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吞他尼府在泰国哪里?
巴吞他尼府(泰语:ปทุมธานี;英语:Pathum Thani)是泰国中部的一个省。巴吞他尼府原名“三柯城”,建于1632年。相传那莱皇帝和郑王恩赐漂泊的孟人在此定居。 1815年,“桑科城”人民向拉玛二世献上莲花,于是该城更名为“巴吞城”(意为“莲花城”)。 1918年,国王拉玛六世在坚信政府办公厅落成典礼当天,将其改名为“巴吞他尼”,并沿用至今。面积约1525.9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约46公里。其领土北部与大城府接壤;南部的暖武里府和暖武里府。曼谷东部与坤赛育 (Khun Saiyok) 和北柳 (Chachoengsao) 接壤;暖武里府向西。巴吞他尼府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区,湄南河流经城市。已开凿多条运河用于灌溉目的,如开河、Bang Te河、Bang Po河、Thanh Lanai河等支流四面八方,渔业发达,水稻、蔬菜、水果丰富。另外,由于交通便利,各种大、中、小型工厂林立。通他尼省的行政区分为七个区;进一步划分为60个区;并细分为529个村庄:Mueang Pathum Thani区、Khlong Luang区、Thanyaburi区;匈奴号:Leng Si区)、Nong Suea区、Lat Lum Kaeo区、Lam Luk Ka区、Sam Khok区,巴吞他尼政府办公室原设在直辖区。 Bang Kali区的Huchapu村自1919年起迁至湄南河西岸的Bangbu区。 梦幻乐园:位于Lengsit县,占地约256,000平方米,拥有世界一流的娱乐设施。 ,分为梦幻世界集市,梦幻花园、魔法区、探险区、三大表演场馆。花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色彩缤纷。城柱神社(ศาลหลักเมือง):是巴吞他尼府人民的礼拜圣地,位于直辖县新政府办公楼附近。这里有类似莲花茎的城柱、那莱皇帝的雕像以及素可泰时代的佛像。 Wat Mukun寺:位于Ratlunkau县,建于拉玛五世大城时代,有一座皇家凉亭,拉玛六世国王主持春耕节。寺庙的屋顶涂有稀有的柚木瓦。 Wat Sin Temple:位于三科县,寺庙内供奉着大城府时代的重要佛像,并有孟族文物。古董博物馆。 Wat Chingna Wat Lam:原名“Wama Kandai Wat”,位于湄南河西岸的 Bangkaja 区。是一座皇家佛教寺庙,于1938年重修。殿内有精美的壁画。哇苏尼堂寺:位于三柯县,有一座拉曼式大佛塔,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佛寺供奉白玉佛像。瓦皮乌龙寺:位于三柯县,寺内有展示乐园和各种地狱故事雕像,并设有博物馆。 Wat Pai Luang:位于三科县,建于素可泰时代。寺庙内树木茂密。每年11月至6月,无数灰鹳在这座寺庙的大树上筑巢繁殖,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参观。 Wat Wolani Tamakayanam寺:位于Khlong Luang县,占地约313,600平方米,是一个安静的花园,环境优美,被誉为宗教信仰的研究中心。 Wat Chedi Hoi:位于Ratlunkhat区,存放着许多大型贝壳这里出土了古代的贝壳,所以寺院把贝壳堆积成塔的形状。
巴吞他尼府巴吞他尼府(省)距离首都曼谷非常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