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教思想与旅游

道教名山

名山大川吸收天地灵气,是修行的绝佳场所。

东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太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延数里。介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可谓是雄伟、雄伟。被誉为“五山第一”、“五山最长”、五山之尊、“天下第一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天堂。帽子“直接通往皇帝的宝座”。成为百姓顶礼膜拜的神山,帝王祭祀的神山。有句话说:“泰山安,天下便安”。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已有13代皇帝亲自登临泰山祭祀或祭祀,24代皇帝派官员祭祀72次。

泰山雄伟的山峰上留下了20多处古建筑群和2200多块碑石石刻。道教、佛教将泰山视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并在泰山上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和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西岳华山

牟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通俗语称“太华山”,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与“华”中的“华”。中国”出自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距省会西安以东120公里。南濒秦岭,北眺黄尾山,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险山”之称。华山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国的“华”,源于华山。因此,华山被誉为“中华之根”。这一成就首先被孙中山引用,创建了“中华民国”。据章太炎大师研究清代国学及历代专家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最早形成并生活于“华山之周”,其地名华。后来,人们所到之处,便传遍九州,华之名也开始流传。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它就是“第四洞天”,也是中国人民广泛崇拜的神灵,即西岳华山王神。共有半悬洞72个,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独龙寺、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同、何元熙等著名道士。人们。

南岳恒山

恒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是中国“五山”之一。它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东南部,横跨南北衡阳、湘潭盆地,主要分布在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战国时期的《干石行经》中就有恒山的名字记载。由于它位于第28星座震星的翅膀上,因此“反映重量”,“是有德有威力的物体”。其形如衡器,​​堪称天地,故名恒山。

恒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山周围有寺庙、庙宇、庵堂、庙宇200多座。衡山是古时尧舜巡游境内狩猎祭祀社稷的地方,夏禹杀马祭天地以求治水之道的地方。恒山的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是 ap黄帝指点守护衡山,教民用火,培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红帝峰,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南越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四处就在恒山。释迦牟尼佛的两颗真舍利藏于恒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内。

北岳恒山

恒山又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果山。最高的山是玄月山。其中刀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最为险要,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咽喉要道。主峰天风岭位于浑源县南部,海拔2016.1米。

衡山是地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城区62公里。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华山、南岳恒山、中岳嵩山合称五岳。它们是中国地理标志,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教的圣地。

1982年,衡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称为山西衡山风景名胜区。

中岳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上山”、“上山”,西域称“月山”。周代,以嵩山为中心。左岱(泰山)、幽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原名“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邻郑州,属伏牛山系[2]。位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之间。

嵩山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少室山组成,共有72峰。最低海拔350米,最高海拔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海拔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海拔1512米。嵩山北眺黄河、洛水,南接颍水、稷山,东连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都洛阳东部的重要屏障。它是一如既往地是首都的一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道教的圣地、功夫的发源地。 30多位皇帝和150多位著名文人都曾游览过嵩山。 《诗经》有句名言:“歌高如山,高如天”。

江苏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属道教上清派成员,道教发祥地,被道教称为“上清宗潭”。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山上景点众多,有九峰、九峰等。泉水十七处,洞窟二十六处,池子二十八处。这里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石怪林茂密,大小洞窟幽深迂回,灵泉神池星罗棋布。 、曲涧溪流纵横交错,绿树掩山,修竹茂盛,有天然宝藏。

茅山主峰大茅峰,形似青龙头。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风景区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并批准为省一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它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风貌融为一体,胜似仙境。

茅山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以九霄万福宫为主。二毛峰、三毛峰蜿蜒而下,主峰高低相得益彰。

扩展信息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是基于中国古代崇拜鬼神的观念。它以黄老道思想为基础,继承战国以来的仙丹术。东汉末年,出现了大量的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教和五斗米道教。祖师张道陵正式创立该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是多神崇拜,所崇拜的神灵是道教信仰“道”的化身。道士就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有道士三万多人。国家。宫观是道教活动的场所。全国注册开放的寺庙有2000多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教

2.道教思想与旅游理念

1.爱国主义

2.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让别人很容易对自己有好印象

3。增强国家荣誉感

4.提高个人品味

旅行过程中能体现的有: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关爱生命:生时工作,死时休息

2.生活态度:自然、超然、平易近人

3.教育:尊重自然、无为自化、宁静自正

4.治国:以虚无为基础,以顺为根本,取儒墨之善,总结法理精髓,崇尚简礼依风俗,温和、宽刑、简政、包容,以道立法,依法治国,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变化。它不仅是历次乱局后政府治理天下的急救箱,而且符合现代治理原则

5。文化:无为而治,百家争鸣在子华,齐国稷下时期,西汉初年,魏晋时期是百家之争的高峰时期

6。艺术:芙蓉出于碧水,雕刻出于自然,崇尚简洁、意蕴丰富,心旷神怡

7、环保:独与天地之灵沟通,不看万物

8.科技:观天观物,以参与为体验,以技能展示T神学,运用道教御术来防止科技的负面影响

9。信仰:道教

3.道家思想与旅游美学

先秦法家美学主要体现在强调行政效率和审美对象的恶化贡献上。

在法家思想中,现实永远是第一位的,即功利主义是他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重视行政效率是追求社会效用的体现。对他们来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对错,也没有道德善恶。只有对利益的追求,直接表现为对行政效率的追求。

先秦时期,法家由于追求现实、强调行政效率,引发了功利审美对象的巨大变革。当然,随着生活对象的变化,审美对象也随之变化。也进行相应的改变。正是因为法家强调现实性和实用性,所以他们认为一切与现实性和实用性无关的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弃。

正如韩非《界老》中所说:“礼者是情色,文学、品味、品质是装饰者。君子重情轻貌,好品质”但讨厌装饰。丈夫,那些看其特殊外表和情绪的人,会产生不好的情绪;那些需要装饰和评判其品质的人,其品质会下降。为什么要谈论这个?何家的墙壁是不以五彩装饰,隋侯球不以银装饰,其品质极好,美物不足以装饰之,物若装饰而后用,则其质不美。 ”。即使需要形式,也是为了服务内容,尽可能帮助内容的表达。他极力强调形式对内容的服务。因此,他对阻碍内容表达的形式的深恶痛绝,绝不是用言语来迷惑法律的问题。同时,他还通过许多寓言深刻分析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比如郑仁买回珍珠的故事,就是形式阻碍内容的分析。

4.道教思想与旅游文化

佛教故事十则

1、泥路上

有一天,昙山和尚与一位和尚一起走在一条泥路路上,这时正下着大雨。

他们在街角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孩。女孩无法穿过土路,因为她穿着丝绸衣服和丝绸腰带。

“来吧,姑娘。”坦山说着,抱着姑娘穿过土路,放下,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士们都默不作声。。最后,他们再也按捺不住,问昙山:“我们和尚不亲近女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人,那是很危险的,你们为什么这么做?”

“什么?那个女人?”昙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她吗?”

2、四位妻子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一个富商在某地求四位妻子:第一任妻子聪明可爱,终日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第二任妻子被抢走,是个大美人;第三任妻子沉迷于琐事。生活,让他过着稳定的生活;四太太工作辛苦,忙得丈夫都忘记了她的存在。

“从前,有一个商人要远行。为了避免长途旅行的孤独,他决定在四个妻子中选择一位陪伴他出行。商人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四个妻子,第一个妻子e说:‘你自己走,我不陪你!’

”二太太说:‘我被你抢了,我不愿意做你的妻子,为什么不呢?你不去吗?”

”三太太道:“我虽然是你的妻子,但我不想受露天睡觉的苦。”我顶多送你到城郊去!”

“四太太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于是商人带着他的第四个妻子,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道:“大家,这个商人是谁?是你们自己。 ”

在这个故事中,第一任妻子指的是身体,死后仍会与他分离;第二任妻子指的是财产,生前不会带走,也不会带走。死后随身携带;三妻指自己的妻子,两人生前相依为命,死后仍要分道扬镳;四妻指自己的本性,人常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始终相伴。

3、一切皆空

山岗铁舟遍访名师。一日,遇相国寺度圆和尚。

为了表达自己的悟道,他自豪地对杜源说:“心、佛、一切众生,皆空。现象的本质是空性。无悟,无迷惑。” ,亦无圣非凡,无施无受。”

杜源当时正在抽烟,没有回答。但他突然举起烟囱撞向山丘,这让年轻的禅僧非常愤怒。

 杜源问道:“一切都是枉然,哪里来的这么大脾气?”

 四、求人不如求己

独自去寺庙拜见观世音菩萨。

磕了几个头之后,那人突然发现身边也有人在跪拜,而且他的相貌和观世音菩提一模一样。佛坛上的萨埵。

那人一脸疑惑,轻声问道:“你是观世音菩萨吗?”

那人回答:“是。”

那人更疑惑了。他疑惑地又问:“那你为什么还来?”

观世音菩萨回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观世音菩萨回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5。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拿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我们打个赌吧,禅师说我手里的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那鱼就死了。武士肯定会放松。张开你的手;而如果他说它是活的,那么武士肯定会偷偷地把鱼压死。

于是,一休说道:“死了。”

武士立即松开手,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条鱼是活的。” ”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他赢得了一条真正的鱼。

6、你看他

寒山问实德:“世上有人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嘲笑我、贬低我、贬低我,还骗我。我该怎么处理?“嗯?”

师德道:“忍耐他,让他,避开他,让他,忍耐他,尊重他,别理他,几年后你就能见到他了。”

7.一杯茶

南音是日本明治时期的禅师。有一天,一所大学教授来找他问禅,他只请茶。

他把茶倒进客人的杯子里,直到满了,然后继续倒。

教授无奈地看着茶不断地从杯子里溢出,直到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最后说道:“已经溢出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是这样的。” ”南音答道:“杯子里装的是你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你不先倒空自己的杯子,我怎么对你说禅呢?”

8 Com执念如光

读佛经。

弟子问佛陀:“你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到,怎么能相信呢?”

佛陀带着弟子进入一间暗室,告诉他:他:“角落里有一把锤子。”

无论弟子睁大眼睛还是眯起眼睛,都看不到自己的手指,只能说看不到。瞧。

佛陀点燃了蜡烛,果然角落里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到的东西不存在吗?

9.破碗

一个老和尚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大和尚,一个是小和尚。

有一天,晚饭后,小和尚正在洗碗,突然打碎了一个碗。

大和尚立刻跑到老和尚的禅房报告:“师父,师弟刚刚打碎了一个碗。”

老和尚扭动手中的珠子,闭上嘴。他眼神微眯,道:“我相信你永远不会打破这个碗!”

10 送一轮明月

一位禅师在山中修行,一天晚上,趁着明月的光辉,他在林间小道上散步回到自己的小屋时,他遇到小偷。他怕打扰小偷,就站在门口等他……

小偷并没有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那东西,当他转身离开时,遇见了禅师。正当他惊慌之际,禅师说道:“你千里迢迢跑到山上来看我,我不能让你空手而归!”他脱下外套,说道:“夜丽亮,你拿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给小偷穿上了。小偷不知所措,带着他的衣服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道:“可怜人,我恨不得送你一轮明月!”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照在小屋上,禅师打开门,睁开了眼睛我们要看看他昨天看到了什么。小偷晚上穿的外套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给了他一轮明月……”

5、道家思想与旅游思想< p>一是旅游方式的多样化。魏晋时期的人们常常采取多种形式的旅游,一般包括宗教旅游、商业旅游、文人休闲旅游等。其中,宗教旅游是指因宗教传播而衍生的旅游。魏晋时期,很多人因为战乱而被迫迁徙,比如北方游牧民族南迁,或者江南地区内部迁徙。

但无论如何迁徙,都是本质上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其中也包括宗教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融合。魏晋时期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典型时期。 B的传播佛道教依靠佛教和道教信徒的忠诚,为了传播教义,往往要徒步穿越许多地方,沿途进行传教活动。同时,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他们还需要在山水间修行,认真研究成仙之道。由此,宗教思想依托旅游,在信众出行过程中实现交流,成为魏晋时期旅游的主要形式。

但除了宗教旅游外,还有商业旅游。旅游。商人为了做生意走遍全国,这也很容易理解。从流传下来的商旅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商旅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值得一提的是文人旅游 前面提到过,文人旅游魏晋无法报国,有及时享乐的愿望。他们沉迷山水,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文人对山水产生了依恋,在山水中尽情歌唱,发泄心中的不快,不仅能够放松心情,还为后世留下许多著名的文学创作,这成为了当时文人的主流。

第二,旅游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的发展到了魏晋时期,不仅是王室贵族和士大夫,就连许多平民百姓,无论男女,都开始逐渐参与旅游活动,旅游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比如3月3日、9月9日、7月9日、7月7日等重大节日,人们都会结伴外出,要么在曲流中喝酒,要么登高望远。登高远眺,出去荡秋千,或者参观佛教寺庙。总之,人们的旅游活动频繁,受众广泛。广东旅游已成为一项全民运动。而且由于长期受混乱影响,人们在好天气出行也是放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的重要方式。

第三,出行方式丰富多彩。受政治、经济的影响,魏晋时期的人们,无论是道教文化中的求仙求药,还是文人中盛行的隐士文化,还是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往往将目光聚焦在自然景观上。对于家庭出行、宴请宾客来说,景观成为这些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大多是通过旅游的方式举办和举办,而且大多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人们在旅行中思考人生、分析社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旅行方式。魏晋时期的阿维尔风格。因此,哲学思想也是从这个时期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种思辨思想的影响下,玄学在魏晋时期开始发展,并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魏晋时期人们旅游的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魏晋旅游文化。

6.道教文化旅游

道观是道士修行的场所。道观也是人们逃避城市喧嚣、回归自然、陶冶情操的场所。中国著名的道观有二十所。

1.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内。相传是老子的诞生地。据史料记载,延熙八年复活节汉代(公元165年),桓帝刘植遣常侍关霸修建,初名老子庙。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统治天下,提高家族地位,听从姬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始祖,派人扩建汉老子庙。其依据如下: 北京皇宫作为皇家寺庙。

鹿邑太清宫

干丰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封我为“太上轩辕皇帝”,建“紫极宫”武则天广斋元年(公元684年),老子穆还被册封为“先天王母”。汉代李母庙扩建为洞霄宫,位于太清宫北一里。d李隆基时期,太清宫得到扩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公顷七十二亩,周围面积四十里。太清宫称为前宫,洞霄宫称为后宫。前宫供奉老子,后宫供奉李母。两座宫殿之间隔着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河名“金水”,桥名“会仙”。唐朝开元年间,玄宗皇帝亲临太清宫,尊老子为“大圣祖高尚金雀大帝”。他将寺庙改名为太清宫。他还亲自为五千字的《道德经》注释并刻在石碑上。太清宫内。该纪念碑至今仍然存在。与太清宫及历代遗存碑刻一起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时期,皇室驻扎五百士兵守卫太清宫。

2.终南山塔观景台

终南山塔观景台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风景区。位于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麓,风景秀丽,山水环抱,林竹茂盛,绿荫遮天。古书赞誉它:“关中河山百里,终南最秀;终南千峰巍峨”,以楼观最为著名。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遗迹,又有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著名景点有老子讲经台、殷墟观星塔、秦始皇清宫、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炼丹塔等。有吕、吕祖洞、上山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闻名。这里依山傍水,林竹茂盛,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场所。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终南山塔观景台

3.龙虎山天师府

天师府位于贵溪上清镇,靠近清溪河。张师傅居住的地方原建在龙虎山脚下。北依西华山,门临湖溪河,面临琵琶山,依山傍水,雄伟壮观。它cov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宏伟。现存古建筑6000多平方米,全部雕花图案,细米黄漆。它们古色古香,有一种不朽的气度(历史上多位皇帝赐予“宰相府”、“无辜者”的称号)。 “府”,尊为道教祖宫。

龙虎山天师府

4.青城山张道观

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庙,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视为天师道祖师,故古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寺。唐代改称长道寺。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领,辟为寺院。乙唐玄宗下令将其归还给道士。寺内有玄宗圣旨碑一座。宋代称肇庆寺,至今仍沿用唐名。俗称天师洞。

天师洞现存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住持陈庆觉主持。 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青城山长道观协会集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殿、山门、道宅、斋堂等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将神像重新塑造为让千年古寺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添色彩。长道观整个建筑群占地72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整个宫殿分布根据山地地形,选址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平地上。庄严肃穆的殿堂,曲折的回廊,依地势起伏。宫殿楼阁相连,四周怪石峻岭,青翠浮山。真是“干崖蜿蜒,山烟缭绕”。宫殿的金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格外典雅。

青城山常道观

5.北京白云寺

道教全真派十大丛林寺院之一。它位于北京。始建于唐代,名天长关。金世宗年间扩建,改称十方大天长观。这里是当时北方最大的道教丛林,藏有“大金玄都宝”。金末毁于火灾,后为后改建为太极殿。

丘处机到雪山受成吉思汗聘用。回到北京后,住在太极宫。因其道号长春​​子,元太祖下令将太极宫改为长春宫。丘处机称帝后,其弟子尹志平购建长春宫东侧下院,即今白云寺。还在寺内修建了楚舜殿,安置了丘处机的灵柩。丘处机被视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白云寺被称为龙门派祖庭。现存的关羽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的。包括画牌坊、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禄殿、求祖殿、三清殿、四皇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坐落在白云团。时间道教全真教第一林——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教三大祖庙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中国道教文化研究院等全国性道教组织、学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寺也是北京少数在文革中没有被毁的寺庙之一。

北京白云寺

6.成都青羊宫

青羊宫是川西第一道教宫观,位于成都西南郊,百花潭、武侯祠南侧。 (汉昭烈祠),西临杜甫草堂,东临二仙庵。相传这座宫殿始于周代,原名“青阳寺”。据考证,三国时期称“青阳寺”。在t唐代,改名“宣中观”,唐僖宗年间,又改“官”为“宫”。五朝改称“青阳寺”,宋代改称“青阳宫”直至今日。

殿内藏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的《道藏吉要》经盘。总共有13000多件,全部由梨木雕刻而成,每件都有双面雕刻。版面清晰,字迹工整,是当今我国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典籍匾额,是极其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也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那时,皇宫硝烟弥漫,钟声四起,人流如织,各种名花竞相开放。宫外还有奇花异草。热闹非凡,美景如画,香气扑鼻,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成都青羊宫

7.成都鹤鸣山

鹤鸣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是道教名山。鹤鸣乡三峰村,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鹤鸣乡三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接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吴忠山。 (约10里),到达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中藏有石鹤,山中栖息着仙鹤,故名。古时为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鹤鸣山,又名“呼鸣山”,是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支峰。距道教胜地青城山天师洞仅30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林木茂盛,两溪环绕,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景区内苍松翠柏,山涧溪水平静。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成都鹤鸣山

8.泰山岱庙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北部、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是泰山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道教宫观,也是历代皇帝举行禅宗仪式、祭祀泰山神的场所。

岱庙城内城垛高耸,庙宇雄伟,宫殿重迭,气象万千。岱庙始建于汉,盛于唐。宋真宗大规模祀禅时,还扩大面积,修建天贶殿等,规模更加宏大。其建筑风格采用皇城风格,周长1500多米。寺内有各类古建筑150多座。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庙、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泰山岱庙

9.嵩山中岳庙

中岳庙指的是嵩山中岳庙。位于河南省嵩山南麓太室山麓。距登封市东4公里。它又倾斜了东临黄盖峰,面朝元山,西临昭陵岭,东临木子岭。它四面环山。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是中州最高的寺庙。也是五山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如此宏伟、典雅、庄严的寺庙,在全国是罕见的。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圣地。

嵩山中岳庙

10.天津天后宫

天津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通过海上运输粮食,沉船事故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上粮食运输的终点站,也是内河装卸粮食的码头。因此,在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修建天后宫(当时称天妃宫)。 ),位于天津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祭祀海上女神天后。船夫、船夫、官员出海或携带粮食到达时,都会向天后祈求保佑平安。家里没钱的人也来祈求财源广进,没有孩子的人也来祈求孩子,有病的人也来祈求保佑免受疾病和灾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河流的危险而向神灵求助的消极表现。也体现了苦难人民朴素的文化心态。女王可以团结人心、安抚人心。

天津天后宫

11.芮城永乐宫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处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前后历时110多年,才建成这座宏伟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厚重的斗拱层层叠叠,周围没有太多的雕刻。与明清时期的建筑相比,显得更为古朴、清晰。数间殿堂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尤其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为世所罕见。来山西,不能错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芮城永乐宫

12.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被誉为“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圣殿。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临银湖(盐池),面临中条山,风景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处的昌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出身地,所以解州的关帝庙就是武庙的始祖。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期多次扩建、修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灾,十余年后恢复。现在的寺庙坐北朝南,总面积18000多平方米。里外翠柏翠柏,百花争艳。

解州关帝庙

13.沉阳太清宫开坛传经活动

太清宫的一大特色。据《太清宫丛林史》记载,自清道光三年(1823年)住持孙宝阳开始在宫中授戒,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出家弟子2000余人。现为全国重点开放道观、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省道教协会、沉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沉阳太清宫

15.苏州玄妙观

千年玄妙观位于苏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相传这里曾是吴王阖闾的紫禁城。玄妙观历经千年兴衰,于1999年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和整修。

玄妙观与观前街相辅相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道教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成为苏州著名的旅游胜地。

苏州玄妙观

16.武汉长春寺

长春寺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虎山(蛇山)中部。我国道教著名的十方密林之一,历代都是道教活动的场所。被誉为“江南福地”。该寺供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弟子丘处机而得名,号“长春子”。为纪念道教全真派北方七真人之一、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丘处机(公元1148年—1227年,字通密,小号长春子)以“止”济世救民。元军南下时“一言杀”,原名“长春观”。

武汉长春观

17.武当山太和宫

著名的道教宫观。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有殿宇510间,道教房屋等建筑;现仅存正殿、礼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上书“大岳太和殿”,仅存真武大帝铜像和真武大帝铜像。四大元帅、水火二将军、金童玉女,门两侧各有一座铜碑,一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苍龙岭雷坛建金像御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克朝(1552年),遣工部左侍郎吕树等人瞻仰碑。殿前为礼拜殿,左右为钟鼓楼。钟楼内悬挂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铸造的铜钟一口;殿前有一块岩石,形状如莲花,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个大字,并嵌有李宗仁题诗题刻。他参观了武当山。岩台顶上有一座青铜殿。高2.9米,宽2.7米,深2.6米。铸于元代。公元1307年,原位于天柱峰顶。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迁此,故名“转展殿”、“转展殿”。礼拜殿右下为御经堂,为礼佛殿。是在清朝时期。宫殿的整个建筑坐落在一座孤峰上。宫殿殿堂依山傍石。结构精巧,布局巧妙。这里群山环抱,丘陵连绵,烟雾缭绕,树木云雾,气象万千。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武当山太和宫

18.昆明太和宫

在云南省昆明市东15里的鸣凤山(又名鹦鹉山)。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永宾命人在湖北武当山太和宫铸造一座仿铜殿风格的“金殿”,供奉真武神像。他还在宫外修建砖墙、城楼和宫门,故称太和宫。光绪《云南通志》记载: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战乱;福尔是年,黄聪、褚广昌等人重铸真武像。同治、光绪年间延续。宫外有三天门,喻三清天;从山脚到天天门有72级台阶。比喻七十二地煞;天天门内有三十六级台阶,比喻三十六天帮。宫内有棂星门、金殿、雷霆殿、钟楼等建筑。钟楼内悬挂着一口14吨重的铜钟。铸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高2.1米,周长6.7米。声音在四十英里之外都能听到。雷神庙(现为陈列室)内藏有真武大帝“降妖伏妖”的七星剑和平西王吴三桂所用的青铜剑。还有马、赵、我们四位元帅n、岳,还有风、宇、雷电四神和龟蛇将军的雕像。

19.西安八仙宫

万寿八仙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道教全真派的十方密林。相传八仙宫是唐代吕洞宾早年结识汉中离时所建。 “枕黄梁”是突破长久梦想、实现启迪的地方。北宋时期,八仙观始建于唐代兴庆宫部分遗址。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避难。赏银千两,命八仙道士李宗阳宫殿,建有牌坊。由此。挂在庵前门的领子上。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多次拨款修缮。

西安八仙宫

20.三清宫道观

三清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20世纪90年代重修。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达州火峰山唯一的道教宫观。因为三清宫前殿供奉着三位道教神明——清微天宇清净元始天尊(太上道主居中,手中握有混元珠,象征天地未成时的无极和一切都处于混乱状态);玉宇天章清净灵宝天尊(又称天宝君,位于元始天尊左侧,手持如意像,或一面半黑半白的“阴阳镜”,象征着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太极”源自极限状态);大池天太清境界道德天君(又名太上老君,位于元始天君右侧,手持羽扇,象征太极所区分的天地或阴阳“二礼”)三清宫秉承达州三教合一的文化传统,融儒、释、道三教精华于一体,以弘扬道教、造福百姓为己任,弘扬道教文化三清宫是火峰山人文景观的聚集地,位于火峰山主峰,海拔596.6米。宫殿依山而建,高度适中,视野开阔,坡缓,悬崖陡峭,苍松翠绿,环境宜人,风景秀丽,山下重峦叠嶂。这是一个可以乘坐小船钓鱼的湖。只有参观三清宫,你才能发现道教文化对三清宫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7.道教思想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道观和宫观有什么区别?答:莲子和白莲子同根,没有区别。

1:道教:

道教主要教导的是阴阳平衡和五行。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滴水穿石等。

行者师法自然,圣人观天地悟道。 ,把一切众生的利益放在修行的前面……

说到把众生的利益放在修行的前面,我我自己也观察一下,这样的众生有很多。做花生的时候没人看见。有好吃的花生,他们先把好吃的一颗颗挑出来吃。有漂亮的房子,他们就先选择住进去。 ……真是一个把一切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啊!

有了这样的修行,死后你想下地狱吗?或者死后想去最高的三十六层天?大罗天宫。 ???

二:寺

寺内藏有经典多达12部。佛教博大精深,与道教一脉相承。

寺里修行:众生煮饭等我先吃。任何漂亮的别墅我都会先住。我先用大空调。我先开漂亮的车……

他们(和尚、尼姑)根本不相信佛陀所说的极乐地狱!如果他们(她)相信的话,他们就不敢轻易去做。二。

总结:

道观讲,修行越高,去的天就越高;修行越高,去的天就越高。寺庙教导说,修行越高,你的幸福就越高。

天上的神仙可以来天国玩耍,天国的菩萨可以去天国会朋友。它们都是相互的,没有区别。

所以道观里的修行和寺庙里的修行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修行者不同而已。能修行上天极乐国度的众生,真的是少之又少!

无量天尊: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