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乡村旅游发展政治(青岛乡村旅游发展政治问题)
地理和历史 中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城市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中国十大商贸城市之一,荣获“企业家满意奖”。青岛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青岛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青岛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5年,青岛荣获“中国公众最向往的城市”第一名。青岛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主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8个国际会议城市。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是一座独特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总长度(含岛屿海岸线)870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4。海岸蜿蜒,散布着岬角和海湾。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庆德ao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和东南季风、洋流和海洋水团的影响,市区具有显着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气温适中,四时分明。春季气温上升缓慢,比内陆晚一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气高凉,降水少;冬季,风大,气温低,持续时间长,但没有严寒。历史沿革 青岛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 6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即墨建城,是当时山东第二大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他曾3次到访现位于青岛市胶南市的琅琊台。秦朝时,徐福曾率领一支船队从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步骑山“祭神人角门宫”,并在胶州湾畔的女孤山设立九间明堂,祭天祭祖。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繁华城镇,原名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筑城,标志着青岛建设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使团案”为借口,出兵占领青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清德的军事殖民统治奥。 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原因就是“光复青岛”。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成立胶澳商港督办署,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7月,青岛特别市成立。 1930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1986年,青岛市被单独纳入国家计划,并赋予相当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经济发展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青岛已形成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和电子六大支柱产业。船舶、服装和服饰。据初步测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695.5亿元,增长16.9%,为1994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4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7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1亿元,增长16%。三大产业比例为6.5:51.9:41.6。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0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 2005年,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6.34亿元,增长35.1%;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03.06亿元,增长23.4%。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达865.91亿元,增长15.8%。 2005年,青岛地区(含中央、省级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0.22亿美元,增长22.4%,其中出口194.22亿美元,增长23.1%,进口额136亿美元,增长21.4%。 2005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530个,增长4.4%,合同外资95.45亿美元,增长42.1%。外商直接投资36.56亿美元,增长13.1%。青岛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截至2005年底,共有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项目142个。青岛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粮油、林果、畜牧、水产品。平度大泽山葡萄享誉国内外。青岛海域港湾众多,滩涂广阔,肥沃土壤肥沃,饵料丰富。栖息繁衍着鲷鱼、黄鱼、鲈鱼、鲍鱼、牡蛎、库鱼虾、扇贝、海参、螃蟹、海螺等多种水生生物。 2005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315.02其中:小麦153.55玉米147.86、花生50.39、蔬菜579.21、水果73.73、肉类81.94,其中:猪肉28.07、禽类45.55、牛羊奶50.82、禽蛋38.63。青岛作为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之一,凭借公平的市场秩序、良好的社会治安、舒适的生活环境。公司凭借良好的生活条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善的基础设施、有保障的人身财产安全,荣获“企业家满意奖”。青岛拥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钢铁控股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集团、一中烟草(集团)、双星集团、Q青岛广源发集团、利群集团、青岛香港(集团)、青岛建设集团、山东七力集团等。海尔集团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企业,2005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039亿元;海信集团、双星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均已成为中国著名品牌企业。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的青岛,拥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影响力百强品牌海尔。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4种,中国驰名商标15个,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证书。管理奖。青岛金融保险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金融从业人员3.5万余人。全市有中资金融机构20家,其中营业机构、储蓄网点1180个; 9 外国福新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中营业机构6家,代表处3家;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各 1 个。本外币存款余额2849.24亿元,比年初增加428.1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232.8亿元,比年初增加319.06亿元。全市有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39个,证券服务部3个;期货经纪公司2家,期货经纪营业部5个。境内上市公司10家(已发行股票11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 12家上市公司合计募集资金124亿元,股票资金交易额563.6亿元;全市有18家内资保险分支机构,保险机构下设分支机构(64个销售部)、82个营销服务部;保险经纪公司21家,保险代理公司45家,保险公估公司12家,外资保险分公司2家,代表处3家。全年累计保费收入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2%。青岛拥有25个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机构,是国家重点综合性院校。综合性海洋高等院校中国海洋大学坐落于此;拥有中国国内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东方海洋科学城。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精心打造“人才、我”融为一体的高效智力引进模式近两年,共实施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项目119个,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37名,组织出国培训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岛大学软件控制有限公司、青岛天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引进示范基地,我市还有3个省级引智示范基地、市级产业引智示范基地6个;共有5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6名专家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90名专家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青岛“琴岛奖” 中国·青岛·国际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连续举办4年 推动青岛人才创业招贤纳才、招商引资,加快构建高效的“人才(人才)-项目(智力)-融资(融资)”国际化人才创业一体化创业机制,累计达成合作意向989项正式签订合同116个,其中投资项目14个,外资总额9085万美元。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西岸,背靠环渤海经济圈。是建设“大青岛”战略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投资热点。开发区自成立以来,遵循国际惯例,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累计投资近300亿元,建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位于该区的世界最大亿吨级港口前湾新港,拥有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深水码头和连接世界各地的100多条远洋航线。开发区努力营造适合现代人们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共绿地32平方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等称号。 2004年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已有20个省市、5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来投资,投资总额超过9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多家在这里投资了50多个项目。开发区围绕青岛新型工业化中心建设,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初步形成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 、仓储物流、高新技术。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商务部最新组织的54个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青岛开发区经济综合实力和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居全国前4位。分类指标中,社会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人力资源、供给水平、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均位居全国前三名。青岛开发区作为青岛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无与伦比的美丽海滨风光,迷人的风景让您流连忘返。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和金沙滩、银沙滩、连三岛、竹岔岛等景点。这里以影视文化传媒产业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开发已正式启动。青岛保税区 青岛保税区于1992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经验收合格并于1993年3月29日正式投入运营。经海关总署等部委验收。是黄河流域唯一的保税区。具有“内关外通”的特点,实行“海关自由”。 “证、免税、保税”专项政策,主要发展培育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展览、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等功能。 2000年以来,青岛自贸区不断创新机制,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投资自由区”和“全方位服务区”。自由代理服务区”。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率先获得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全国保税区垫底进入先进行列。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家企业入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4家。 2005年,青岛自贸区以国务院批准青岛开展“区港联动”试点为契机,创建并实施了“区港联动”发展新模式,打造了国际贸易市场。橡胶、矿权、矿产、棉花、纸浆、建材等综合市场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其经济辐射和开放示范带动作用; 2005年11月11日,“区港联动”试点——青岛保税物流园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闭园运营。青岛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青岛免费交通开发区将以区港联动为主体,以港口国际物流为核心,以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展览及市场体系建设为动力。将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市场交易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努力建设保税港区,加快迈向自由贸易港区,打造桥头堡推动黄河流域沿线开放。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2000年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2001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先进区; 2002年通过国家认证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200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火炬计划实施十五周年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先进火炬计划指定软件产业基地”荣誉称号;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创业服务中心认证,软件园通过“国家863软件孵化器”认证,2004年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创业服务中心; 2005年,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落户该区。青岛高新区遵循“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原则,打造以软件、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产业重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吸引了海尔、朗讯、海克斯康、清华紫光、山东东软、爱立信浪潮、肯德生物、奥海生物、黄海药业、金谷镁业、迪科液晶、汉缆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新引进朗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卡特彼勒中国研发中心、IBM软件评测中心、Diendi研发中试生产基地、大学软件控制研发中心。青岛高新区拥有中国船舶重工725所、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等39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已成为青岛市最大的科技资源。一个集中、独立创新的区域创新能力和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合作与法国布列斯特高科技园区、韩国京畿道科技园区等国际高科技园区合作。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了创业大厦、科技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生命科学学院、软件园等综合性、专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船舶系统。青岛出口加工区 青岛出口加工区位于青岛市对外开放前沿。阳区.城阳区是青岛航空、陆路交通枢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是国家生态示范区、科技进步示范区、新材料产业基地。青岛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通过海关总署等8部委联合验收。核心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大、高、外资”项目。 。该加工区实行“境内关外”特殊政策“跨境通关”,采用“一报、一检、一放行”的通关模式。货物通关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大进、大出、快进、快进”的出口加工。企业来区发展。青岛加工区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已完成投资8亿元,基础设施完善设施达到“九通一级”,建有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美国泰科电子、德国斯蒂尔电动工具等一批大型项目,2005年青岛出口加工园区吸引投资3亿美元,为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加工区,在全国同批次13个加工区中排名第二,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57个出口加工区中位居前列,已有10余家企业投产。城阳区围绕充分发挥青岛出口加工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红岛集团在青岛“三点布局”城市框架中的发展,以产业配套区、辐射带动区、生活区为基础,建立了配套产业区、辐射带动区、生活区。关于出口加工区核心区规划的研究服务区实行四位一体、配套联动、重点突破、全面启动的发展模式,力争用3-5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出口加工区,并逐步建成形成环胶州湾、山东半岛产业带。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和承载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 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社口粮试验区于1999年3月经商务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它是全国唯一位于县域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水平测试区。先行区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先行区中心区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加工区位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3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70公里,距青岛交通70公里。青银高速公路、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达。先行区坚持出口食品加工定位,以科技为支撑,d 重点引进国内外粮油、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吸收先进技术成果的聚集地。消化中枢。该片区规划包括食品加工区和综合工业区两大片区。其中,综合工业区设有电子工程、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等项目区,适合各类项目建设。自成立以来,试验区已投资2.6亿元,完善9.8平方公里中心启动区的道路、供水、污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有22万伏变电站一座和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产量2万吨。本厂具有承接各类工程的能力。目前,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已在区内投资项目60多个,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利用内资6.6亿元。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技术、机械电子、家具制造等产业初具规模。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市设立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墨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磷胶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六大开发区设施基础完善,投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吸引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交通通讯 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我国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是集装箱、矿石、原油和石油等的便捷港口和海上交通枢纽。煤炭码头,97条国际航线飞往450多个港口,每月有419个国际航班飞往世界各地。 2005年,青岛港年吞吐量突破1.8亿吨大关,达到1.87亿吨,位居全国第五位。其中矿石吞吐量6400万吨,居全国第一;进口原油石油吞吐量2380万吨,居全国第一;外贸吞吐量1.4亿吨,位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准箱,达到631万标准箱,位居中国第三,继续保持全球前15名;港口外向度达75%,位居全国第一。青岛航空运输保持快速增长。 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万人次,增长15.43%;航空货邮吞吐量12.3万吨,增长18.1%。已开通直飞东京、大阪、福冈、首尔、釜山、大邱、巴黎(经停上海)、欧洲7国(经停北京)、新加坡、曼谷、香港、澳门等19条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法兰克福航班即将开通。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50个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610个航班。青岛的公路交通非常发达。截至目前,青岛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西流、下商、未来、同三、青银、206国道、前湾港疏港等9条高速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525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全省公路总里程的六分之一。目前,青岛高速公路的数量、长度、密度以及占全部公路的比例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沿海高速公路是青岛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骨架之一。该工程北起青岛即墨市凤城考老坝东端,途经即墨市、崂山区、市南区、黄岛区、胶南市,止于胶南市。 204国道李镇柳树地村附近。沿海公路总长约169公里据了解,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建设工期2年。计划2006年底建成通车。青岛邮政、电信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7.02亿元,增长32.4%。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完善。 2005年,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4.3万户,增长27.7%,使用时间达到275.6亿分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20.16万门,增长6.28%;市话用户数达到227.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增加到383.64万户。 \ 旅游观光 青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境外游客进出中国的主要口岸。青岛三面环海,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特殊的历史积淀。青岛早在20世纪初就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美丽瑰丽的大海、起伏的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光、典型欧式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现代历史的名人故居、文化、现代化的度假、会展条件使青岛成为了这个地方。一座中西元素结合、山、海、城相互拥抱的城市,已成为中国最美的滨海风景区和国内外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商务、会展目的地。 H历史文化欧陆风情保护区 美丽风景中隐藏着的众多文化遗产,承载着青岛百年沧桑、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城市多元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百年老街、欧式别墅区以及众多充满海情调、韵味、浪漫的海湾、沙滩、浴场,形成了独特的欧式风情区。青岛历史上留下了20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了欧洲风格的城市景观。代表性建筑有原德国总督官邸、海军上将大厦、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八大关别墅区等。每座建筑都书写着一段历史,诠释着一个故事。许多中外电影、电视剧都曾在这里拍摄。春、秋、冬、夏,一对对身着婚纱的新人在八大瓜闲逛和海滨长廊,合影留念,许下“海誓山盟”的誓言,留下浪漫温馨的蜜月回味。日新月异的东部城市旅游区 东部新城是青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岛市政府大楼、新城区标志性建筑五月风、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馆均在此区域。横亘东西的旅游滨海长廊、东海路、香港路、澳门路连接汇泉广场、中华文明雕塑街、五四广场、音乐广场、雕塑园等一系列景点,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滨海城市旅游景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拥有错落有致的度假别墅群、沙坡平缓的海滩、海滨雕塑园、海豚表演馆、国际啤酒城、高尔夫球场、国际拥有国家会展中心、文化博览中心、世纪广场、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文化、体育、娱乐休闲设施,还有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游艇帆船俱乐部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使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集观光、度假、节庆、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性爱度假村。崂山国家风景区 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东部黄海之滨。由9个风景旅游区、5个风景修复区和外陆海风景区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为中国大陆海岸线最高点。该峰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道教名山”。是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文明风景区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崂山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这里曾是中国道教传播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二丛林”。岩石造型奇特,形态各异,形态各异,是一座“天然雕塑公园”;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古树名花林立。自然资源丰富,矿泉水、海底玉石等享誉国内外。青岛市郊旅游资源 青岛市郊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十分丰富。琅琊台,龙湾湾赏月观浪的古老风景区。始皇帝三下东巡,非常高兴他再也没有回来。越王勾践在此筑台,团结诸侯,徐福启航东渡日本。天横岛,西汉五百烈士。还有被誉为石刻瑰宝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石林、春秋战国齐长城遗址等。 2005年,青岛接待境外游客68.4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1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449.0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2.6亿元;旅游总收入256.6亿元。生活与环境 青岛新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现已成为青岛市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昔日的破旧房屋已被优雅的住宅区和鳞次栉比的高楼所取代。作为一个合作作为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指定的国家级保护城市,青岛秉承“创造优美环境,建设宜居之所”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上实现了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居住住房等,营造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秀美、环境洁净、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先后荣获联合国和国家人居环境模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青岛已成为全国第一最适宜人类创业、居住的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0元,增长16.5%;人均消费支出9883元,增长9.8%,恩格尔系数37.6%。农民人均纯收入5806元,增长1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37元,增长11.4%。社会工作者平均工资15616元,增长16.1%。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96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9.54平方米。
2.青岛旅游存在的问题据统计调查测算,2021年上半年,青岛共接待游客4173.37万人次,同比增长169.4%,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9.23%。2019年同期;实现旅游总收入639.53亿元,同比增长182.5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2.4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29万人次,同比增长6.4% %,入境旅游收入3165.11万美元,同比下降40.19%。接待国内游客4162.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0.52%,国内旅游收入637.47亿元,同比增长189.07%。
3.青岛旅游发展青岛已恢复跨城市旅游和本地旅游。 2022年5月起,青岛市与山东省恢复城际旅游,包括本地旅游和跨省旅游。因此,现阶段,无论是青岛市民到外地旅游,还是外地游客,到青岛本地旅游,只要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都是正常的。
4.发展中的问题f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乡村振兴规划》,而发展乡村旅游也是《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工业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的城镇化率也接近60%。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定居就业,导致农村空心化。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农村地区开始陷入萧条。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工业和农业必须协调发展,缺一不可。所以,此时,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乡村振兴非常及时,必须下大力气。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ntryside现在买了房子并在城里工作。我从心底里还是希望将来能回到农村生活。一是因为我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二是因为我是农民。属于那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在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是发现传统文化。广阔的乡村土地,青山绿水,没有污染的环境,诗意的田园生活,绵绵不绝。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宜居乡村旅游。由于农村主要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其开发建设注定不能像城市那样进行。对于农村来说,有的地方可以现代化,有的地方不能现代化。例如,必须修建农村公路非常方便。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现在全国基本上每个村庄都有水泥路或柏油路。早年“要想富,先修路”。 “口号”终于实现了。乡村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即使改造,也只是保护性修复。
振兴乡村振兴还必须坚持农产品走出去、人进来、人进来才能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如何吸引外地人进来消费、旅游?如果你问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他们会说:喜欢乡村的蓝天白云,喜欢诗意而慢节奏的田园生活,喜欢这里的人们谁喜欢乡村。他喜欢是柴门鸡狗的叫声;他喜欢乡村的绿色食品,喜欢乡村邻里、宗族之间的人文关系;他喜欢乡村的传统民俗文化。所以,在农村做好这些事情是一件非常系统、全面的事情。目前政府已经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农民要有足够的信心,也要改变旧的思想。
乡村是风水宝地。每个地方都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和传统人文历史创建自己的区域域名。例如,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中国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这里可以看到现代生态农业;可以体验牛农、手锄头的老式传统农耕场景,还可以欣赏到舒适的环境。茅草屋和栅栏墙的生活场景。凤阳花鼓为您展现了古人歌颂美好生活的愿望,大承包经营带头人、新时代优秀村干部沈浩为您展现了新时代优秀村干部大胆探索、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岗村人。正是因为小港独特的乡村文化历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小港也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了自己富裕的当地农民。因此,小岗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也是一面可以借鉴的镜子。当然,每个地方的村庄都不一样。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农民积极探索和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的每一个村庄都能繁荣健康,农场大家可以安居乐业了!
5.青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哪些政治问题?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我国目前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这四个“市”与其他普通城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省级行政区。因此,直辖市有很多优势。不仅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支持,还可以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让别人羡慕不已。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也有过“当”直辖市的经历。现在民间,有很多人在为青岛重新成为直辖市发出声音。那么青岛有没有可能直接成为直辖市呢?又归中央管辖?不幸的是,在笔者看来这注定是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城市能否成为直辖市也规定了很多条件。虽然青岛在很多方面都满足要求,但仍有几个重要条件青岛不满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1.请勿损坏全省行政地图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青岛位于山东省中东部,即北中国平原和胶东半岛的咽喉。东北边是烟台和威海,所以如果青岛直属青岛的话,这两个城市几乎就被隔绝,成为山东省的“飞地”。设立直辖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尽量不破坏本省的行政版图。可见,青岛有我发现这里很难通过考试。
2.发挥良性经济辐射作用
此外,设立直辖市的前提是直辖市要辐射、带动各地区的经济。青岛位于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若直辖,东临大海,北接烟台、威海,西接潍坊,南接江苏日照、连云港。此时如果直辖青岛的话,也只会对上述地方形成虹吸,而青岛又是山东第一大城市。这样做只会对山东腹地造成损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实现均衡发展,国家不会让青岛直辖。
3.与其他直辖市保持距离
此外,国家设立直辖市时,会吸纳计算城市与原直辖市之间的距离。在中国东部的青岛,北面不远处已经有北京和天津。因此,从国家角度来看,青岛设立直辖市并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发展模式。北京和天津虽然毗邻,但设立直辖市是有历史和政治原因的,具有独特性。青岛则不同。
那么谁符合建立直接管辖权的大部分必要条件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深圳。但中国现在很稳定,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出现行政区划的大调整。因此,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知道青岛注定不会成为直辖市。
6.青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治问题研究地理与历史的重要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中国十大商贸城市之一,荣获“企业家满意奖”。青岛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青岛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青岛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5年,青岛荣获“中国公众最向往的城市”第一名。青岛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主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清岛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科学研究基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是一座独特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总长度(含岛屿海岸线)870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4。海岸蜿蜒,散布着岬角和海湾。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青岛位于北温哥华,属季风区,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d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和东南季风、洋流和海洋水团的影响,市区具有显着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气温适中,四时分明。春季气温上升缓慢,比内陆晚一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气高凉,降水少;冬季,风大,气温低,持续时间长,但没有严寒。历史沿革 青岛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 6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即墨建城,是当时山东第二大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巡视琅琊台(现青岛胶南市)。秦朝时,徐傅先生曾率领船队从狼牙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步骑山“祭神人角门宫”,并在胶州湾畔的女孤山设立九间明堂,祭天祭祖。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繁华城镇,原名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筑城,标志着青岛建设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使团案”为借口,出兵占领青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的军事殖民统治。 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就是由“光复”引发的。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设立胶澳商港督办,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7月,设立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86年,青岛市单独列入国家计划,并授予相当大的省级行政权。青岛市是国家级经济管理部门,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等。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695.5亿元,增长16.9%,为1994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4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7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1亿元,增长16%。三大产业比例为6.5:51.9:41.6。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0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 2005年,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6.34亿元,增长35.1%;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03.06亿元,增长23.4%。城市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亿元大关,达到865.91亿元,增长15.8%。 2005年,青岛地区(含中外贸进出口总额330.22亿美元,增长22.4%,其中出口194.22亿美元,增长23.1%,进口136亿美元,增长21.4%。 2005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530个,增长4.4%,合同外资95.45亿美元,增长42.1%。外商直接投资36.56亿美元,增长13.1%。青岛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截至2005年底,共有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项目142个。青岛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粮油、林果、畜牧、水产品。平度大泽山葡萄享誉国内外。青岛海域港湾众多,滩涂广阔,土壤肥沃,饵料丰富。笛鲷、黄鱼等多种水生生物栖息繁衍呃、鲈鱼、鲍鱼、牡蛎、库鱼虾、扇贝、海参、螃蟹、海螺等。2005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万吨):粮食315.02,其中:小麦153.55,玉米147.86,花生50.39、蔬菜579.21、水果73.73、肉类81.94,其中:猪肉28.07、禽类45.55、牛羊奶50.82、禽蛋38.63,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荣获“企业家满意”称号公平的市场秩序、良好的社会保障、舒适的生活条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保障的人身财产安全等良好的投资和居住环境。青岛拥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钢铁控股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集团、一中烟草(集团)、双星集团、青岛广源发集团、利群集团、青岛香港(集团)、Q青岛建设集团、山东七力集团等。青岛啤酒具有百年生产历史;海尔集团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企业,2005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039亿元;海信集团、双星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均已成为中国著名品牌企业。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的青岛,拥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影响力百强品牌海尔。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4种,中国驰名商标15个,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证书。管理奖。青岛金融保险业发展迅速。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金融从业人员3.5万余人。全市有中资金融机构20家,其中营业机构、储蓄网点1180个;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9家,其中6个运营机构和3个代表处;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各 1 个。本外币存款余额2849.24亿元,比年初增加428.1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232.8亿元,比年初增加319.06亿元。全市有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39个,证券服务部3个;期货经纪公司2家,期货经纪营业部5个。境内上市公司10家(已发行股票11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 12家上市公司合计募集资金124亿元,股票资金交易额563.6亿元;全市有内资保险分公司18家,保险分公司(下设营业部64个)、营销部82个服务部门;保险经纪公司21家,保险代理公司45家,保险公估公司12家,外资保险分公司2家,代表处3家。全年累计保费收入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2%。青岛拥有25个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机构。国家重点综合性海洋高等院校中国海洋大学就坐落于此。拥有中国国内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人才辈出的城市。打造东方海洋科学城。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精心打造“人才、智力、融资”融为一体的高效智力引进模式,发挥智力引进的辅助作用导航是独一无二的。两年来,共实施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项目119个,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37人次,组织出国培训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岛大学软件控制有限公司、青岛天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别被授予国家级人才引进示范基地。我市还有省级引智示范基地3个、市级产业引智示范基地6个。 ;共有5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6名专家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90名专家荣获青岛市“琴岛奖”。中国·青岛·国际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已连续举办4年,以招才引智促招商引资,加速创业构建高效的“人才(人才)-项目(智能)-融资(融资)”一体化创业机制,累计达成合作意向989项,正式签订合同116份,其中14份投资项目外资总额9085万美元。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西岸,背靠环渤海经济圈。是建设“大青岛”战略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度发达的潜在投资热点。开发区自成立以来,遵循国际惯例,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它有投资累计投资近300亿元,构建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位于该区的世界最大亿吨级港口前湾新港,拥有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深水码头和连接世界各地的100多条远洋航线。开发区努力营造适合现代人们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共绿地32平方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等称号。 2004年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总投资超过9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多家在这里投资了50多个项目。开发区围绕青岛新型工业化中心建设,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初步形成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 、仓储物流、高新技术。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商务部最新组织的54个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青岛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位列全国前四。分类指标中,其社会环境状况指数为恩克斯全国第一,人力资源、供给水平、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均位居全国前三。青岛开发区作为青岛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无与伦比的美丽海滨风光,迷人的风景让您流连忘返。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和金沙滩、银沙滩、连三岛、竹岔岛等景点。这里以影视文化传媒产业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开发已正式启动。青岛保税区 青岛保税区于1992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海关总署等部委验收合格,于1993年3月29日正式投入运营。佣金。这是唯一的键合z一是沿黄河流域。具有“内关外通”的特点,实行“海关自由”。 “证、免税、保税”专项政策,主要发展培育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展览、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等功能。 2000年以来,青岛自贸区不断创新机制,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投资自由区”和“全方位服务区”。自由代理服务区”。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率先获得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全国保税区垫底进入先进行列。吸引了3,400家企业入驻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4家。 2005年,青岛保税区作为国有研究院批准青岛市“区港联动”试点,以创建和实施“区港联动”新发展模式、构建综合市场为契机以橡胶、矿权、矿产、棉花、纸浆、建材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全面发挥经济辐射和对外开放示范作用; 2005年11月11日,“区港联动”试点——青岛保税物流园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闭园运营。青岛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了一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青岛自贸区将联动e区和港口为主体,以港口国际物流为核心,以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展览及市场体系建设为动力。将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市场交易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努力建设保税港区,加快迈向自由贸易港区,打造桥头堡推动黄河流域沿线开放。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2000年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2001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先进区; 2002年通过国家大学科技部认证科技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200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火炬计划实施15周年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先进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荣誉称号;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创业服务中心认证,软件园通过“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创业服务中心; 2005年,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落户该区。青岛高新区遵循“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打造以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产业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吸引了海尔、朗讯、海克斯康、清华紫光、山东东软、爱立信浪潮、肯特生物、奥海生物、黄海药业、金谷镁业、迪科液晶、汉缆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入驻。新引进朗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卡特彼勒中国研发中心、IBM软件评测中心、迪恩迪研发中试生产基地、大学软件控制研发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25研究所等39个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加上高校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等机构落户区内,青岛高新区已成为科技资源相对集中、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青岛的创新创业环境更加良好。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合作与法国布列斯特高科技园区和韩国京畿道科技园区合作。与其他国际高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了创业大厦、科技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生命科学学院、软件园等8个综合性专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em已初步建立。青岛出口加工区 青岛出口加工区位于青岛对外开放前沿城阳区。城阳区是青岛航空、陆路交通枢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是国家生态示范区、科技进步示范区、新材料产业基地。青岛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通过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联合验收。核心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外”项目。该加工区实行“内销”特殊政策通关、出境海关”,采用“一报、一检、一放行”的通关模式。货物通关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大进、大出、大进、大出”的出口加工企业。青岛加工区自设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已完成投资8亿元。设施已达到“九通一级”,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美国、德国泰科电子、斯蒂尔电动工具等一批重大项目,2005年投资青岛出口加工区规模达3亿美元,在全国13个加工区中排名第二,位列全国出口加工区前57名国家。已有10多家企业开始生产。城阳区围绕充分发挥青岛出口加工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红岛集团在青岛“三点布局”城市框架中的发展,以产业配套区、辐射带动区、生活区为基础,建立了配套产业区、辐射带动区、生活区。关于出口加工区核心区规划的研究服务区实行四位一体、配套联动、重点突破、全面启动的发展模式,力争用3-5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出口加工区,并逐步建成形成环胶州湾、山东半岛产业带。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和承载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 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于199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商务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农业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它是全国唯一位于县域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水平测试区。先行区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先行区中心区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加工区位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3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70公里,距青岛交通70公里。青银高速公路、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达。先行区坚持出口食品加工定位,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引进国内外强化产品。粮油、水果、蔬菜、畜牧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家,形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吸收先进技术成果的聚集地。消化中枢。区内规划设立食品加工区和综合工业区两大区域。其中,综合工业区设有电子工程、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等项目区,适合各类项目建设。自成立以来,试验区已投资2.6亿元,完善9.8平方公里中心启动区的道路、供水、污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有22万伏变电站一座和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工厂拥有承接各类项目的能力。目前,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已在区内投资项目60多个,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利用内资6.6亿元。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技术、机械电子、家具制造等产业初具规模。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市设立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墨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度市经济技术局胶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六大开发区设施基础完善,投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吸引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交通通讯 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我国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交通枢纽。拥有集装箱、矿石、原油、煤炭码头,有97条航线通往450多个港口。国际航线,每月有419个国际航班飞往世界各地。 2005年,青岛港年吞吐量突破1.8亿吨大关,达到1.87亿吨,位居全国第五位。其中矿石吞吐量6400万吨,居全国第一;进口原油吞吐量23.8英里万吨,居全国第一;外贸吞吐量1.4亿吨,位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准箱,达到631万标准箱,位居中国第三,继续保持全球前15名;港口外向度达75%,位居全国第一。青岛航空运输保持快速增长。 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万人次,增长15.43%;航空货邮吞吐量12.3万吨,增长18.1%。已开通直飞东京、大阪、福冈、首尔、釜山、大邱、巴黎(经停上海)、欧洲7国(经停北京)、新加坡、曼谷、香港、澳门等19条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法兰克福航班即将开通。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50个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610个航班。青岛的公路交通十分发达。到目前为止,Q青岛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柳、西柳、下商、未来、同三、青银、206国道、前湾港疏港等9条高速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525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全省公路总里程的六分之一。目前,青岛高速公路的数量、长度、密度、速度等指标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沿海高速公路是青岛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骨架之一。该工程北起青岛即墨市凤城考老坝东端,途经即墨市、崂山区、市南区、黄岛区、胶南市,止于胶南市。 204国道李镇柳树地村附近。沿海公路总长度为全长169公里,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建设工期2年。计划2006年底建成通车。青岛邮政、电信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7.02亿元,增长32.4%。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完善。 2005年,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4.3万户,增长27.7%,使用时间达到275.6亿分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20.16万门,增长6.28%;市话用户数达到227.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增加到383.64万户。 \ 旅游观光 青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它是一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境外游客进出中国的主要口岸。青岛三面环海,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特殊的历史积淀。青岛早在20世纪初就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美丽的海滨风光,起伏的海上仙山——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光,典型欧式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的名人故居近代历史文化、现代化度假会展条件,青岛这座山、海、城融为一体的中西合璧之城,已成为中国最美的滨海风景区和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旅游胜地。国内外商务、展览。历史、文化和欧洲风情保护区 美丽风景中隐藏的众多文化遗产,承载着青岛百年沧桑、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城市多元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百年老街、欧式别墅区以及众多充满海情调、韵味、浪漫的海湾、沙滩、浴场,形成了独特的欧式风情区。青岛历史上留下了20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了欧洲风格的城市景观。代表性建筑有原德国总督官邸、海军上将大厦、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八大关别墅区等。每座建筑都书写着一段历史,诠释着一个故事。许多中外电影、电视剧都曾在这里拍摄。春、秋、冬、夏,一对对身着婚纱的新婚夫妇漫步在八大关、海滨长廊,拍照留念,许下“海誓山盟”的誓言,留下浪漫温馨的蜜月回味。日新月异的东部城市旅游区 东部新城是青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岛市政府大楼、新城区标志性建筑五月风、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馆均在此区域。东西贯穿的旅游滨海区步行道、东海路、香港路、澳门路连接汇泉广场、中华文明雕塑街、五四广场、音乐广场、雕塑园等一系列景点。 ,形成一道亮丽的滨海城市旅游景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拥有错落有致的度假别墅群、沙坡平缓的海滩、海滨雕塑园、海豚表演馆、国际啤酒城、高尔夫球场、国际会展中心、文化中心等。博览中心、世纪广场、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文化、体育、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已开工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游艇帆船俱乐部等项目建设,使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集观光、度假、节庆、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性爱度假村。崂山国家风景区 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东部黄海之滨。由9个风景旅游区、5个风景修复区和外陆海风景区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为中国大陆海岸线最高点。该峰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道教名山”。是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文明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旅游景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崂山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这里曾是中国道教传播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世界道教第二丛林”。岩石造型独特,千姿百态,堪称“天然雕塑”。 “公园”;树木茂盛,生机勃勃,古树名花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矿泉水、海底玉石等享誉国内外。青岛市郊旅游资源 青岛市郊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十分丰富。琅琊台,龙湾湾赏月观浪的古老风景区。始皇帝三下东游,大喜而去,再也没有回来。越王勾践,在此建立平台,联合诸侯,徐福启航东渡日本。天横岛,西汉五百烈士。还有被誉为石刻瑰宝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石林、春秋战国齐长城遗址等。 2005年,青岛接待境外游客68.4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1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449.0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2.6亿元;旅游总收入256.6亿元。生活与环境 青岛新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现已成为青岛市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昔日的破旧房屋已被优雅的住宅区和鳞次栉比的高楼所取代。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是国务院指定的国家级保护城市,坚持“创造优美环境,建设宜居之所”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住住房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发展.,创造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秀美、环境洁净、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先后荣获联合国和全国人居环境模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标题。青岛成为最适宜城市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0元,增长16.5%;人均消费支出9883元,增长9.8%,恩格尔系数37.6%。农民人均纯收入5806元,增长1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37元,增长11.4%。社会工作者平均工资15616元,增长16.1%。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96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9.54平方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