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旅游数据分析

旅游业市场结构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业为大众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国际国内市场开拓、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功能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更加明确。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进一步发展,牢固确立了行业主导地位。旅游消费离子在居民消费中发挥主导作用。比重持续上升,为“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战略、保障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万亿元,中国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行业。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促进了人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高。

1.市场持续增长

2006年至2015年,我国外国游客和国内游客数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高达400亿人次。在保持游客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出境旅游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内、入境、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

2.旅游效益显现

如图1-1所示,2006年至2015年,我国旅游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收入达到1136.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42万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4.13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

(二)中国旅游业市场集中度

指标分析 最常用的衡量集中度的指标有:CRn指数、HHI指数和洛伦兹曲线。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拟采用CRn指数作为主要分析工具。该指标通常用顶部的销售价值来表示公司销售额占整个市场总销售额的比例,拟以营业收入来衡量。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行业垄断程度越高。同时,它综合反映了一定市场内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分布情况,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从表2-1中,旅游行业的行业集中度CR4是通过计算我国四大上市旅行社2008年至2015年的营业收入得出的。数值均小于10 %。根据智草艺市场定量结构分析的结论是CR4低于30%,因此我国旅游业目前属于碎片化竞争型。根据《中国旅游产业统计年鉴》分析可以看出,1990年之前,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高度集中。从上表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大批旅行社不断涌现,市​​场结构类型逐渐从极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型演变为竞争型。

2.旅游业市场结构存在问题

(一)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旅游业处于世界前列在国家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激励机制的引入,未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而且,体制上还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旅游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成为独立经营、自主经营的实体。对自己的盈亏负责,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

(二)规划不科学,环境破坏时有发生

旅游开发阶段规划时,未考虑对环境因素采取专项保护措施,自然文化保护遗产遭到破坏,高能源浪费时有发生。发生。由于资金困难,一些景区在旅游设施方面物质投入很少,无力承担昂贵的工程,只能凑合着做简单的事情,导致设施不完善。例如,一些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景点交通不便,民航无法直达。铁路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行。此外,邮电、传输、信息通讯也不完善。这些都有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完善旅游产业市场的措施

(一)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类配套设施

全面推进旅游重点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资源环保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至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建设。

(二)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培育大型旅游产业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旅游企业自主创业、就业优势,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引导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中小旅游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快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旅游企业。

2.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旅游企业把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境内外并购等方式离子等发展自主品牌的途径。引导旅游企业通过国际展览、宣传营销、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管理制度,强化旅游法规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强化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视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和旅游城市建设规划,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土壤和环境等进行专项规划。节约用水、大气防护、噪声控制及配套卫生设施。

四.摘要

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旅游业已经处于“市场转型期、矛盾突出期、管理提升期”。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满足人们基本出行需求到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

2. 2017年旅游数据分析报告

一、2018年西安游客人数及收入

旅游业一直是西安的支柱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是西安的支柱产业。西安的主要景点。西安凭借自身优势,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73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旅游总收入2554.81亿元,增长56.4%。

2、西安乡村旅游发展

西安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已从最初的自发、农家乐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乡村旅游。娱乐性和低层次发展到更加成熟。规划、大投入、规模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正迈向品牌化、品质化、差异化的升级阶段。

西安市共有9个区、4个县。其中,有6个区、4个县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5个市县发展水平较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西安。有四个。西安周边大部分乡镇都建有农村我们的主义项目。旅游收入已超过2.4亿元,成为这些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西安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3。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2019年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 “公告”)。 《公报》显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增长2.9%,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户,增长3.3%。全年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4. 2015-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情况

据统计,2019年越南旅游入境人数约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游客人数8500万人次,同比增长6%以上,旅游收入达720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6%。 2016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旅游人数年均增速达到22%。越南被评为世界上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十个国家之一。

5. 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增长9.7%。按常住户口计算,人均可支配城镇居民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涨幅为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129元,增长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