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它是我国著名的五山之一。这里风景秀丽,人文荟萃。被誉为“五山最美”、“文明奥运区”、“中国第一长山”。南起“雁惊寒,声止衡阳”的衡阳慧眼峰,北至“驻足坐恋枫”的长沙岳麓山。夜林,霜叶红如二月花”,横跨湖南省八个县。市区蜿蜒800里,共有山峰72座,其中南岳区有43座山峰。群峰雄伟,雄伟。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所赞叹的:“唯有南岳如此”。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登上山顶,可以看到晴空和群山。可以体会到“飞”的气势。南岳恒山以“历史悠久、名声大噪、五山奇美、万众敬仰的中华长寿山、佛道并存、影响广泛”四大特色而闻名。南岳衡山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为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1984年设立衡阳市南岳区,辖三乡一镇1个街道办事处(月林乡、白甸乡、龙凤乡、南岳镇、祝融街道办事处)人口5.6万人,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面积85平方公里。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南岳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恢复修建了麻姑仙境、穿岩诗林、水帘洞、金刚舍利塔、万寿鼎、高山索道等。有大小景观120余处; 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之一。 2001年荣获全国第一、湖南唯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荣誉。南岳每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6亿多元。恒山因位于五山最南端,故名南岳。南岳衡山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死后,化作五山。头为东岳,脚为西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悦,他的肚子肿了。中岳,他的头发化作美丽的花草树木,给五座山增添了华丽的衣裳。又相传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红鸟打倒,红鸟化为南岳。红色的鸟纹一直是南岳的山徽,山上还留下了神农采药的足迹。况且南岳又名恒山。据古代《周礼记》、《春秋》、《行经》记载,衡山位于二十八星座中震星之翼,“都盈姬衡” ,就像一个衡器,可以称量天地。重量能“克物”,故名恒山。又因镇星旁边有一颗小星,名为“长沙星”,这颗星掌管着人类的寿命(子孙长寿、昌盛),而恒山古属长沙,故南岳又名“首岳山”。自从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的题字后,“寿岳”之名更加名扬天下。后人过生日时常称赞“寿比南山”,指的是南岳衡山;康熙帝在四十七年《重修南岳庙碑》第一句是:“南岳为天南巨镇,对应北斗玉鳞,又称守岳”;雍正10年诏书第一句是“南岳是皇帝长寿之山”。李白曾在诗中赞叹南岳:“衡山青天入紫冥,低看南极老人星,吹散五峰雪,花常落洞。” , 这这里的老人指的是长寿星。可以说,南岳自古以来,长寿观随处可见,如万寿宫、延寿阁、仁寿阁、寿佛堂等。2000年,南岳又修​​建了中华长寿坛和中华长寿鼎。中国长寿山恒山,创造了长寿鼎文化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进一步确立了南岳恒山“寿岳”、“寿山”的特殊地位。 ,形成南岳独特的幸福长寿文化内涵。衡山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五里异景,十里一天,被誉为三大胜地、四大奇观、四海。这三个胜地分别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著名的避难胜地和独特而著名的宗教胜地(即佛教和道教,水火不相容的地方,佛教与道教不共存。他们共存于同一座山,聚集于同一座庙,共存共荣。 ); “四奇”是指祝融峰之高、佛经堂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四海是花海、林海、云海、雪海。春天看花,夏天看云,秋天晒太阳,冬天看雪,是南岳的四个季节。衡山之所以被称为“五山第一秀”,是因为它文美,林美。南岳是中华文化的宝库,被誉为“文明生态区”。历代帝王皇帝都命官员来山祭祀山神,以求保佑国家、造福众生。唐宋以来,儒生、文学家阿提和诗人纷纷到此讲经、吟诗作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南岳也是孕育和传播湖湘文化的摇篮。南岳衡山无山无树,万物翠绿。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树种1700余种,科目600余个,景观林30万亩,原生次生林5.7万亩,其中包括珍稀森林。珍贵树种,如被誉为活化石的千年银杏、濒临灭绝的金合欢和世界罕见的毛绒皂荚、神秘的金钱树、同根同枝等。野生动物有锦鸡等。 、竹雉、大头平胸鸟、穿山甲、野猪、狐狸等,是天然的生物宝库。衡山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g 无霜期和冻结期短。具有夏凉冬冷、雨量充沛、多雾多风天气、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71度。年平均气温14-18℃,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6.8℃,年降雨量1400-2100毫米,雾日达25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