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


位于西安市。是在明初唐代皇城长安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晚期著名的城墙建筑之一。有四个城门:东为长乐,西为安定,南为永宁,北为安源。每座门楼分三层:阙楼、箭楼、正楼。

鼓楼


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北侧,东临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但建筑仍保持原貌。原有的建筑特色。高33米,面阔7间,进深3间。它周围有走廊。是一座重檐、山顶三滴水的木结构建筑。斗拱是insta填充在各层屋檐下,使层次更加分明。阳台呈长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高7.7米,长52.6米,宽38米。南北中间建有高6米、宽6米的城门。门洞内的铺地和底座均由青石条砌成。这座建筑建在基地的中央。

钟楼


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大街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广济街、今西街路口,重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基座呈方形,高8.6米,边宽35.5米,用青砖砌成。两侧各有高、宽各6米的券形门洞。从地面到屋顶有36米高。整个建筑为木结构,重檐覆盖四个角和尖顶。每层均饰有斗拱,并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建造一个新的巨钟。

西安碑林


位于西安三学街。文庙原址。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836-840年)刻刻的《十三经》而建。历代都有增补,规模也逐渐扩大。清代原名“碑林”。
西安事变遗址


在西安,有张学良府、杨虎城致远府等建筑。 1986年,在张学良官邸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