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陶宛语简介

立陶宛语。

立陶宛语是立陶宛人的语言,也是立陶宛共和国的官方语言。立陶宛语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海语系,是现有的两种波罗的海语言之一,另一种是拉脱维亚语。

在国外的超过50万立陶宛人中,绝大多数仍然讲立陶宛语,主要居住在美国,其次是巴西、阿根廷、中西欧等地。

立陶宛语比拉脱维亚语更古老。方言差异很大,可分为两大类: 低地立陶宛语,包括 3 个子方言;高立陶宛语,包括 4 个子方言。

2.立陶宛语

立陶宛民族

立陶宛人今天指的是立陶宛民族和具有立陶宛国籍的人。如今,立陶宛人还广泛生活在立陶宛、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地。

今天的立陶宛人

户田立陶宛语也分为两大方言,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一般来说,它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海语系。文本使用拉丁字母。信仰包括天主教(多数)和东正教。

立陶宛人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涅曼河和道加瓦河流域的立陶宛人和奥克什特人(俄罗斯文献中称其为农牧部落)。利特瓦人)、杰梅特人、齐穆德人、斯卡尔瓦人等

3。立陶宛说什么语言?

答:立陶宛位于中欧和东欧。它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与北部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人口279万。

民族构成:主要民族为立陶宛族,约170万人,占84.2%。其他民族包括: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以立陶宛人为主,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

4.你好立陶宛语

国名: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国旗为黄、绿、红三色横旗。它于1989年3月20日从前苏联独立时被采用为立陶宛国旗。此前,在1918年至1940年间,这面旗帜也是立陶宛的国旗,立陶宛仍然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立陶宛于1941年至1945年间被纳粹德国短暂占领,并于1945年至1989年被苏联吞并。在苏联占领期间,立陶宛采用了另一面旗帜,一面带有黄色五角星和镰刀的泛苏联国旗,锤子位于红色背景的左上角。后来,一条狭窄的道路旗帜下方添加了 ite 条纹和宽绿色条纹。立陶宛现行国旗长宽比原为1:2,2004年改为3:5。

国徽为盾牌。红色盾牌上,一名身穿银衣的骑士骑在一匹白马之上。 马背上,他右手挥舞着一把银剑,左手拿着一面蓝底金色双十字盾牌。前苏联时期使用的加盟共和国国徽。还有一个巨大的国徽,盾牌外侧有一只独角兽和一只狮鹫守护着,上面还有一顶大公王冠。下方有一把三叉戟和“让团结蓬勃发展”的座右铭。

面积:65,30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11年6月,立陶宛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废除县制。全国改为7个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院,共60个地方行政区划s。由单位组成的大小城镇有100多个。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人口:279万。立陶宛人占84.2%,波兰人占6.6%,俄罗斯人占5.8%。此外,还有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犹太族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大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教等。

首都:维尔纽斯,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3.6万。 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17℃。

国家元首吉塔纳斯·纳塞达总统,于 2019 年 7 月就职,任期五年。

重要节日国家重建日(National Day):2月16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立陶宛于7月11日发表恢复独立宣言);国庆日: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托卡斯于1253年7月6日加冕)。

5.立陶宛的官方语言

1991年——我国与立陶宛建交

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意思是“多雨的国家”或“(河流)流淌”。位于波罗的海东部,面积6.52万平方公里。人口371.3万(1996年),81.6%为立陶宛语,8.4%为俄罗斯语,7%为波兰语,其余为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等。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

主要信仰天主教(立陶宛人和波兰人),其次是东正教(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等)。首都是维尔纽斯。资源稀缺,主要是煤炭、矿产、建材等。森林覆盖率为26.4%。工业和农业相对发达发展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00美元(1995年)。货币名称立特。

工业以发展金属消耗较少的工业部门而闻名,例如电子、电气和无线电设备、计算机设备、仪器仪表和机床制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

主要出口产品为食品、饮料、卷烟、纺织品、机床、电子设备、畜产品等;进口黑色金属及化工产品。

公元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国。 1569年与波兰合并,成立波兰立陶宛王国。 1795年和1814年,大部分或全部并入俄罗斯。黎族人民参加了1905年至1907年的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2月16日宣布独立(国庆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40 年 6 月,S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 1940年7月2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8月3日加入苏联。1989年12月,立陶宛共产党宣布脱离苏联共产党。 199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独立,国名改为现名,恢复1940年以前的国旗、国徽。 1991年9月6日获得苏联国务院承认。9月17日加入联合国。1991年9月14日与中国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