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丽江纳西族文化景点

纳西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宁蒗县、永胜县和四川省延安县。西藏自治区元县、木里县、芒康县盐井镇等。纳西族自称纳西、那、纳日、纳罕、纳若等,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数量最多的民族。

2.丽江纳西文化介绍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是: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大致相同当地汉族的节日,其中又以春节最为盛大,它是一个传统节日,伴随着许多祭祀活动。届时,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做酸肝、酿米酒。新年之际除夕之夜,杀鸡、炖猪头,祭祀灶神和祖先。用餐时,如果家里有人外出,碗筷也要放在餐桌上,以表达全家人团聚。大年初一早餐不可以吃肉。大年初二,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互相赠送红糖、红糕、点心等礼物。

最隆重的当属“纳西族祭天节”。祭天节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或正月中旬举行。到时候,必须选择祭祀地点,并由东巴教教主(无教主)亲自授课。每个村庄都会选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牧师。每期节目中,东巴都会唱相应的祭天经文。托格以太,有近万行,组成一曲壮丽的祭天长歌。轮流喂的猪被宰杀,家家户户捐出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

【分布】

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他们大多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源。汴、木里等县,少数也分布于西藏芒康县。

【语言】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族。

【人口】

云南省是纳西族主要聚居区,有纳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纳西族人口的95.5%。纳西族也是昆明最大的非土著民族,有一个分支摩苏族o。

3.丽江古城纳西文化

公元1254年,丽江穆氏先祖投降元朝开国元祖忽必烈,在古城设立三府官民官。其组织机构隶属察办章官民官。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署。公元1382年,同安府知县阿嘉阿德投降明朝,设立丽江军民署。阿嘉阿德被朱元璋赐姓穆,并被封为世袭太守。丽江古城和丽江军民府(木家园)建筑独特,宏伟壮观。它们也是当时穆氏政治、经济和权力的象征。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写到过丽江的事迹。认为“宫殿之美如王”、“民居瓦顶木屋”。

是当时丽江古城繁华景观的真实写照。纳西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因为丽江地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口岸。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

自公元1253年起,忽必烈驻丽江就传入了外来文化。后来又受到藏传佛教、道教等中原文化的影响。直到20世纪初,它受到基督教文化以及纳西文化的影响。被誉为元代遗产的古代民族东巴宗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绘画、纳西族东巴古乐等,都是可以兼收并蓄、共存发展的。这些文化影响增添了丽江古城的内涵。

古城之美还在于其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古城西北30公里处有玉龙雪山和第四代冰川遗迹,海拔5596米,尚未被人类征服。

4.丽江纳西文化景点介绍

主要分布在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即现在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丽江市古城区,占全国纳西族人口总数的95%。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延续(2002年区县分设时,撤销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更名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其他少量分布于昆明、迪钦g 专区、四川、西藏及全国各地。

5.丽江有哪些纳西文化景点?

丽江文笔山景点有法雨林、文笔海、文峰寺、索那嘎湖、禅堂、神泉、神石、玉龙雪山、纳西村寨、长廊、茶花园、玛尼堆等

6.丽江纳西族的文化特色

丽江的传统文化主要有:

1.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唐代前后纳西族先民所创立的。东巴教是东巴族的国教。东巴是他们民族的智者和精神导师。东巴象形文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2.彝族毕摩文化使用彝语,信仰鬼神,善于占卜。彝族的阳历与汉族的夏历(农历)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3.普米族朝鲜族文化的核心是朝鲜族宗教,即普米族的国教。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用藏文书写自己的经典。

4.丽江汉族聚居区永胜县边屯文化是传统的汉族地区。汉族文化受到汉族传统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

7.丽江古城纳西文化

丽江古城历来是丽江古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茶马古道的核心区。 1997年12月4日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城市是纳西族的原始居民。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溪流穿墙过桥,形成了“家家都有水,户户有垂杨”的江南水乡风情。被誉为“水城威尼斯”!

8。丽江纳西文化景点图片

答:

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祭祀活动之一,也是纳西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它在农历正月举行。期间举行。

新年,农历正月的新年,纳西语称“雨本吉正”,又称“库什”,意为“过年”。节日期间,纳西族人民要举行一系列辞旧迎新的传统活动。

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民间俗称“棒棒会”。 “棒棒晚会”标志着春节庆祝活动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三多节,“三多”是整个纳西族信仰的国家守护神。又名“阿普三朵”,意为“三朵花”祖父”。相传他出生于羊年,是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羊节,各地的人们全国各地都到三多阁烧香拜神;纳西族每出远门都要到三多阁敬拜,祈求三多神保佑。三神;全国各地纳西族人民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神,自1987年起,每年农历2月8日举行的“三多节”成为法定的民族节日

火把节,农历6月24日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用火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纳西语称这个节日为“川乙”。

纳西族节

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的节日,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行历时一到两周,以骡、马、牛等为主,以大型牲畜为主,故又称“七月骡马会”。

“少宝” ” 节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十四,古城人们过“少宝”节(即鬼节)。纳西语称这个节日为“三美”

< p>纳西族也有很多节日习俗,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太会”;永宁纳族(摩梭人)祭山干木女神等。

9.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

纳西族古乐

在丽江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有一种纳西族古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据考证,这种古老的音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

纳西古乐是纳西族人民在以儒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响下创造的艺术结晶。纳西古乐有三个特点:一是曲目(音乐)老,二是乐器老,三是表演者老,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近年来,也有一些热衷纳西古乐的知识青年)。快乐的)。听了这三老古乐的古老和文明,也能体会到纳西文化的博大精深。

10.丽江纳西族旅游文化资源介绍

纳西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文、东巴绘画、ngba音乐、舞蹈等。

纳西文化泛指东巴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文明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信仰多神原始巫术“东巴教”。东巴文化起源于东巴宗教。

纳西族(Naxi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大部分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延边、木里等县,少数也分布在西藏芒康县。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族。纳西族的艺术独具特色,他们的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闻名于世。国内外任何时候。

11.独具纳西族风情的丽江

丽江仅有两处世界物质遗产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古文化”;云南省拥有三处世界遗产,分别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丽江市境内)”、“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横跨丽江市、大理州、怒江州)”、石林1处已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的昆明市县城,列入名单的“路南石林”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1.云南丽江古城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丽江位于云南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自然环境雄伟,是千年古都的故乡。纳西族,古羌族的后裔。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等级。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3、丽江的修建始于宋末元初。直至清初近五百年的时间里,丽江地区一直处于纳西族穆氏祖先和中央王朝管辖的穆氏土司(1382年建立)的世袭统治之下。

4.依山傍水的丽江大研镇,没有高大的城墙,也没有宏伟的大道,却古朴如画,处处充满自然和谐。镇上的房屋因地势和流水的影响而起伏不平。人们用木、石、土建造美观实用的住宅,融合了汉族、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方一

5、丽江地区至今流传着一种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独特的文字是纳西族先民记录东巴宗教经文的文字。如今,我国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有2万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几千年光辉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