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柏林有哪些景点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的平原上,被勃兰登堡州包围。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著名景点有德国国会大厦、勃兰登堡堡大门等。

市中心坐标为北纬52°31′,东经13°2′。柏林位于施普雷河河口,易北河的支流,在此汇入哈维尔河。北距波罗的海约180公里,南距捷克共和国190公里,总面积约892平方公里。

2.德国柏林风光

第一柏林是德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居民超过300万

第二汉堡汉堡是三大国家级城市之一德国 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之三。它也是德国北部的经济文化大都市,拥有180万居民。

第三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第一大城市(德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面积310平方公里,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海拔500多米的高原上。慕尼黑建城于1158年至今。有着850年的历史,是巴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150万。

第四科隆,德国第四大城市,是德国西部莱茵河畔的著名城市,也是人口100万的重工业城市,仅次于柏林、汉堡和慕尼黑< /p>

第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人口70万。第六届斯图加特位于市中心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内卡河谷。黑森林的斯图加特地区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群,拥有 61 万居民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第七首府杜塞尔多夫位于靠近世界的莱茵河畔-著名的鲁尔区气候温和,拥有60万居民。

第八名的埃森是鲁尔区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它是德国钢铁工业先驱克虏伯家族的诞生地。主要工业有煤炭开采、钢铁机械、军工、化工等,还发达电子、服装、塑料等部门。人口57万。

第九多特蒙德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区,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重要经济体。贸易中心位于位于鲁尔区东部。鲁尔河从房间南边流过,埃姆斯河流经城市。多特蒙德有58万居民。

第十不来梅是德国西北部不来梅州首府,位于威悉河。下游距北海70公里。面积326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

3.德国柏林旅游景点

1.无忧宫推荐理由:柏林郊区最著名的宫殿,素有“普鲁士”“凡尔赛宫”之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德国联邦议院推荐理由:国民议会所在地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玻璃圆形穹顶是俯瞰柏林全景的绝佳地点 3.东边画廊推荐理由:柏林现存的三个部分中最长、最著名的墙内,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涂鸦画廊,柏林分裂与统一的历史证明 4.勃兰登堡门推荐理由:柏林和德国的象征,两德统一的历史见证 5.推荐理由 柏林大教堂:柏林最大的教堂。从圆顶回廊可以俯瞰博物馆岛的迷人景色。 6、推荐博物馆岛理由:德国博物馆精华汇聚,浓缩了柏林的历史和艺术。古建筑本身也很值得。细细品味 7.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推荐理由:德国对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忏悔见证 8.柏林墙纪念碑推荐理由: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好方法9、推荐查理检查站的理由:东柏林和西柏林分离期间军队唯一的出入10.佩加蒙博物馆推荐理由:柏林博物馆岛上众多藏品中最著名的博物馆,里面收藏着古希腊和巴比伦的稀有文物

4.德国柏林著名景点< p >33%的贫困旅行者居住在柏林东部,20%的贫困旅行者居住在市中心区,20%的贫困旅行者居住在植物园,17%的贫困旅行者居住在普伦茨劳贝格区,8%的贫困旅行者居住在普伦茨劳贝格区。贫困旅行者居住在夏洛滕堡

柏林夏季凉爽,5月至9月是最佳旅行时间。

柏林的地铁、轻轨、公交车极其发达,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轨电车系统。建议住在公共交通站附近,去哪里都很方便~

探索普鲁士王国,寻找二战遗迹,中心区是一个历史和军事的地方粉丝们一定不能错过。著名的B兰德堡门、德国国会大厦和柏林墙都位于该地区。

波茨坦广场是中心区的交通枢纽。这里林立着充满设计感的现代建筑,是柏林的商业和美食中心。每年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和5、6月份的文化嘉年华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55%的经济型旅客选择住在市中心,18%的经济型旅客选择住在夏洛滕堡

[东柏林]

东柏林柏林 相对偏僻,离市中心景点较远。

舍讷费尔德机场位于该区域附近,如果您乘坐早班或晚班航班,可以选择这里抵达柏林。

【中心区】

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德国国会大厦、柏林墙都位于该区域。

波茨坦广场是中心区的交通枢纽。它两旁都是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商业中心。

您可以选择住在柏林中央车站附近,方便前往下一站。

【植物园】

美丽的万湖、翠绿的森林和柏林植物园使植物园成为疗养胜地。

这里有很多高档住宅区,让游客在游览景点之余还能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众多优秀博物馆齐聚,让您充分体验德国人文文化。

【普伦茨劳贝格区】

普伦茨劳贝格区是柏林的中产移民社区,景点很少。

该地区靠近市中心,也是不错的住宿选择。

[夏洛滕堡]

夏洛滕堡区因夏洛滕堡而闻名。

在这一带你可以找到一些由19世纪建筑改建而成的小旅馆,至今仍然显得非常高贵。

酒店住宿价格可能略低于中部地区。

每次旅行,我都会使用Qionyou APP寻找导游,规划行程,然后预订机票和酒店。我周末一般都会用穷游APP来预约、找地方去。里面有很多小众特别推荐,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5.德国柏林有什么景点

马克思恩格斯广场是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的一个公园。它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作者、现代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命名。

位于施普雷河东岸,广场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铜像面向柏林电视塔。

公园外面是一片长方形的林地,里面铺成的圆形区域是马克思恩格斯广场,中央有马克思(坐)和恩格斯(站)的雕像。雕像后面是一堵浮雕墙,展示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柏林C大教堂和博物馆岛就在附近。

二战前,这里是一座人口稠密的老城。 1944年和1945年遭到盟军的严重轰炸,大部分建筑成为废墟。战后,废墟被清理干净,在原址上没有建造新的建筑。

1977年,东德政府指定一位雕塑家负责该地区的重建工程,献给共产主义思想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6.德国柏林特点介绍

柏林发生过三场危机,其中一场发生在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这是冷战开始后最早的危机之一。导火索是苏联于1948年6月24日封锁柏林以西的铁路和通道,并于1949年5月12日结束。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并停止运营后,危机才得到缓解。

第二次发生在1958年。苏联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六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后来以苏联做出让步而告终。

第三次发生在1961年,当时苏联再次提出从西柏林撤军的要求。该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修建柏林墙而告终。美苏关系因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缓和。

那么柏林危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二战后,因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围绕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端,发生了三场国际危机。根据1945年苏美英雅尔塔会议公报、苏美英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等相关文件显示,德国投降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分别占领了德国和柏林。上述文件还规定了战后处理德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防止其再次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和平。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什么样的?

随着德国重建的开始,美、英、苏三国围绕德国的矛盾不断加深。苏联不愿意合并德国占领区,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的三个占领区合并为一个。为了让法国在吞并被占领土问题上与英美看齐,美国利用战后巨额马歇尔计划援助来安抚法国。另一方面,美国1947年通过了萨尔州宪法,给法国带来了法律上的甜头,并确保了萨尔州的合并。进入法国促使法国同意将法国占领的德国地区与美英占领的德国地区合并。

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四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其中包括法占区和英美双重占领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共同起草宪法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并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纳入欧洲复苏计划。

1948年5月18日,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在德国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的决定》。决定责成驻德苏联军事当局立即执行现行规定当他们在西方占领区单独进行货币改革时,他们就在苏联占领区进行了改革。要求“苏联军事当局努力在整个大柏林地区的苏占区发行新货币”。 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自6月21日起,西部地区实施单边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标有B的马克。

苏联获悉后1948年6月19日,占领军指挥官索洛科夫斯基发表《致德国人民的讯息》,表示英、美、法想分裂德国。 。 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马克。 6月24日,西方占领区与柏林之间的陆路、水路运输和货运被完全切断,仅保留了西德至柏林的3条空中走廊。时间这场危机被称为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了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1948年6月29日,美国实行航空运输,派出大量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和各种生活必需品。一年来,航班数量277728架次,航空货运量211万吨。对苏占区紧缺的钢铁、焦煤、电力实行反封锁。

1948年9月,以阿登纳为首的西部占领区65个国家代表开始起草新宪法。 1949年5月8日,德国议会通过了新法律。 5月12日,美、英、法三军首脑在法兰克福批准新法律,同时公布占领法,标志着西德政府架构基本确立。

苏联联盟在封锁期间遭受了精神损失。它知道此时的封锁无法阻止建立西德国家的进程。 1949年5月12日宣布解除封锁,结束了持续324天的柏林危机。 5月23日,在英、美、法代表的参与下,西德通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9月20日,西德成立,首都波恩,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阿登纳总理。 9月21日,《占领法》生效,允许西德享有自治权。英国、美国和法国保留了控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对外贸易和国防的特殊权力。

与此同时,苏联还计划在德国东部建立一个共产党控制的德国国家。苏占区采取了一项阴谋1949年5月30日建制。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并以东柏林为首都,皮克任总统,格罗蒂沃德任总理,取代苏联监察委员会对东柏林的监督。东德的外交和对外贸易,德国彻底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49年柏林分裂后,西柏林重建顺利,经济逐渐繁荣,这让苏联决心解决问题。

1958年11月27日,苏联向英、美、法三国发出单方面照会,要求其在六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并使西柏林成为自由市。否则,苏联就会把西柏林变成一个自由城市。柏林的过境控制权转移给了东德人。苏联知道统一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无可奈何,所以它迫使西方承认东德。

英国、美国和法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宣称如果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他们将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苏联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史称第二次柏林危机。

苏联方面降低了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表示六个月的期限并不是最后通牒,希望通过国家领导人会晤改善东西方关系。美国表示,如果苏联能够先撤回为期六个月的最后通牒,并且苏联先召开外长会议,美国将同意召开新一轮四国峰会讨论柏林问题。苏联接受了,第二次柏林危机稍有缓和。

第三次柏林危机

1961年6月3日至4日,美国。肯尼迪总统与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会谈的重点是柏林问题。赫鲁晓夫旧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否则,西方国家需要东德同意才能进入西柏林。肯尼迪断然拒绝。

1961年7月上旬,苏联宣布暂停复员,军费增加三分之一。肯尼迪反应强烈,因为他认为西柏林是反苏战争的焦点,绥靖政策决不能重演。肯尼迪要求国会增加国防预算32.5亿美元,招募一些预备役人员和国民警卫队,并扩大民防和防空措施。美苏关系突然再次紧张,史称第三次柏林危机在历史上。

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东德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 15日起,沿东、西柏林分解线在东柏林修建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他们都需要到边防站接受检查,办理出入境手续。此举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但除了发出警告之外,还必须接受柏林墙的事实。既然柏林墙已经建成,赫鲁晓夫在同年10月10日的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取消了英美法12月底撤出西柏林的最后期限。年。后来苏联冻结了德国与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柏林墙建成两周后,赫鲁晓夫单方面宣布美国与苏联签署了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并恢复了一系列试验。肯尼迪虽然看出了苏联的虚张声势,但也不甘示弱,于9月恢复了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进入新的高潮。

柏林危机的历史后果和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奉行缓和政策,寻求西方国家承认欧洲现状。在改善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系的同时,提议就柏林问题进行谈判。 ,被西方国家所接受。 1970年3月6日,苏、美、英、法四国开始谈判。 《西柏林协定》于1971年9月3日签署,1972年6月3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