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VS马鞍山VS黄山,从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定位来看,我认为马鞍山一定会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鞍山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与江苏省省会南京仅一江之隔。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沿线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门户城市都有安徽工业大学、河海大学问天学院等高等院校。马鞍山郑铺港是长江干流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港。区位优势明显,濒临江海。此外,南京浦口机场还设有马鞍山候车大厅。南京有很多地铁项目与马鞍山相连(南京地铁8号线从终点站铜井站继续向南延伸到马鞍山,称为宁马城际S2线,与南京相连。地铁8号线的运营已一体化马鞍山纳入南京轨道交通网络(南京地铁S3号线宁河城际,是一条从浦口区延伸至马鞍山市、县的过江线路。)接受南京的经济辐射和投资,以及支持在多项经济战略的推动下,马鞍山已从钢铁工业大市转变为产能升级的中等城市。目前GDP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芜湖,人均GDP位居全省前茅之一。

淮南虽然是安徽省煤炭主产区之一,但以工业污染为代价盲目开采煤炭,丧失了煤炭资源。全面均衡发展的机遇。它已经变得头重脚轻,现在已经成为一座能源枯竭的城市。现在,两淮煤矿区中,只有淮北走上了保护生态、限制煤炭开采的转型升级之路。许多采煤塌陷区相继进行了生态治理,形成了东湖、湘湖等一系列湿地公园。毕竟淮南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煤老板。许多煤矿塌陷区已成为隐患,成为经济上的跛脚巨人。淮南就像一个樵夫,把山里的柴火都砍光了,成了荒山里的包工头。他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自断了自己的出路。

黄山市是我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但令人不解的是,黄山市的经济水平是我省最低的。十之八九,旅游收入交给省政府,“合肥富了,自己穷了”,所以财政收入非常低迷。此外,为保护环境,黄山市政府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关停淘汰黄山市重点污染企业,对化工企业进行整体搬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山市的工业发展。因此,黄山市只能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生态旅游。

黄山市经济在全省排名垫底,但生态环境却是全省最好的之一。空气质量排名历年位居全省第一。宜居宜游,是皖南旅游的排头兵。如果黄山市发展得更大更做强旅游名片,实施互联网+智慧旅游,推动和创新惠州文化产业,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迎来振兴!淮南市煤炭工业发展经济落后,能源开采不受控制,必然造成口袋空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杜绝乱采滥挖等现象。我们要推广清洁能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采煤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向更高质量发展之路。马鞍山濒临江海,是安徽通往沪宁杭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马鞍山钢铁也是一家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

所以我个人认为马鞍山市是肯定是赢家!

马鞍山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总产值都胜出

马鞍山已经发展成为与南京同一个城市,语言文化相同。行政区划虽然属于安徽,但明显与江苏一致。更近了,如果能纳入江苏经济就更好了。

淮南是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很多企业也纷纷迁往合肥。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

黄山是安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它必须是环保的。发展工业是不可能的。黄山风景区、徽州古城、西递宏村,这些景区的门票收入大部分上缴省里,自身发展滞后。黄山应该改为以前的徽州,因为这座城市有独特的徽州文化。另外,黄山属于杭州市都市区,只能在靠近浙江谋求发展。比如婺源从安徽转移到江西,立刻就成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总体来说,这是安徽自身的问题。虽然武汉吸血,但湖北仍然重点发展宜昌、襄阳。这两个城市在安徽排名第二,湖北还有仙桃钱江天门。三个省市。

所以排名是马鞍山、黄山、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