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川的旅游价值

11月是最佳时间。

10月的大索道几乎没有积雪,所以不建议想要欣赏雪景的朋友此时前往。

冬天是最好的。天空晴朗,视野开阔。雪山雄伟、精致、美丽。随着季节的变换,不同高度盛开的杜鹃花,构成了雪山最美的风景。

2.冰川旅游资源的价值

在我看来,所谓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川、峡谷、森林、火山、河流、湖泊、沙滩、温泉、气候等。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筑、美食购物、文化艺术、

自然资源:主要是具有游览、休养、娱乐、运动等吸引力的自然地理要素,这些要素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组合的,或者是以某种要素为主的。 。再辅之以其他要素,就形成了旅游资源。

地理景观——山地景观、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

水景——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流、冰川、沿海地区等

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气候天体景观——适合夏寒疗养的气候和特殊天景,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布、黄山云海等可以观赏的天景e 遇到过但很少发现但出现得更频繁。有很多峨眉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人文旅游资源:指古今人类创造的能够吸引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物质实体,或者神话传说并以传说、名人轶事等为载体。

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等。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看得见、感性、参与性的特殊民间仪式、风俗习惯、节日等、民族工艺品等。

宗教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旅游为主的宗教建筑艺术,如祭坛、庙宇、寺院、庙宇、带有个人神灵的大型雕像以及给予其的装饰品等。 、雕塑、壁画、对联、碑刻等;另一类是这些宗教建筑创建的宗教活动场所。装饰和艺术本身。例如,各宗教的神职人员传教求法,也有大量的现代游客专门参观宗教寺庙、道观,求神拜佛。

城乡风光:视觉形象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现代都市风光、清新纯朴的田园风光、古镇古村等。

现代化的人造设施:有特色、规模大、有特殊意义和影响的大型工程、文化设施。

我是

@西北旅游圈

,专注西北深度旅游,关注我免费获取西北旅游线路和定制游。

3.冰川有什么价值?

冰川也是土地资源。戈壁、冰川、石山、高山沙漠等也是土地资源。

《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含原料加工过程)人类创造、制造的)和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原料来源和生产布局场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增强当前和未来人类福祉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自然资源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大。

双极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未来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能够为人类服务。

4.冰川地貌的旅游价值

冰川地貌要求学生掌握冰川地貌的特征、冰川地貌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关于冰川地貌地区。冰川地貌是教育教学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地貌要求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并反思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于冰川地貌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让学生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和学生能力的限制,学生对冰川和地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深入。深度,导致无法考察生活中的地理地貌

5、冰川的旅游价值高吗?

有些冰山因为地壳运动的缘故,可以远距离移动。

6.冰川的旅游价值有哪些?

(1) 地球是一颗有水的星球,也有适宜的温度。水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循环。固体水主要出现在地球上冰川的一种形式。冰川与地球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影响着气候和生命的存在。

(2)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以冰的形式储存在南北两极和一些高海拔山区。这是地球上的一个固体水库。此类水库的运行受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周围环境。中纬度地区发育的山地冰川就像一座座水塔,孕育了许多大河。冰川——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河流的源头。

(3)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人类迫切需要了解地球气候长期变化的规律。冰川作为固体水库,记录着长期的气候变化,冰层厚度达数十甚至数千米。通过对冰芯的研究,人类可以准确了解地球过去70万年的气候信息。冰芯被称为记录气候变化的指针。

冰川的变化对海上飞机的升力有重要的影响。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显示,自末次冰河期(约2万年前)最高峰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120米。主要原因是北美和欧亚冰盖冰川的消亡以及其他冰川的大量融化导致陆地上的大量水转移到海洋中。 20世纪山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限制了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0.2毫米至0.4毫米,而格陵兰冰盖每年使海平面上升0毫米至0.1毫米,南极洲海平面每年上升0毫米至0.1毫米。冰盖每年使海平面从 -0.2 毫米上升到 0 毫米(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海平面)。如右图所示,虽然山地冰川和冰盖的冰储量非常小,但它们的储量却非常小。由于剧烈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比极地冰盖的影响更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山地冰川和冰盖融化进一步加剧,极地冰盖融化也在加剧。据IPCC估计,仅山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就会导致21世纪海平面上升0.01至0.23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了冰川融化量增加外,冰川内部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冰的流动加速,甚至导致冰川解体。这种危险对于南极西部冰盖来说尤为突出,因为冰盖下面是岛屿而不是连续的陆地,而且这个“海上冰盖”的稳定性极差。根据目前各冰川的体积计算,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米。当时,人类生存的陆地面积有多大?

此外,冰川变化也对全球地表热平衡、大气环流和洋流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冰川面积的大规模变化会造成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会改变原有的洋流模式,从而改变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山地冰川的强烈融化也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的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力资源,冰川的变化对能源供应产生巨大影响。

7.冰川旅游

最典型的是北美五大湖,由冰川侵蚀形成。在五大湖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由冰川形成的冰蚀湖泊。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多属北温带气候。地形对气候影响很大。

8.我国已开发的冰川旅游景点

神奇的大自然总是给人惊喜。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几个地方似乎长年与季节无关。变化的影响始终处于冻结状态,形成了一个自然、奇妙、梦幻的冰雕世界。

1.云丘山冰洞群。位于关王庙乡大河村云丘山风景区山西省乡宁县,形成于第四次冰期,距今已有300万年以上的历史。目前已发现冰洞群14个,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机制极其复杂的大型冰洞群。云丘山冰洞群目前作为旅游景点向游客开放。冰洞相互连通,蜿蜒曲折,全长100多米,最宽处12米,最高15米。洞内四壁结冰,每一步都有冰柱景象,冰笋、冰钟乳石、冰石花遍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晶晶莹剔透。在七彩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就像龙宫的皇宫一样。

2.宁武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宁武县春井洼乡马地沟村。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已有300万年的历史。洞内冰柱常年不化,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大冰柱。该冰洞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罕见的多年冻土外发现的大型冰洞。目前已开发近100米。它分为上下两层。可以通过钻冰洞、下冰梯、穿越冰堆等方式游览各个楼层。每层可容纳数十人。洞内四周有冰柱、冰幕、冰瀑布、冰花、冰佛、冰床、冰铃、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千奇百怪。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色,有的精美晶莹,有的光彩夺目,有的雍容华贵,有的雄伟壮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冰雪世界。更令人惊讶的是,见面的人还不到200人。距离冰洞较远的地方,有着千年不灭的地下火焰。当地人称之为千年火山。这冰与火原本是相互冲突的,但却奇妙地共存于同一座山上。可以说是世界奇观,中国绝无仅有。

3.紫白山冰洞。位于陕西省留坝县留后镇石板店,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竖井式冰洞。冰洞最大深度89.87米。入口处洞壁温度为7.5℃。随着洞穴向下延伸,洞壁温度逐渐下降到64米以下,洞壁温度恒定在-5℃。

4.天空草原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位于河北省蔚县空中草原风景区,地下深十余米,十余米。水平深度米。盛夏依然寒冷,洞内的冰多年不化。万年冰洞里还有一大奇观。夏季,如果黑气从洞穴中冒出,直冲云霄,随之而来的就是冰雹和洪水,使周围农作物减产或停止收割。

5.太白山千年冰洞。位于陕西省眉县汤峪镇大冶海东侧悬崖上,洞内常年结冰,寒冷如“天然冰库”。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攀登悬崖进入洞内。洞内布满冰柱、冰台、冰塔,景象无数。大多数游客喜欢从山顶采集冰块,有的甚至把它带到山下炫耀。

6.翠华山冰洞。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翠华山罗文斯的冰洞由无数崩塌的岩石组成,深80米。终年严寒,洞底结冰终年不化。

7.焦德布山冰洞。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东部焦德布山西北,有白龙洞和水晶宫两个地下冰洞。洞内温度正常,常年保持在0℃以下。冰花布满了洞壁的每一个角落,散发着冰冷傲慢的微光。白龙洞内有两根直径约4.5米的岩柱直通洞顶。洞穴底部覆盖着冰。洞长约40米,向下倾斜2°至5°。洞顶上可以看到多刺的熔岩钟乳石。棕色的熔岩钟乳石和银色的冰花让白龙洞显得更加神秘。水晶宫全年气温在-5°C左右然后,洞内就结冰了。洞底是终年冰冻的冰层。长约100米,坡度12°至20°。顶部有各种形状的棕色熔岩。钟乳石和洞壁常年覆盖着白霜,犹如一座水晶宫殿。

9.冰川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包括河西走廊东段、东段在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高原边缘和西部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在此基础上,本书选取了三自然过渡带地质地貌景观的真实影像资料。地区。以详细的文字描述,全面描述了三个自然区域过渡带的自然景观以及该区域的环境变化过程。全书共分八章,内容涵盖了区域概况、风沙沉积、河流地貌、湖泊沉积与地貌、垂直植被谱、古冰川与冰缘地貌、旅游景观与人工地貌等。三个自然区域的交汇处景观并存,记录和总结有助于提高对各种地貌景观的综合认识。

10.谈谈你对冰川旅游资源开发的看法

极地是指地球的两极,即南极和北极。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南极地区ion:以南极洲为中心,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

北极地区: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铜矿、铅矿、磷矿等贵金属矿。其次,冰川是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如北极熊、北极狐、北极兔等动物

南极地区:矿产:主要是煤矿和铁矿石,其次是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包括企鹅、鲸鱼、磷虾等。

说起北极,我们自然会想到狗拉雪橇;北极光、极昼、极夜和北极熊。

1.有人总结了极地旅游的特点:

冷:冰天雪地里当然冷。

贵:距离较远,无法自行前往(有些地方无人居住,无人提供服务!)。

安静: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或很少有人居住,人口n 密度极低。

Unique:独一无二,不用说。

2.可以前往或在北极的国家和地区:

1.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无人居住,而且最冷,所以我们目前不提倡。

2.加拿大的北极地区与上述类似。从这里去北极旅行比较困难。

3.美国的阿拉斯加主要是因纽特人的故乡(在美国也称为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但我们不提倡这样称呼他们)。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

4.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四个北欧国家: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还有冰岛。它是北极旅游的主要热点。具体来说:

(1),挪威特罗姆瑟。 (北极光,或者从这里上岛)

(2)、冰岛(以间歇泉为代表)。

(3)、挪威管辖的斯瓦尔群岛。 (观鲸、冰山和冰川)

(4),格陵兰岛。丹麦管辖的世界第一大岛(218万平方公里)比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但常住人口只有5.6万。

3.格陵兰岛也是北极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最多的岛屿。为什么?

--该岛大约在 4,500 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可能是最早的原始居民。他们是多塞特郡吗?有待证实。

--维京人(VIKING,意为海盗,因居住地气候寒冷而无法从事农业而成为海盗,白人人种,起源于欧洲),是欧洲的一个显赫民族。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上的维京人在800年左右登陆冰岛,并融合成为今天冰岛的主要民族血统。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下的维京人:到达瑞典的人合并了与俄罗斯人;到达丹麦的人成为英国人;到达诺曼底的人成为了法国人。

--然而,800年前后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上到达格陵兰岛的维京人呢?他们打败了该地区的原住民——多塞特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并在1000年左右到达北美(甚至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500年)。不幸的是,他们无法与当地的印第安人竞争。 。然后返回甚至消失。那么后来格陵兰岛的维京人呢?

--1200年,维京人被迁徙到这里的因纽特人击败,彻底消失。如今,在格陵兰岛,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维京牧场、基督教教堂和其他遗址。

--如今,居住在格陵兰岛的主要民族是因纽特人。但是,请记住,它是在白人丹麦人的管辖之下。

四.与北极相关的几个问题:

——北航:如果北极航线开通,华盛顿至莫斯科的航行距离将至少缩短1000公里,伦敦至东京的航行线路可从目前的2.8万公里缩短至1.6万公里。这样,运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人类已经探索了五六百年,希望它早日正式开放,造福人类。

--军事竞争:由于它是从北极到同纬度任何地方的距离最短的地方,而且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的首都都在北半球。因此,北极成为各种导弹、潜艇等武器较量的最佳地区。

--维京人灭绝之谜:来自欧洲的基督教维京人为什么会被因纽特人击败并从格陵兰岛消失?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因纽特人:他们在1000年左右出现在白令海峡。他们是主动还是通过主动选择在严寒之地生存?如今,为了保护动物,捕鲸和狩猎受到严格限制,他们的生活陷入被动。他们有光明的未来吗?据说他们的起源是亚洲,就像印度人一样。在此祝愿他们一切顺利!如今,它们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从西伯利亚到阿拉斯加再到格陵兰岛。总人口约13万人,居住在格陵兰岛(5.3万人)、美国阿拉斯加(4.1万人)、加拿大北部(3.4万人)和俄罗斯白令海峡一侧(约2000人)。

南极洲:陆地和海洋条件:大部分为南极洲(大陆),气候条件:极寒气候,资源条件:石油、煤炭、铁矿石,代表动物:企鹅

南极洲冬季平均气温为-35℃,夏季最多只增温4、5℃;北极呢?最高温度为0℃,最低温度为-50℃。

中国南极科考南极科考站是为中国科学家和科研团体或组织提供南极洲多种科学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最早的科考站长城站成立于1985年,于2018年2月20日建成。

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科考站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恩克斯堡岛正在建设的第五个中国南极罗斯海站。

11.冰川的旅游价值有哪些?

地球是一个有水的星球,也有适宜的温度。水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循环。固体水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出现在地球上。冰川与地球的变化密切相关环境,影响气候和生命的存在。

(2)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以冰的形式储存在南北两极和一些高海拔山区。这是地球上的一个固体水库。此类水库的运行受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周围环境。中纬度地区发育的山地冰川就像一座座水塔,孕育了许多大河。冰川——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河流的源头。

(3)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人类迫切需要了解地球气候长期变化的规律。冰川作为固体水库,记录着长期的气候变化,冰层厚度达数十甚至数千米。通过对冰芯的研究,人类可以准确了解地球过去70万年的气候信息。冰芯被称为记录气候变化的指针。

冰河r的变化对海平面的升降有重要影响。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显示,自末次冰河期(约2万年前)最高峰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120米。主要原因是北美和欧亚冰盖冰川的消亡以及其他冰川的大量融化导致陆地上的大量水转移到海洋中。 20世纪山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限制了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0.2毫米至0.4毫米,而格陵兰冰盖每年使海平面上升0毫米至0.1毫米,南极洲海平面每年上升0毫米至0.1毫米。冰盖每年使海平面从 -0.2 毫米上升到 0 毫米(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海平面)。如右图所示,山地冰川和冰盖虽然冰储量很小,但由于融化剧烈,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比极地冰盖更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山地冰川和冰盖融化进一步加剧,极地冰盖融化也在加剧。据IPCC估计,仅山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就会导致21世纪海平面上升0.01至0.23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了冰川融化量增加外,冰川内部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冰的流动加速,甚至导致冰川解体。这种危险对于南极西部冰盖来说尤为突出,因为冰盖下面是岛屿而不是连续的陆地,而且这个“海上冰盖”的稳定性极差。根据目前各冰川的体积计算,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米。到时候,人类生存的陆地面积能有多大呢?

此外,冰川改变了一切因此对全球地表热平衡、大气环流和洋流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冰川面积的大规模变化会造成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会改变原有的洋流模式,从而改变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山地冰川的强烈融化也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的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力资源,冰川的变化对能源供应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