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武夷山旅游最大的感受就是山和水俱佳。这种双居旅游胜地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

武夷山,又名虎夷山。

要解释武夷山,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它与武夷山市的关系。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县。近年来,因武夷山火灾,崇安县旅游业一片混乱,故将原崇安县改为武夷山市。这又是一个网红景点改县名的例子。

更名后的武夷山市是福建省下辖的县级市,由南平市代管。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接壤。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d 避暑胜地。景区内有许多独特的丹霞峰林地貌。

武夷山,有“东南第一秀美地”之称,是福建第一风景区。游客来到武夷山,不仅要玩山,还要玩水。这是武夷山区别于其他景区的特色之一。一。

武夷之美在于山。武夷山是全国最典型的丹霞地貌。这里的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有的直入云霄,有的绵延数里,有的悬垂如屏。有的傲然雄伟,有的风姿绰约……

玉女峰。因其形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得名。玉女峰矗立在二曲河南岸。它是武夷山最美丽的山峰,也是武夷山的象征。

天游峰。没有登过天游峰,就不算来过天游峰去武夷山。天游峰有800多级台阶。台阶很窄,形成一条环形路线。游人上下山同一个方向,犹如车辆单行道,故称上天游、下天游。天游峰雨后或清晨可以看到云海。同时可以远眺九曲河第六湾。云雾缭绕的山水美景尽收眼底!

一线天空。一线天位于九曲河二曲以南的一处深峡谷中。岩顶如利斧劈开,长约百米。

一线天景区内共有三个相邻的溶洞。左边叫灵岩洞,中间叫风洞,右边叫伏羲洞。伏羲洞的一线天分为左一线天和右一线天。天空线的斜率是很陡,最窄处只有30厘米(要有被卡住的心理准备)。有一段路是完全漆黑的,会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建议先走右线天,再走左线天,下山后直接返回大门。

天空中会有一些白色的蝙蝠。夏天的时候,这些蝙蝠会向游客抛出“祝福”,所以大家可以准备一顶帽子。

虎啸岩。虎啸岩是景区第二险峰。它有300多级台阶,有的近乎垂直,有的濒临悬崖。攀登虎啸岩有两条路线。一是从好寒坡攀登,过定明桥至山顶,再绕行至天成寺;另一种是从好寒坡左边的台阶下,穿过一片平坦的茶园,然后走台阶。爬上坡,到达天成寺。

武夷山的精神在于水。武夷山山麓有许多清泉、瀑布、山涧、溪流。潺潺的流水声听起来像一首歌。九曲河。九曲河是武夷山最具诱惑力的戏水胜地,全长9.5公里。它依山傍水,水绕山而流,别具风情。 “蜿蜒山峦回转,峰峦抱流水”。这就是九曲河的生动写照。

九曲河游玩如竹筏漂流。这是游客来武夷山旅游必体验的项目。乘竹筏从九曲(星村镇码头)出发,顺流而下至义曲(武夷宫)。整个行程大约需要70-90分钟。一条竹筏可坐6人,沿途可欣赏摩崖石刻。 、悬棺等(勾选九曲竹筏的门票是单独购买的,旺季可能一票难求,需要提前订票)。

水帘洞。水帘洞的泉水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形成瀑布。悬崖上有宋代三圣刘子惠、朱熹、刘公的庙宇。

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食的白云禅寺位于九曲河的尽头。该寺依崖临溪而建,形似悬空寺。山顶是观赏九曲河风光的制高点之一。上面有一个露营平台。在这里露营后,游客可以观赏云海日出。

白云寺中午有素食供游客享用。价格根据游客的意愿而定。捐点香火钱就行了。许多当地人来这里吃素食。

武夷山的魅力在于茶——茶中之王“大红袍”产于武夷山大红袍风景区。武夷山也是福建省茶叶的主产区,素有武夷岩茶之称。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金龟子、白鸡冠、半天药、奇兰等,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被誉为“茶中之王”。

“大红袍”是品质优良的乌龙茶。是我国著名的特种茶。在过去,它是值得皇室的特殊贡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赠送大红袍母茶四两。注意,只有四两。尼克松对宝藏不太了解,私下抱怨中国人太小气,只送了这么少。周总理后来专门向尼克松解释了大红袍母茶的起源,并说:“主席把‘半壁江山’送给了你。”尼克松听说“大红袍”如此稀有、珍贵后,对这茶肃然起敬。

三棵大红袍母树大红袍景区核心的九龙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国家已禁止采摘这些母树的茶叶。

观看《印象大红袍》现场表演《印象大红袍》是张艺谋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之后的第五部印象作品,演出是与武夷山、双城的大型实景演出。

《印象大红袍》是游客来武夷山必看的节目,节目突出讲故事性和参与性。特点是演出区域不同,但礼堂都可以可以旋转 360 度。整个演出场地就像一个拥有1988个座位的巨型茶馆。

五福镇——朱子故里。游览完武夷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不远处的五福镇。知道五福镇的人不多,但知道朱熹的人应该不少。大家从小不都读过《看书有情》这首诗吗?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朱熹。

《读书感想》

作者:朱熹(南宋)

半亩方池开,天光云彩影子纠缠在一起。

问他有多清楚?来取源头的活水吧。

五福镇自古被誉为邹、鲁之乡。它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乡,也是朱熹理学的形成地。朱熹从14岁上武夷山,直至71岁去世。他读书、着书、授徒,并在此生活了50多年。境内文物古迹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