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共建旅游帮扶的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支持复工复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报告协助企业纾困,推出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稳企保就业力度。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各部门精准及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推动复工复产保就业、保生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主要包括: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免税;将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减免各类税费 上半年,企业缴纳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达6000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落实,惠及职工超过8400万人;上半年免收收费公路通行费超1400亿元,电、气价格降低20%。减轻企业负担670亿元。实施降准释放资金1.75万亿元;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鼓励大型国有银行发放普惠性小微贷款,增加政策性银行专项授信额度,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便利。拥有低成本贷款的家庭。成本贷款金额至2.85万亿元;超过110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延期还本付息贷款本息超过1万亿元。加大对春耕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上述措施的积极成效正在显现,复工复产正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会议强调,要把做好“六保”作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六稳”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和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政策,让企业得到更多实惠,稳定就业岗位,减少疫情对农民工等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影响和保障基本民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复苏。围绕疫情暴露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短板,加快国家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并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紧修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消除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准入壁垒,促进扩大社会有效投资。完善外贸政策,加快外贸出口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会议要求,要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需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一是鉴于疫情尚未过去,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缴所得税,延长支持疫情防控相关税收政策实施期限。确保供应。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居民生活必需品快递服务取得的收入,延长免征增值税期限。加大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地方政府规范在年初已发行1.29万亿元的基础上,按程序提前追加发行限额1万亿元专项债券,力争年底前完成发行可能。三是强化稳企保就业金融支持措施。对就业基本稳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资,创造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会议还审议了其他事项。

2.旅游创建工作报告

验收对象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县级创建单位、地级创建单位所辖区县、区县以及经批准的市辖县。认定对象为经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验收的创始单位。

程序

1.申请受理。创办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向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受理申请。

2.初步验收审查。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办法》、《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验收实施方案,并根据验收评分​​结果确定申请认定的创始单位。

3.申请认证。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认定申请。每个省(自治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请认定创建单位不超过3家(按分数排序),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认证申请、验收实施方案和验收初审报告;

(2)验收评分及检查项目说明材料;< /p>

p>

(三)申请受理单位创作申报表、创作计划、专题报告文字材料(3000字以内)、全球旅游产业运营状况、创作作品视频(10分钟以内)及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除视频(必须为MP4格式)外,上述材料必须提供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图片必须为JPG格式,文字材料必须为PDF格式,和视频必须存储在同一个 USB 中闪存盘)请于2019年5月1日前一并寄至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区域协调办公室(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p>4。认证审核。文化和旅游部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作为认定依据,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会议评审,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创始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已通过会议审查。根据会议审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确定批准候选人名单。

5.认证公告。文化和旅游部将对审核通过的设立单位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阶段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公示许可证将获得批准;如有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文化和旅游部将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6.识别名称。文化和旅游部将通过公示的创建单位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通过公示的地级创始单位所辖区县的认定结果,将作为地级创始单位认定的依据。辖区内70%的县级单位通过验收认证后,命名地级创始单位。

3.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要求,以严格要求、务实作风,努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落实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促进增收致富。要准确“认识贫困”,努力找准贫困“病”,确保该扶贫的不落下,该扶贫的不混入。要精准“脱贫”,聚焦消除贫困“焦点”,确保真正帮扶到重点。要精准“治贫”,着力挖掘贫困“根源”,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走上可持续轨道。

4.帮扶共建活动报告

扶贫:扶贫济困。详细说明:帮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用钱或为生活困难的人们提供物资帮助。例句

1.扶贫济困,共建和谐。

2.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起,将每年6月30日定为“广东省扶贫日”。

3.省扶贫开发协会正式向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帮扶带十”扶贫济困行动倡议。

4.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为全面响应市委、市政府加快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号召,践行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社会精神,积极做好帮村对接和服务工作。

5.旅游援建共建工作汇报材料

一要加强对接搭建工作平台。合理调整包村领导班子和驻村干部。包村领导将带领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群众会面,宣传相关政策,增进干群关系,推动工作。同时,各村向村干部介绍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村干部及时到实地调查核实,并结合救助实际,征求村委会和群众的意见,制定救助方案。

二是加强联系沟通,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党委、政府与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村班长每月月底向乡党委、政府汇报。驻村干部定期通报情况,每月提交一次工作总结,确保驻村工作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由纪委牵头,派员组成巡视工作组,以电话抽查、现场检查等形式,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了解情况了解驻村人员的工作和作用,并记录相关情况。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驻村工作的重要性。指定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情况,收集整理驻村工作相关资料,加强对干部工作的宣传报道深入村里,大力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为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旅游扶贫研究报告样本

1994年左右。

旅游扶贫的概念大概是在1994年提出的。当时贵州发展了18个民族村寨,有的后来规模更大了比如西江千户苗寨。西方国家的游客来贵州,更喜欢走东线,也就是民族村寨路线;亚洲游客和国内游客更喜欢走西线,也就是中国的航线。f 黄果树等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