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高山景观和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壮观的石灰岩地层、瀑布和温泉。该地区也是许多濒危动物的家园,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自然遗产价值:巨大的地表钙华景观 黄龙以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巧夺天工、色彩斑斓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表1)。它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独有的景观。黄龙卓越的综合景观,以绚丽的高原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这里高山高楼林立,峡谷纵横交错,森林茂密,水质清澈。它们镶嵌着各种精美的洞石景观,如水池、湖泊、海滩、瀑布、泉水、洞穴,点缀着神秘的村庄、寺庙、农牧歌村。 、舞蹈等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它们景色齐全、景色独特,又有机结合、和谐为一体。在高原独特的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阵雨和高原的晨昏季节下,呈现出一幅随时随地、动感十足、神奇的自然景象。 。黄龙主景沟是一条长3.6公里、宽30米至170米的浅黄色表层钙华堆积物,形状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洞石体上,层叠的彩池、咆哮的瀑布、鸣泉、奇花异草、古树老藤,还有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欣然取位。 3400多个洞石彩池在阳光的照射下干净无尘,焕发着光彩。每个有自己的魅力和灵性。古人评价黄龙:“玉玉高耸入云,青松迎白血;金沙铺地,黄龙行万层碧水。”过渡状态黄龙的地理结构在空间位置上处于单元之间的交汇处。从构造上看,它位于扬子准地台、松潘-甘孜褶皱系、秦岭地槽褶皱系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交界处;从地貌上看,它​​属于中国第二地貌台阶台的前缘,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部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水文上,是涪江、绵江、嘉陵江源头的分水岭;气候上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和青海省边缘艾贝特高原-川西湿润带;从植被来看,它位于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和青藏高山高原亚高山针叶区之间。阔叶林、草甸、草原和灌丛的过渡带;动物也分布在南北动物群的混合区。景区内还有东西走向的雪山断裂、虎牙断裂、南北走向的岷山断裂、扎嘎山断裂等,相互交叉。而且,黄龙指挥部与牟尼谷风景区在岩性、层序、沉积等古地理条件和地层结构、构造痕迹等方面均有交叉。这种空间位置的过渡状态,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蕴藏着许多未解之谜,也为各个学科提供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广阔天地。黄龙洞石景观,罕见的洞石世界上的景观,种类齐全,如洞石边石坝七彩池、洞石滩、洞石扇、洞石湖、洞石崩湖、坑,还有洞石瀑布、洞石洞、洞石泉、洞石桌等。 、洞石盆景等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洞石博物馆。规模巨大:黄龙沟连续钙华段长3600米,钙华滩最长长1300米,最宽170米;拥有3400多个彩色泳池;边石坝高达7.2米;嘎石灰华瀑布高93.2米。这些都是中国最好的、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分布集中:在整个地区广阔的碳酸盐岩地层上,钙华奇观仅集中在黄龙沟、扎嘎沟、二道海四个山谷,海拔在3000米至3600米之间。该过程区内黄龙沟、二道海、扎嘎沟分别处于钙华现代形成阶段、衰落阶段和退化晚期阶段,为研究钙华演替过程提供了完整的场所。拼装精巧:在黄龙谷3600米的地段内,几乎所有类型的洞石同时组合在一起,巧妙地形成一条翱翔在雪山森林之间的金色“巨龙”,真正的天然洞石。想知道。中国最东端的冰川遗迹 黄龙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广泛发育清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其中以岷山主峰雪宝顶地区最为典型。其特点是类型齐全、分布密集,以东部居多。该地区山势高低错落,峰林密布。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其中,有现代三冰川:雪宝顶(5588米)、雪兰山(5440米)、门冬峰(5058米)。该地区已成为中国最东部的现代冰川保护区。主要冰川遗迹有角峰(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刃脊(3800米以上)、冰川堰塞湖(3900米以上)等;主要冰碛地貌有末碛体、中碛体、侧碛体、底碛体等;分布于各冰川河谷,其中主要分布海拔为3000-3100米、3550-3650米、3750-3850米。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及其与钙华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