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山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距西安120公里。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依秦岭,北临黄渭河。它是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被誉为“天下第一险山”。华山系由完整而巨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其历史演变可上溯至27亿年:《山海经》记载:“太华山分四向,五千里”。英尺高,十英里宽。”居五山之首,有“华山自古单路”之说。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那里三座主峰:南峰“落岩”,为太华之巅,海拔2160.5米;南峰“落岩”,为太华之巅,海拔2160.5米;还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高耸立,“飞白云影入黄河”,被誉为“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两峰在侧相得益彰,三十六座小峰列在前面。虎坐龙盘,气氛凝重。学者称之为西京王气之源。山上奇峰、怪石、云海、歌泉、瀑布、古迹星罗棋布。著名景点有210多个,其中有空中架起的长空栈道、三边空中翻飞的风筝、悬崖峭壁上凿刻的千尺楼等。 、白池峡、老君里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五大景区之首。关中八个景点。由于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了“云华山”、“雨花山”、“迷雾山”、“雪山”,给人以仙境般的美感。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国”、“华夏”均因华山而得名。早在《尚书》中就有华山的记载。 《史记》还记载,黄帝、尧、舜都曾游览华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多位皇帝也曾到华山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从汉代的杨褒、杨震,到明清的冯从武、顾炎武,不少文人都曾隐居华山幽谷,办学授学。各弟子,一时流行。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被誉为“第四洞天”。山上有半悬洞72个,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从周末开始,道士就一直在云台寺传法。金元时期,华山已成为全真教的发祥地。历代高道中,以陈抟、华山栈道、郝大通、何源溪最为著名。秦汉以来,有关道教和华山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现存篇章200余篇,其中《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笛引凤》等影响深远。隋唐以来,以诗人、词人为代表的李白、杜甫曾写下华山诗词、碑刻、游记1200余首,岩刻千余处。华山也是中国九大观日胜地之一。华山的太阳观赏点位于华山东峰(又称朝阳峰),最佳位置是面向阳台。它就像四面八方的芯片。清晨,向东望山,只见太阳吐出万缕光芒,光芒四射,山峦松林都染上了金色,大地同时交织着七种颜色,使其变得丰富多彩。游客还可以感受华山观日台的无限美景。华山索道(全长1550米)于1996年建成并已正式开通。索道从山脚下沿着当年“智取华山”的步道飞驰而过,直达华山。北峰,落差近800米,蔚为壮观。让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中外游客领略华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