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大东江旅游攻略

首先需要带上自己的装备,轻装上阵,带上茶杯茶壶,坐在河边泡茶,等待日落,还是很舒服的;其次,别忘了带上你的飞盘,我体验了在沙滩上玩飞盘的感觉。还不错,但是我的鞋子很容易进沙子!毕竟是在海边的沙滩上。

另外,带上防晒霜。如果你想享受日光浴,这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小东江,湖南十大必游景点之一

趣趣,岐水又名“小东江”,是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四明山东侧的九塘坳。湖南省邵阳市。河流流经邵阳县、祁东县、祁阳县,在祁阳县巫溪镇东江村的源头湾注入湘江。漆水河全长114公里流域面积1685平方公里。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岐水河是岐东县西北部和岐阳县北部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3.湖南小东江什么时候最美?

2015年,国家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估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2015年第1号),批准郴州市东江湖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东江湖旅游区位于郴州资兴市。由小东江、龙井谷、东江坝、斗树岛、黄草风景区、寿佛寺、三湘四水组成?东江湖文化旅游区由老街等七大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南方明珠”东江湖、“亚洲第一双曲薄壳拱坝”东江大坝、“大自然迷宫”兜率灵岩、“中国第一生态漂流”东江漂流、“中华奇观”雾蒙蒙的小东江、“天然氧吧”龙井峡谷等景区被评为2002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起,景区全面启动5A创建工作。

4.湖南小东江最佳旅游时间

小东江雾观栈道全长约5至6公里,走走停停约需2至3小时。

雾气缭绕的小东江—东江湖游船—豆花岛—龙井峡谷 6:00 早起洗漱 7:00—14:00 专车前往景区游客中心—B线东江湖游(含一切车船费用),主要景点有:雾气缭绕的小东江、后孤山瀑布、龙井峡谷、游船、斗树岛、奇石博物馆等。

5.湖南大东江旅游线路图

哪个最方便要看什么情况她你有足够的时间。首先给大家推荐3条到达东江湖的路线。

1从长沙火车站乘坐火车到郴州火车站(Z出发3小时多一点,T出发3个半小时,K出发4个多小时),从郴州出发火车站左转过马路,在路边等开往资兴的公交车(写着东江湖游但不去东江湖)。上车后我告诉司机到了洛尾(大约需要50分钟)。到达洛威后,可以乘坐小巴到东江坝(不到半小时,但下午6点以后就没有车了)。如果来晚了,可以先去东江坝。住桥边的酒店(那边夜景很美,还有烧烤大排档)。雾气缭绕的小东江是免费的,最好清晨游览。其他景点需要门票,门票价格以由旅游中心禁止。费用清单(火车50元,公交车10元,小巴6元,酒店100元/晚)

2从长沙南站乘坐高铁到郴州西(乘车1小时10分钟)高铁,高铁2小时)),右转到万华汽车站买201路车到资兴(车速较慢)到达洛尾(近2小时)。其余与上面相同。费用(高铁150元,高铁100元,201公交车7元)。

3自驾从长沙出发,走京珠高速,在五里牌收费站下车(正常行驶3小时即可到达)直达资兴市,再到东江湖。

东江湖推荐景点,

1 雾气缭绕的小东江绝对值得一看

2 吊桥夜景和大排档< /p>

3 龙井峡谷和负氧离子最高点都很好观赏地点

4。乘坐游船进入东江湖参观兜率洞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还有摩托艇等水上娱乐项目。

5吊桥附近还可以参观三湘、泗水文化中心

6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高马乡大王寨骑行、自驾服务烧烤。

7 如果天气热了,可以去黄草漂流。

在购买特产时,找当地人(同学、朋友等)帮你议价是非常有效的。

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并祝您度过愉快的时光。

6.游历大江东

以下为正文

◆胡适曾称赞《金华系列》“多么神奇”

◆永康胡凤丹、胡宗茂父子编《金华系列》 《金华系列》凝聚全部家产和心血编写

◆耗资数百万元,历时7年多完成200卷。 2014年,我市完成《重建金华系列》编撰

“文章是治国大业,不朽盛事。”

对于一个国家,文脉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自文字产生以来,各种学说、思想和历史被记录、保存和传播。思想、学术、历史可以通过文字永久、准确、完整地传承。

金华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从“金花系列”到“延续金花系列”再到“重构金花系列”,是一场传承千年文化、延续巴乌文化文脉的百年接力。

胡适曾赞叹:“《金华系列》何其神奇”

1946年3月初的一天,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讲学。那天晚上,他“和三杰”之一、著名历史学家丙弟与胡适共进晚餐,坐在胡适的左侧。

落座前,胡适向何秉迪询问了自己的背景。何秉迪说,他是浙江金华人,出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南开中学、清华大学。胡适随即谈到了南宋时期金华人文的繁荣:“你看看现存的‘金华系列’是多么令人惊叹。”这在何丙弟先生的自传《读历史读世界六十年》中有明确记载。

“金华系列”有多神奇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小邹鲁”。吕祖谦、陈亮、王柏、徐谦、朱丹溪、宋濂、李渔、张作男……一大批著名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金华涌现出一批批作家,著作丰富,影响深远,不仅在全省,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随着历史的流逝,大部分作品逐渐失传甚至消失。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上的金华士人不仅依靠着书立说,而且还有自觉收集、整理乡村圣贤文献的传统。代表作有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胡凤丹、胡宗茂父子在永康编撰的《金华丛书》和《续金华丛书》。

清朝同治年间,永康人胡凤丹立志编纂金华先贤留下的著作,记录金华名人从《四库目录》中留下的书籍有165种。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胡凤丹只能找到67种b。看起来。他“精心编修,度过十年寒窗”,按《经》、《诗》、《子》、《集》四卷编印《金华丛书》,共三百四十卷。此后,胡凤丹的儿子胡宗茂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将地方先贤的著作共五十八种编成《续金华丛书》,共一百二十卷。两书共收录作品112种,460册,约4600万字。

“金华丛书”包括《东莱集》、《东莱左伯夷》、《金华先祖传》、《金华正贤》、《金华正学版》、《金华文通》、《金华文通》、《金华文通》正学集”。反映古代金华地区情况的著作,如《金华贤大传》,还有《历史十七详》、《东汉精华》、《唐鉴》、《历史概要》、《 《西汉纪事》(吕祖谦着)等尔金华名人。书。

《金华丛书》的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地方丛书的出版。清代著名藏书家傅增祥说,自创作《金华丛书》以来,“在杭州有丁氏的《武林哲遗作》和《轶事丛书》,在嘉兴有孙氏的《槜》。湖州有《卢氏丛书》,绍兴有徐氏《咸政遗书》,温州有孙氏《永嘉遗书》,江宁有傅氏《金陵》。 “从克”,常州有盛氏“贤者遗书。金花崛起”。但这些地方丛书无论从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无法与“金华丛书”相比。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林耕介绍。中国古典文学,《重构纪》主编之一“金华系列”,胡凤丹父子对地方文学的奉献和贡献是历史上罕见的。“金华系列”为浙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为传统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南宋至元初金华武学著作的保存和流传,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金华丛书》。

《金华丛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学术价值,短短一百年重印四次,还流传于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黄林庚教授表示,“重构金华系列” ” 仔细审查了所收集的每本书的版本和真实性,并撰写了摘要,包括作者的家世、简历、生平和版本发行情况,介绍本书的基础知识。内容、文献价值以及优点和缺点。因此,该丛书不仅是一部完整的金华文献,而且是一份可信的文献。

百年接力再造“金华系列”

历经百余年,金华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决心重建“金华系列”。这是百年接力,也是巴乌文化遗产的千年传承。

从2007年开始筹建,到2008年6月正式启动,我市有关部门和文史专家历时7年多时间,耗资数百万元。 《重建金华丛书》已完成200册。 2014年4月16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图书文献877种,约64万页,数亿字。该桩为三层是高。

承载几代人梦想的杰作。也是金华历史上最完整、最有价值的文献。 《重建金华丛书》的出版,是金华文化事业建设的一件大事。该系列丛书是金华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

重建之初制定的规则,也隐藏着未来的目标:一百年前,金华先贤开始了系列期刊;一百年后的一代人继续了第三卷;希望再过一百年,下一代金华人在“延续”的基础上展开,出版第四卷;再过一百年,第五卷就出版了……

这样,金华的文化文脉就可以代代相传了。 (悠悠)

胡凤丹、胡宗茂父子

用生命修复永恒之书

胡凤丹与《金花系列》

胡凤丹从小聪明、孝顺。入仕后,为官有礼,交际圈广

清道光三年(1823年),胡凤丹出生于金华永康。州。县,位于金华州西部。据考证,胡氏从高阳而来后,陈胡公是该姓的始祖。远祖胡则是宋代名臣,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死后,好友范仲淹为他撰写墓志铭,葬于杭州龙井园狮峰山麓。因曾在方言和尚住所学习,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他为显应正慧忠福齐天帝。

胡凤丹父亲胡仁凯热心慈善获赞。他生性孝顺,特别善于培养士气。他还捐资一所免费学校“培文园”,并捐赠亩田,用于招收师资。可见胡家是一个世代读书经商的富裕世家。胡仁凯夫妇育有七子一女,冯丹排行四人。

胡凤丹从4岁起就跟着爷爷学习识字。她还学习四书,勤于诵读。 7岁入私塾,师从著名儒家张希坛先生学韵。 10岁开始学习写文章,并尝试写诗。祖父对冯丹学习的要求极其严格。在祖父的严格监督下,胡凤丹12岁就参加童子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成年后,胡凤丹对祖父母非常孝顺,至今仍结婚后和祖父母住在一起。

胡凤旦23岁的时候,古学在汉族学生中名列第一(指尚未进入科举,但成绩良好,被选为礼乐的人)并在孔庙跳舞,又称“半士”)。次年,被派往杭州行刑精舍(清嘉庆年间著名学者)进修古学(明清时期,考取知府、府学的儒生)。 ,县作为学生被称为“又乡”)。大学。当时省内最高学府)。然而他先后10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落第。

咸丰五年(1855年),胡凤丹奉母亲之命,进京求仕,捐了一小笔钱。光禄寺官。不久,他因办事能力强,乐于散财,被推荐为兵部侍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被任命主管外城公署。由于忠于职守,深受上级赏识,升任太守。后来,他被提升为道士。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干部。当胡凤丹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母亲却不幸因病去世。胡凤丹循规蹈矩,于同治二年(1863年)秋回到家乡,保护母亲。

三年统治结束后,同治五年(1866年)春天,胡凤丹盛装出游,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遇见了许多名人、文人,如何百英、陈新泉、彭宇凡、张鲁贤、汤伟杰、丁新斋等,他们唱着歌,唱着歌。彼此互动。他自己将这段生活形容为“旧雨新知,相见恨晚,心如刀绞,处处遇见人”。

这次难得的旅行生活,不仅让胡凤丹身心愉悦,而且开阔了视野,为他后来的出版和刻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祖辈作品流失,编撰了《金华丛书》

同治六年(1867年),外交部长李鸿章的弟弟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李含章听说胡凤丹爱好藏书,邀请他创办湖北崇文局。胡凤丹不辱使命,出版了《十三经》、《正史》、《百家全书》等,以振兴文教为目的,共237种。 c的质量所藏书籍不仅受到晚清重臣、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张之洞等人的称赞,而且被视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好书。

胡凤丹一直为家乡的人文藏书感到自豪,尤其是清代编撰的《四库全书》,收录了自唐代以来的165种。由于太平天国的战火,“诸贤遗书皆散失”。为了不让家乡祖辈的作品流失,也为了让家乡的后辈学子能够阅读,胡凤丹打算出版金华地方文学。他立志收集、编纂失传的作品,毕生致力于将丰富的乡土文献、乡亲作品集结成册,编撰成书,流传后世。因此,他自执掌崇文局以来,十分注重意在寻找家乡先贤的遗产。

当时,胡凤丹在崇文局的同事兼好友王百欣曾对他说:“不先拜见国家先贤,追求正统学问,发表遗书,可以吗?你是吴人,又是吴州理学的创始人,陆东来先生,他的文集至今还存,是不是有错?”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更加坚定了出版金华地方文献的信念,他将自己编撰的这套地方文献命名为“金华丛书”,并将自己的书店命名为“退步斋”,寓意“林父的职责是为王。”进则忠于你,退则补。”同时,这也是他存放书籍的地方。

在执掌湖北崇文出版社期间,胡凤丹发挥了自己的杰出才能,公私兼顾。他没有不仅主持好出版社的正常出版工作,而且在民间出版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胡凤丹先从自己收藏的书籍中取出来刻,然后开始寻找可以刻的书籍。

收集文件的过程充满了困难。一方面,要对已收藏的书籍进行修正;另一方面,要广泛动员、多方寻找。对于那些只有书目而原书丢失的书籍,我们呼吁国内藏书爱好者踊跃捐款,准备出版,使其能够作为完整的书籍流传。尽管他知道任务艰巨,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努力超乎任何人的想象,但他却没有回头。有时他费尽心机去寻找一本善本,潜心研究一个问题,讨论学术问题时,他常常毫不羞耻地向年轻同事请教,虚心请教。d 寻求建议。胡凤丹与钱塘、丁深、丁丙兄弟交往十分频繁。他曾在《嘉善堂藏书目序》中写道:“冯丹与丁昆仲相识三十年,对书籍有共同的爱好,历年为官的《金华》出版《金华丛书》时,胡凤丹采用了经、史、子、文集四大类。得到了历代王朝的认可。按照这种方法,历代金华人的文集被编成目录,称为《金华丛书总目》。为了组织清晰,四类内部按照王朝时间顺序排列。为了方便读者对藏书有更深入的了解,胡凤丹还编写了ei整卷《金华系列书目概要》以《四库概要》的写作方法为基础,又称《金华文萃书目概要》。

胡凤丹不仅对《金华丛书》所收录的先贤著作有自己的透彻理解,而且还作序以方便后人研究,或对内容进行简要评述,或给出作者简介,或说明该版本的出处和学术价值,对读者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

胡凤丹刻画时间为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绪三年(1877年)。在此期间,胡凤丹于光绪元年(1875年)升任湖北粮道总督。他白天忙于公务,晚上则抄书、校对书籍、写序。他经常熬夜到半夜,书童和仆人都靠着屏风睡着了。他还在写f很生气,直到天亮才睡觉。每天晚上手抄的手稿堆放在桌子上近两英尺高。

现存的《金华丛书》印刷本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即《经》15种,《史》11种,《子》13种,姬有28种,总共67种。该书用线装订成 340 卷,并用布装订分为 29 个字母。刻版仔细,被誉为难得之书。

光绪三年(1877年),胡凤丹辞官还乡,定居金华。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仍然是我的职责,遗憾的是我未能将金华文献收集成册。当他病危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当平时对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宗茂跪在他面前,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时,他只是指着书桌上高高的一摞书说:直到宗茂去世才来得及整理。 “泣血接命”,他欣喜地闭上了眼睛。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九月二十五,胡凤丹在金华病逝,享年68岁。

胡宗茂与《金华系列续篇》

年轻聪明,“泣令”,蔑视官场,一心实业< /p>

p>

胡宗茂(1867-1939),字燕山,字季翘,湖北省武汉市黄家园人,胡凤丹侧妻韦夫人之人。宗茂是五兄弟中的老四,出生时就患有耳病,哭了一夜。当时,他的父亲胡凤丹在湖北做官,管理全省牌照局、崇文局事务。胡宗茂4岁时,师从当时著名儒家钱霁翔学习,被誉为神童。

11岁时,胡凤丹辞职回家。宗茂与父亲买了一条船,沿着长江向东航行。国之乐胜于世之乐。”回到金华后,宗茂经常下课后到书房看书,因为他家里有一座图书馆,名叫“十三万卷楼”,甚至忘记了。

20岁那年,胡宗茂参加县衙考试,三次中状元,同年与妻子黄结婚,两人青梅竹马,坠入爱河。宗茂在新婚之夜写下近千字的爱情故事,成为一段传奇。受父亲的影响,宗茂还喜欢收集家乡先贤的作品。光绪十六年,胡凤丹去世,临终前“以手指将遗书写于盒内”。敖“泣血受命”,将父亲未竟的事业视为自己的责任。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兄弟分居。由于家道中落,他们不得不变卖财产,其中包括父亲生前费尽心血购置的各种书籍。宗茂本来希望自己承担债务,让父亲留下的书籍得以保存,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最后只剩下家乡先贤的经典,其余的都卖给了书商。宗茂心痛不已,无法释怀。妻子担心他会抑郁生病,就劝他出去散散心。于是胡宗茂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了杭州,住在吴山文昌阁。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有一天,当他的志向成功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先贤的著作出版出来。离开家乡,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二是搜寻、收购各种善本、古籍,恢复家里的藏书。

迫于生计,胡宗茂出任奉化县焦乡(相当于县学校校长)。闲暇之余,他致力于整理父亲生前所编的书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其父生前花费大量精力编撰的《金华丛书》(又称《金华文绣》)终于出版。

后来,胡宗茂奉命调任扬州保甲总巡江干团训练队长,“天天不在疏港梅岭干活”。其导师唐守谦先生(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1911年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浙江巡抚,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交通总长,浙江铁路公司经理)得知后,专程到扬州看望鼓励。他还向胡宗茂要了照片,回京后积极帮助他再次报考,并劝说他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次参加乡试。 1904年,科举考试暂停。胡宗茂这次考试名列第37名,或许是一种巧合。他的排名与十年前的第36名只相差一分之差,但时间上却相差了整整十年。考试合格后,胡宗茂被调任县令,调任江苏直隶,升任直隶州知县。

胡宗茂虽然一心想在官场有所作为,让自己的才华施展于世人,但他很快就对现实感到失望,后来被邀请到上海富菲工作。ng 公司。扶风公司是当时的全国知名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独立面粉生产公司。其创始人孙多森、孙多新兄弟是著名实业家(其外祖父李含章与胡宗茂的父亲胡凤丹是老友)。此后,胡宗茂跟随孙氏兄弟走上了实业救亡之路。历任上海扶风公司、直隶省科技推广局、北洋滦州官矿公司经理、直隶工业指导局综合科科长、矿业财务科科长、邮电科科长、秘书等职历任中国银行总行行长、副行长、河南银行行长。他的表现受到北洋政府的赞扬。

胡宗茂克服重重困难,编写了《续》《金华系列》

虽然公务繁忙,但胡宗茂始终没有忘记父爱。临终前,他也不忘收集整理家乡先贤留下的作品。有时,

1919年,他的顶头上司、好友孙多森,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家里的藏书日益丰富。宗茂遂辞去公职,定居天津,致力于继承父业,潜心研读圣贤经典,收集金华地方文献,作为《续传》的素材。

在收藏宋代金华圣人郑纲中的著作时,郑纲中所著的《周易飘语》在各种相关的文献典籍中很少见到,只有在首都图书馆(今国立图书馆)收录于《四库全书》本卷。去首都图书馆复印时,必须先购买门票。购买门票需要缴纳大量押金,而且时间有限。从宗茂的住所到市内的北京教师图书馆有10多公里。天寒地冻,冒着大风雪出门,怀里抱着干粮步行过去。为了节省时间,午餐他就吃干粮充饥。有时没时间带干粮,抄书太多就挨饿。

胡宗茂在《续金华系列》序言中说:“自从我含泪接受了父亲的遗愿,我就一刻不敢忘记,即使被迫远走他乡,为了谋生,我总是带着一本书作为参考,一点也不敢放松。”为了尽快完成父亲的遗愿,他节衣缩食。和服装,边走路边当车,整天穿梭于各个书店、书店。他说,他遇到了三大问题:一是家乡先贤的遗书大多是家乡后人收藏的,离开家乡时收集起来并不容易。他终于找到了一本稀有的圣人副本,但价格往往超过了宝物,他买不起;其次,鼎盛时期出版的系列丛书大多广为流传。借善本,互相参考;但我生于乱世,善本古籍大多散落无处可寻;第三,为了让出版的书能够流传后人,经得起考验,需要请学者来讨论校对,而我就是一个学者。 ,没有太多的互动,与人讨论,并且苦于经济实力不足。在她的继承父亲的遗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然而,所有的困难都变成了动力。胡宗茂历时十年,完成了乡贤圣贤经、史、著作、文集五十八种的编撰。民国十三年(1924年)编成120卷。取名为《金华系列续作》,弥补了《金华系列》没有准备好的作品,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他不仅给家乡金华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也给浙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精神遗产。

胡宗茂的《续金华丛书》不仅补充了大量已列入《金华丛书》但没有书目的书籍,而且还收集了许多连《金华丛书》中没有收录的书籍。 《金华系列》。书。同时,他在学术上有意识地继承了父亲严谨的版画风格,并高度重视实践。受到同时代人的肯定和肯定。近代著名藏书家、曾任北洋政府总教育官的傅增祥先生为《续金华丛书》作序。他对胡宗茂的人品学识、雕刻工艺的严谨性、系列的规模和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后来,胡宗茂资助出版了因年代久远而破损的《金华丛书》版,并与《续金华丛书》版一起捐赠给浙江图书馆,以供广泛流通。 。当时政府想授予他一等特等奖,但宗茂谢绝了。值得一提的是,胡宗茂完成《续金华丛书》后,编撰了《金华经录》二十四卷,记载了三国至明末金华先贤的著作,以及他们的著作。在古籍传承和目录学中的作用。其发展取得了独特的成就。此外,胡宗茂还编撰了自编的散文集《梦轩楼诗》、诗集《梦轩楼诗》以及大量学术著作,为地方文学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7.湖南大东江风景区

湖南省

东江湖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区资兴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东江湖风景区是以森林、湖光山色为主的旅游景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青水秀、溪幽湖阔、名胜古迹众多。 “万顷碧波照苍茫”的东江湖,给秀美的山水增添了无限的美感,让人心旷神怡,心旷神怡。ppy,忘记离开。概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东江湖风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有山雄、水秀、石奇、幽静等。溶洞、岛屿、漂流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具有种类齐全、档次高、综合性强的特点。

②部分集中

总体来看,东江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给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一定的便利;根据资源大小,东江湖风景区有雾凇小东江、大坝、龙井峡谷、斗鼠岛、黄草漂流等景区项目。星星像月亮一样散布在东江湖周围。

③古木茂密,水体优美

东江湖风景区景区古树茂密,森林茂密,全景区自然植被已规划为一级保护区,涌翠峡、龙井峡、东江漂流沿岸植被大部分为原始次森林。水体不仅体现在有山有水、处处有水声的数量优势,还体现在水景观类型齐全、水上旅游项目种类丰富;不仅拥有风景秀丽的河段、湖泊、瀑布、泉水等水上景观,还开展水上漂流、水上跳伞、水上滑梯、垂钓、虎鼓山负离子呼吸区、水上观光等旅游项目。尤其是被誉为“中华奇观、宇宙奇观”的小东江水雾,每年4月至11月,日出前和日落后,距离门楼12公里处都能看到东江湖风景区到东江大坝。小东江狭长平坦的湖面上,云蒸霞蔚,云光闪闪,像一条玉带飘浮在峡谷中,仿佛乘着祥云,遨游仙境。

8.湖南大东江旅游攻略路线图

高速公路路口自驾游,在广东,一般在郴州大道、长株潭、郴州五里排交叉口下车,导航到东江湖风景区。

东江湖门票路线:

乘船半小时后,到达东江湖斗鼠岛溶洞精品路线2,折合通票价格171元每张票。斗树岩形成于270年,洞前有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洞穴。它隐藏在我国江南最大的内陆岛屿——东江湖中心岛“独石岛”南崖下的古兜率寺内。6平方公里)”。古寺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96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土石灵岩洞以高、大、雄、奇、深而闻名。

小东江门票,入住东江湖农家院,可以省门票。水果季节,农场主热情地用水果招待大家。休闲的话,就坐船,看雾,钓鱼,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