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布克瑟蒙古族自治县一起旅行

克拉玛依比呼图壁还要大。克拉玛依是新疆的一个地级市,在新疆十大城市中排名第四,而呼图壁只是属于塔城地区的一个县,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西北与盖伊尔山脉接壤,南依天山北麓,东部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东径80°44′~86°1′,北纬44°7′~46°8′。东北与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毗邻,东南与沙湾县毗邻,西与托里县、乌苏县接壤,南与奎屯市隔开独山子区(距市区150公里)

2 。新疆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天气

查看峰峰天气,您需要在桌面上设置此通知所在位置的天气。

3.布克赛尔县风景名胜

克拉玛依河源头——九龙潭

克拉玛依

位于克拉玛依河穿城风景带头端——东郊瀑布风景区。

景区主要由一个高约8米的人工瀑布、瀑布下的巨型水池以及周围大片的绿色林带和草坪组成。

丰科总渠汹涌的水流从中间一条巨龙的嘴里喷涌而出。

利用水流的喷涌速度和自然重力,形成宽约10米的巨大瀑布。

瀑布两侧的八个龙口也同时喷出水柱,形成一条巨大的水廊。

瀑布下方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水池。

池塘里碧波荡漾。

有一座小拱桥水池的东西两侧连接着水池中的岛屿,形成了一条横跨巨池的通道。

因坝顶装有九个汉白玉龙头而得名。

瀑布的水源来自丰科干渠湍急的水流,从中间一条巨龙的嘴里喷涌而出。它利用水喷出的速度和自然重力,形成宽约10米的巨大瀑布。

九龙潭东西两侧山峰挺拔,悬崖峭壁,苍松翠柏。池水清如镜,山影清如诗。

雨季时,池塘溢出,形成高35米、长93米的瀑布。

悬挂的帷幕就像倒挂的银河一样,仿佛悬挂在空中。它雄伟壮观。飞溅的水雾形成美丽的彩虹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印阿吉克”运河的水一路湍急地流到这里。

巨大的水池周围是花岗岩铺成的平地。两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玫瑰、万寿菊等花卉。坡上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鲜花点缀其间。

克拉玛依过去曾遭受干旱缺水,正如《克拉玛依之歌》中所描述的:“你无草无水,连鸟也飞不起来。”

为解决北疆油田勘探开发问题和沿线农业综合开发水源问题。 1997年,额尔齐斯河引水至克拉玛依的“额尔齐斯河引水”工程实施,2000年竣工。水源是从北屯镇以东约56公里处的鄂江干流中段引水。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主运河和西运河运河自福海县经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至克拉玛依市,全长400多公里。据称,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引水工程。

成为普罗大众引以为豪的第一江边风景。

4.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

海拔1000米至1500米。

阿乌什其是蒙古语,意为开满黄色小花的地方。它位于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境。

阿乌思齐旅游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60多公里处。景色美丽壮观,犹如一块翠绿的翡翠镶嵌在群山的怀抱中。周围有铁布克山、托洛盖山、赛木斯台山峰。 、田园碧波荡漾,草原辽阔,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降水量高,年平均气温气温3℃,7月平均气温16℃,无霜期120天。草原上野花盛开,松树、苦杨、匍匐柏等植物点缀山坡。还有土拨鼠、大头羊、盘羊、猞猁等动物,使这里成为一个自然风景公园。

5.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属于哪个地区?

四类区(85个)

(1)新疆(32个)

图木疏克市

喀什地区: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麦盖提县、月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

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柯平县

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

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州s县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尼勒克县

塔城地区:托里县、裕民县、布克色尔蒙古族自治县

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

6。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地理位置

克拉玛依周边城市有奎屯市、托里县、湖阳河市、乌苏市、沙湾市、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石河子市。

克拉玛依是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因城市东北角的一组天然沥青山——黑油山而得名。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勘探开发的大型油田。该市始建于1958年,2002年原石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大石油城市中国西部油田年产数千万吨原油。 2011年12月20日,克拉玛依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7.和布克瑟蒙古族自治县景点

塔城有什么好玩的? “G'da'”中的“Da(克/格,轻柔的声音)”都是山的意思。 “拉玛甘”,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沙漠”,有“广阔”的意思;那么“塔克拉玛干”的意思就是“山下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矗立在平原上方 300 米处。强风可以将沙墙提升至其高度的三倍。沙漠中有长长的沙丘,由于风的影响,沙丘不断移动。沙漠中还有少数植物的根系极其发达,比地上部分大几十甚至几百倍,以吸收地下水;那里的动物都有夏眠的现象。鹿角湾 鹿角湾风景区位于新疆沙湾县西南80公里处的天山北坡。西临巴音沟河,东临大南沟河。由大鹿角湾和小鹿角湾两个景区组成,面积1.9万多公顷,天山公路沿湾而过。这里是天山马鹿生活、繁殖的地方。马鹿每年脱落一次角壳,因此在山涧、河边留下大量脱落的鹿角壳。因鹿角随处可见,故名“鹿角湾”。鹿角湾是天山北麓最好的牧场之一。这是哈比加山脉的低谷和丘陵地区。东至大南沟,西至巴音沟,四周环绕南部高而陡的哈比加山脉。其北界是博尔通古镇政府,地表起伏平缓,草原一望无际,面积50平方公里。鹿角湾地区曾是天山马鹿的繁殖地。成群的马鹿每年脱角一次,在山涧、水边留下大量鹿角壳,故名鹿角湾。鹿角湾风景区包括雪峰冰川、高山裸岩、高山松林、高山草原四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区。可以说是“一览四时”。是集雪山景观、森林草原为一体的多层次旅游。采取。沙湾温泉 沙湾温泉位于天山深处海拔1844米的金沟河谷。北距沙湾县城约55公里东、南、西三面环山。金沟河向北流。景区内有温泉3处,共有泉眼10余处。温泉富含氢、钾、镁、氯等十几种矿物质离子。泉水出口温度高达48-50度。它是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温泉,可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以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妇科疾病。来这里的病人络绎不绝。沙湾温泉每天可容纳300多人泡汤。夏季过后,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山顶苍松参天,云雾缭绕;乌苏矿泉,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腰;山前山后,蒙古包星罗棋布,绿草如茵正在铺地;阳光映照山峦,云蒸霞蔚,山谷生辉。堪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风景区。每年的六、七、八三个月是温泉疗养、沐浴的黄金季节。中外游客和温泉疗养患者络绎不绝。沙湾温泉景区气候凉爽宜人,最高气温20度,最低气温-14度。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金沟河两岸风景秀丽迷人,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佛山森林公园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 1992年批准建立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08年8月被评为全国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经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森林公园总面积3.7万公顷。乌苏佛山森林公园横跨天山山脉。山势雄伟雄伟,茂密的云杉、松树挺拔。公园由巴音沟、大佛僧、乌兰萨德克三大景区组成。辖总面积42828公顷。距312国道40公里,交通便利。公园自南向北分布于乌苏市南部地区。佛山森林公园设有十五个功能区,配套餐饮、会议、温泉、娱乐等设施。额敏县滨河公园 额敏河古称也米里河。它是一条国际内河。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与吾尔卡夏依山交汇处。它像一条白色的哈达一样贯穿了额敏全境,流向了他西南方向。流经裕民县、塔城市,流入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它绵延300多公里,年径流量超过16亿立方米。我们所在城区年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现在,每到夜晚,额敏河上灯火通明,为额敏城美丽的夜景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松树沟位于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东北40公里处,海拔约1800米。这里山高水深,松林茂密。松树沟西侧的双驼岭上,有一条长约50米的瀑布。清凉洁净的瀑布水溅入凹池,然后冲入山坳深处。松林里的大木茶草坪上,每年春夏秋,粉红雪白的牡丹、金黄的金雀花、紫色的野玫瑰、淡雅的山樱菊花形态各异,形态各异,争奇斗艳。松树沟有黄芪、贝母、棕榈参、薄荷等200多种中药材;森林草原中栖息着盘羊、雪豹、野驴、鹤、雪鸡、金鸟等数十种珍稀动物。或者盘旋在尤库尔桥龙山上空。松树沟风景独特,风格独特。他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经常在松树沟查干库里乡举办江格尔音乐会和蒙古摔跤比赛。九连泉 九连泉位于武宿县北部白石湖乡一处低洼的沼泽地上。九莲泉九泉水汇成一潭水,面积约40亩。九眼泉排列不规则,形似莲花。泉水深十多米。冬暖夏凉。它终年不断地流淌。它的咕噜声水南流流入农田渠,成为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泉水环绕,柳树绿草,空气湿润,环境宜人。从九莲泉向南望去,乌苏镇绿树成荫;再往南看,天山麓在天上;东西两侧是广阔的戈壁滩。九莲泉不仅景色壮丽,如一把绿色宝石般闪闪发光,而且还有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九莲泉是观世音菩萨出于慈悲,从莲花座上摘下九片荷叶,洒落下来,开悟的。

8.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

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个名字早在《旧唐书》和《契丹纪事》中就有记载,意为“不灭之火”。又称:“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 1219年,他发动西征,将疆域扩展至中亚和俄罗斯南部。 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 1279年,南宋灭亡,中国统一。 1368年元朝灭亡。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最早建立的自治区。此后,相继设立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7月)1950年12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新疆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吉林省强加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农业和工业。蒙古族能歌善舞,民歌有长曲和短曲之分。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系,哈有三种方言:内蒙古语、卫拉特语、巴尔胡布里亚特语。今天常用的文字是在 13 世纪初使用维吾尔字母创建的。 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奥斯勒对原有文字进行了改革,成为沿用至今的标准化蒙古文字。蒙古语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业也有较大发展。 《蒙古秘史》等经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阴山正药》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的杰出重要医学发明之一。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禁忌:蒙古族人在接近蒙古包时不宜骑得快或重,以免惊扰牛群;如果前面有火或挂着红布门的,表示屋内有病人或孕妇,外人不得进入;客人不可以坐在西炕上,因为西是拜佛的方向;忌食死动物肉、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忌红色、白色,办喜事忌黑色、黄色。避免在火盆上烘烤脚和鞋子、袜子和裤子等;参观寺庙经堂、坛殿时禁止吸烟、吐痰、触摸法器、经书、佛像、大声喧哗,禁止在寺庙附近打猎。风俗习惯:见面都要打招呼,即使是陌生人;与同事或熟人见面时,一般会问:“Saibanu”(你好)。如果遇到长辈或第一次见面的人,应该问:“塔赛拜努”(你好)。热情好客(无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人是蒙古人,但去蒙古人家做客,必须尊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坐在火炉周围的地毯上。然而,主人的住处却在灶的西边。主人不坐时,不准随便坐。客人通常都想喝主人提供的奶茶,不喝就显得不礼貌了。如果主人请你吃乳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果不方便多吃,就吃一点。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贵礼仪。敬哈达时,送礼者应跪拜,双手捧住,递给对方。受礼者也要跪拜,双手接过或鞠躬,让送礼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表达谢意。宗教:蒙古人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萨满教。在喇嘛教中。服饰:首饰、袍子、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大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金银等材质制成。节日:传统节日有“白节”,祭祀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又称“白月”。传说它与牛奶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的寓意。节日的时间大致与春节重合。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吃手工肉,还包饺子、煎饼。大年初一早上,晚辈们用“年夜酒”给长辈敬酒。马奶节:除了过年之外,锡林郭勒盟人民每年夏天还要庆祝“马奶节”。过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宰牲儿羊可以制作手工羊肉或全羊宴,还可以挤马奶来酿酒。节日这天,各牧民家庭都会拿出最好的奶粉、奶酪、奶豆腐等乳制品盛在盘子里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饮料,是为尊贵的客人提供的。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田园闲暇时举行。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物资交流等。此外,解放后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电影放映、生产经验交流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活动。日常饮食习俗 蒙古族牧民视羊为生命的保证、财富的源泉。一日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和肉。食物疯狂e源于牛奶,古语称“查干一德”,意为圣纯食品,即“白食”;用肉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一德”,意为“红色食品”。蒙古族除了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骆驼奶等,其中少部分用作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乳制品,如干奶等。酸奶、奶豆腐、奶皮子。 、黄油、奶油、奶油渣、芝士蛋糕、奶粉等十余种,可佐餐食用,也是老少皆宜的零食。乳制品历来被视为优质珍品。若有访客,必须先行招待。如果有小孩来,就要在他们的额头上涂上奶皮或黄油,以示美好祝愿。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羊,其次是山羊、骆驼和少量马肉。狩猎海时也猎杀黄羊肉儿子。常见的羊肉传统吃法有全羊宴、嫩皮全羊宴、毛全羊宴、烤羊肉、烤羊心、炒羊肚、炖羊脑等70多种。最有特色的是蒙古烤全羊(带皮烤)、带皮烤全羊或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烤羊肉。蒙古族讲究烹调羊肉,烹调后立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尤其是制作手工羊肉时,切忌煮过头。但内蒙古东部蒙汉混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欢将肉与调料一起煮,煮成酥脆的手工羊肉。一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欢将羊腰肉切成大块,裹上面糊,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之为“大炸羊”。主要吃的是牛肉n 在冬天。有的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做成炖菜、红烧菜、汤。骆驼肉、马肉也吃,炸骆驼驼峰片蘸糖被视为美味佳肴。经验丰富的厨师还擅长将牛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了便于保存,牛羊肉常被制成肉干、腊肉。在日常饮食中,炒饭作为蒙古族特有的食物,与红食、白食一样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西部地区的蒙古族也有用炒饭做“瓮”的习俗。用炒饭做“棒”时,加入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揉成小块,当茶或米饭食用。未蒸的小米多用来和肉丁煮粥,小米粉可以用来做煎饼。蒙古族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面粉制成的各种食品n 日常饮食。最常见的是面条、煎饼,他们最拿手的就是面粉馅。制作独特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和蒙古糕点新苏糕。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包饺子形状的“掌茹”的习惯。东部热里姆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制作的煎饼是当地独特的食品。蒙古人每天都离不开茶。除了喝红茶之外,几乎每个人都有喝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泡奶茶。冲泡奶茶最好用新鲜纯净水。煮沸后,倒入一些茶粉,放入干净的锅或锅中,煮2-3分钟,然后加入鲜牛奶和盐,煮沸。蒙古奶茶有时还加黄油,或奶皮,或炒米等,芳香浓郁,咸鲜可口,是一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所以我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还可以,但是一天不喝奶茶就不可能了。蒙古族还喜欢用许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和花朵来制作奶茶。煮出来的奶茶有不同的风味,有的还可以防治疾病。蒙古族大多数人都能喝酒,喝的酒多为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还喝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造奶酒时,先将新鲜牛奶放入桶中,然后加入少量酸奶汁(比普通酸奶酸性更强)作为发酵剂,每天搅拌,等待3至4天即可牛奶完全变酸了,就可以放进锅里了。加热,在锅上盖上一个无底木桶,木桶内侧挂几个小罐,大口朝下,然后在无底木桶上放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之后哟肠道被加热、蒸发并冷却。铁壶凝结成液体,滴入小壶中,成为第一壶奶酒。如果程度不浓,可以第二锅蒸。每逢节日或宾客朋友聚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由发酵的新鲜马奶制成,不需要蒸馏。节日、礼仪、饮食习惯 蒙古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是元旦,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又称“白节”或“白月”。传说它与牛奶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的寓意。 。节日的时间大致与春节重合。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吃手工肉,包饺子、煎饼。大年初一早上,晚辈们给长辈敬酒“打饭”。除了过年之外,每年夏天,锡林郭勒盟人民还要过“马奶节”。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杀羊,制作手工羊肉或全羊宴,还有牛奶。马奶酒用来酿酒,节日这天,各牧民家庭都会拿出最好的奶制品、奶酪、奶豆腐等乳制品盛在盘子里招待客人。蒙古族待客非常注重礼仪和规矩,比如吃手工羊肉时,通常会用羊肉琵琶骨和四根长排骨招待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就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骶骨、四肢、肋骨、胸椎、羊肝d、有的地区还有羊心、肝、直肠和牛肚。制作方法是将全羊各部位倒入大锅中。水温升高后,加入一定量的煮熟的酸奶,小火煮,经常搅拌。将肠、牛肚、心、肝和煮熟的羊头放入另一个锅中煮沸。与额外的调味料一起食用。宴会开始时,将煮熟的部分放在一个大盘子上,尾部朝外。羊头上要刻上“十”字,象征吉祥如意,上桌。吃饭时,主人要请客人把骶骨切下来,或者长辈先用刀切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吃。女孩出嫁前,娘家人都要煮羊胸肉给她吃,以示告别。过去,烤全羊多用于祭祀或祭祀敖包。现在已成为重大节日的特色菜肴或欢迎尊贵的客人。特色美食 蒙古族特色美食很多,如烤羊肉、烤带皮全羊、手烤羊肉、大炒羊肉、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还有:奶油,蒙古族常见的乳制品;牛奶皮;全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席菜肴,也用于祭祀活动。常用的有:熟烤全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风味菜肴;卷心菜和羊肉卷;辛酥糕,蒙古族传统民间糕点;干米,蒙古族小吃。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万余人,其中云南有1.3万余人。他们居住在通海县新孟乡,该乡分为钟村、下村、白阁、交一湾、陶家嘴五个自然村。因激烈战乱而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它哈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通海齐鲁湖畔、云南高原凤山麓,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交往。凭借自力更生、民族凝聚的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把齐鲁湖畔、凤凰山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按照蒙古族的说法,它的意思是“不灭的火”。又称“马背民族”。蒙古族起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历史上被称为“蒙乌室韦”、“蒙古”。云南蒙古族讲彝语和汉语,蒙古语与北方蒙古语大致相似。蒙古语有内蒙古方言、卫拉特方言、巴尔胡布里亚特方言三种。目前常用的脚本是我们创建的13世纪初开始使用维吾尔字母。 13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奥斯勒对原有文字进行了改革,成为沿用至今的标准化蒙古文字。蒙古语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业也有较大发展。 《蒙古秘史》等经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阴山正药》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的杰出重要医学发明之一。现在主要职业是务农。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袍子、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大主要部分。男子着长袍、围裙,女子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有高跟衣领,仍与蒙古族的衣领相似。女人喜欢穿三件不同长度的衣服。第一种是袖子长至手腕的汗衫,第二种是袖子长至肘部的外衣,第三种是直排闪光纽扣的无领背心。引人注目。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金银等材质制成。蒙古族人民有团结互助的习俗。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蒙古族能歌善舞,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之分。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刁乐”。大家围成一圈,跳舞、击掌、唱歌。近年来,与内蒙古亲戚的交流增多,“那达慕”活动开始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