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旅游人数统计(2015年旅游行业数据分析)
旅游业市场结构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业为大众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国际国内市场开拓、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功能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更加明确。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进一步发展,牢固确立了行业主导地位。旅游消费离子在居民消费中发挥主导作用。比重持续上升,为“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战略、保障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万亿元,中国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行业。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促进了人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高。
1.市场持续增长
2006年至2015年,我国外国游客和国内游客数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高达400亿人次。在保持游客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出境旅游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内、入境、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
2.旅游效益显现
如图1-1所示,2006年至2015年,我国旅游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收入达到1136.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42万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4.13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
(二)中国旅游业市场集中度
指标分析 最常用的衡量集中度的指标有:CRn指数、HHI指数和洛伦兹曲线。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拟采用CRn指数作为主要分析工具。该指标通常用顶部的销售价值来表示公司销售额占整个市场总销售额的比例,拟以营业收入来衡量。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行业垄断程度越高。同时,它综合反映了一定市场内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分布情况,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从表2-1中,旅游行业的行业集中度CR4是通过计算我国四大上市旅行社2008年至2015年的营业收入得出的。数值均小于10 %。根据智草艺市场定量结构分析的结论是CR4低于30%,因此我国旅游业目前属于碎片化竞争型。根据《中国旅游产业统计年鉴》分析可以看出,1990年之前,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高度集中。从上表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大批旅行社不断涌现,市场结构类型逐渐从极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型演变为竞争型。
2.旅游业市场结构存在问题
(一)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旅游业处于世界前列在国家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激励机制的引入,未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而且,体制上还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旅游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成为独立经营、自主经营的实体。对自己的盈亏负责,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
(二)规划不科学,环境破坏时有发生
旅游开发阶段规划时,未考虑对环境因素采取专项保护措施,自然文化保护遗产遭到破坏,高能源浪费时有发生。发生。由于资金困难,一些景区在旅游设施方面物质投入很少,无力承担昂贵的工程,只能凑合着做简单的事情,导致设施不完善。例如,一些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景点交通不便,民航无法直达。铁路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行。此外,邮电、传输、信息通讯也不完善。这些都有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完善旅游产业市场的措施
(一)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类配套设施
全面推进旅游重点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资源环保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至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建设。
(二)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培育大型旅游产业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旅游企业自主创业、就业优势,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引导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中小旅游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快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旅游企业。
2.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旅游企业把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境内外并购等方式离子等发展自主品牌的途径。引导旅游企业通过国际展览、宣传营销、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管理制度,强化旅游法规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强化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视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和旅游城市建设规划,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土壤和环境等进行专项规划。节约用水、大气防护、噪声控制及配套卫生设施。
四.摘要
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旅游业已经处于“市场转型期、矛盾突出期、管理提升期”。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满足人们基本出行需求到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
2.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旅游业发展取得新成果。
3. 2016年旅游数据分析2016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旅游促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在扩大内需、繁荣经济、促进就业、脱贫攻坚、和平使者、友谊桥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支持旅游、促进旅游的良好氛围。口号是:热爱旅游、热爱生活。
4、2017年旅游数据分析报告1 . 2018年西安游客人数及收入
旅游业一直是西安的支柱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是西安的主要吸引力。凭借优势,2018年西安接待国内外游客2473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旅游总收入2554.81亿元,增长56.4%。
2.西安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兴起以来20世纪90年代西安的旅游,已经从最初的自发、农家娱乐、低水平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规划、大投入、规模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正迈向品牌化、品质化、差异化的升级阶段。
西安市共有9个区、4个县。其中,有6个区、4个县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5个市县发展水平较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西安。有四个。西安周边大部分村镇都有乡村旅游项目。旅游收入已超过2.4亿元,成为这些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西安经济的发展,给西安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的效益
5。 2015中国旅游年2015年1月23日,日本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韩国首尔“中国旅游年”开幕致贺电,祝愿“中国旅游年”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1月14日,“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习近平主席向开幕式致贺词。习近平对“中国旅游年”活动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友好的印度人民致以诚挚问候。
6. 2015旅游行业数据分析论文文化旅游的定义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理解、体验人类文化特定内容目的的行为过程。一般指以领略异国传统文化、寻访文化名人遗骸、参与活动等为目的的旅游。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今游客的一种趋势。
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游客、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旅游美。通过观赏其审美特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统一的原则。笔者认为,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应该在旅游美学中继承和发扬。真理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我如果它不真实,它就不美丽!善良是最高目标和功利主义。这是美丽的前提。如果不好,那就也不美。美是基于真善美的最佳感性表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观方面,人们不满足于大自然的恩赐,依靠物力和智力,大力移植人工景观,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微型景观随处可见。随处可见世界名城、民俗文化村、沦为宣扬封建迷信鬼文化的所谓风景。除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之外,根本没有美育。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很快就会被塑造成德!这种风气不应该提倡!完美不一定就是完美!这些捏造出来的假风景是不真实的,美感无从谈起。美的享受和美育不都是枉然吗?
美丽的风景只有在真善美的基础上,以其令人愉悦的形象才能吸引人的感官,唤起愉悦的审美感受。当徐霞客登上莲花峰,目睹黄山峰峦起伏、云雾奔腾的迷人景色时,不禁“尖叫如痴”……这就是黄山给霞客带来的浓浓的美感。
旅游之美让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沉浸感、立体感的特点。只有旅游才能从行、看、听、闻、触等多方面给予人们大量关于美的信息。不难想象,当你们正处于一个看起来像舞台布景的人造景观中!
随着世界和平、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几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加速了旅游经济的工业化进程。旅游对全社会的推动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进入21世纪初,我国旅游业综合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五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
旅行时,我们看到“美丽的城市,芬芳的山谷,起伏的田野,玫瑰色的春天,金色的秋天。
旅游资源和历史遗迹的开发,古迹的保护应该本着真、善、美的原则谨慎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里有一个问题。各地旅游部门决策者提高自身审美素质也刻不容缓。
“华夏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美!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无限博大的山水等待着我们去俯视、深入探索、综合利用。
发展风景旅游我们决不能忘记“按规律建设”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景观美学的规律来办事,其核心是保护自然美,要慎重处理好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一般来说,风景名胜区应该注重自然美。美可以丰富、丰富、强化自然美,并力求达到两者的和谐结合。古代画论曾对此给出过非常精辟的解释:“山之身,以石为骨”。树为衣,草为发,水为血,云烟为神,雾为天气,庙宇村落桥梁为装饰品。 ”
不要为了发展旅游而炸山填谷、毁林断河、破坏自然景观!众所周知,自然景观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补偿。e.黄山如果没有奇松、奇石、云海、温泉……就不会成为“五圣山归来不见山,归来未见山”的世界级旅游胜地。黄山不见山”!
对于各地旅游酒店建筑来说,需要以建筑美学、环境美学、景观美学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对各地的旅游酒店建筑进行全面的审视。酒店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建筑和环境。关系。要以人为中心,协调自然、人、建筑的关系。要从游客的审美心理、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出发,尊重人、尊重环境(n
这里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真善美统一的基本审美原则。求真,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善意味着实用、功利,延伸到经济利益。在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前提下,努力建设美观、舒适、多样、充满迷人魅力的旅游饭店,吸引中外宾客,让远近宾至如归。
当然,从建筑造型、景观美化到室内设计,一切都需要精心设计。既要有中国特色、有地方色彩,也要有时代精神。酒店建筑和美学问题也是旅游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审美旅游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旅游之间的相互渗透。在具体的审美传播活动中,审美旅游文化作为审美文化与审美语境的特殊组合而存在,代表着审美传播受到影响和影响的约定俗成和传统维度。
一方面,它可以独立于神话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科学文化等而存在,集中于艺术活动和产品形式;另一方面,这些艺术活动和产品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广义的审美旅游文化活动。
旅游文化是指以人们的精神体验和审美形式观察为主的社会感性文化。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代文化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的。干,特别是艺术和文化系统。它是当代文明文化日益审美化、更加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
从人类文明文化的演进来看,审美旅游文化是继人类工具文化、社会理性文化之后出现的第三种文化形态。它体现了文化积累和量变的过程。文化和文明的先进形式。
每一个旅游从业者、游客——说到风情美,都是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外表,还包含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不仅表现一个人的容貌、行为、仪表、仪态,而且表现一个人的思想、精神、知识、修养、性格、气质。所谓风度美,就是人的人格美。它是一个综合人的外表和内在本质的高度统一的深刻表达。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良好的风度时,绝不仅仅指他的外表,而是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结合。粗略地说,应该是坚定庄重,优雅大方,洒脱脱俗,不卑不亢。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尤其要克服崇尚异物的心态,给人以淳朴、美好的印象。
古人云:“人懂得修饰自己的外表,而不懂得修饰自己的本性”。这意味着人们往往只注重外表的修饰,而忽视了内在修养的自我提升。这确实是人们的通病。一个人没有内在美,无论他外表多么美丽,也只能是表面的,根本不能说是美丽的。对于旅游接待人员来说,提供美女是根本不可能的。周到的服务、优质的文明服务……
云龙,文化领域的创造者
7. 2015-2017年我国旅游相关指标2005年中国经济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0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29.296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次达到12.1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7686亿元,公民出境人数3103万人次,各项统计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一、入境旅游
——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2029.23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0.3%。前一年。其中:外国人2025.51万人,同比增长轻松度19.6%;香港同胞7019.38万人,增长5.5%;澳门同胞2573.41万人,增长17.6%;台湾同胞410.92万人,增长11.5%。
——2005年,入境我国过夜游客468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
——200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29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2、国内旅游
——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城镇4.96亿人次常住人口比上年增长10.0%。增长8.1%;农村人口7.16亿,比上年增长11.4%。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5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支出3656亿元n,农村居民旅游支出163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人均旅游支出436.1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737.12元,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227.62元。
三、旅游总收入
2005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7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四.出境旅游
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比上年增长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个人原因出境2514万人,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里。
8. 2015-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情况据统计数据,2019年赴越南旅游的游客人数达到约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游客人数8500万人次,同比增长6%以上,旅游收入达720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6%。 2016-2019年,旅游人次年均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22%。越南被评为世界上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十个国家之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