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缅甸旅游指南(南京到缅甸多少公里)
2236公里,瑞丽市,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东与芒市接壤,北与龙川县接壤,西北、西南、东南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庄面对面,毗邻缅甸国家港口城市木姐。是我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施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瑞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内陆港口、重要的珠宝集散地、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2.南京到缅甸多少公里1941年2月,在缅北抗日战斗中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戴安澜
滇缅公路——这条交通道路,经过走过中国最险峻的山区,渡过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数千公里,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民族生存的生命线。 “七七事变”后,中国后方抗战时期所需的战略物资和民用物资全部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战略物资储备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
1942年3月,缅北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夏季。连接中缅的缅缅公路上,尘土飞扬,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就像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大规模挺进缅甸,拉开了中国远征军海外征战的序幕。翻开了历史悲惨的一页……
缅甸战争伊始,纳国民军率中央三个军为主力,率领全国最精锐的第200师进入缅甸作战。抗日名将戴安澜奉命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参加缅甸战争,以“在海外展现威望,主持正义”。行军途中,将军豪情壮志地写下《七绝·远征》:
千里旌旗飘扬,
王军离岛,灭之。
鞭子指向远处的花,
诸葛前辈又来了。
乘马车过八荒,
征战功绩与秦始皇齐名。
要明宇宙,安离恕,先拉长弓,射夕阳。
在歼灭大批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包括许多远征军官在内乌丁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少将
在歼灭大批日寇的同时,包括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少将在内的多名远征军官,包括少将在内的多名远征军官安澜,
然而,英国人万万没想到,保卫缅甸只需要中国人拖延。第200师作为全国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师,也是国军的王牌师,开始在铜鼓与敌作战。在接下来的短短两个多月的缅北战斗中,居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血战功绩。 ,一步步走向崩溃和毁灭;戴安澜将军本人身披马皮,死在缅北丛林
投身抗战:有力挽狂澜的雄心,立下卓越功勋
戴安澜1904年出生于安徽武威,原名丙阳。孙中山先生在革命思想的感召下,在叔父端甫的指导下,于1924年3月前往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为表达自己的斗争志向在天空中力挽狂澜,他改名安澜,并取了绰号“海鸥”。因此人们也称他为“海鸥将军”。
在国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十几年里,他时刻思考着如何收复失地、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在那个战乱激烈、列强横行的时代,将军将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视为最好的榜样。他在日记和书信中写道:
“爱国主义的作用有多大!……只有收复东北失地(1891-1899年甲午战争以来) )和六十年的民族仇恨c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清楚了!夜深了,我怀着愤怒的心情,寻找必要的休息。”
“今天是 9 月 18 日事件六周年。国家危难,悲愤万分!……我们这一代人,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消极,不要悲观,来拯救世界。报国兴邦。”
“要完成伟大的事业,每个人都要有做中国人的志向。我们战争的目的是拯救国家。 ,日本终将战败,只要我们奋力拼搏。”
1933年3月,戴安澜任国民军第17军第25师第145团团长,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因功被授予五级云辉奖章;1937年8月,台儿庄胜利后,荣获华州奖章,升任第89团副司令员D愿景; 1938年夏,参加武汉保卫战,立下汗马功劳。 1939年11月,参加昆仑关战役,获四级“保定勋章”。
1942年3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戴安澜奉命率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200师前往缅甸战区,接手英军抗日作战缅甸的侵略者。他们在铜鼓保卫战和唐集进攻战斗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敌人,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固守过去:纠正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
戴安澜将军率领的第五军200师是抗战时期反复建设的一支部队。抗日。齐勋的机械化装备部队。 1942年3月8日,作为先遣部队的第200师远征军,连夜赶赴铜鼓。这是一座位于缅甸南部平原的小城市,距缅甸首都仰光260公里。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公路、铁路、水路交汇。此时,英缅军队在日军猛烈攻势下,如潮水般撤退。
19日,追击撤退的英缅军队至皮尤河西岸的日军率先与保卫铜鼓的第200师团先头部队交战。战斗消息传来,戴安澜宣布:“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备。师长先立遗嘱:如果师长战死,则由副师接替。”师长;副师长在战斗中牺牲的,由参谋长接替;团长在战斗中牺牲的,由参谋长接替。营长将接替他……等等,各级。”
21日,铜鼓城北永克岗机场被日军占领,200军后路守城师被切断。。28日夜,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突袭2第00师团部,师长戴安澜扛着机枪,率部奋战日军。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夜,总部全体官兵的子弹全部耗尽,刺刀都折弯了,处境危险,幸亏一营的援军黎明时分赶到,师部
由于西线英军始终没有主动配合行动,再加上英方的拖延,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被运送到铜鼓前线线路按计划进行。 200师苦战12天,伤亡惨重。人数有两千多人,但这时候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援军也赶到了。 28日,其先头搜索分队组成了一支仅有400人的混合快速纵队。渡过西荡江,击退东岸中国守军,威胁200师撤退。为防止全师被集结歼灭,30日晚,铜鼓守军主动战略撤退。
铜鼓保卫战是缅甸保卫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歼敌数量最多的一场战斗。而且,在仰光失守的不利形势下,敌军仅以9000人的队伍,兵力、装备、空中优势均占优,苦战12天,使日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自南方入侵以来。这也是远征军在缅甸作战的首场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对东南亚和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也初步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
另类英雄——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记
另类英雄——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记中国远征军收复唐吉:局部胜利永远无法扭转远征军的败局
4月,缅甸战场局势风云突变。随着英缅军队相继失城、失地,中国远征军和中英同盟结成。英缅军队一步步陷入失败的泥潭。
4月21日,戴安澜奉命收复唐吉。 24日拂晓,戴安澜率军发起进攻。他先后攻占南、西、北三面高地,并闯入城内与敌人进行激烈的巷战。将军来到前线指挥。战斗一直持续到半夜,唐吉被俘。好消息传来,不仅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也给东线局势扭转带来了希望。戴安澜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中国、美国、英国的报纸上。
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经无法阻止中英联军在整个缅甸战场上的迅速溃败。日军第56军除了应对正面敌人外,还继续秘密穿越越过缅泰边境长达1500公里的原始森林,又难以捉摸地出现在后方腊戍、密支那等城市的中国守军面前。
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强大的抵抗,中国远征军回国的咽喉要地就被一一丧失。
戴安澜的部队被日军重重包围。形势危急,上级紧急命令他率部突围回国。
死在丛林中:将军堪称“最顽固的外人”
5月初,中英盟友彻底溃败。 5月10日,远征军退至湖康河谷,被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本飞机多次俯冲到道路上,向人群密集扫射。结果,军队乱了不战而逃入山林。戴安澜所在的第200师负责掩护文座地区撤退,暂时与军部失去联系。
戴将军率部撤退到泰国、缅甸、老挝边境地区的原始森林地区。条件极其艰苦。士兵们没有食物,没有衣服。他们每天只能吃野草和蔬菜充饥,70多天要翻山越岭。 1942年5月16日,大雨中,戴的师突然遭到日军重兵伏击。经过两天激战,全师伤亡惨重。戴将军在指挥抢占小平山坡上敌人阵地时,不幸被敌子弹击中肺部。 ,大出血,没有治疗,伤口就发炎溃烂。 5月26日,第200师进军茂榜,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为国捐躯。他年仅37岁。当时缅甸没有木棺,将军裹着马皮回国。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到达广西泉州,遗体安放在香山寺。沿途人们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为戴将军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泉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国葬。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送来挽歌、挽联和花圈,高度评价戴安澜将军为国牺牲的精神。蒋介石的挽歌是:“虎头吃肉,负英雄气概,看千里万里长征,与敌人周旋无忧无虑;马皮包裹尸体,是对战友的奖赏”。伟大的志向,可惜伟大的荣誉没有得到,那么什么是徒劳的痛苦呢?”毛泽东的挽歌是:“外国侵略需要将军被赋予采摘野草的任务。师父号称机械化,勇夺猛虎之力。东瓜守卫血流成河,日军被击退。战死沙场,志气不违。”周恩来的悼词是——黄埔英雄,民族英雄。
表彰戴安澜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伟大贡献1942年10月29日,美国政府授予他功绩勋章。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人,是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签署的命令罗斯福表示:“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作战英勇,指挥英勇1942年协约国缅甸战场,援英抗日。
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戴安澜陆军中将军衔,并批准戴安澜的光荣名号记入烈士名录。南京靖国神社。1943年秋,戴安澜灵柩从广西泉州迁至安徽芜湖老家。
1956年9月21日,中央人民内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遗属颁发《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书》。
3.从南京到缅甸的路费大概是多少?我是来自佤邦的女孩。我的父母都是佤族。我找人申请缅甸身份证去年办卡。 Mando,不,我在缅甸有亲戚。我在普洱生活了很长时间,只会说佤语和汉语。我真的对缅甸语一无所知。幸运的是,那里还有认识证书的人。其实,在佤州这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费用大概是10000到20000元。如果你真想娶那个女孩,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祝你们二位新婚快乐
4. 南京到缅甸多少公里南京在云南的东西偏北方向。
位于云南以北偏东约30度处。如果从云南走直线到南京,会经过贵阳、武汉、合肥到达江苏南京。总里程约2172.0公里。距上海西北不到300公里。
扩展信息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位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与贵州、广西毗邻,北与四川相连,西北与西藏相连,西与缅甸相连。南部毗邻老挝、越南,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5.南通到缅甸有多少公里缅甸有7个城市
主要城市仰光,前首都,现最大城市,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政治政治中心。缅甸境内经济文化中心和海陆交通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线通往V三角洲各地和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仰光港距海港仅34公里。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缅甸每年80%的进出口贸易经过这里。全国主要铁路、公路均聚集于此。市区总面积约352.86平方公里。仰光自然风光优美,景色迷人。举世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 2500 多年前。它高100米,顶部镶嵌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塔身覆盖着20516块金片,日夜形成金碧辉煌的外观。仰光港建于1852年,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港口之一。缅甸迁都后,人口超过500万的仰光将作为直辖市,继续发挥经济中心作用其商业首都的中心。勃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伊洛瓦底省的首府。是西南门户,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左岸,距河口以南120公里。位于仰光以东约150公里处。人口:144,000(1983年)。历史悠久的大米交易中心。有机械制造、造船、金属加工、碾米、制陶、锯木等工业部门。缅甸生产的雨伞颇有名气。出口主要是大米和柚木。万吨级船舶可进出;有一条铁路向东北延伸,在Libotan附近与仰光-卑谬铁路相连。 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通往仰光的高等级公路。内比都(Nay Pyi Taw)现为缅甸联邦首都,是缅甸中部山区的战略重镇。内比都原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市,目前人口约800,000。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离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内比都位于缅甸中部西当河流域的一个小盆地中,北面群山环抱,南面是平原。铁路穿过其境内。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周围是丛林和山区。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内比都有农、林、牧三所大学。内比都曾经是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目前被军政府软禁的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的父亲)发动独立战争的军事要地和共产党游击队大本营。主要居民为缅族,还有掸族、克钦族、克伦族、克耶族、德努族、布朗族、布乌族等少数民族。曼德勒是第二大全国第一大城市,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中部地区的军事中心。曼德勒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海拔76米,人口458万。它位于中部干旱地区,守护着伊洛瓦底江。是永嘉王朝于1857年修建的新都。旧都位于现城郊区。二战期间大部分建筑被毁,只剩下古皇城和城楼。工业有茶叶包装、丝绸纺织、酿酒、玉雕、铜铸金箔工艺以及造船、食品、木雕、金银珠宝等。是缅甸中部物资集散地,也是缅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大陆交通枢纽。水路可以沿着伊洛瓦底江延伸到密支那,再到仰光。呃。有铁路南至仰光,北至密支那、腊戍。许多道路在这里交叉。郊区还有甘米亚特奇机场。城内有达弗林城堡、紫禁城等遗址,还有寺庙、修道院和古英国政府建筑。郊区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顶的寺庙建筑精美,山脚下还有许多白塔和广场。是缅甸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旅游胜地。该市是文化教育中心,拥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中专、艺术、音乐和戏剧学校,以及博物馆和现代化医院。当地的缅药、缅药在八莫佛寺所在地中国闻名全国。实皆(Sagaing)是缅甸中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实皆省的首府。向南16公里曼德勒以西,伊洛瓦底江右岸,有铁桥与阿瓦相连。人口约为20,000人(1983年)。它建于十四世纪,在十八世纪下半叶曾一度是缅甸的首都(1760-1764年)。棉花、芝麻、盐、小米的集散地;交通中心,仰光至密支那铁路穿境而过,西至钦东河东岸的蒙育瓦、耶乌也有铁路支线。通往仰光的水道常年通航。密支那是缅甸联邦北部的一座城市。是缅北边境重镇、克钦邦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镇守着伊洛瓦底江,位于中国边境以东约50公里处。密支那是缅甸最北端的河港,也是铁路线的终点站。东枝是缅甸东南部的一座城市掸邦首府。位于泽东100公里处的塔内。人口:108,000(1983年)。市区地处海拔1436米的高原,气候凉爽。东边有郁郁葱葱的东枝山,西南十几公里有著名的茵莱湖。有铁路支线通往塔泽,然后与仰光-密支那主线连接,横跨掸邦高原的塔泽-景东公路也由此经过。腊戍:缅甸东部重要的贸易城市。距曼德勒东北约230公里。人口约4万,其中有大量华人和华侨,是中缅陆路交通和贸易中心。附近出产茶叶、各种有色金属矿产和红宝石。铁路通往曼德勒;高速公路南通东枝,北通中国云南。距畹町约130公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