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天峻县旅游

青海湖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岸线长360公里。北依大通山,东依日月山,南依青海南山。因此,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很少有游客去那里。但你知道青海湖风景区在哪个省市吗?下面我们来详细解答一下。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经拉线(109国道北侧),即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99°36′~100°16) ′东经36°32′~37°15′)之间)。景区距西宁市136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青海省天峻县海拔

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边境艾省和甘肃省西部,是中国的主要山脉之一。它由许多平行的山脉和宽阔的山谷组成,西北向东南延伸。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西端在唐津关与阿尔金山相连。东端达黄河流域,与秦岭、六盘山相连。全长近1000公里。是一座褶皱断块山。最宽处为酒泉市至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公里。

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有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吐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宗乌龙山等。大部分的峰都是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舒勒南山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被积雪覆盖,山中的山谷海拔也在3000米至3500米之间。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的优质矿藏,有石棉、黄铁矿、铬铁矿、铜、铅、锌等矿产。八宝山石棉是我国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气候寒冷湿润,有利于牧草生长。海拔2800多米,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3.青海湖天峻县

西海位于中国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它是中国最大的湖泊。现在叫青海湖。钍西海盆地行政上分为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刚察县、海盐县,海南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天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共和县(简称海南州)辖3州、4县、25个乡(镇)。刚察县、天峻县、海盐县有部分村庄及其辖区不属于青海湖流域,包括疏勒河、大通河和湟水流域上游;共和县纳入青海湖流域的仅有5个乡(镇),青海南山以南的7个乡(镇)不属于青海湖流域。此外,流域内还有省、州、县所有的国有农场、牧场5处,其中隶属青海省农牧厅。三江集团公司管理的三角城养羊场(刚察县境内)、湖东养羊场、铁布架草原改良实验站(共和县境内)、青海湖农场海北地区(刚察县境内)、刚察县黄玉农场。

4.青海省海西地区天峻县最新

青海省乌兰县海拔3132米至5031米。 (2021 年统计数据)。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南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东部。东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接壤,南与都兰县接壤,西与德令哈市接壤,北与天峻县接壤。

乌兰县四面环山,中部平坦。祁连山有支脉北部,自东向西有察卡其莫格山脉、可克赛山脉、布伊坦山脉、察卡南山脉、哈里哈图山脉。山、西里沟南山、牙克山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波状、狭长、倾斜之势。南北山体的褶皱将县城切割为茶卡盆地、西塞盆地、博兰沟盆地三个闭流山间盆地。

5.青海天峻县旅游景点介绍

海西州,全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海西州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45.17%,是青海省下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海西地区辖 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芒雅市、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特辖区五州,州府位于德令哈市;海西地区辖区分为两部分。其中,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与玉树州隔海相望,成为海西州独特的“飞地”。

海西州拥有丰富多样、独特神秘的旅游资源,包括长江源头、戈壁滩、魔鬼城、古冰川、盐湖、昆仑山、古墓葬、无人区等但由于地处内陆深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旅游资源仍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发。已开发的景区中,全州A级景区仅有8个。

1. 2个4A级景区:

1.茶卡盐湖——这是海西区最著名的风景区,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位于乌兰县茶卡镇,原是盐湖区之一。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现已成为青海省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

2.格尔木昆仑旅游区——这是一个很大的旅游区,包括很多景点:昆仑山、西王母瑶池、格尔木胡杨林、万丈盐桥、那智圣泉(昆仑圣泉)等。

2. 3个3A级景区:

3.库鲁克湖-托苏湖高原生态旅游风景区——德令哈市西部两个相邻的湖泊,一大的叫托苏湖,小的一个叫库鲁克湖。当地又称“情人湖”。两个湖距离很近,又相连(科鲁克湖在上游),风格各异。 ,托苏湖是咸水湖,周围是广阔的戈壁滩,克鲁克湖是微咸淡水湖,周围是花头塔拉草原;德令哈著名的“外星人遗址”就在托苏湖旁边。

4.金子海——位于Go碧漠位于乌兰县西南部,距县城约80公里。虽然名字是海,但实际上是戈壁滩上的一泉水。它占地面积小,只有0.45平方公里。泉水清澈甘甜,景色独特。

5.圣湖的源头位于天峻县。因青海湖母亲河布哈河的源头而得名。在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名字。其实整个天峻县城、天峻草原、布哈河都是美丽的风景。

2A级景区3个:

1.哈拉湖——青海省第二大湖泊,面积625.06平方公里,海拔4077米,是一个咸水湖,位于德令哈以北,距市区约158公里,是也称为“黑海”

2。因德尔草原/海丝花海——位于都兰县城东15公里处的紫狼毒花海。

3.哈日哈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乌兰县同铺镇,是柴达木盆地罕见的大面积原始森林,面积5170公顷。 4、其他:大柴旦翡翠湖、芒牙翡翠湖、察尔汗盐湖、热水古墓(九层妖塔-雪尾一号墓)、都兰湖等。

6.青海天峻县天气

青海天气预报不一定会一直下小雨。有时雨会下一会儿就停,有时雨只是一点点,然后就停了。

7.青海省天峻县旅游

1.青海湖

青海湖,藏名“考温布”,意为“蓝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景区。中国的湖。青海湖周围有四座高山,海拔均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海心山和鸟岛d 湖中也是旅游胜地。

2.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南部,横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这是一个由海形成的湖泊。它是由青藏高原形成时留下的古特提斯海的海水堆积而成。被誉为“青藏高原的宝碗”。最著名的是湖上长达32公里的“盐桥”。

3.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又名“茶卡”或“达布松淖尔”,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湖水因湖水平静无波,被誉为“中国天空之镜”。

4.蒙达天池

蒙达天池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蒙达自然保护区内。湖水碧绿,群峰环抱。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

5.扎陵湖

扎陵湖又名“茶陵海”,意为“长长的白湖”藏语称“鄂陵湖”,位于青海省玛多县西部洼地内,内鄂陵湖上游与鄂陵湖并称“黄河源头姐妹湖”。

6、鄂陵湖

鄂陵湖,又名“鄂陵海”,藏语意为“长长的蓝色湖”,位于位于青海省玛多县西部洼地的扎陵湖下游,与扎陵湖并称“黄河源头姐妹湖”。历史上,鄂陵湖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 /p>

7.哈拉湖

哈拉湖位于青海省天峻县与德令哈市之间,湖面海拔4077米等级。这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土地深处。它就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

8.科鲁克湖

科鲁克湖又名克鲁克湖、库尔勒克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内,素有“姐妹湖”、“情人湖”之称。湖”与托苏湖并称。

9.托苏湖

托苏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还头图拉镇。又名“科鲁克湖”、“姐妹湖”、“情人湖”。

10.千子湖

千子湖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境内。它是黄河源流域的一组沼泽湖泊和湿地。深秋是观赏、拍摄千子湖的最佳时节。正是赏风景的最佳时节。

8.青海天峻县特产

1.胡勒天池。位于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风景区,是浪斯荡风景区的王牌景点。天池有大、小两个。大天池海拔3690米,占地70亩。小天池海拔3780米,占地10亩。池水清澈见底,池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就像一幅巨大的翡翠马赛克。山顶上。

2.神龙潭瀑布。瀑布高五十多米,宽五米。瀑布右侧的石壁上有一尊色彩鲜艳的佛像。这就是隐龙王。据当地人介绍,早年,北山地区经常遭受旱涝灾害,农牧民的生活十分贫困。为了保证风调雨顺,人们在悬崖上雕刻了龙王雕像,称为佛崖。许多年后,一道无源之水从山顶流下,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今天的神龙潭瀑布。

3.十二盘。十二道蜿蜒的斜坡犹如一条青龙,蜿蜒蜿蜒在大坂山上,雄伟壮观。在最初的设计和施工中,为了减缓坡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这十二个圆盘也被比喻为十二生肖,每个圆盘代表一个生肖。

4.以龙尾观云。青海龙王山由青龙山、白龙山、黑龙山组成。其中青龙山位于北山,青龙龙尾位于浪石荡,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山。山顶建有观景亭。夏季,游客可以爬到山顶看日出、欣赏云海,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又见难得的佛光。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是人们攀登以求来年好运的必登山。

5.红桦林。大片大片的红桦树,春天叶子翠绿,树干鲜红;盛夏过后,红色的树皮开始龟裂,山风一吹,树上绿叶飘动,树身红色婆娑。深秋,霜后的树叶更是如火一般。漫山遍野的红桦树编织成一望无际的红色锦缎。

6.白桦林。一棵白桦树就像一个阳刚的男人,昂首挺胸,或者从侧面斜出,展现出它的魅力。晨风徐徐,夕阳西下,白桦林里聚集着数百只鸟儿,轻声悦耳地歌唱。在当地,人们称白桦林为“家庭林”。桦树杆的木质坚硬,象征着稳定家庭和睦。

7.门岗店。孟岗店位于浪荡风景区西北部,是唐提波古道遗址。是杜鹃花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5月中旬以来,杜鹃花竞相开放,让整个景区生机勃勃,赏心悦目。花期长达1个月,香味十分浓郁。素有“杜鹃林蔓延千里,飘香飘万里”之称。

8.和平塔。是当地藏族人民自愿修建的一座典型的藏族佛塔。底座方方,体圆。因其形似瓶子,故又称“瓶塔”。这种塔常见于藏传佛教寺庙的入口处,内部通常是空的。这座佛塔挤满了数千尊泥塑小佛像,建在这里是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祈祷。

9.胡勒瀑布。道指飙升从悬崖上看,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落差。当水到达底部时,它像流沙一样散开。游客可以沿着山路在瀑布下行走。轻水落下,如雾如纱,感觉就像进入了水幕。如同一个洞,飘着细雨,浸入心脾。

10.龙泉湖。整个湖呈多边形几何形状,湖区景色随季节变化。春天,雪山融雪的细流流入湖中,满山杜鹃花点缀其间。这里是野生动物觉醒的天堂。夏季,绿林繁花盛开,云海茫茫。秋天,蓝色的湖水倒映着岸边金色的书页,秋天的空气沁人心脾。冬天,大地寒冷而宁静,这里的一切都很平静。

11.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木里,流经天峻、刚察、门源、互助、民河,最后汇入黄河。这里有四座神山,即青冈峡拉果山。山,嘉定的大神山,嘉塘的染布藏山,扎龙沟的更藏多吉。

12.拉果山。位于青岗峡,意为沉阳山,为华瑞山脉之一。背靠浩瀚的林海,左边是汹涌澎湃的大通河,森林乳圣水的滋润和滋养,使它变得神奇、俊秀、壮丽。

13.药泉瀑布。扎龙沟深处,高耸的神女峰下,有一道泉水汇成的瀑布。绿毯般的山坡上,泉水飞流直下,溅珠飞玉,景观十分壮观。药水泉瀑布由108股涌出的泉水组成,总流量194.60L/S,高度40多米,宽度约50米。据说可以治疗108种疾病。

14.神鸟降魔。家塘是北山地区海拔相对较低的一个地方,因此也被称为“北山小江南”。这座美丽的山就是孔雀山,河对岸的山洞就是魔洞。

15.然布藏岭。位于华瑞山加塘,山顶常被积雪覆盖。有诗赞之:形似龟,银背,仰头卷尾,欲飞翔。它不想放弃它原有的美丽,愿你永远富贵荣华。

16.擎天柱。高约30米,雄伟壮观。这是一根普通的丹霞石柱,由白垩纪砂砾岩组成。过去,它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体。后来沿着岩石裂缝不断风化。水侵蚀,c挤压和重力将其与山脉分离,形成了现在石柱的状态。

17.采集草药的老人。它是可溶岩层中的喀斯特石柱。柱子高约10米。它的形状是小、中、顶部厚。看上去就像一位采药归来的老人。经构造作用和节理裂隙切割崩塌,逐渐形成孤峰。

18.导流工程。一条国内外罕见的“人工地下河”——甘肃自流灌溉工程,将大通河水引入秦王川河。干渠全长87公里,穿越隧道33座、渡槽9座、倒虹吸2座。它被称为甘肃省都江堰。每年引水4.46亿立方米,可保证86万亩农田的灌溉,为30万多人提供灌溉。衣食问题。项目总投资10.653亿元。 1978年动工,1994年10月全面竣工。

19.扎龙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之一。藏语称“萨隆多嘎扎西切”。为清顺治十年第一任嘉义活佛所建。后来,通过嘉义活佛的不断扩建,不断扩建,修建了大大小小的经堂、观音千佛殿、弥勒殿以及尼康的宫殿、楼阁、佛塔、活佛官邸和僧侣住所。等组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扎龙寺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已成为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0。甘崇寺。又名巴扎嘎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位于甘冲山谷。现今的巴扎藏乡。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藏语称“土丹夏智脑日林”。目前有15名喇嘛正在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21.白钓山。相传多年前,西域有一只神鹰,体大如大鹏。有一天,我飞到了达坂,发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就下来欣赏美景。不料山河倒塌,折断了圣鹰的左翼。从此,神鹰再也无法飞回家乡,就定居在这里。 。决堤的天河,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大通河。

22.嘉强仙境。山色苍翠,林间碧波万千。一簇簇绿色,青紫如黑,十分诱人。山很美b因水而绿,水因山而绿。山水相映,相得益彰。 ,这里花木繁茂,香气扑鼻,古树镶嵌在山间?歌声、鸟鸣声,如泉水一般,在耳边不绝于耳。河边丛林中栖息着野兔、马鹿、野鸡等野生动物。

9.青海天峻县旅游景点

湟中

湟源

祁连

< /p>

海盐

刚岔

铜仁

尖扎

泽库

共和县

同德

指南

星海

桂南

玛琴

斑马

甘德

< p>

达里语

九至

玛朵

杂多县

成多县

治多县

囊前< /p>

曲麻莱县

乌兰

都兰

天郡

共27县。

【青海省简介】:

青海属于中国,位于祖国西部,占据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属青藏高原,东经89°24′3"-103°04′10"之间,北纬31°36′2"-39°12′45"之间,与甘肃省相连北部和东部,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连接西藏、新疆和内地的纽带。省会是西宁市。因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万江之源”之称,又称“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国水塔”。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西宁。青海省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总面积​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9.66万人(2016年),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共6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7个县、7个县。 3个县级执委会,拥有金银滩草原、青海湖、塔尔寺、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土林国家地质公园、龙羊峡黄河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区。

【名称由来】:

因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海湖。

唐宋时期历代属吐蕃;元代属宣宣管辖。正元;明代属多干都司等管辖;明代属多干都司等管辖。清初为卫臧,后分设西宁尚书,又称青海尚书,青海之名之始。

民国初年,任青海布政使,后任甘肃宁海巡抚。后来设立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地理位置领域】: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主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因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海湖。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又称“万江之源”,又称“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国水乡”。全省地理位置位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9′-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东西长800多公里南北宽阔,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

青海周边省区,北部和东部与甘肃省毗邻,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东南部与四川省毗邻。

【气候特征】:

青海属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而短暂。各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东部湟水流域,年平均气温2~9℃,无霜期100~200天,年降雨量25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温度和湿度条件都适合。满足成熟作物的要求。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东北高山地区和青南高原气温较低。除祁连山、阿尔金山及河源以西山区外,年降雨量一般为100~500毫米。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高,光照时间长。年辐射总量可达每平方厘米690.8-753.6千焦耳。直接的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居中国第二位。

青海省气象灾害较多,主要是干旱、冰雹等。霜、雪和大风。

【民族分布】:

青海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五个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设立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5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1个蒙古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州(海蒙古藏族自治州)、1个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1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y)、2个回族自治县(化龙、门源回族自治县)、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大同回族土族自治县)、1个蒙古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自治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的98%,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此外,全省还有28个民族乡。

10.青海天峻县景点

截至2020年7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3个县级市、3个县,分别为格尔木市、德州令哈市、芒雅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还设有大柴旦管委会派出机构,管理自治州直属的柴旦镇、西山镇。海南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驻德令哈市乌兰东路16号。

县级市

1.德令哈市

德令哈市成立于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国家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和海西省的中心。东部经济区,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

“德令哈”蒙古语意为“金色世界”。境内有柏树山、黑石山水库、“外星人遗址”、花头塔拉岩画、“棠湖”等旅游景点。

2.格尔木市

格尔木市是青海省海南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中西部,总面积118954.18平方公里。

“格尔木”是蒙古语音译,又译为高鲁木斯、古olimao 和 Garmu,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

格尔木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也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青新、敦格三大公路在此交汇。

3.芒雅市

芒雅市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边境、柴达木盆地西缘,全市总面积​​​​49,900 平方公里。

“芒牙”这个名字来源于蒙古语“额头”。芒崖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青海省通往甘肃、新疆的咽喉要道,有青海的“西大门”,是青海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天峻县

天峻县隶属于青海省海阳蒙古族藏族自治州e 位于青海湖西北部和柴达木盆地。东部边缘是海西州唯一的畜牧县,以煤炭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

因音译“天君山”,是环青海湖十三山之一,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地占总面积的50.1%区域。

5.都兰县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45270平方公里。都兰,蒙古语意为“温暖”,是青海省十大资源县之一。

6.乌兰县

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阳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海阳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藏高原东部伊达姆盆地,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境内著名景点有都兰寺、魔鬼城、茶卡盐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