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麓。如果从郑州、开封、洛阳坐公交车可以直达寺庙。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庙建在少室山脚下茂密的丛林中,故名少林。正如《说松》中所说:少林是少年人的森林。少林寺是我国禅宗佛教的发祥地,故又称“少林禅寺”、“大少林”。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拔陀从西域跋涉来到洛阳。他居于僻静,常游嵩山。他也受到孝文帝的尊重,命他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并居住在那里。 。杜林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修禅。他聚集了众多弟子,传授禅宗,扩大了少林寺的影响。相传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石上留下了他的照片。
少林寺原有建筑众多,分布广泛。少林寺除主体建筑和常设医院外,现还包括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地面的第一祖庙、少林寺南岸的南花园。少溪河,伯玉峰下的二祖庙,庙东的太室山麓。三祖庵,以及寺庙周围散落的古塔和碑刻。
常驻医院是邵氏的主楼林寺.位于绍溪河北岸。院内现存山门、客堂、达摩阁、紫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地藏殿。常设医院位于山门。终殿南北长300余米,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院。
山门是少林寺的前院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头上悬挂着一块少林寺黑漆方匾,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据《少林寺志》记载:此匾原悬挂于大王殿正门之上。大王殿被烧毁后,被迁至此处。进入少林寺山门,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缓慢的山门。平雨渠两侧有许多重要的碑刻,包括武则天的碑刻。作者所撰的《唐皇后诗书碑》,以及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西安禅师道教碑》。碑文反映了邵元与西安禅师的深厚友谊以及古代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关系。郭沫若曾就此作诗:“西安碑,邵渊所书”。他来到唐朝求法,不肯让位于仁。我愿做千代人的榜样,向算命先生学习,彼此更加亲密。寺内还有《唐秦王报少林寺主教碑》、《唐代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赞观音》 ”等。此外,还有许多铭文由米芾、赵孟俯、董其昌、蔡京等著名书法家题写。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碑林的尽头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佛经阁)。 1928年,这三座重要建筑被军阀摧毁。除三大殿外,被大火烧毁的殿堂还包括:钟楼、鼓楼、客堂、库房、香积厨、东西禅堂、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等。龙王殿。七棵大树也被烧毁。柏树和五级槐树。据称,大火蔓延了40多天,是少林寺历史上最惨重的火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各部门已决定对被毁建筑物进行修复和整理。天王殿、紧那罗殿、六祖殿、东西禅院、寺院已恢复原状。紧那罗殿的三尊法身,即阿、妙法身、法身法身,高4米多,高大挺立于殿内。六祖殿内修复了达摩、慧可等禅宗第六代祖师尊崇观世音菩萨的泥塑群。菩萨身后是一组巨型山水场景,表现了达摩西天归来的故事。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重建工程于1986年6月竣工。1985年7月,寺内新建了十四殿堂的排普殿。殿内有204名武僧,坐尘而坐,念经练功,小红拳、大洪拳、六合拳、通济拳、罗汉拳、敖阳拳等,形象逼真。特别是十三棍僧救了唐王,明朝小山和尚打败了倭寇。他们英勇的出现,为少林寺增添了辉煌。
穿过法堂就是方丈室,面积250多平方米。清朝十五年(1750年),清乾隆皇帝游览中岳寺,路过少林寺。当晚,他以方丈的房间作为自己的行宫。
方丈室后面是达摩阁,又名立雪阁。相传,这里是禅宗二祖神光跪拜祈佛、等候达摩的地方。檐下有雕花柱,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单檐庞殿式建筑。此亭建于明代,有碑文。石柱。阁内神龛内供奉着达摩铜坐像。龛上悬有清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四字匾额。该亭现为僧侣做佛事的场所。里面藏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铸造的铜钟一口,以及其他鼓、碗等礼器。
千佛殿位于立雪阁北,又名昆庐阁。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明崇吉三年(1630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后重修,现为硬装建筑。殿内正中神龛内供奉着昆禄铜佛。殿东端的佛坛上供有明代汉白玉雕刻的南无阿弥陀佛像,上供奉着达摩像。在西墙下取得了胜利。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五百罗汉朝昆禄彩壁画。该画以山水、云彩为背景,将五百罗汉分为上、中、下三层。画中罗汉有的降龙伏虎,有的持钵说法,有的雄辩滔滔,有的朝圣。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白衣殿位于千佛殿东侧,是一座清代建造的硬装建筑。因殿内有少林拳术壁画,故又称拳堂。寺内神龛内供奉着白衣铜菩萨像。南北山墙的壁画描绘了少林僧人习武的场景。北面共绘僧徒徒手搏斗图16组墙。这些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少林古拳的风格。
地藏殿位于千佛殿西侧。原为清式建筑,近年重修。殿内供奉着地藏菩萨像,左右各供奉着两名侍者。
除上述主要建筑外,少林寺西侧还有佛塔和庭院。据记载,少林寺自隋代起就建塔,唐宋时期又增修过。塔院内现存古塔两座,均为北宋元二年(1087年)少林寺高僧广庆所建。少林寺是千古名刹,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
2.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曾是熊氏之国n远古时代。轩辕黄帝降临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建立中华,创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说:天下最伟大的人,莫过于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已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黄帝故里风景区位于新郑市轩辕路,占地100余亩。黄帝故里庙始建于汉代,后毁于明,重修。及清朝。清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知县徐朝柱为轩辕故里立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纪念先辈们的功绩。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扩建了黄帝故里风景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分为广场区、故里庙区、鼎坛区、艺苑区、轩辕丘区五个区域。寺前广场上,千年大枣树,槐树荫,百年银杏,苍松翠柏。干、坤浮雕盘立于中路。轩辕桥下,济河潺潺,轩辕黄帝碑矗立其右侧。故乡庙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里大厅。正殿中央塑有黄帝轩辕中年坐像,两配殿塑有黄帝元妃嫘祖及其次妃爱母塑像。庙后有黄帝鼎坛和九鼎树。黄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锅。其他人分别是艾丁、寿丁、蔡丁、蔡丁。石丁、安丁丁、风丁、志丁、四丁放在八卦的位置上。鼎前有青石长廊碑刻,刻有万年历史故事;两侧有56根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周围建有对联回廊。 ,挂满了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对联。鼎坛北面是形体呃轩辕岗遗址。高高的土堆里面是轩辕黄帝纪念馆,这是一座洞穴式的土楼建筑,用虚幻的手法展现了黄帝的风采。轩辕丘一侧有黄帝文化艺术园,汇集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落叶归根,故乡带我们魂归来。黄帝故里风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黄帝子孙前来寻根、祭祖、旅游。
3。黄河旅游区
简介: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临岳山。周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登高望北,黄河浩瀚,浩浩荡荡东流。自从黄河冲出最后一个峡谷,进入这里的平原,形成一条悬河,在这里看黄河别有一番情趣。南边是旅游区的中心景区五龙峰风景区。古典的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旅游区内的其他主要景点还有月山寺、骆驼岭、汉二王城、炎黄石雕等。
提示:景区门口到各个景点的距离都比较近,步行即可。
门票/开放时间:25元
4.康湾湾庄园
康湾湾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因背靠邙山,临洛水,有甲虫探水,名曰好。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园林(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富翁,是因为当时庄园的主人康英奎曾两次挂出金字招牌,宣称拥有良田数千公顷。他的地铺遍布山东、陕西、河南等八个县,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离西安返回北京时,也路过康店。康氏出钱督建黑石关、县城、官府、龙窑。他们花费了超过100万两白银,又向青岩捐赠了100万两白银。慈禧说她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康富翁。从此,康万万的皇号就广为流传。
中堂康湾湾庄园建成临街的土楼,悬崖上的窑洞,四周筑有围墙,临河而建的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于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有院落33个,建筑53间,房间1300余间,窑洞73间。分为村上主居住区、村下居住区、南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龙窝谷、金谷村、花园等十余部分。 ,以及客栈区。院落建筑基本具有豫西典型。二进院落具有园林和衙署的一些特点。各种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有名牌漆展厅内陈列着各种古玩珍品,其中“刘裕”匾额被评选为“中华名匾”之一!是康氏家族教育子孙的家训匾额。为清代翰林学士牛玄所著。其中一张楠木顶床耗费了1700多名劳动力才制作完成。它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有各种雕刻而成。共雕刻了36个图案,有产子的独角兽、绳索上跳舞的一对猿猴等,共有十个,由七部分组成,可拆卸运输,可组合使用。它不仅有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女仆为主人服务的地方。是顶级床铺中的精品。康湾湾庄园为我们提供了贫困封建社会地产阶级命运的历史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古建筑的实物资料。它的砖雕雕刻、木雕、石雕深受各界朋友的青睐。
旅行小贴士:
门票:40元
地址:巩义市康店镇
交通:从市内陇海路乘坐11路公交车直达,票价1元
> 5.黄河风景区
黄河风景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临岳山。景区内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多年来,景区凭借优美的风景和优质的服务,荣获全国旅游景区40强提名,被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评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郑州十大旅游景点。
据《黄河风景区马2002年制定的《黄河风景名胜区规划》(北京碑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编制)
黄河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为:东起花园口大坝,西至花园口大坝汉坝二王城,南起济公寺、大河遗址,北至黄河中央行政区界线,规划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此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
黄河是一条雄伟磅礴的天然河流,是滋润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是源源不断流淌发泄的文化之河!走近黄河,感受黄河河,拥抱黄河——郑州黄河风景区为您提供理想的去处!
黄河风景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与咆哮的黄河接壤北边有呃,南边有巍峨的岳山。这里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虽然不像苏州园林那么紧凑,不像杭州西湖那么美丽,但却有一种磅礴的气势。登高望北,黄河浩浩荡荡。由于黄河冲出最后的峡谷,进入这里的平原,形成一条悬河,在这里看黄河别有一番情趣。触景生情,让人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民族自豪感。黄河旅游区的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黄河沿岸的荒山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建设者们已经种植了6000多亩荒山上有200多个树种、60万多株树木。 ,实现了大面积绿化美化,使其四季常绿,三季开花,两季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园林建设,使这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游人在此,在美丽的园林中观赏黄河的雄伟,会感到心胸无比开阔。已建成开放的五龙峰、月山寺、骆驼岭风景区等近40个景区,有炎黄二帝、牛羲、大禹、嘶鸣战马、童子等雕像。黄河、黄河碑林、《西游记》等大型砖雕古代杰作,福天阁、极目阁、开金阁、长怀阁、Yi等亭台楼阁伊山亭、牡丹亭、鹤庆轩、银鹭轩等,还有低空索道、山地滑梯、黄河气垫船等现代化游乐设施。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黄河冲出最后一个峡谷,进入这里的平原,形成一条悬河,所以在这里观看黄河是非常有趣的。向南回望,便是旅游区中心景区五龙峰。这里,古典的亭台楼阁有序地点缀在起伏的山峦上。登上极目亭的最高处,可以俯瞰黄河,甚至可以欣赏白日环绕的群山和黄河沿岸人海的流动。欲看千里之外,就到更高的层次去。这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的深刻含义。在五龙峰环绕的山脚下,有八根巨大的钢制水管引黄河入郑州,犹如八条巨龙吸水,从黄河引向山腰。中层平台上,梅花形水池内矗立着一座高5米、重12.5吨的乳白色大理石培育雕像。它的造型是一位慈祥贤惠的母亲,怀里抱着熟睡的婴儿。画作生动逼真,以哺育为主题,象征着观看黄河哺育中华民族血肉的感受。黄河流淌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脉,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景点介绍
五龙峰、月山寺、骆驼岭、汉坝二王城四大景区已建成开放景点50余处。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领略浩瀚大河风光,欣赏美丽胜景,更领略黄河文化的历史渊源,纵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黄河风景区的文化魅力就是黄河风景区的文化魅力。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精髓和鲜明时代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不仅为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也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来到黄河风景区,到处都是展览室、教室,在这里你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受到爱国主义熏陶。
五龙峰风景区
是旅游区的中心景区,因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而得名。这里山上苍松翠柏,绿树掩映间,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有的气势宏伟,有的气势磅礴。又宏伟,又有些精致。五龙峰最高处有一座清式重檐的极目亭。登上此处,凭栏远眺,可领略黄河之水冲天而起、奔流大海不复返的壮丽景象。景区中心的山地平原上,还矗立着一座5米高的黄河母亲——哺育雕像。雕像的形状像一位怀里抱着婴儿的古代妇女。她表情慈祥慈祥,气质高贵优雅。它象征着黄河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母亲河形象。
月山寺
位于五龙峰以东约1.5公里处。主要游览景点有紫金阁、铁索桥、牡丹园、玫瑰园、植物园等。紫金阁分三层,高33米。逢年过节,山顶钟声震耳欲聋紫金阁与黄河波涛遥相呼应,声音震耳欲聋,数里可闻。月山寺的悬崖峭壁之间有一座铁索桥。这座桥长40米,极其陡峭。
落驼岭
位于月山寺以西2公里处。主要景点是建在骆驼岭主峰上的大禹塑像。雕像高10米,重150吨。雕像轮廓清晰,面部表情生动,生动地再现了大禹治水时的英雄姿态。
汉坝二王城
位于河南省荥阳市东北20公里处的光雾山上,面积6平方公里。北临黄河,东与三黄山旅游区、黄河旅游区相连,西与飞龙顶旅游区相连。南临黄河大观。楚汉两城是彼此隔着鸿沟。相传,刘邦、项羽两军曾在此交锋,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战争古迹。如今,这座城市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值得人们关注。主要景点有:楚汉鸿沟、城墙、张良城古堡、战马嘶鸣雕像、汉二王碑、楚王雕像等。士兵、太公亭、对话流等
炎黄石雕
它是中国最雄伟的雕塑之一。它以山为基础,以山为体,以整座82米高的向阳山为雕像本体。山顶建有高18米的头像,总高100米。米。这个概念新颖、原创且非凡。两位皇帝南坐,法向北,背靠邙山,面临黄河。巨像前有一片空地,周围松柏环绕,中间建有祭坛。从祭坛到雕像的轴线上有一条200米长的神道。两侧各有四个青铜鼎。加上山前的鼎,共有九口鼎,象征着九州四水山永远稳定。广场东西两端各安有大编钟和铜鼓。
6。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当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寺。五朝时,周时改称太史书院。程浩、陈兄弟宋代洛学创始人克乙均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宋代戴学的发祥地之一。书院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年间重建。嵩阳书院历代多次增修,规模渐具规模,布局日趋严谨。书院建筑简洁、典雅、大方。嵩阳书院与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为我国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环境优美,是读书的好去处。书院建筑布局保持清代以前的风格,现有殿堂、回廊500余间,由五个庭院组成。第一个是祖庙,供奉着祖先。与书院有关的先贤先贤,其次是讲堂,讲堂之后是道通寺,最后是图书馆。两侧配房原为成珠殿、书房、学斋。院内回廊墙壁上镶嵌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寄语,其内容具有独特的书法特色。西侧庭院为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的一部分。历代嵩阳书院都有校田,以支付书院的经费。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所高等学府。与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国家重点单位。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嵩山南麓,河南郑州,太室山脚下。因地处嵩山之阳而得名。这里山峦叠嶂,溪流悠长,松柏参天,幽雅幽静。乾隆皇帝游嵩山时,曾留下诗曰:书院内松阳风光最清,石楼犹有故宫题字。在我国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闻名,文化底蕴深厚,以独特的文物而闻名。
历史沿革
嵩阳书院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之地,但作为儒教圣地却是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地方。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始名嵩阳寺。这里是佛教活动的场所,数百名僧侣在此等候。呃。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改称嵩阳寺,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定名嵩阳书院。从此,这里成为历代名人传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战乱。历经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扩建。鼎盛时期,书院占地1750余亩,学生学生数百人,藏书2000余册。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过一千多年的书院教育,完成了这个过程。但书院将永远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载入史册。
历史背景
学院是一所独特的教育机构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组织。它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嵩阳书院经历了五朝、晚唐至晚清近千多年的教学历史。是书院中的佼佼者,为传播中华民族、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宋初,国家太平,文风昌盛。五朝之乱之后,儒家学者都喜欢在山林中寻找一处清静的地方,聚集在一起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居住的地方。据记载,范仲淹、司马光、程浩、程、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司马光的代表作《资治通》《剑》卷九至卷二十一,在嵩阳书院、崇福宫完成。程浩,人称程二成,在嵩阳书院讲学十多年。他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教学清新,通俗易懂。传教励礼,善于教书,学生来往无常,皆受益,如沐春风。康熙辛卯年,全省选拔考生于开封,录取人数较少。每县一人以上,仅登封就选拔了五名考生。著名学者京东出身于嵩阳书院,进士后,曾九次担任御史。嵩阳书院教学条件得天独厚,声名远播。各地学子、弟子纷纷慕名而来,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之一。
教学特色
嵩阳书院我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主要特点是:
1.学院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教育机构。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将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2。学院有大众化的讲座制度,允许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举办讲座和辩论。
3。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分类别教学、不受地域限制。
4。书院注重学生个人阅读和研究,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采取问答形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学院师生关系融洽情谊和深厚的感情。书院名师不仅以深厚的学识和修养教育学生,更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主要景观
嵩山古迹之王——大唐碑
全称“大唐嵩阳关吉盛德胜碑”。始建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纪念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这是一座宏伟的石碑,雕刻精美。全碑共1078字。内容主要讲述了嵩阳寺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轮的故事。文章为李林甫所撰,裴炯篆书为徐浩八行隶书。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唐代碑重80余吨,仅帽子就重达10多吨。在古代,人们是怎么写这样的重碑的主人在哪里?千百年来,每一位来嵩阳书院的游客都必须提到这个问题。在民间,智立唐碑的传奇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欣赏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
奇珍异宝-韩风将军柏
嵩阳书院原有古柏三棵。西汉元丰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赐名第一将军、第二将军和第三将军。
将军柏树高12米,宽5.4米。树身斜倚,树冠粗壮宽阔,像一把大伞遮盖晴空。第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宽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苍老,生机勃勃,枝条挺拔。树干下部有一连通南北的洞,状似门洞。树洞里可容纳五六个人。两条巨大的树枝,弯曲如翅膀,左右伸展,像雄鹰展翅,又像金鸡展翅。每当山风吹来,枝叶摇曳如环,丝竹声犹可闻。三将军白氏于明末被灭。
柏将军的年龄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该树自供奉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朴初先生留下了“松阳有周白,天地三千岁”的赞歌诗。经林业专家鉴定,将军柏为树龄4500年的原始柏。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柏树。
小心游客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白二将军比白一将军大很多。为什么是-第二个?这里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传说。这个感人的传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赋诗颂扬,也给人们留下了启迪。
威严的白将军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丰富的感染力。
书院建筑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线建筑分为五个庭院。从南到北分别是山门、殿堂、讲堂、道观、藏书楼。中轴线两侧的侧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座,大部分为硬山连绵的山脊。灰筒瓦房,古朴,g精力充沛、优雅。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青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完全不同。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
门上对联:
近四边,而居中,联太华恒恒。四壁垒、关河、神岳,历经九朝。是城,是宝依落溪,三座风雨山是山。
四边,唯有中央,将太华与恒恒联结在一起。四塞、关河、神山;
九朝为都城,伊罗涧三座风雨山为高山。
旅游指南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县城北三公里处的嵩山南麓。逍遥谷溪流东西向山脊环绕,缓缓南流,还有嵩岳寺的溪水从西边潺潺流过。两条清溪在嵩阳书院前交汇,名双溪河,然后蜿蜒东南流入郢城。书院南面是一片开阔的沃野。站在嵩阳书院门口举目四望,抬头可眺望嵩岳山群峰,俯瞰登封城全景。环境非常优美,不愧是读书胜地。书院的建筑布局仍保持清代以前的风格,院内有殿堂、回廊500余间。院内走廊墙壁上镶嵌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和寄语。内容和书法各有特色。西侧庭院为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的一部分。
7。世纪欢乐园
郑州世纪欢乐园位于郑州郑州市东南部107国道与陇海铁路交汇处。是集火车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设有机车模型展示厅,为人们了解铁路和列车发展历史、普及铁路知识提供了场所。
世纪天堂娱乐设施
世纪天堂摩天轮是迄今为止亚洲最高的摩天轮,拥有56个重达数千吨的吊船。列入郑州市夜景照明工程后,郑州市市政部门近日投资逾600万元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并在摩天轮上安装装饰灯。灯光由2000多根彩色光管围绕着直径90多米的摩天轮组成。中间的六根菱形柱子也饰有禅宗图案。闪亮的灯管。无论是从灯管的高度还是长度来看,这款灯都堪称亚洲第一灯。 。
旅游小贴士:
门票:80元/人
开放时间:9:00-17:30
详细了解元旦去郑州旅游可以参观哪些景点? ,输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