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团圆之旅(会宁团圆广场)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国内革命战争转变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长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坚韧无畏的丰碑。它永远是大地上的一条红丝带,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
2.会宁团聚概况长征团聚时间、地点:地点:会宁市甘孜州永平市五七镇懋功。
1.懋功会师: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6月18日到达四川懋功,与先期到达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2.永平团聚:9月,红25军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在永平与陕北红军会师;
3.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十五军成功会师;
4.与甘牧重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进行长征,战斗在湖南、云南广大地区。 1936年7月月初抵达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5.会宁会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完成。
3.他们在会宁会师后又去了哪里?在吴起镇会师后,红一军团到会宁主要是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合。
党中央对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极为关心。电报往来不断,询问和指示两军行动,并命令红一方面军做好一切接待工作,同时派出两个特种分队。南下,先后攻克会宁城、隆德将台堡等地,与红二、四方面军会师。
修改
4.会宁团圆园一日游1936年红军会师成功后,红军总部及直属部队、红四方面军、红一军团第一师等2更多1万余名红军战士在会宁休息了6至8天。
建设:团圆塔是会宁人民于1986年为纪念为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一、二、四方面军统一50周年。团圆塔现已成为甘肃省会宁县的标志性建筑。
团圆塔:团圆塔高28.78米。
11层的纪念塔象征着长征的11个月。
整座塔由三座塔围成,前九层分开,后两层合在一起。
象征“返璞归真,三军统一”。
正面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18个大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塔上悬挂着甘肃楹联社会长安维汉写的一副对联:“遇一二四线红军忆井冈举旗,使遵义兰,过大渡桥,拍金沙水,穿越草原,爬雪山,铲腐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遭遇良机智遇,将帅默契。宁芊芊一黔头倒挂,古祖里激起波澜,香林繁花似锦,关川岁月,清江风轻柔,去郭城,穿韩国砭石,过沟过沟,转婆村上空,芝阳镇的百姓都端着锅,穿着袍子迎接他们。 ,诗文速传,赐酒酬师。 ”
5.会宁旅游景点安定区:中华路街道、永定路街道、福泰路街道、凤翔镇、内官营镇、义口镇、城沟驿镇、陆家沟镇、西工驿镇、宁远镇、李家堡镇、团结镇、香泉镇、付川镇、葛家岔镇、白鹿乡、石下湾乡、辛集乡、青兰山乡、高峰乡、石泉乡、兴源乡。
通渭县:凭祥镇、马营镇、吉川镇、邦洛镇、常家河镇、一岗川镇、龙阳镇、龙阳镇山镇、龙川镇、碧玉镇、湘南镇、石川镇、花家岭镇、北城铺镇、新泾乡、李家店乡、三铺乡、四子川乡。
6.会宁旅行团193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红一、二、四军会师是一件大事,三大主力会师地点一定要慎重考虑,选好地点。当时,周恩来同志建议会宁,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赞同。他高兴地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就太平了……建议回会师”
1936年10月1日晚,韦杰、夏云飞率领的红方面军第十五兵团骑兵团紧急行进到小村庄杨家寨子(今柴家门)会宁县城北10里处的柴家门村寨子社),封锁了通往城内的道路。10月2日凌晨,骑兵团以战斗队形突入县城。从接受作战任务到攻克会宁县城,历时32小时,行程300余里,全歼县城敌军守军,拉开了三军盛会的序幕。
随后,第一、第二、第四军红军方面军进攻以会宁县为中心的地区,包括会宁县的清江驿、老君等地,景宁县的坡、界石铺、兴隆镇、姜太堡(今属宁夏西吉)、靖远县的达拉奇等地区会师力量,标志着成功
七、会宁团聚旅游景点介绍会宁红军团聚旧址位于甘肃省会宁县会石镇。它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胜利而扩建的革命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p>其主体建筑“团圆楼”建于明代。它是三军在会宁会师的实物证据,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 “红军大团圆革命文物陈列馆”陈列了红军大团圆时留下的马灯、铜锅等。文物古迹众多。2016年12月,会宁红军重逢旧址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p>胡会宁红军团聚旧址
开放时间
8:30-17:30
地理位置
会宁县会石镇甘肃省白银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