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上游河段——该河段被誉为黄河水能资源的“富矿区”。其中,龙阳峡至青铜峡河段,河谷交替,河床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规划利用高度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年平均发电量近600亿千瓦时。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着当地人民。故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危害多,唯一富”之说。宁夏银川附近土地平坦辽阔,黄河水自流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地区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银川大米品质优良。素有“塞北江南”之称。 (枸杞摄) 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西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这里“没有水就是沙漠,有水就是绿洲”。黄河之水为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勇猛的大河中游——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以压倒性的力量劈开万仞山,形成黄河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段。这段河段有两个著名的地方: 壶口瀑布——黄河奔腾而去,气势如雷。壶口瀑布不仅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勇于吃苦的象征s。开拓和勇敢精神的象征。 “风在咆哮,马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唱出了黄河的雍容,也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无敌英雄气概。龙门——脍炙人口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据说鲤鱼跃过龙门就会变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经过艰苦奋斗达到理想境界的美好祝愿,也激励着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相传此地是大禹治水所凿的峡谷,故又称玉门口。三门峡市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省西部。是黄土高原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它是重要的诞生地之一黄河文化王牌。早在50万至6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耕种繁衍生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使这里成为黄河风光、黄河文化最为集中、最具特色的展示地。三门峡旅游资源的特色可以说是“以黄河为主线,充满野趣和史诗辉煌的黄河生态古文化之旅”。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大禹治水,斧劈三门。据古代传说,大禹留下的镇江石柱的中流砥柱至今仍矗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游的黄河峡谷中。它被誉为中华民族顽强精神的象征。轩辕黄帝,中华民族第一位人文始祖,曾在此铸鼎祭天,建立政权。函谷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雄关之一。老子西入函谷关时,在这里写下了哲学巨著《道德经》。这成为道家思想的源头;函谷关还以其名人、名关、名书而闻名中外。位于城北的虢国遗址博物馆是我国出土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墓葬群。三门峡名山林立,风景秀丽。黄河碧水、柳船行、天鹅戏水,是黄河旅游三大自然奇观;大黄河漂流神奇浪漫,展现出激流勇进、征服自然的无限魅力;甘山国画丹凤蝶舞奥雷斯特公园;鸭乌山风景区群峰秀丽,溪流清澈;玉皇尖省级森林公园松柏常绿,珍禽异兽众多; 、墨眉云雨,古柏参天;鼎湖湾炊烟袅袅,芦苇飞舞,野鸭天鹅叽叽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