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瘦西湖原名宝安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域面积​​占地700亩,旅游区100公顷。

“瘦西湖”之名,最早记载于清初吴起的《扬州主张序》:“城北一河,通平山堂,名瘦西湖,它的真名是保安湖。”吴起(1619—1694),字元慈,字郝廷翁,扬州人。生于明末,清初诗人。从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瘦西湖得名于清初。大概是因为它的水道漫长而蜿蜒,又位于扬州城的西北部,所以被称为“瘦西湖”。

乾隆元年(1736年),王航钱塘(杭州)诗人,因扬州名声而来到扬州。欣赏完这里的美景后,他将这里与家乡的西湖相比较,并赋诗一首:“垂杨不断追赶,灿乌烟齿虹桥如画,又是一桶金”。 ,所以应该叫瘦西湖。”这首诗描写了瘦西湖周围的风光和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都有繁华的市场,因此被称为“瘦西湖”。 “卖金盆”,通过与杭州西湖的比较,我相信瘦西湖的名字确实形象贴切。

瘦西湖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已形成基本布局,被誉为“天下第一繁华园林”。瘦西湖主要分为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竿等14大景点

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10年荣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市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东关街是扬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东至古运河,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来的街道路面是用长石板铺成的。过去,这里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枢纽,也是商业、手工业、宗教文化中心。街道上水井商贾熙熙攘攘,生意兴隆。拥有绿臣店、有米店、鲜鱼店、八鲜店、瓜果店、d 竹木店。

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户包括1817年开业的四美酱园、1830年开业的谢府春香粉店、1862年开业的盘光和五金店、1901年开业的夏广生豆腐店、1909年陈同兴鞋行、1912年钱大厂纸行、1923年镇太昌香芬店、1936年张红星当铺、1938年庆丰茶行、1940年四六春茶行、1941年谢六春茶行。 、1945年的凌大兴茶铺、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光兴帽铺、恒茂油麻铺、顺泰南货铺、恒泰祥彩铺、储德记面粉铺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中心。满街前后店铺林立,有范顺兴伞店、草顺兴螺班老店、孙竹臣漆器作坊、元太祥糖果店、作坊、孙记玉器作坊等。hop、东厚河袜厂等

与东关街紧密相连的是东泉门古街。两条街道现已合并,共同规划、改造、开发,可以更好地凸显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味。除了老字号店铺外,还有幽园、一圃、王花园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还有扬州较早创建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逸东书院,还有明代的武当宫,明代的准提寺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一座,马间巷。东关街西端有颇受欢迎的财神殿和广处门街口的砖砌圆门。还镶嵌有“盛世盐官”四个大字。

东莞历史文化展览馆位于东莞城市大厦,于2017年建成开放。2013年2月,从塔楼南翼入口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砖砌门楼。门楼顶为“盛世盐官”,背景为东关街。展厅分为千年东关街、城门遗址及水系、衙署会馆、寺庙祠堂、名人故居、老字号工艺、书院学校、传奇故事等《衙署与会馆》介绍了两淮盐运署与东关街的繁华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重点讲述了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同时掌管的史实。两淮盐业管理局. “寺庙与祠堂”的底色是深红色,这是寺庙中常见的。里面有东莞街区不同宗教的雕塑od,体现了扬州明清建筑的特色。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店铺展示着四美酱园、谢富春等历史资料。 “书院与学校”以雕像展示“益东书院”的教学场景; “名人故居”展厅利用幻影成像再现了曾国藩到胡园看戏的场景。舞台两侧挂有赫莲芳为曾国藩六十大寿补充的祝福联:“后舞前歌,此国三来;将帅出相,唯一人一人。”在这一代人中。”由200多个表情各异的彩色人物组成的“田秀英出宫”游行队伍蔚为壮观。其阵容之庞大、技艺之高超,十分罕见。展馆终于出现在东关街的平面图上。采用“迪迪“阿妈”,观众可以通过圆孔看到各个景点的景色。此外,还有住在东关街的“莲生”方地山的雕像,正在写对联。

大明扬州市寺庙: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蜀冈中峰上,因建于南宋孝武帝次年(公元457-464年)而得名。 ).现看来,该寺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在大明寺讲经受戒,使该寺名声大振。

整个大明寺分为三部分,中部是寺庙主体建筑,东部是栖灵塔,西部是园林式后花园——西花园。可以按照中心-东西-西的顺序参观整个大明寺。

主要景区中部的寺庙建筑,沿南北方向分为三路。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牌坊、山门(兼天王殿的作用)和大雄宝殿。西路上主要可以看到欧阳修。南面是欧阳修任扬州刺史时所建的平山殿。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刺史时,为纪念欧阳修,在平山殿后建了古林殿,北有欧阳庙。东路南边是方丈室平原楼,北边是鉴真纪念馆,鉴真纪念馆东边是藏经楼。

其中鉴真纪念堂是大明寺的重要建筑。鉴真六次东渡,将中国的佛教和文化带到了日本。他主持修建奈良唐昭提寺,日本人,在这座寺庙圆寂。鉴真纪念馆建于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是仿照唐昭体而建的。寺庙外观。纪念馆前碑亭内有汉白玉石碑,刻有“唐鉴真和尚碑”。庭院中央有一盏石灯笼,是日本土照提寺长老所赠。与托照提寺的另一座石灯是一对。纪念馆内供奉着楠木制成的鉴真坐像,仿唐昭体寺鉴真像圆寂时的样子。纪念馆对面的原晴空阁,现为鉴真历史档案馆。您可以从图文并茂的介绍中了解鉴真的事迹。

景区东部的麒灵塔,原为隋朝皇帝杨坚为庆生而建。你现在看到的宝塔是res仿隋代塔毁重建。塔高9层,内有文物和楠木塔一座。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大明寺、瘦西湖和扬州城。麒灵塔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塔北的卧佛殿内可以看到来自缅甸的玉佛。

西花园,位于景区西侧的后花园,因与乾隆下江南有关,又称御花园。和所有江南园林一样,园内假山林立,亭台楼阁,中间有一个湖,是放生池。湖东有乾隆御碑亭,亭内矗立着三块乾隆御碑。湖中有世界第五泉。这个“第五”是张有新这样评价的。唐代《煎茶水记》作者。从乾隆御碑再往南一点,就可以看到“第五泉”石碑和一口古井。

扬州市竹屿湾风景区:竹屿湾公园位于扬州市东北郊湾头镇。湾头镇因山茱萸树长,古时曾名山茱萸村、山茱萸湾;因古运河在此拐弯,故又称湾口、湾头。

无论哪个季节,无论您是与朋友还是与家人一起游览竹峪湾公园,您都会亲身感受到“常青的生命之树——植物”——桃子给您带来的天赐之美春天有花开、微笑,夏天有繁花似锦,秋天有金桂芬芳,冬天有雪梅花。四时的顺序变化,犹如与天气和谐绽放的水墨画,美丽而和谐地定格在大自然中。竹屿湾绿地。

竹屿湾公园数千公顷的绿地,本身就被许多绿色植物所包围,形成了一系列巧妙而迷人的植物景观。如《荷风曲桥》、《梅山深泉》、《牡丹婵娟》、《风梅花醒雪》、《山茱萸古韵》等。传统私家园林占地面积小。其意境的开放性,可容纳大型团体旅游,符合现代旅游理念。这些典型的植物场景的整体效果就像一幅水墨画,虽然是由植物本身围合的局部空间组成,但又大于整体的空间效果,让您真正体验到绿色梦幻的意境。游览竹屿湾公园“植物王国”时的杨树城。

扬州京华城休闲旅游区:扬州京华城休闲旅游区是集旅游、商务、商贸、休闲、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理念的生态、亲水、现代休闲旅游产业。示范点(市)。

景区主体建筑京华城生活商城,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它的外观灵感来自扬州市的市花琼花,内部流线型设计让游客仿佛置身于豪华游轮上。集靓丽外观、“娱乐驱动零售”经营理念、“12+1”功能、高品质、国际化“24小时无时差”服务于一体,让游客处处感受到京华城的温馨与温馨。 。方便舒适,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新型休闲度假胜地。自2007年4月15日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是长三角地区自驾游的首选。被誉为“全球最美丽、最实用、最大的未来Living Mall”。 ”、“全省人民的客厅”。

扬州市何园:何园又名霁霄山庄,位于扬州古运河风景带东南段以北的徐宁门大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主何之周道是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孙嘉鼐同命相连的三个姻亲家族之一。出任湖北汉代黄德道台宰相,退居扬州。光绪九年,他斥巨资修建了一座大型私人住宅,材质优良。花园。园林公司的建筑布局分为花园洋房、东西花园、石山洋房。是一个内外各异、中西结合、居住出行便捷的互联居住环境。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旅游功能在这里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谐与极致的完美。

中国园林艺术还有四个“世界第一”。其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是长达1500米的连廊回廊,享有“天下第一廊”的美誉,构成了园林建筑四通八达的优势。环线的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石山房是“天下第一山”,是绘画大师石涛的“天下绝迹”。

河源也是国内著名影视拍摄的天然基地。 《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天上有泪》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拍摄。走进和园,就如同走进一幅自然历史与人文的迷人画卷:这里汇聚了天人合一、中西元素融合的中国现代造园艺术的独特典范;一个官僚、盐商、隐士、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其曲折而隐秘的内心历程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豪门从封建到启蒙的兴衰荣辱的人生大戏在这里生动地上演,一部丰富而日新月异的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的旁白故事在这里生动地展现。

扬州市阁园:扬州盐商开始营建园林,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古典作品花园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中最古老、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都位于古城内。北屿的“私人花园”。个园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由两淮盐业总经理黄志云所建。 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竹、石为主。就连园名中的“个”字,也取自竹字的一半,与园中的各种竹子相对应。主人的品味和心思都在其中。另外,还因竹顶上每三片竹叶可组成一个“阁”字,白墙上的影子也是“阁”字而得名。

歌子园门,门外两侧竹林茂盛。竹丛间,长满了斑驳的石笋,石笋翠绿,翠绿欲滴。ch的意思是“爱生长在每一寸石头里”,寓意“雨后春笋”。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惜春”的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光虽好,但转瞬即逝,需要细心欣赏、珍惜,才能以获得自然的真正美丽。来春山旅行的理由并不是旅程的长短,而是旅行的好处和享受。

夏景位于园西北,东与宝山塔相连。夏镜的叠石主要是青灰色的太湖石。石块叠砌,如云似雾。园林设计师利用太湖石凹凸不平、薄、透、漏、皱的特点,创造出许多石块叠放而不杂乱。山上有古柏,山下有池塘山。北荫处有一股细流直接流入池塘,池塘里的鱼儿在睡莲间嬉戏。池塘右侧有一座曲桥,直通霞山洞。山洞很深,而且十分寒冷。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踏入溶洞也会感到心旷神怡。夏山是一个观赏的好地方。远近皆有美景,让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

过了宝山楼的“一”字廊,园东便是雄伟的秋景,相传为清代大画家石涛所画。秋景是黄山石叠成的。山更高,面积更大。整座山分为中、西、南三部分。有“江南第一园林”之美誉。整座山势陡峭、塔状ing,看上去威风凛凛,威风凛凛。沿腹径攀登至山顶的浮云阁,园中美景尽收眼底。宜秋季登山,在脚下徜徉、挪动,仿佛经历了万千高山、峡谷,更能享受登山的艰险。

园丁把冬天的景色布置在南墙下。背后有高墙,几乎一年四季都见不到阳光。远远望去,雪似乎还没有消失,地面上铺着白色的石头。东山堆有玄石(石英石)。石头晶莹剔透,雪白如雪。每块石头几乎没有棱角,给人一种光滑、起伏的感觉。东山是一个宜居的地方,但最好的当然是三个最好的朋友,聚集在这个面向山而建的通风的月光大厅里,享受雪和交谈晚上围着火炉。

扬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新馆(简称“扬州双馆”)组成。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扬州两馆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万平方米,文物仓库面积5000平方米平方米,办公面积3000平方米,公共服务面积7000平方米。博物馆设有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馆、扬州八怪书画馆、珍藏明清书画馆、国宝馆、扬州古代雕塑馆、扬州中国版画陈列馆等八个展厅恩格拉维印刷展厅和临时展​​厅。

扬州双博物馆定位为扬州最大的文物收藏中心、文化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青少年文化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扬州双博物馆开馆后,已成为扬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和展示扬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最重要窗口之一。

扬州宋嘉城:宋代,扬州城根据战争需要建了三座城,分别是宋宝城、宋嘉城、宋大城。夹城位于宝武城和大城之间,已有近800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战乱等历史因素,但宋代嘉城城的地貌特征依然依稀可见,城墙、城墙、道路形状都保存完好。保留。

2009年,作为当年文化博览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原址重建宋家城遗址公园。项目场地被宋嘉城护城河环绕,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项目内容包括西、北、东城墙及城门、十字街道、环路、宋代文物陈列馆、遗址展示与解说等修复。西入口为宋家城遗址的主入口公园。三座城门中,西瓮城门和东瓮城门均建有城楼。北城门进深50-60米,开间80米,高15米。

宋家城门以宋代造型为蓝本,以双瓮城的形式呈现。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景点,也是游人可以攀登的制高点感受古城的情怀。塔楼采用可逆钢框架建造,可充分利用内部空间。

此后两年,对宋家城护城河南段两侧进行了集中整修,修建了南门,并重建了寒商农桑、杏花草堂、平冈烟雪四个景点、临水红霞。

扬州马可波罗花卉世界:“马可波罗花卉世界”公园位于世界探险家马可波罗曾居住三年的名城扬州。该公园以马可波罗神奇的东方之旅为蓝本,由两位奥斯卡奖获得者创建。来自爱尔兰的提名动画团队Cartoon Saloon、法国《小王子》电影团队Amiko、荷兰国宝花艺大师Niek Roozen以及德国儿童游乐教育专家精心设计、共同打造。

马可波罗花卉世界的灵感源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传奇之旅,以“鲜花+文化”为主题,再现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构建梦幻的花卉王国。 。

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威尼斯主题花园、地中海主题花园、海底世界花园、波斯主题花园、精灵花园、东方主题花园等。芳主题公园和东方花仙境。每个景点都用花草打造出独特的主题。

扬州高邮市雨城站风景区:雨城站开通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外。是一座明代遗留下来的驿站建筑。禹城驿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驿站。郓城是高邮的别称,郓城站由此得名。

玉成驿原规模宏大,有正殿五间、后殿五间、礼堂五间。殿、仓库三间、厨房十间、马庙一座、马厩十二间、前鼓楼一座。共有厢房三间,照壁牌坊一座。驿北为驿长官邸,驿旁为勤友府,堤上有黄花堂及客房,东南有饮马池……

明代的驿站有两个作用:一是为过往使节提供住宿,相当于现代的宾馆或酒店。持有“一官”者,可按官衔、仆役人数,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船、车、马;二是邮寄过境官方文件。明制:主要邮件路线上通常每10英里就有一个邮政店,次要邮件路线范围为20至30英里。禹城站是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车站。古老的我的国家。

扬州汉陵园:扬州汉陵园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瘦西湖疏港风景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一座集文物与园林为一体的综合体,体现扬州汉文化展示中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翰陵园仿古建筑气势宏伟,素有“小中山陵”之称。拾级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厅给人一种广度和深度的感觉。园内主要陈列西汉开国广陵王刘胥及其皇后的木棺墓。两座墓均为帝王级“皇长体措”木棺墓。它们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全国罕见的大型汉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墓穴内藏有更多超过800个“标题”。因木头全部朝内,故“头”字意为“体”; “措”字的意思是“举”,即头集中、向内,是“体措”。由于黄木、柏木均具有内芯,故名“皇长”。这就是“皇长体凑”,西汉皇帝、诸侯所享有的特殊墓葬制度。 “皇昌提措”的棺材内有耳室,用于摆放随葬品。它们彼此相连,又彼此分离。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门。步入其中,犹如进入迷宫。尽管该墓遭到大规模盗掘,但仍出土了大量文物,如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木俑等,约千件。全套铜玉器、兵器、钩盾,都是稀有之物。另外还有“汉盛扬州”展示及故事介绍还展示了“扬州第一美女——刘惜君”的风采,以及新开发的汉代娱乐活动。

扬州城运河三湾风景区

扬州城运河三湾风景区: 扬州城运河三湾风景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以运河三湾及周边湿地风光为基础,因地制宜,通过文化配置而形成的大型生态文化风景区。景观及休闲设施。总面积38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约1520亩。景区规划建设以扬州高福寺、文峰寺为端点,以古运河为轴,以运河三湾风景区为核心。它完全演示体现水工工艺和运河文化,打造与瘦西湖遥相呼应的城南风景区。体育休闲区和旅游胜地。 2018年12月20日被评为AAAA级景区。

公元前486年,武王富察开凿邗沟第一铲土,隋炀帝隋炀帝开凿北——南大运河以邗沟为基础。如今的大运河已于2014年6月22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扬州的运河大多与2000多年前的邗沟和1400多年前的南北运河保持一致。扬州市运河段从瓜州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三湾水道蜿蜒狭窄,是历代文人富商、高僧进入扬州的主要水道。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为解决漕运问题,扬州知府郭光将原来100多米长的河道改为1.7公里,形成运河三湾。

扬州市邵伯古镇:全国千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邵伯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4年,邵伯明清运河古道、邵伯码头群、邵伯古堤、邵伯古船闸、淮扬运河主线(邵伯段)等被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名录。邵伯古镇是大运河沿岸遗产点最多的古镇。

邵伯老街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古街路面由近万块青石铺成,绵延三里多。这条石板路原本是土路,ch下雨天走路很不方便。后来经民间集资,铺设了这条平坦光滑、雨天不积水、晴天不积尘的石板路。 1958年“大跃进”期间,巷道石块被移作他用,但这条街的石板路幸存下来。去邵伯老街,不妨沿着古街漫步,邂逅唐代的古石、宋代的古井、明代的古屋、清代的老店。

甘棠古树是当地居民于公元385年为纪念谢安救东水西旱而植的。数百年来,这里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相传这株竹竿堂树有三奇:一奇是无风自动移动,二奇是光彩夺目,三奇是无风自动。它先打开,然后关闭。该品种极为稀有,价值极高。

扬州仪征市纳山地质公园

扬州仪征市纳山地质公园: 纳山位于月塘镇境内,海拔146米。是苏中第二高峰,悬崖如壁,长方形立体石柱整齐矗立,十分壮观。目前出露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体西南坡和东北坡,呈不规则环形分布。

纳山地质公园最大的特色是玄武岩柱林和木骨化石。围绕这一特色打造综合景观,是集观光、奇观、探险、休闲、拓展运动于一体的地质公园。预计三年内一期、二期建成后,纳山地质公园将成为中国顶级的玄武岩地质公园和世界级的矿山花园。大部分项目园内建筑各具特色,如:大石柱、天籁谷、白龙潭、雨花石溪、黑沙谷等。他们有不同的职能位置。天籁谷将建成一个大舞台,今后可以举办演艺活动。空坑具有自然的声学效果。为雨花溪石建了一座索桥,桥下放置了许多雨花石。届时,游客可以从桥上走下来采集雨花石。黑沙谷分为三部分,东侧是砂矿,西侧是石矿,中间是隧道。

此外,后期还将打造地心游、虫洞探索、时间简史等“重量级”景点,带游客穿越时空隧道,感受更多震撼的地质探索之旅。由于施工工期紧张,目前仅5栋目前符合开放条件的分别是:大石柱、白龙潭、天籁谷、雨花石溪、飞来石。

扬州高邮市抗战文化公园最后一战:抗战文化公园最后一战位于西河巷70号。由抗战最后一战纪念馆、高邮革命斗争历史馆、高邮烈士纪念馆三个纪念馆组成,由人民广场、胜利广场、英雄广场三个广场组成,覆盖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中,抗战最后一战纪念馆以照片、实物、油画、场景、微电影等形式展示了整个高邮战役。

抗战文化公园是在原人民公园和烈士陵园的基础上修建的。以抗战最后一战纪念馆为主题以抗战最后一战文化公园为核心,于2014年12月建成开放,5月正式重新对游客开放。截至目前,抗战最后一战文化园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扬州乃至省内。

抗战最后一战纪念馆(高邮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战前情况;第二部分:战前情况;第二部分:运筹帷幄;第三部分:战斗过程;第四部分:受降仪式;第五部分:制胜法宝;第六部分:这场战斗的意义。其中,照片图片76张,剖面17个,场景4个,新四军战士群雕1个,沙盘模型1个,视频2段。展览面积纪念馆近500平方米,以照片、实物、油画、场景、微电影等形式展示了高邮战役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