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美食呢?

月饼、菱角、糯米糕、团圆包子、菜糕等

1.月饼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元朝末年,汉族想要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迟迟无法传递消息。于是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谋。据说今年会发生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买月饼在中秋节吃,才能避免。回到家,我咬了一口月饼,发现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中秋之夜,杀鞑靼,迎叛军!”于是大家起来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保留了下来。

2.据说中秋节吃荸荠可以让孩子更聪明。荸荠的吃法大多是用水煮(或盐水),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去皮的荸荠与大米一起煮成咸白粥,吃完甜荸荠后食用。吃完月饼,喝一碗荸荠粥,当场去除胃里的很多油腻。

3.在陕西西安,每逢中秋节,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子,全家人一起吃一个包子,称为“团圆包子”。包子有上下两层,中间有芝麻。用一个大碗在馒头顶上划一个圆圈,象征着中秋之夜。圆圈内刻有一块“石头”,上面立着一只吃蟠桃的“小猴子”。包子入锅煮熟后,切成方型。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一颗牙齿。如果一家人短暂外出,就会留下一颗牙齿。当一个女孩结婚后,父母家人都会送包子到她家门口,以示全家人永远不会忘记团圆。

4.中秋节吃糯米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为纪念楚国大将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人们通常把中秋节视为仅次于春节的农历节日,素有“小过年”之称。中秋节天还没亮,家里的妇女们就早早起床,开始干活,把洗干净的糯米倒入木蒸笼里蒸。

5.在陕西西安,每逢中秋节,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子,全家人一起吃一个包子,称为“团圆包子”。包子有上下两层,中间有芝麻。一个大碗是用来盛水的。在馒头顶上划一圈,象征中秋之夜。圆圈内刻有一块“石头”,上面立着一只吃蟠桃的“小猴子”。包子入锅煮熟后,切成方型。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一颗牙齿。如果一家人短暂外出,就会留下一颗牙齿。女孩出嫁时,娘家人都会送包子到她家门口,以示全家人念念不忘团圆。

6.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宜兰地区还吃一种菜糕。菜饼是用面粉做的,中间加红糖烤制而成。吃起来酥脆爽口。

中秋节应该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每逢各种节日,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美味的食物。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在阿迪说起吃月饼,其实还有很多传统美食。以下是我在中秋节期间应该吃的传统美食清单。欢迎阅读。

1.柚子

回忆:月亮保护“柚子”

中秋节吃柚子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近期,大量柚子涌入南宁市场。很多人只说柚子虽然只是时令水果,但中秋节吃柚子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柚”与“你”谐音,寓意希望月亮保佑你。因此,人们在中秋祭祀时喜欢用柚子。柚子的另一个用途是缓解疲劳。月饼吃多了,吃一块酸甜可口的柚子,会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很多人吃柚子,都是削皮吃果肉。建议保留皮并制作成到各种菜肴。柚皮扣是中秋宴席上的必备菜肴。据南宁老百姓林谢介绍,先将剥好的柚子皮放到火上烤。青皮烧焦后,用刀片刮去,然后泡在水里,捞出片炒,加入一些肉末和辣椒。 ,就成了一道美味。

吃新食物:以柚皮为主,肉类为辅

传统的吃法很多人都知道,但新的吃法需要创意。南宁一家经营广西菜的餐厅的主厨吴志强已在该行业工作多年。他每年都会做柚皮菜,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前我吃柚子皮,是因为生活艰苦,不愿意浪费,所以连柚子皮都吃了。但现在吃柚子皮是为了缓解疲劳和消化食物。 “客人不喜欢吃大鱼大肉t。 “这个柚子皮一上桌,大家都赞不绝口。”吴志强说。想要做出好吃的柚子皮,肉就得下大手笔,猪油不够香,鸡鸭油就不够了。更好。红烧鸡或者炸鸭的时候,加入柚子皮一起煮。柚子皮的吸油能力非常好,可以把鸡鸭的油全部吸走,鸡鸭的油脂很香,配上柚子的香味

厨师建议:柚子皮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刀把外面的青皮剥掉,这样处理后的皮可以保持其原味。原味,但缺点是容易腐烂,千万不要用来炖,否则味道还没吸收,柚子皮就化了,用筷子夹不起来,要用开水焯一下,然后迅速取出浸泡在准备好的果汁中,味道吸收后立即取出;另一种方法是将柚子皮晒干或用火烤。烤过的柚子皮更香,吃起来更有嚼劲。柚子皮加工后可炒或蒸。不易腐烂且易入味。选择柚子皮进行烹饪时也有注意事项。沙田柚皮薄,吃起来没有嚼劲,所以最好选择皮厚的柚子。厨师的经验是,肉甜的柚子皮会苦,肉酸的柚子皮会微甜。所以,在家买个不甜的柚子还有一个好处:它的皮很好吃。

2、芋头

回顾往事:中秋节“剥鬼皮”

清朝乾隆《潮州府》记载《历代记》:“中秋玩月,剥芋头吃之,谓之剥鬼皮。”可见吃芋头的习俗由来已久。广西出产的芋头品质优良,中秋餐桌上往往少不了这道菜。过年吃的芋头五花肉,丰盛又油腻;相比之下,中秋节的吃法就简单一些。

56岁的南宁人王萍回忆,小时候中秋节,她经常吃芋头。将小芋头放入蒸锅中,一一蒸熟,不加任何配料。然后剥皮,沾酱油吃。那时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好吃。王萍记得,她每次都不喜欢沾妈妈准备的酱油。她喜欢自己的吃法,就是把芋头籽蘸糖或盐吃。后来她发现有人把芋头蘸醋、辣椒酱、蜂蜜吃,据说味道不错。

新食物:荔枝脆皮鸭

喜欢看动画片的人应该还记得《麦兜的故事》中斯普林菲尔德华华幼儿园的校长教孩子们的话:“荔枝” ”“火鸡鸭”。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但广西烹饪大师王唐浩一听就明白了。他说这道菜其实是“荔枝脆皮鸭”。早在20年前,王唐浩就经常做这道中秋宴必点菜。即使在今天,它的制备也被认为是时髦的,因为毕竟它不容易看到。做法是用红烧鸭的方法炖鸭,对半切开,去掉鸭骨;将芋头片蒸熟,然后用勺子磨成芋泥;将芋泥与油、盐、味精等混合,调味后平铺在卤鸭内。将沾满芋泥的鸭子放入油中,煎至鸭皮酥脆,即可出锅并切成块。这道菜外脆内嫩。芋头的清香与鸭肉的油腻融为一体。当你咬下去的时候,你的嘴里会留下一股芬芳的香气。只是这道菜的工艺太复杂,现在餐馆里已经很少见到了。

厨师建议:所谓的新菜品只是类比。家庭主妇也可以在家当厨师。只要他们发挥想象力,他们可以用鸡肉、五花肉或其他肉类代替鸭子。可以做出一道好菜。挑选芋头时,要挑选外皮略带紫色的芋头。剥开后,芋头肉上布满红筋一样的花纹就最好了。只要芋头选得好,无论怎么煮都会好吃。

3.糍粑

评语:糍粑比月饼更重要

中秋节吃糯米糕,书上很少有记载,但在广西很多地区,确实有吃糯米糕的习惯。有这样的习俗。有的地区,过中秋节可以没有月饼,但不能没有糯米糕。家住桂林市的龙雪娇记得,小时候,中秋节前她都会做糯米糕。方法是将新收的糯米清洗干净,放入蒸笼中蒸熟。将其放入石臼中,捣碎。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做好。每个圆形蛋糕都要晾干。每到中秋节,妈妈就会拿出几个放在火上烤给兄弟姐妹们吃。烤好的糯米糕,外皮酥脆,里面却是粘稠的米浆,口感特别。桂北也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和糯米糕都是用糯米做的。 《中国民俗》一书记载了桂北青年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会一起唱歌,一起去村里。女孩选择性地将年糕送给男人。如果年糕平淡无奇,说明女孩对男孩不感兴趣;如果年糕略带甜味或甜腻,则表示有希望。如今,这种传统在农村已经逐渐消失,但年糕却依然存在,每年中秋节都会盛大亮相。

吃点新东西:烤粑粑

在壮族地区,粑粑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食品,也是每年过节时的必备食品。有的糯米糕还有馅料,有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后来又出现了红豆沙、绿豆沙等馅料。一种新的吃法是将白糯米糕烤熟,撕成两半,加入芝麻、花生、红豆、绿豆。总之,吃者想吃什么馅料就加什么,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冰糕放在一起吃。

厨师提示:糍粑是广西​​的传统美食。吃了几百年还想吃新的,就得动动脑子。南宁一家酒店的主厨徐东平表示,糯米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所以添加辅料的味道不需要太浓。既然是中秋节,可以结合一些季节特色,比如桂花蜜、玫瑰蜜等。香精中添加蜡香,味道更佳。

4、田螺

回顾:八月吃田螺

中秋节吃田螺,是因为田螺这个季节是如此丰满。没有小蜗牛,还没下蛋的蜗牛此时的肉质最好。南宁老百姓王碧珠说,曾经有一位老人告诉她,对着月亮吃螺蛳,越吃越香。你吃的越多,你的眼睛就会越亮。明明是老人哄孩子的玩笑,但吃田螺的记忆却一直存在她的脑海里。提起田螺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记载:“八月望日,人食芋头,食田螺。”

吃新:田螺田螺也可以做馅

炒田螺 吃田螺并不是什么新吃法。加上紫苏、辣椒、酸笋,炒一堆田螺,一盘美味佳肴就上桌了。如今,它在夜市上很常见。蜗牛馅的制作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此菜是桂林平乐、阳朔地区的特产,流传已久。但在广西其他地区,很难吃到正宗的食物。厨师徐亚东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道菜的制作方法。一个中秋节吃螺蛳的好处是肚子里没有小螺蛳,所以很适合做螺蛳馅。将蜗牛尾部的壳敲碎,取出蜗牛肉。将螺肉、猪肉、香菜、薄荷、紫苏、甜菜一起切碎,拌匀,填满空螺壳。将螺蛳放入汤中煮沸,然后加入紫苏、腌笋等佐料炒香,一盘美味的酿螺蛳就做好了。

厨师建议:市民去市场购买蜗牛时,由于不知道其来历,最好提前一天买回来,放入清水中,等到蜗牛在吃它们之前已经吐出了所有的泥。

中秋节必吃的10种食物

1.桂花糕

农历八月十五,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开了。聪明能干的人们将桂花做成美味糕点香​​气扑鼻,特别是桂花做的绿豆糕,深受人们喜爱。

2、大闸蟹

秋风一吹,螃蟹腿肥了。中秋节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喜欢吃螃蟹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不过中秋期间螃蟹的价格肯定会上涨,所以最好提前购买。

3、糍粑

中秋节吃糯米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了纪念楚国大将伍子胥,一直流传至今。做糯米糕时,加入桂花,蘸上黄豆。将面条和棕色糖浆一起吃,风味独特。

4.田螺

中秋节吃田螺可以明目,中秋节前后有很多好处。o 螺蛳肚子里有小螺蛳,而且肉质很肥美。正是吃蜗牛的最佳时节。广州等地有煎田螺的习惯。

5、芋头

江浙一带,中秋节吃芋头,与“船”谐音。老祖宗保佑你找到好工作,也有辟邪、消灾的寓意。而像芋头这样的粗粮也对身体有好处。

6、柚子

柚子也是很多地区中秋节的必备食品之一。 “你”谐音,意为祈求月亮赐福。吃完油腻的月饼,再吃点酸甜的柚子解渴、开胃、解腻。

7、南瓜

中秋节吃南瓜是一种特殊的习俗。中秋节恰逢南瓜收获的季节。它们是最大、最美味的。在解放军就像江南一样,中秋节有钱人吃月饼,穷人吃南瓜。

8、荸荠

据说中秋节吃荸荠可以让孩子聪明。用水煮后,剥去壳即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煮粥。 ,很香。嫩荸荠生吃也很好。

9、莲藕盒

中秋节吃莲藕盒,也表达团圆的意思。江浙一带人们通常将莲藕切片,中间放入肉馅,裹上面糊,放入锅中。炸至金黄色,口感酥脆可口。

10.月饼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品。月饼在我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全国各地的人们在中秋节都会吃它们。月饼,赏月,重逢。

传统食品中式糕点品种有:京式糕点、苏式糕点、广式糕点、扬式糕点、闽式糕点等。

1.京式糕点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京式糕点,具有重油、淡糖、酥软、甜纯、咸味纯正的特点。代表品种有京巴片、红白月饼等。

2.苏式糕点

以苏州地区为代表的苏式糕点,多以坚果和猪油丁为馅,以桂花、玫瑰花调味,味甜。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猪油年糕等。

3.广式糕点

以广州地区为代表的广式糕点,多以榄仁、椰丝、莲蓉、蜜饯、重糖、重油为馅,具有皮薄的特点、丰富的馅料s,油润松软,味道甜咸。代表品种有广式月饼等。

4.扬式糕点

扬式糕点以扬州、镇江地区为代表。馅料以黑芝麻、蜜饯、香油为主,芝麻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未央八片、黑芝麻椒盐月饼等。

5.闽式糕点

以福州地区为代表的闽式糕点,馅料多为虾米、紫菜、肉桂、香菇、糖腌肉丁等,味道香甜。黄油般湿润,具有出色的海鲜风味。代表品种有福建礼糕、猪油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