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热情好客,民间一直保留着生食熟食的习俗。也就是说,捕获猎物后,每个看到捕获者的人都可以在它还活着的时候分享一份,并在它煮熟时吃掉它。直到你吃完。喝酒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客人不放下酒杯,主人就必须陪他走到最后。

民间一直保留着饮酒作为惩罚的习俗。违反村规矩或者做错事的,一般会被罚十碗酒。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二头猪、一百斤以上的罚款。带着米和酒几十斤,全村老少都被请来一起吃饭。

基诺族打铁节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是“过年”。初衷是为大家打铁,准备生产工具,由此得名。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区。每年农历腊月举行,具体日期不确定。各村的父亲、母亲根据气候、季节选择吉日。
当时,“卓巴”(村母)和“卓生”(村父)敲击牛皮鼓,牛皮鼓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武器。全村人闻声而来,纷纷聚集到“卓霸”、“卓胜”家,等待分工准备过年。首先,村里各家各户集资购买一头牛犊,举行祭天仪式。祭祀结束后,各家各有一男子,手持弓箭,肩扛火枪,上山捉两只黄口鼠,送给村里的父母,作为给孩子们的节日礼物。以纪念他们。另外还有一个排必须捕获竹鼠,送给村里的铁匠,作为新年准备砍树仪式的礼物,以及作为使用铁器的纪念。这些礼物有时是提前预订的。各家男子聚集到铁匠作坊里,把老鼠的皮剥下来,洗净,用火晒干一半,捣成粉末,倒入沸水中,把汤献给铁匠,同时,剩下的一半老鼠肉分给了村里的长辈。 。
节日期间还有击牛皮鼓、竹简合奏、舞蹈、对歌、转竹竿等活动。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基诺族女子婚后怀孕九九个月,未能生育。随后,她腹中的孩子咬断了她的七根肋骨,从她的肋骨下跳了出来。她一手拿着火钳,另一只手拿着锤子,他开始锻造他一出生就变成了铁。从此,基诺族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了锻造节。

云南基诺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基诺族实行独木棺葬,不留坟墓。死者生前的生产和生活用品都作为随葬品。过去,有钱人还会随葬青铜驼背银壶。
村里有人死了,村民会帮忙砍倒一棵大树,砍下一段,把中间挖空,把尸体埋在该处,挖一米深,把棺材放进去坟墓,并妥善埋葬。墓外建有小茅屋或小竹屋,内置竹桌。家人每天供米饭三顿,持续一到三年。坟墓也会被守卫数月,以纪念死者。几叶后来,为了埋葬新的受害者,棺材骨头可以被挖出来,扔到野外,然后埋葬新的尸体。据说是为了防止鬼魂居住的地方扩大
答案来自南北旅游网官网

洛萨节、达努节、泼水节是哪些民族节日、火把节、粮食节?

洛萨节:藏族·。
达努节:瑶族。
泼水节:傣族。
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
五谷节: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