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生态旅游特点

根据森林旅游开发所依托的资源特点和类型的不同,森林旅游产品主要分为森林观光、森林保健、森林探险、森林文化、度假等。森林旅游的核心是森林生态。享受和体验环境,因此,森林旅游具有很强的自然性、享受性和参与性。森林旅游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稳定。

2.森林生态旅游的意义

森林防火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预防火灾意味着保护森林。森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

2.有利于保护推动生态建设:全球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7万起,烧毁森林面积数百万至数千万公顷。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毁大量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也造成树种演替,降低森林的利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3.有利于社会稳定:森林火灾可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还能驱走、烧死珍贵、珍稀的动植物。

4.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森林火灾不仅对森林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污染空气,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从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e 的生活。安全。因此,森林防火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森林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

森林的基本特点是:

一是物种多、结构复杂。森林是陆地上巨大的基因库。世界上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都保持着最高的物种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

第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气候条件和地形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森林植被既有明显的纬度水平分布带,又有山地垂直分布带。

三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高。森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高度稳定性。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物种丰富、复杂的群落结构各种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以及群落各组成部分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从而维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状态。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保持系统结构复杂、生物量大的属性。森林系统内部能源、物质和物种的流动顺畅,系统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利用,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很小。森林植物从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的养分,一部分储存在体内进行代谢活动,另一部分形成枯萎物并积累起来,养分又返回到环境中。通过元素循环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大部分养分不仅平衡收支平衡,而且还会大量积累某些元素,例如大气中的碳、氮和其他元素。通过森林强大的光合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储存在森林生物量或森林土壤中。中间。

四是森林生产力高、现有量大。森林有一个巨大的树冠,像屏障一样延伸到森林地面上,减少了空气流动并减少了微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现存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能源基础。

4.森林生态旅游有何特点?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生长的森林生物的总称。这里的森林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及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和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林地包括乔木r 林地、稀疏林地、灌木林地、森林空地、伐木痕迹、火灾痕迹、苗圃和国家规划林地。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们不仅能为生产、生活提供各种名贵木材和原材料,而且还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物品。更重要的是,森林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预防和减轻旱涝、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还具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也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生长着多种珍贵物种。林木和药材。

森林可以更新,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们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

该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长期再生。在一定条件下,森林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机制和循环利用的特点,保证了森林资源的长期存在,实现了森林效益的可持续利用。

但是,只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遵循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律,不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结构功能的稳定性。 。

由于造林到林木成熟的时间间隔很长,天然林的更新时间更长,甚至人工速生林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再现性和系统稳定性。森林资源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作为生态系统中,森林是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沙、改良土壤等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地球表面生态圈的平衡也有赖于森林来维持。森林资源产品转化存在巨大差异。

森林资源储备并不意味着高产。因为木材产量的储量与年产量之间存在数量差距。

以立木生产为例,森林资源储量与年采伐量之比,少则17:1,多则5:1,甚至更高①。这个高比例会影响很多方面的支出,比如森林保护费等,造成巨额资金损失。占据。森林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多种资源物质和服务。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同的,任何单一目的的管理都会产生许多重要的附加效益。

5.森林生态旅游有何特点?

森林生态的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它通常与一定的空间相关联,包括区域和一定的范围,反映区域的特征和空间结构,以生物体为主体,呈现出网络状的多维空间结构。例如,落叶阔叶林是我国温带地区最重要的森林类型。它也是喜光的阔叶树,冬季落叶。组成群落的树木种类繁多,林下也分布着许多灌木、草本植物和其他植物。 3、它是一个复杂有序的大系统。前部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植物体、动物和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空气、阳光、土壤等)组成的统一整体。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由植物乔木(红松、鱼鳞云杉、紫椴树、白枫、白牛枫、蒙古栎、枫桦、悬铃木)、灌木(主要有金银花、茶栗等)卫矛、西伯利亚粳米等)和药材(苔草、荨麻、石竹等)以及林下各种动物(包括东北虎等)。影响该地区的阳光、土壤、湿度等。生物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它是一个基本功能单位。森林生态系统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单元,而是一个功能单元。 (1)首先要有能量流动(过程略); (2) 前沿生物之间继续发生复杂而规律的物质交换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 4、开放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进出。例(略)5具有动态和寿命特征。森林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有发生、形成和发展的演替过程。

6.森林生态旅游三大特点

昆士兰温带热带雨林。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东部,至少有数亿年的历史。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雨林地区之一。它不仅养育着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还记录了这漫长岁月里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它本身就像一本浓缩的地球生命史书。

弯曲森林

这片森林位于波兰西部诺维村外,约有400棵松树。它在当地被称为“C弯曲森林”是因为大多数树木一开始都是相互平行的。它生长在地面上,经过一定时间后才向上转向90度。而树木弯曲的方向是向北的。一般是认为某种形式的人类工具和/或技术允许树木以这种方式生长,但为什么、方法和动机仍然是个谜。

7.森林生态旅游的特征和理解

1.山地类型是指以山地环境为主的生态旅游区,适合科学研究、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2、森林类型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栖息地为主,兼有大片竹林(竹海)等区域的生态旅游区,适合科研、露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3. 格拉斯荒地类型是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包括草甸类型。适合开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

4.湿地类型是指以水生、陆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形成的湿地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指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河口。适合科学研究、观鸟、钓鱼、水上活动等。

5.海洋型是指以海洋和沿海生物及其栖息地为主体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滨、岛屿等。适合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

8.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是

森林生态系统有以下五个特点:

1: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以多年生树种为主的植物群落。

3:它有自己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发展和演替的动态规律。

4: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具有点缀风景、美化环境、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和公共效益。

9.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是

(1)关键原则。

要求因地制宜,突出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部分,强化公园主体,塑造公园形象。首先要立足森林,突出主题。

森林旅游要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功能,突出“回归自然”的主题;其次,要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旅游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狠抓特色项目,充分发挥自然景观的主体风格作用。

(2)多元主义原则。

要求从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展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公园的综合功能。

(3)可行性原则。

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态。

森林旅游资源再生能力差、恢复时间长。强行开发将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因此,发展必须经过多位专家的综合审视。能开发的,及时开发。暂时不能开发的,禁止开发或者分期开发。

(4)审美原则。

森林旅游景观之所以具有吸引游客的功能,重要原因在于它有其自身的美丽魅力。因此,旅游景观的开发应尽量体现旅游者的审美特征。景观。 (5)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要求重视资源源头保护和自然生态平衡,以保护为基础,以开发促保护,才能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体,在产品开发中应更加注重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片面简单地强调开发而不顾及对环境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六)协调原则。

要求建设内容相互补充、景区意境相互融合、建设环境相互协调。

注重森林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和发展。

森林旅游产品是集多种旅游产品于一体的特殊产品。要素多、成分复杂、内容丰富。 (七)市场原则。

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森林旅游产品。

森林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让、不可储存的特点,比其他行业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为了森林旅游产品销售顺利、适销对路,在开发新产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和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拓展市场。

市场条件是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八)开发利用方式多样化、增值化原则。森林公园的开发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森林沐浴、野餐、露营、垂钓、观光等。只有多方位开发,才能挖掘森林旅游资源的潜力。ped。

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应开发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饭店,将游客的游、娱、购、食、住、行融为一体,实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的目标。最大附加值。

10.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包括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第一条是为了规范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适用本办法。

国家森林公园的设立、撤销、合并、变更经营范围、变更隶属关系,应当按照《国家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变更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国家森林公园变更经营范围或者隶属关系”办理相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国家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五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森林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森林保护活动。生态旅游。

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应当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从事森林公园建设、经营活动。

第七条国家森林公园应当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十八个月内编制完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合并或者变更经营范围的,国家森林公园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8个月内建成。总体规划自实施之日起12个月内修改完成。

国家森林规划期t公园总体规划一般为10年。

第八条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突出森林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充分保护森林风景区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现有森林植被;

(二)充分展示和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增强公众生态文明和道德意识;

(三)促进森林生态建设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公众对自然和环境的充分体验;

(四)注重自然景观,严格控制人造景点设置;

(五)严格控制滑雪场、索道等对景观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建设。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还应当包括森林生态专项规划

第九条 已设立的国家森林公园范围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叠、交叉的,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相协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交叉区域按照自然保护区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条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编制。

编制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报送审批时,应当说明征求意见和采纳情况。 。

第十一条: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由专家机构审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经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5年内不得变更;因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变更的,须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国家森林公园设立后、总体规划批准前,森林公园内不得新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人造设施。

第十二条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公布,公众有权查阅。

第十三条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其选址、规模、风格、色彩应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相应的废水、废物处理和消防设施应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和使用。

国家森林公园内已建、在建的建设项目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应当按照总体规划逐步改造、拆除或者迁出。 。

在国家森林公园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采取保护景观和环境的措施;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场地,美化绿化环境。

第十四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依法编制并组织实施森林经营规划,加强保护、培育和管理。森林公园中的森林和树木的组成。

因提高森林景观资源质量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需要,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树木可通过采伐进行抚育和更新。

第十五条 严格控制国家森林公园林地建设项目使用,但通过保护森林等风景资源、建设森林防火设施和林业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确保安全,直接惠及林业生产。游客等。服务工程设施除外。

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国家森林公园林地的,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森林景观、生态和旅游活动的影响,并依法办理占地、征收林地审批手续。依法。建设项目是否可能对森林公园景观、生态产生较大影响或造成森林景观资源质量显着下降的,取得撤销或者变更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行政许可后,必须依法办理林地占用、征收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实施给国家森林公园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七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对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建立保护管理档案,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重要森林景观资源的监测,必要时划定重点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要严格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内的天然林和珍贵树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树木,保持当地森林景观的优越特色,提高森林风景资源的旅游性和观赏性。和科普价值。

第十八条禁止在国家森林公园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擅自采摘、采挖花草、树木、药材及其他植物的;

(二)非法猎杀野生动物;

(三)刻划、损毁树木、岩石、文物、坟墓;

(四)擅自损坏、移动园区设施的;

(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水的废水、废气、乱扔垃圾、废渣、垃圾等污染物超标的;

< (六)在非指定吸烟区吸烟以及在非指定区域用火、燃烧香薰蜡烛、蜡烛等。环境燃放烟花爆竹;

(七)擅自摆摊、售卖物品的;

(八)擅自围堵、堵塞、截取天然水系的;< /p>

(九)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通过标牌、传单等方式,向游客宣传保护森林景观资源的注意事项。

第十九条 影视拍摄、大型活动等在国家森林公园内进行文艺演出的,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主办者的活动计划确定对森林公园景观和生态的影响。进行评估,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部门机构应当监督承办单位按照登记的活动计划开展影视拍摄或者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对搭建的临时设施,承办单位应当在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内拆除,恢复原状。

第二十条 经有关部门批准,国家森林公园可以出售门票并收取相关费用。国家森林公园的门票及其他经营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主要用于森林景观资源培育和保护以及森林公园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国家森林公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免门票费或设置免费开放日,为老人、儿童、学生提供便利国家队、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观。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经营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需要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以合资、合作等形式联合开展的,应当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参与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接受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经营、管理单位发生变更的,须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办理正式手续。依法变更国家森林公园许可人的关系。

第二十二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公布森林公园的范围,划定边界。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未经国家林业局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森林公园名称或者专用标志。

第二十三条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解说制度,开辟展示场所,对古树名木和主要景观设置解说牌,提供宣传资料和解说服务,并申请现代信息技术向公众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第二十四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危险区域的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没有保安的区域不得向公众开放。

国家鼓励国家森林公园购买责任保险,提高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确定的旅游容量组织、安排旅游活动,不得超过接待游客的最大旅游容量。

车辆进入国家森林公园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并在指定地点停放。国家鼓励在国家森林公园内使用低碳、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第二十六条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落实防火责任制,加强防火宣传和消防管理,建立森林防火队伍,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和设备。

第二十七条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引导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居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无污染种植业、养殖业和林副产品加工业,鼓励他们从事与森林公园相关的活动。森林公园相关资源管理及旅游接待等活动。

第二十八条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按照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对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其他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配合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

第三十条 国家森林公园内有违反本办法以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给予处分。严厉的惩罚。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依法或者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制裁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总体规划、擅自变更总体规划或者未按照总体规划开展建设活动的;

(二)不按照规定从事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减少、未事先取得许可取消或者变更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

(四)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经营管理主体发生变化,未依法办理国家森林公园许可证。人员变更的程序。

第三十二条国家森林公园未按照规定编制总体规划或者未按照总体规划建设,责令限期改正仍不符合要求的,导致国家主要职能无法履行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林业局可以撤销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下降,经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专家评审,不符合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标准的,国家林业局依法撤销公园。

被撤销的国家森林公园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设立国家森林公园。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森林公园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施行2011 年 8 月 1 日。

11.森林旅游特点

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为39.52亿公顷,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积为0.62公顷,单位面积每公顷库容110立方米。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森林资源呈现以下特点:莱州头条

(1)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世界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在俄罗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国(7.7%)、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共和国(3.4%)、印度尼西亚(2.2%)、秘鲁(1.7%)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名国家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50%以上。有 105 个国家/地区森林面积与陆地面积(不包括内陆水域)的比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然而,世界上有62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不包括内陆水域)的10%以下。其中,莱索托、吉布提、埃及、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科威特、摩纳哥和瑙鲁等一些国家不足0.5%。来边头条

(2)大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世界上84.4%的森林是公有林(指林地所有制,包括国有和集体),13.2%的森林是私有林。 《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涉及的229个国家和地区中,74%的国家森林面积超过50%为公有,其中47个国家的森林全部为公有; 24% 的国家 50% 以上的森林为私人所有,其中包括纽约。大洋洲三个岛国和埃塞俄比亚群岛森林,C库克群岛和基里巴斯都是私有的。世界森林面积前10个国家中,俄罗斯、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全部拥有公共森林。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大利亚的公共森林比例分别为98.4%、92.1%、83.1%和72.0%。美国私有林占森林面积的比例较大,占57.6%。来边头条

(3)世界各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差距巨大。世界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每公顷森林蓄积量大于全球平均水平(110立方米/公顷),其中14个国家和地区每公顷森林蓄积量超过200立方米,包括瑞士、奥地利和法属圭亚那。 300立方米以上的面积分别为368立方米、300立方米和350立方米。大多数国家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泰国、希腊、西班牙等47个国家和地区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不足50立方米。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门等低于10立方米。世界森林面积前10个国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较高,为230.8立方米,而巴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分别为170.1立方米、115.9立方米、分别为106.4立方米和99.5立方米。 、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扁头来

(4)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森林是原始林,不到5%是人工林。原始林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6.4%,人工林占3.8%。原始林集中在巴西(31.1%)、俄罗斯联邦(19.1%)、加拿大(12.4%)、美国(7.8%)a秘鲁(4.6%)。原始林占全国森林面积5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其中巴西原始林占87.1%、秘鲁88.8%、加拿大53.3%、印度尼西亚55.0%、墨西哥51.1%。人工林主要分布在中国(22.4%)、俄罗斯联邦(12.1%)、美国(12.2%)、日本(7.4%)、苏丹(3.9%)和巴西(3.9%)。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林占森林面积的20%以上。在一些国家,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佛得角、利比亚和埃及,所有森林都是种植园。条莱头

(5)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森林用于生产木材和非木制品,11%的森林被指定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用于生产木材和非木制品的森林比例大于5%的国家和地区有43个,部分国家这一比例为0%克罗地亚、芬兰、法国、希腊和爱尔兰等超过90%。有22个国家和地区将其30%以上的森林指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留尼汪岛、中非共和国、新加坡、塔吉克斯坦、新西兰等一些国家将其70%以上的森林指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 。全球用于水土保持的森林面积比例为9.3%,其中31个国家比例超过30%。肯尼亚、利比亚、科威特、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90%以上的森林用于水土保持。全球 3.7% 的森林被指定用于提供休闲、旅游、教育和宗教场所等社会服务。在一些国家,如塞拉利昂、亚美尼亚、德国和巴西,指定用于提供社会服务的森林比例超过20%,其中德国达到42.3%。便头来

(6) Nea每年约有百分之四的森林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全球每年平均有1.04亿公顷森林受到森林火灾、虫害(包括病虫害)以及干旱、雪、冰、洪水等气候事件的影响。其中,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灾面积较大,分别占65.3%。和26.7%。 83.5%的受灾森林面积集中在美国(23.5%)、加拿大(15.6%)、印度(12.5%)、中国(7.6%)、俄罗斯联邦(7.4%)、缅甸(6.2%) )、乍得(5.9%)和芬兰(4.8%)。这些国家受灾森林面积分别占全国森林面积的8.1%、5.3%、19.4%、4.5%、0.9%、18.8%、50.0%和22.1%。其中,受病虫害森林面积较大的国家包括美国(2246.6万公顷)、加拿大(1423.8万公顷)、印度(940万公顷)、中国(7.07400万公顷)、俄罗斯联邦(591万公顷)和蒙古(279.8万公顷),这几个国家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0.8%。来边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