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州的畲族人在哪里?

1.分布状况

畲族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等十多个县;江西畲族大部分散居在鹰潭龙虎山、潜山县、贵溪、吉安、永丰县、全南县、武宁县、资溪、兴国县等地。

贵州主要是分布于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都匀市;广东省分布于潮安区、饶平县、河源市、海丰县、大埔县、增城区、惠阳区、博罗县等14个县市;安徽省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市;湖南省畲族主要分布在桂东县、汝城县、炎陵县等地。

2.传统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色彩缤纷,绚丽多彩。畲族服饰崇尚蓝色,服装材质多为自织亚麻布。如今,畲族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3.婚俗

在畲族社会,无子女的家庭常常招收孩子。许多有儿子的家庭也允许儿子嫁入自己的家族,而留下女儿去“招儿子”。 ”(即招女婿)。一般已婚妇女的孩子都会随母姓,也有两个孩子随父母姓的情况。如果夫妻双方都只有有了孩子,就要“成两户”,即结婚的头几年,要兼顾双方的家,没有固定的住处。

4.饮食习俗< /p>

畲族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米、稻米等。湿土豆、小麦、油菜籽和烟叶。畲族居住的山区,林木茂盛,毛竹茂盛,其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5.传统文化

畲族的传统文化极其丰富。 《高皇阁》是一首著名的史诗,主要描述了这个民族的起源和迁徙过程。畲族特别喜唱山歌,“畲歌”是畲族文化的明珠。人们在祭祀、祈求神佛、待客、节日或日常生活、工作中,都用歌曲来表达自己,流利地回答问题。

2.畲族人在哪里?

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以浙江、福建等地较多。目前中国约有71万畲族,但其他地方没有数据。

3.畲族分布在哪个城市? <全国有45个畲族乡镇,其中浙江、福建两省有35个。

浙江省18个社乡(镇)分别是:丽水市老朱社乡、立新社乡,云和县无锡社乡、安溪社乡,遂昌县三人社乡。龙泉市朱阳畲族乡、松阳县板桥畲族乡、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带岭畲族乡、泰顺县司前畲族乡、朱里畲族乡、西坑畲族乡、舟山畲族乡文成县乡、平阳县清街社乡、武义县柳城社乡、兰溪市水亭社乡、龙游县牧尘社乡、桐庐县峨山社乡。 18个畲族乡(镇)总人口162568人,其中畲族36368人。

福建省有18个民族乡,其中1个为地市惠安县回族乡、全白旗回族乡,其余17个为畲族乡。

4.浙江畲族在哪里?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708651人(2010年),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安徽、湖南七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哈”在畲语中是“客人”的意思,“山哈”指住在山里的顾客。但这个名字并没有记载在史书中。唐代,居住在闽、粤、赣三省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畲族的先民,统称为“蛮”、“蛮辽”、“东满”或“通辽”。南宋末年,史书中开始出现“畲人”、“拳人”等族名。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与汉语客家话很接近,但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地的畲族极少。广东使用“布努”语(属于瑶族),与瑶族苗语支相近。

5、温州畲族聚集在哪里?

温州是周边有台州市、宁德市、丽水市、乐清市、温岭市等,具体介绍如下:

1.台州

台州,地级市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东临东海,北与绍兴市接壤。y 南邻温州市,西邻金华市、丽水市。

2.宁德

宁德市隶属于福建省,又称闽东,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濒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接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与浙江温州接壤。就是紧邻福建的“长三角”。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

6、温州有哪些民族

温州是汉族杂居、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显示,温州常住少数民族人口30.17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5%;有土家族、畲族、回族等52个少数民族,其中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6个。土家族、苗族、畲族人数最多,分别为7.6万人、7.5万人、4.9万人。主要分布在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以大散居和小聚落相结合。特色。

全市有7个民族乡,分别是文成县西坑社乡、文成县舟山社乡、平阳县清界社乡、泰顺县司前社乡、朱里社泰顺县所辖乡。苍南县带岭社乡、苍南县凤阳社乡。

全市有民族村111个,其中洞头区1个,乐清市1个,瑞安市4个,永嘉县1个,文成县26个,平阳县12个,泰顺县20个,苍南县46个县。

全市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7.8万人,主要来自湖北、贵州、湖南、新疆等省区。他们大多在城市地区和经济发达的乡镇从事工作、经商等活动。

7.浙江畲族人在哪里?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民歌是畲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现。因此,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每到节日,他们的歌声就会高涨。即使在山野劳作时,或走亲访友迎客时,他们也常常用歌声交谈。流传下来的民歌有1000多首,4万至5万行。长篇叙事诗中,最著名的是《高皇阁》。 《高皇阁》,又名《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索》《ng》是一部三四百行的七言史诗,以神话的形式,讲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非凡功绩,排除万难繁衍生息的传奇故事。潘、兰、雷、钟四姓的后裔,反映了畲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特别是他们还把这个传说画成了漫画式的肖像,称为《祖图》,即:在一块长约十尺的布上,用彩笔将这个传说的肖像四十多幅画在卷轴上。上面,世代相传。

畲族民歌可见一斑。无处不在,并以畲语歌声的形式表现出来,每逢喜庆节日,歌声弥漫,即使在山野间劳作,或走亲访友、迎客时,也常常用歌声交谈。汉德民歌约有千首d 下来,总共 40,000 到 50,000 行。畲族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其中,无伴奏民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歌形式。 “双声”是畲族擅长的二声部对唱方法,又称“双声”。

工艺技术

油画《畲族妇女》

勤劳朴实的畲族妇女不仅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能手和刺绣。他们的手工艺品品种丰富、色彩缤纷、风格独特。如编织带,又称手巾带,或花带,图案多样,色彩美丽。编织的斗笠图案精美,工艺精湛。上面饰有水红色的丝带、白色的丝带和各种珠子。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精心编织的绣花手帕或丝带畲族姑娘们亲手绣的恩,是对恩爱夫妻最好的爱情信物。解放后,这项工艺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最受推崇的编织技艺是丝带和竹编。彩带即花带,又称擦手巾带。畲族女孩从五六岁起就跟妈妈学织丝带。丝带的精美程度是衡量一个女孩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三联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畲族妇女的服饰各地略有不同,但共同特点是上衣多为绣花。尤其是福建福鼎、霞浦的女式上衣,有各种刺绣图案,领子、门襟、裙子甚至袖口上都有花、鸟、龙、凤的图案。畲族妇女最重要的服饰是“凤服”。

畲族的手工艺品以竹篾、稻草为主。在当今的土特产市场上,畲族制作的竹帽、竹席、草帽、草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唐代刘禹锡有诗云:“长刀短帽烧饭”。所谓“长刀”、“短帽”,就是指至今仍在使用的镰刀和帽子。斗笠又称“尖帽”,是用竹子制成的。此物头尖圆边,轻便灵活,非常实用,故名“短帽”。

潮汕畲族的生活用品中还有“胡靴”和木屐。葫芦靴呈半圆形,由木头制成(现在由塑料制成)。它们是用来舀水的。舀水时,它们重合锅的下部。木屐的制作与日本传下来的木鞋一模一样(历史学家已证实中国魏晋时期也有木屐,甚至有人认为日本的木屐是仿制于中国的)。这两种产品仍在市场上销售。

8.温州畲族人数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以畲族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具有大分散、小聚落相结合的特点。分布状况:温州市(28.63%)、丽水市(19.42%)、杭州市(11.37%)、金华市(9.26%)、宁波市(8.53%)。其他六城市仅占22.79%。拥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区——景宁畲族自治县,下辖18个畲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30%,有行政村400多个。

18个畲族乡(镇)有:丽水市老朱畲族镇、立新畲族乡,云和县无锡畲族乡、安溪畲族乡,遂昌县三仁畲族乡,龙泉市朱阳畲族松阳县板桥畲族乡,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带岭畲族乡,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朱里畲族乡,平阳县文成县西坑畲族镇、舟山畲族乡县清界畲族乡、武义县柳城畲族乡、兰溪市水亭畲族乡、龙游县木陈畲族乡、桐庐县峨山畲族乡。 18个畲族乡(镇)总人口162568人,其中畲族36368人。总英里景宁畲族自治县和18个畲族乡(镇)有少数民族人口5.23万人,仅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9.温州畲族人口

浙江畲族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等十多个县。

畲族也称自己为“山哈”,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迁徙历史有关。 “山哈”是指山上的客人。先来的汉人把这些畲族视为客人。畲族原分布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元、明、清时期,人们从原籍地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皖东南等山区和中山地区。

畲族简介:

畲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杜林早在七世纪初的隋唐时期,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闽南、潮汕等地。直到宋代,人们才逐渐向闽中、闽北迁移。明清前后,开始在闽东、浙南等地山区大量出现。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8651人。

10。温州的畲族人在哪里?

浙江省温州市邮政区号是325000,电话区号是0577。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商业城市,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柘龙、寿宁县毗邻,西与丽水地区缙云、青田、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台州地区毗邻和东北。以仙居、黄岩、玉环四县为界。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称。温州古称瓯地,又名东瓯。公元323年,置县为永嘉县。相传建县时,有一只白鹿叼花绕城而行,故名潞城。延伸资料:温州市地貌受地质构造影响,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东宫山脉从北边延伸东至福建省泰顺、文成两县,括苍山脉自东北向东绵延永嘉西部至黄岩、仙居,海拔1000米以上。温州市河流发育受地质构造制约,沿华夏断层线流淌。干流多自西向东流,受纵横断层影响,支流多形成羽状水系。许多河流左右岸流域面积不对称。例如,瓯江支流大多发育在左岸;飞云江更是如此。温州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明显,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11.温州的畲族人在哪里

浙江省地级市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临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柘龙、寿宁县接壤,西与丽水地区缙云、青田、静宁畲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台州地区仙居、黄岩接壤。北部和东北部。与温岭、玉环四县接壤。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七省一市(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其中,台湾地区因其特殊性单独列出,一般不纳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