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山县景点

五泉山山顶是一组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通道直上,沿山排列有蝴蝶阁、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刹。它们层层叠叠,由石阶、亭台、廊道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至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泉水由石阶栈道和四廊亭阁相连。五泉山可分为西、中、东三种游览方式。三路皆有亭台、长栈、虹桥、清泉、瀑布。但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如果你从西边走首先,第一个景点是“绿幽新园”。园内有一梅花洞。洞内有数个清潭,数丈长廊,一座凌波阁,一座八角亭,还有地下娱乐场。池中红柱飞檐倒影,与青山相映,景色秀丽迷人。沿西廊,有一座形如初升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过了半月亭,就到了七桥。五泉之一的“汇泉”就在七桥旁边。泉水呈圆形,周围绿树成荫,芳草芬芳。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适宜泡茶,并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离开汇泉,拾级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玛尼寺”。古老的轨迹这里树木茂盛,寺院清静。一排吊塔横跨寺门,东有看下塔,西有烟月塔。楼下、前面有依依径、折子门、重园、蝶蝶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曲折。离开玛尼寺,继续向高处走去,只见墙的一侧有一道清澈的瀑布,倾泻而下,流入墙下的一个清澈的水潭。这就是西龙口。离甘露泉很近。 “南麓泉”是五泉中最高的泉。位于文昌宫西侧。有孤亭保护,源头细长。经过长时间的降雨或干旱后,它不会干涸。喝了它就像喝甘露一样。相传此泉因“天下太平,甘露从天而降”之意而得名。离开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宫。东侧有一面花墙宫殿的。小花瓶门的门楣上,写着三个浅灰色的大字——绝曰泉。这个泉水与其他泉水有很大不同。说是泉,其实更像是一口井。泉水汇聚在一个像井一样的深洞中,距地面约1.6米深。每到月圆之夜,月影直投泉心,如盘中月,故名“月”。这里也是西、中、东3条上山路线的交汇处。与文昌宫相邻的是匡关楼。拾级而上,兰州城尽收眼底。楼下有一个深约10米的古洞。洞底有一池泉水。水底布满了花朵、岩石和瓦砾。这就是五泉中的“墨子泉”。信男善女常入洞中摸索。用手打水。如果他们触摸石头,他们就会生男孩,如果他们触摸瓷砖,他们就会生女孩。刘二欣曾在洞门口写下一副对联,嘲笑这种迷信行为是“迷惑”。我愚昧地接了佛的脚,请他们做我的父母;我把石头拿走了,说它们是我的儿孙。”离开旷观阁,攀上山岩,就到了千佛阁。地势险要,是五泉山最高的建筑。凭栏俯视,东廊冲天而下,跨过重石,绕着清溪,亭台楼阁,包围了半个花园。走出千佛阁,沿着东廊缓缓前行,就到了子午台、八卦台。上接东龙口,下接孟泉。抬头可见瀑布从东龙口倾泻而下,低头可欣赏五泉之冠的“孟泉”。 “孟”是卦名,六十四卦之一。根以上为脊,根以下为脊。岭为水,艮为山。用“猛”字来概括东谷的样子,寓意山下有危险。明代李文曾有诗赞孟泉:“夫子邀我煮新茶,水自山中第五泉流”。从东廊向西望去,高耸险峻的青云梯下,一座四角钟亭雄伟地矗立在山腰。亭内悬挂着一口高约3米、宽2米、重1万公斤的太和钟。金太和二年(公元1202年)铸成,用镐进行检查。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铭文清晰可辨。原悬于普照寺(兰园旧址)钟鼓楼内,是兰州最早的碑文文物之一。解放后迁至五泉山,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从钟亭下去,穿过万源阁、大雄宝殿,到达“金刚殿”(明代重庆寺的中殿)。大殿山墙式屋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结构精巧,气势庄严。殿内原本的四尊金刚雕像,已全部消失。现存仅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铸有铜佛和铁片的铜莲座一座。佛像高5.3米,宽2.7米,重10米矿石超过20,000公斤。立于莲花铁座上。它有着一张丰润的脸,浅浅的微笑,以及清晰的褶皱。它左手托着乞钵,右手轻轻举起,仿佛在向中外游客招手。

2.含山县有哪些景点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南侧皋兰山北麓。是一个“树木茂盛、花香扑鼻、雕梁飞阁、飞泉飞瀑”的地方,有2000多处,是历史悠久的著名龙上胜地。公园景点主要由五处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组成。海拔1600多米,面积26.7万平方米。有明清建筑群10余座,房间1000余间,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它的规模很大。现存最早的建筑即“重庆寺”内的“金刚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末,镇建筑群陆续修葺。 ``

五泉山因有曼露、巨岳、墨子、惠、猛五泉清甜甘冽而得名。相传汉武帝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西征时曾驻兵于此。士兵们又累又渴。霍去病手中鞭打五下,泉水随着鞭声喷涌而出,形成五股泉水。虽然这是神话,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之美确实令世人瞩目。

五泉山顶有一组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阁、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恩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刹依山排列。它们层层叠叠,由石阶、亭台、廊道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泉水由石阶栈道和四廊亭阁相连。

五泉山可分为西、中、东三种游览方式。三路均有亭台楼阁、长栈、虹桥、清泉、瀑布,但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具特色。 。

如果从西路走,第一个景点就是“绿幽新园”。园内有一梅花洞。洞内有数个清潭,数米长廊,一座凌波阁,一座八角亭。 An 地下娱乐场所。池中红柱飞檐倒影,与青山相映,景色秀丽迷人。沿西廊,有一座形如初升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过了半月亭,就到了七桥。五泉之一的“汇泉”就在七桥旁边。泉水呈圆形,周围绿树成荫,芳草芬芳。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适宜泡茶,并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

离开汇泉,拾级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摩尼寺”。这里古槐茂盛,寺院幽静。一排吊塔横跨寺门,东有看下塔,西有烟月塔。楼下、前面是依依路、折子门、冲舆、蝶蝶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曲折。离开玛尼寺,继续向高处走去,只见墙的一侧有一道清澈的瀑布,倾泻而下,流入墙下的一个清澈的水潭。这就是西龙口。离甘露泉很近。 “南麓泉”是五泉中最高的泉。位于文昌宫西侧。有孤亭保护,源头细长。经过长时间的降雨或干旱后,它不会干涸。喝了它就像喝甘露一样。相传此泉因“天下太平,甘露从天而降”之意而得名。

离开曼庐泉,就到了文昌宫。宫殿东侧建有花墙。小花瓶门的门楣上,写着三个浅灰色的大字——绝曰泉。这个泉水与其他泉水有很大不同。这是说是泉水,其实更像是一口井。泉水汇聚在一个像井一样的深洞中,距地面约1.6米深。每到月圆之夜,月影直投泉心,如盘中月,故名“月”。这里也是西、中、东3条上山路线的交汇处。

文昌宫旁边就是匡关楼。拾级而上,兰州城尽收眼底。楼下有一个深约10米的古洞。洞底有一池泉水。水底布满了花朵、岩石和瓦砾。这就是五泉中的“墨子泉”。信男善女常入洞中,用手摸泉水。如果他们触摸石头,他们就会生男孩,如果他们触摸瓷砖,他们就会生女孩。刘二欣曾在洞门口写下一副对联,嘲讽此事迷信行为称为“迷信”。愚者拿佛足来,请为父母;他们把石头拿走了,说是他们的儿孙。”

离开旷观阁,我爬上山岩,就到了千佛阁。。它建在瀑布顶上。东龙口,气势磅礴,地势险峻,是五泉山最高的建筑。凭栏俯视,东廊冲天而下,跨过重石,绕着清溪,亭台楼阁环绕。

走出千佛阁,沿着东廊缓缓前行,就到了子午台、八卦台。这里来了临东龙口,毗邻孟泉。抬头可见瀑布从东龙口倾泻而下,低头可欣赏“孟泉”,五泉之冠。 “孟”是卦名,六十四卦之一。根以上为脊,根以下为脊。岭为水,艮为山。用“猛”字来概括东谷的样子,寓意山下有危险。明代李文曾有诗赞孟泉:“夫子邀我煮新茶,水自山中第五泉流。”

从东廊西望,高耸险峻的青云梯下有一座塔楼。四角钟亭雄伟地矗立在山腰上。亭内悬挂着一口高约3米、宽2米、重1万公斤的太和钟。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铸造,并用镐监督检验。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铭文清晰可辨。最初悬挂在贝尔普照寺(兰园旧址)和鼓楼,是兰州最早的碑文文物之一。解放后迁至五泉山,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从钟亭下去,经过万源阁、大雄宝殿,到达“金刚殿”(明代重庆寺的中殿)。大殿山墙式屋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结构精巧,气势庄严。殿内原本的四尊金刚雕像,已全部消失。现存仅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铸有铜佛和铁片的铜莲座一座。佛像高5.3米,宽2.7米,重2万多公斤。立于莲花铁座上。它有着一张丰润的脸,浅浅的微笑,以及清晰的褶皱。它的左手拿着一个乞讨碗并轻轻举起右手,仿佛在向中外游客招手。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南部、皋兰山北麓。沿山而下,亭台楼阁层层叠叠,河水如丝带,绿树成荫,一派幽静的山景。五泉山因山上有五眼泉水而得名。相传武帝年间,霍去病奉命西征匈奴。他曾在这座山上驻扎过军队。士兵们又累又渴,霍去病“执鞭出泉”。这些五眼泉水至今仍然存在。一是甘露泉,位于文昌宫西侧。其上盖有孤亭,清泉潺潺,久雨不干。喝了它就像喝甘露一样。第二个是觉月泉,位于文昌坝东侧蕾丝。泉宽约一尺,深约五尺。它的形状像一口井。中秋之夜,月亮从东山升起。这里的月亮最早出现。月影投在泉水中央,像一个月盘。中间。第三个就在楼下的墨子洞。过去,善男信女都会用手探泉水,说摸石生男孩,摸瓦生女孩。清末学者刘尔欣曾在洞口写下一副对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糊涂,取佛足求父母;平白取石,说是孩子”。和孙子们。”第四个是孟泉。从东龙口出口出来。这里的悬崖高耸入云,有瀑布倾泻而下,如悬功或纱,落入岩石,飞流直下。鞭打着无数的珍珠,流向草坡,形成一面明亮的镜子。 “猛”是卦名,寓意东姑山下有危险。第五是惠泉。位于西龙口下七桥南端谷底。泉水呈圆形,水清沙清。其味道偏甜,适合烹调。又有利灌溉,造福百姓,故名。

五泉山是兰州市著名风景区。唐宋时期这里曾建有寺庙,后毁于战火。现有建筑1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摩尼寺、卧佛等大部分为明清建筑,如地藏寺、地藏寺等。大部分古建筑都集中在中峰。进了山门,顺着中间的通道直走,会看到宫殿层层叠叠,楼阁错落,十分壮观。中峰两侧为东西龙口。深谷内,泉水清澈,绿树成荫,绿树成荫,廊阁楼阁环绕。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一座碧波荡漾的荷塘,蜿蜒的荷塘上建有一座九曲桥。池边琉璃壁上立着两条龙戏珠。共有240多层,97米长的走廊盘旋而上,连接东龙口和中峰。西龙口依山而建,建有亭高绿泉的“小蓬莱”,还有水清、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的“翠山新园”。西龙口西侧动物园有鹿园、熊池、狮虎馆、猴山、家禽园、熊猫馆等。“铜结印佛”、“太和铁钟”五泉山是公园内的“山中之宝”,现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铜结印佛”原安放在兰州东莞结印寺,现移至五泉山金刚殿。这是明洪武年(公元1370年)铸造的铜佛。它高一英尺六英尺,周长八英尺。它的重量约为10,000公斤。造型优美,衣服褶皱清晰,面部表情淳厚丰富,表情平静庄重,面带微笑,左手化缘,右手伸出,显出慈悲天地的目光,引导众生普渡。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太和铁钟”原产于普照寺,后置于五泉山钟殿内。这口铁钟是二次铸造的金章宗太和元年(公元1202年)。高九尺,直径六尺,重一万公斤。造型雄伟庄严,声音浑厚洪亮。

兰州动物园也在这儿,有鹿园、熊池、狮虎馆、猴山、家禽园、熊猫馆、大象馆等,还有相当数量的珍稀保护动物< /p> 交通:8路、18路、117路、124路、149路、12路、2路直达山门;有轨电车31路、33路、34路和公交车106路、108路、141路、140路到五泉山站,往南几百米。

3.含山县风景区

58分钟,77.6公里,1个红绿灯

打车约205元(不含高速公路费)经:S227、长深高速

4。含山县周边旅游

黄山迎客松

安徽省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显示,千年以上古树45棵省里的老树,记录着沧桑,让树木成为一道风景。这45棵古树分布在12个城市,树种包括银杏、杜松、香榧、国槐、南红豆杉、杜松、罗汉松等。黄山市古树最多,几乎每棵树都有故事。

青阳县檀宫古树

2016年,为弘扬和保护古树历史文化,中国林学会开展了“寻找最美树”活动全国范围内的King活动。评选出安徽黄山迎客松、庆阳檀弓古树、砀山梨王等72株古树名木。其中,梨树并不属于树龄最悠久的古树之列。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但园内枝干粗壮,树干粗犷。春天,梨花开看上去就像雪一样,极其壮观。

黄山迎客松位列“最美树王”之首。迎客松生长在黄山玉屏楼风景区海拔1680米。它雍容大方,姿态优美。它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休宁溪口镇的祖源红豆杉

青阳县油花镇的檀公古树,树形独特优美,树高17米,树姿优美。平均树冠19米。两条主枝高大挺拔,粗壮的秋枝向外绽放,撑起一片浓荫。

安徽的千年古树中,以银杏树数量最多。临泉县古城村的银杏树,是唐代沈氏后裔所植,纪念他们的祖先。如今,在神子园遗址上重建了神子园风景区。此外,蒙城县王集乡、月房镇的古银杏树、丰台古桥寺的古银杏树、巢湖市苏湾镇天台禅寺的古银杏树、巢湖市古宝禅山遗址的古银杏树等。寒山、蚌埠君王的古银杏树、来安阳营的古银杏树,已经生长了千年,在寒夏的交替中迎来朝云晚霞。尤其是秋天,它们绚丽无比,金黄灿烂,树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

来阳营古银杏

时值深秋,走进巢湖市苏湾镇天台禅寺,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千年古银杏。银杏披着金光,美丽极了。抬头仰望远古树上,无数的黄叶就像天空中的一抹历史,让人心生敬畏。古树与周围的红墙红砖融为一体,树下的地面金黄美丽,吸引着孩子们在上面打滚玩耍。

巢湖苏湾镇天台禅寺的千年银杏

如果去歙县,新安山水画廊的古樟树和神都漳滩村的“樟树之王”,皆因苍桑树而得名。身体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东边是尧都县的杜松树,高16米。相传为唐代隐士庞所植。它已成为庞旺村村民的骄傲,被誉为“财富树”。休宁县溪口镇古源村是武隆山深处的一个古村落。村里有3个

5。汉城有哪些景点安徽单县

,即:安徽省遂溪县、安徽省郎溪县、安徽省绩溪县。

1.安徽省濉溪县人。

遂溪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与苏州市墉桥区接壤,南与蒙城县、怀远县接壤,西与涡阳县接壤,西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北与淮北市接壤。遂溪县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的重要县。被誉为“酒乡煤城、中原粮仓、能源之都、运河故乡”。

2.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

郎溪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古称建平。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边境、长江三角洲西缘地处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郎溪就有石佛撑云、乌崖翡翠、桃山远望鸾等八大景观。境内山峦众多,湖泊众多。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有石佛山、龙须湖、高净寺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郎溪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绩溪县是其下辖县。安徽省宣城市,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脉东部,地处黄山山脉与西天目山脉交汇处,长江水系和水系的分水岭。钱塘江水系。它与东邻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北邻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宁国市与旌德县毗邻,西接旌德县、黄山市黄山区、歙县,南与歙县毗邻。辖8个镇、3个乡,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15.9万人。

6.含山县旅游景点

马鞍山市含山县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叫宝蟾山。著名诗人王安石写了一本游宝蟾山的书!

而被誉为“江北第一名山”的鸡笼山,就位于马鞍山市县境内!

还有马鞍山、娘娘山、火力山、大青山、玉山、小九华山、翠螺山、博望恒山、丹藏云山格图县!

这些都是值得一去的景点

7、含山县旅游景点介绍

宝蟾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处。原名华山,华阳洞即宝蟾山。旅游区主要景观为深度1600米的溶洞、10大景点、102个景点。洞群分为前洞、后洞、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