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过接手敦煌旅游市场(敦煌旅游市场现状)
总体来说,敦煌工资低,物价高。由于是旅游城市,物价比普通县级市要高。普通上班族的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现在平均房价在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外出火锅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
二、敦煌经济状况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东经92°13′~95°30′、39°40′~41°40 ' 北纬。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该市总人口18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其次为旅游服务业。敦煌以其昔日的辉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这是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古代交通路线。这里曾经有过繁荣的商业活动。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画”而闻名,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界上的玉门关、阳关所在地。 2012年入选“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种: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教,没有第五个;而这四种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没有其他地方。”
敦煌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城城镇化综合试验区。
3.敦煌旅游发展现状是的,现在去敦煌旅游的人很多。据官方统计,8月1日至16日,敦煌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玉门关、敦煌古城六大景区共接待游客约94.4万人次。其中,莫高窟景区接待游客28.4万人次,同比增长8.07%。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接待游客约44.1万人次,同比增长20.28%。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东方卢浮宫”。他们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像而闻名于世。始建于先秦十六国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谭的修建g、五朝、西夏、元等朝代,形成规模宏大,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拥有泥塑2415尊,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和佛经洞。内有古代文物5万多件,引发了经洞经典和敦煌艺术的研究。课题是敦煌学。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深深吸引着海内外人们前来观赏、游览。因此,每年来敦煌莫高窟的游客越来越多。
4.敦煌旅游敦煌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5.分析敦煌旅游市场现状敦煌是典型的旅游城市,淡旺季价格差异较大。旅游业是敦煌市财政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距离周边城市较远,居住人口较多。物资需要长途铁路运输才能到达这里,所以敦煌的物价昂贵。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历史上,它是中原通往西域乃至欧洲的唯一通道。这里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教四大文明古国的交汇处。也是西域各民族聚集的大舞台。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古老传说。
被历史埋没的莫高窟被誉为“沙漠中的艺术博物馆”、“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他们是我最大的理由大多数游客来敦煌旅游。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遗址。由于它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崇高的艺术成就、虔诚的信仰,被誉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6.敦煌经济发展现状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代著作《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一僧乐尊路过此山,忽见金光闪烁,如十千佛出现,于是他在岩壁上挖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人继续在此筑洞修行,称为“莫高窟”,意为“沙漠中的高处”。后人因“莫”与“莫”可互换而改名为“莫高窟”。另一种说法是我s:佛家说造佛洞功德无量,但莫高窟的意思是没有比造佛洞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仰佛教,石窟建设得到王公贵族的支持,发展迅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加繁荣。武则天时期,有洞窟千余处。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元代时期,莫高窟逐渐衰落,仅以修缮前代洞室为主,新建的洞室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不再开窟,逐渐不再开洞。盟友被忽视和抛弃。明嘉靖七年(1528年),嘉峪关被关闭,敦煌成为边塞和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新疆平定。雍正元年(1723年),在敦煌设沙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组沙州卫,甘肃诸州移民迁入敦煌耕种,重建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沙洲卫改称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复苏。莫高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震惊世界的佛经洞被发现。遗憾的是,在晚清腐败无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日本橘瑞潮、俄罗斯奥登堡等西方探险家相继来到敦煌,采用不正当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佛经洞文物。结果,藏经洞的文物遭到残酷洗劫,大部分不幸散落在英、法、俄、日等国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中。在中国只保存了一小部分,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