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助游攻略(北京清华大学自助游攻略)
具体预约机制如下:
个人参观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游清华”,绑定个人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您可以提前7天预约校园参观。 。微信小程序还嵌入了“校园志愿者”智能机器人,可以针对校园参观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在线咨询。
团队参观,登录电脑客户端,至少提前14天进行网上预约,并提交相关材料;按申请顺序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后,提前一周网上报告预约结果。
预约成功的访客可在预约时间内从指定校门进入学校。入口处的闸机可实现高效验证通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在线身份比对和综合验证。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名义预订等问题。
2.北京清华大学旅游指南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由专用西门进,由西门出。未经批准,禁止从其他门进入。
2.北京大学:外来人员可持身份证或护照在东门(地铁4号线北大东门站A出口向西)排队报名入学。每日报名时间为8:30至11:30、14:00至17:00。注册不收取任何费用。清华大学校园参观管理公告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规范校园参观活动,经清华大学审议通过,发布本公告2017年7月12日大学校园综合管理委员会。 1、清华大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研机构,不是旅游景点,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 2、学校保卫处是校园参观的综合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校门管理和校园秩序维护。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共同管理校园参观工作。 3、校园参观开放时间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学校寒暑假(具体日期以学校公告为准)。寒暑假期间,每周一闭馆。如发生校园重要活动或极端天气(如雨、雪、大风、高温、雾霾等),校园参观将暂停。开放日入场时间为上午8:30、下午13:30;上午和下午的截止日期s根据每天到校的访客总数动态调整。 4、参观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安全检查。原则上从清华大学专用西门进、从西门出。未经批准,禁止从其他门进入。为保证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校园分为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非开放区域不对游客开放。 5、来访人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校园环境,遵守校园管理相关规定,不得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6、禁止各类车辆非法招揽顾客、非法经营,禁止摊贩兜售纪念品等商品;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带人进入学校违反规定。 3.清华北大旅游线路北京地铁4号线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主线。 2009年9月开通公益西桥站至安和桥站,2010年12月开通新宫站至天宫园站,共设车站35座。路线全长50公里,途经丰台、西城、海淀,共经过8所大学:
1北京交通大学2北京建筑大学3北京民族大学4北京工学院技术 5 北京外国语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7 北京大学 8 清华大学
4.清华大学旅行指南五年级的孩子去北京旅游,是根据旅行天数来决定的。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安排在北京一周的旅行。第一天可以去天门看看天门城楼和英雄纪念碑,然后去天门e故宫博物院,然后去中山公园。第二天可以去香山颐和园。第三天可以去植物园、北海景山公园,第四天可以去大观园。第六天去了动物园和海洋世界,可以去北京科技馆。第七天,可以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巢水立方
5。清华大学游览路线1.近春花园
近春花园原是清代咸丰帝的故居,也是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址。锦春园的前身是康熙年间,是“惜春园”的中心。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毁圆明园。春园里的房屋全部化为灰烬,成为一座“荒岛”,长达120多年。直到19号才79 荒岛已恢复。
锦春园的核心景观是一诺莲池环绕的小岛。岛上山峦起伏,树林密布。岛的西南侧有一条古老的长廊。岛上经过一座白色大理石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大学
水木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最迷人的景点,位于公子堂后门外。随四个季节而变化的森林和山峦,周围环绕着一池秀水。依偎在山林之间的是两座精致典雅的古阁,额上有“水木清华”四个大字,雄伟、雍容。 “水木清华”四个字出自晋代谢浑的诗:“风吹风,白云屯曾阿,静藏唱鸟,水木清清华。”挂在红上中间的柱子是清代道光进士,贤、通、光三代礼部尚书尹昭庸所写的名联:“门外山光,非同凡响”经历了春夏秋冬万千变迁,窗外云影东来西走,南北游走,简直就是仙境。”
3.夜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绘的迷人景色就在锦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毁圆明园。春园里的房屋全部化为灰烬,成为一座“荒岛”,长达120多年。
1927年盛夏,朱自清教授感受世事变迁,夜不能寐。他走出家门,走进去他以精湛的构思、生动的文笔写下了著名的文章《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流过这片叶子和花。荷塘里飘荡着薄薄的绿雾。叶子和花仿佛被牛奶洗过;它们也像裹着纱布的梦。虽然是满月,但天上有一层薄薄的云,所以照不出来明亮的光;但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事情——良好的睡眠固然重要,但午睡也有其独特的味道。月光透过树林照射进来,在高处茂密的灌木丛上投下锯齿状、斑驳的黑影;弯柳的稀疏影子仿佛画在荷叶上。池塘里的月光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就像佛钟上奏响的名曲。 ”
4.紫清阁
紫清阁原名“逸东阁”,位于公子殿东墙外的土山上。 1978年改名“紫清阁”。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散文作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由于紫清阁就坐落于此,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也源于此地,但事实并非如此。 “《荷塘月色》原址在锦春园池塘西北角,现为纪念,在锦春园东山上建有一座“荷塘月色亭”。
5.清华书院
清华书院位于礼堂大草坪东南部,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首批新建校舍的主体建筑建校初期,总面积4650平方米。 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名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年间,与公子亭西院隔一条巷子相望,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花园主人专门的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居住于此。现为学校总务办公室所在地。
7.清华大学礼堂
礼堂位于校园西区中心。庄严而威严。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坚定、质朴、顽强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并称为“四大礼堂”。
礼堂位于大草坪北端。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南端为舞台。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具有古罗马拜占庭风格,两侧堆砌着巨大的三角形门楣,十字形的斜屋顶与最高的铜质圆顶相得益彰。门前的四根白色大理石爱奥尼亚式(一说是科林斯式)石柱高约两英尺,约可容纳两人抱起,柱子上有数条纵向凹槽,部分圆面各凹槽相交边缘设计,形似花篮,柱头饰毛茛叶,形似花草,整体立柱设计规范、精致、富有生机,属于晚期科林斯式风格。古希腊。礼堂有三扇巨大的圆拱形青铜门,白色大理石门框上嵌有丰富精美的浮雕。白色的门廊和红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内有十几根粗细的横梁。钢筋拼接而成的图案,为整个礼堂的古朴和凝重又增添了一丝生气。每个正门上方都有一扇大窗户,热闹活泼。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设有1200个座位。
8.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图书馆和旧图书馆组成。旧馆于1916年4月动工,1919年3月竣工。新馆又名逸夫堂,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款,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由关院士设计。清华大学昭业.新图书馆的风格与老图书馆基本相同图书馆,它们融为一体,又不失时代感。新旧图书馆共同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存是每一个新建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新图书馆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该建筑被评选为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