近最著名的寺庙应该是静安寺。位于南京西路1686号,建于三国武帝孙权赤乌十年。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上海真言宗古刹之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小孩静安寺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寺庙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体建筑组成。它是上海一座较古老的佛教寺庙;寺内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的《琵琶行》原作是一幅草书长卷。

6.上海周边佛教圣地

1.龙华寺的历史比静安寺还要悠久。龙华寺建于三国时期,而静安寺则没有那么早。

2.从知名度上来说,龙华寺比较热门,门票也比较便宜,10元左右。静安寺被誉为上海最贵的寺庙,门票50元。

3.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龙华寺比较偏僻,而静安寺则位于市中心。

4.从体验上来说,龙华寺比较简单古老而静安寺高大时尚、金碧辉煌。

7.上海周边佛教寺庙

玉佛寺和静安寺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两座佛教寺庙。

上海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据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之孙吴赤乌十年。原名护都崇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称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寺院由吴淞江迁至卢浦府浜浜边(今南京西路),建城时间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整个寺庙形成前寺后塔的布局。它由三座主要建筑组成:主殿、天王殿、三圣殿。是上海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和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草书长卷。静安区也因静安寺而闻名。静安寺的建筑风格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典型代表就是斗拱造型。

静安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上海古真言宗寺庙之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源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行禅宗,故又称玉佛禅。寺庙。玉佛寺是上海十大旅游景点之一。虽然地处繁华市区,但闹中取静,被誉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住持是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

8.上海附近的大佛

免费开放时间:

香火期间(农历初一、十五、各菩萨诞辰等)免费开放。

其他开放时间:

7:30-17:00、香火期(农历初一、十五、各菩萨诞辰等)4:30 -17:00。

扩展信息:

相传静安寺始建于赤乌十年(247年),为三国武帝孙权所建。创始人是康僧辉。原名护都重元寺。该寺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唐代,该寺改名为永泰禅寺。初名静安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正殿于乾隆六年(1741年)重建。咸丰三年至同治元年(1853-1862),静安寺毁于战火。光绪六年(1880年)建山门、佛堂。

1983年再次进行修复,重建大雄宝殿,修建功德堂和僧舍,恢复真言宗密坛。 1983年,静安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1959年,静安寺被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寺内建筑有赤乌山门、天王殿、功德殿、三圣殿、方丈室等。静安寺素食馆早已出名。其主要特点是肉质嫩滑、香气浓郁、口感好。代表菜肴有番茄酱大虾、三鲜海参、草船借箭、炒青梅等。 静安寺在宝山还有一座下院,名宝山静寺。寺内正殿供奉三世佛,寺内设有上海市佛教协会敬老院。

9.上海周边大佛

灵山大佛位于无锡马山秦麓峰南侧的小灵山区。 ,由祥符寺修复及大佛建造筹备委员会规划。修复祥符寺时,建造了一尊88米高的露天铜释迦牟尼佛像。大佛所在地是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灵山大佛风景区位于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约30公顷。从灵山大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灵山大佛三山环抱,巍峨雄伟。大佛南临太湖,背靠灵山,左抱青龙(山),右抱白虎(山)。土地灵秀,风水极佳,是不可多得的佛教瑰宝。灵山长影壁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城墙,长39.8米,高7米。正面是一组“灵山圣辉”石刻,人物仙气雄伟,千人万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赠禅小灵山图”。

这尊佛像庄严庄严,是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界规模最大的盛事。恩图里。同时,它也将成为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佛经上说:每一尊新佛像都必须经过开光,才能获得其神圣的意义。灵山大佛的开光仪式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的高僧共同主持。现场装饰着数千盆鲜花和数千米黄色丝绸。 500米的朝圣道上插满了佛旗,218级的登山道上铺满了金色的菊花,万棵树被黄布包裹着,万只信鸽绕着大佛飞翔。梵乐声和鼓乐声,再现了佛住世间的情景;信徒欢聚一堂,烧香顶礼,充分展现了回归本心的美德。e 佛。开光当天,从凌晨四点开始,全国各地的信徒纷纷来到这里,车流从市区到马山绵延20多公里,持续近四个小时。那天,祥云低垂,在微风的吹拂下,在佛陀周围缓缓舞动,伴随着上人优美的经音,祥云升起,雾气散去,佛陀慈祥的面容显露出来:眉宇间半弯着腰,仿佛在微笑着,没有智慧;慈祥的眼睛微闭,要说话先听。数以万计的信徒虔诚礼拜,默许心愿,心中充满喜悦和吉祥。现在,大佛开光现场被原样保留下来,开光视频很快就会循环播放,让更多未能来到开光现场的信众能够欣赏到盛大的开光仪式,加入佛法,一起享受法乐!

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制成。除了青铜器的耐用性和永恒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自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的精髓。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其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古朴典雅、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大佛的铸造是一项浩大、艰巨的工程。筹委会决定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该项目。南京晨光集团技术可靠,在香港天坛大佛的建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由因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闻名国内外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大佛的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贤林设计。

灵山大佛主要数据如下: 1、灵山大佛高88米,佛身79米,莲瓣9米。 2、灵山大佛的佛身(不含莲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组成,焊缝长达30多公里。 3、灵山大佛铸造铜材约700吨,铜板面积9000多平方米,大约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 4、由于采用了高科技,灵山大佛可以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

灵山大佛的创作是根据三十余年的记载完成的。佛经中如来的两种形象。佛慈悲微笑,宽视一切众生。右手的“无畏印”代表解除痛苦,左手的“如意印”代表给予快乐,这两者都是祝福的迹象。整尊佛像庄严完整、安详、庄严、细致,表现出佛陀的慈悲慈悲。 。

回顾中国和佛教的历史,每一个盛世时代,都会有高度文明的艺术结晶,世代相传。他为佛立像立下了非凡的功绩,从云冈、龙门到敦煌、大足……现在有了灵山大佛,从而与东部江苏无锡的灵山大佛形成了全国性的网络,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大佛。云岗大佛造型独特,与河南洛阳五个方向的龙门大佛遥相呼应。

灵山大佛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的小灵山上。它反映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和平的华东福地。这也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象征着和平。犹如生命如青铜,历久弥新。

灵山风景区距无锡市区17公里,有旅游专用公路相连。地处沪宁高速公路、京沪大动脉之上,交通十分便利。最近开通的高速游艇灵山景区15分钟内连接鼋头渚、三国城、水浒城等新老景点,并有游船连接苏州、湖州、杭州。自此,环太湖地区形成了更加紧凑的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