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寺庙古街旅游攻略(泉州附近寺庙)
泉州元妙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福口。俗称“天宫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福口
2。泉州城内寺庙
关帝庙、天后宫、开元寺、仙宫山。
3.泉州附近寺庙排名位于清源山风景区东岳山麓,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庙,也是著名的“……少林七大丛林”之一。相传为初唐嵩山少林寺“棍十三和尚”之一智空所建。来到福建的王朝,占地500亩,依山而起,规模巨大,宫殿宏伟,香火旺盛,武功古朴,寺院以武功着称。少林寺emple将禅融入武术,习武,修禅。由于禅宗与武术的融合,所以博大精深。历代高僧高师辈出,名声远播海内外。千百年来,古寺历经沧桑。虽几经风风雨雨,但其辉煌依然不减。雄伟的大雄宝殿前的石城上,两棵百年古榕参天耸立,一动不动,如罗汉伫立;倚栏杆,心旷神怡,泉州城尽收眼底
4。泉州有多少座寺庙1.九日山祈风石刻
位于泉州清源山九日山风景区。东西峰崖壁上有宋代至清代的碑刻75处。泸定13处反映海外交通的祈风石刻。记载北宋至南宋期间,泉州太守主持为“番船”祈风,提前许愿。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2.石波斯遗址
石波斯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始建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竣工于明代。华道八年(1472年)迁至福州。近四百年来,船务司管理泉州港口的海外贸易事务。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风俗遗址。
3.德济门遗址
位于历城区天后路,始建于南宋。这是第一个街道d 镇南门,元代改名德济门。遗址包括城门、城墙,由门墩、内外沟、拱桥、瓮城、城门等组成。
德吉门遗址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门遗址。泉州古城,是宋元时期茨顿古城的象征。
4.天后宫
位于泉州市天后路1号,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天后,又名妈祖,是我国的海洋守护神。莫,泉州天后宫是妈祖祖庙。是国内外祭祀标准最高的妈祖庙。
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庙。
5.法师真武寺
真武寺位于法师五路石头街丰泽区伊莱格。始建于宋代,是供奉海神真武帝的寺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素有“小武当”之称。
法师真武寺依山傍海,东临举世闻名的古慈寺,寺内有数棵千年榕树,现存建筑明清时期的泉州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令人信服的历史见证。
6.南外总政寺遗址
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宋代时期,古泉州经济发达,海外贸易蓬勃发展。许多赵、宋皇室都来到泉州。南外总政司就是负责这些海外皇亲们事务的衙门。
7.泉州文庙
位置位于历城区府学路,始建于唐开元末年。这里也是古泉州城的中心。
泉州府文庙规制齐全,文化内涵丰富,建筑优美,大气磅礴。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传播儒学的中心。是泉州坐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不需要门票。
8.开元寺
位于鲤城区新华北路,始建于唐代。古树参天,香火旺盛,建筑精美。是泉州最著名的寺庙,也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庙。寺内有朱熹题联:“此地古称佛国,圣地遍地”。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宝塔,呈“品”字形排列与主殿。两塔均为方木砌成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它们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没有入场费。
9.老君石像
位于泉州清源山麓,该像为宋代雕刻,由整块天然花岗岩雕刻而成。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行善者需微刻”。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道教石像,故戏称“老子甲天下”,足见当时道教在泉州的盛行。民间信仰多元化、儒、道、佛三教并存的社会生态。
10.清净寺
位于历城区图们街,始建于北宋,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迈德重建,仿达玛伊斯兰教礼拜堂叙利亚,斯库斯。
现在的清净寺已成废墟,但高耸的阿拉伯式门楼轮廓尚存。现存主要建筑有正门城楼、奉天殿、明善殿等。清净寺是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见证了10世纪至14世纪泉州多种文化和谐共存的历史。门票:3元
11.伊斯兰圣墓
位于泉州灵山南麓,是唐代来华传教的穆罕默德四圣之墓。现存墓葬两座并排。墓盖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墓后依山建有马蹄形甬道。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它是我国最古老、最完整的伊斯兰教圣地。
12.曹安摩尼光佛像
曹安位于吉林省华表山南麓江。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1339年摩尼光佛像高1.54米,宽0.83米。它神态威严,表情平和。它的背上雕刻着十八道光芒。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就地取材雕刻而成的雕像,颜色自然三种,做工巧妙。
草庵摩尼光佛像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雕,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珍贵实物证据。
13.磁灶窑是金角依山窑址
位于晋江南岸,距泉州古城21公里。该窑始建于唐末五朝(公元10世纪),盛于宋代(公元10-13世纪),也是宋元时期泉州生产外销瓷器的重要窑址。戴纳斯关系。
14.德化窑遗址
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陶瓷业的繁荣。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泉州内外分布着各种窑炉。 ,德化窑是最著名的窑炉之一。当时是泉州最繁忙的出口瓷器生产基地之一。德化窑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5.安溪青阳下草铺炼铁遗址
位于安溪县上青乡青阳村,遗址内已发掘6座炼铁炉和3座房屋遗址,是泉州炼铁的珍贵见证宋元时期的手工业,显示了宋元时期泉州强大的工业能力和贸易出口能力。
16.石湖码头
Loca位于泉州市东南17公里的石湖半岛西岸,主体由一组近海礁石和通济栈桥组成。始建于唐朝开元,宋元时期,是泉州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港。
十七。万寿塔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宝盖山,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宋元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作为泉州湾沿岸的制高点,万寿塔是“远洋通道”最重要的航标,见证了当年“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
十八六胜塔
位于石狮市石湖村。塔r为花岗岩阁楼式结构,高36.6米,底座周长约47米,八角形五层。其雕刻精美,雄伟。六胜塔下的哈江、石湖是古代泉州重要的外港。相传,当年这里有渡轮18艘,停泊着亚非各国近百艘船只,海上交通十分繁荣。
5.泉州附近的寺庙福建十大名寺
1.厦门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部五老峰麓,面向碧城港,寺庙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始建于唐末,时称泗州寺。宋治平年间改称普照寺。明初,寺院荒废,不复存在。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因为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与浙江普陀山的观音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名“南普陀寺”,位于普陀山南麓。是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以明万历年间血书的《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著名的白瓷观音最为珍贵。
2.妈祖庙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它是历代海员、水手、旅行者、商人和渔民崇拜的神。海上航行的民间,在船舶起航前,首先要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平安无事,并在船上立妈祖像进行祭祀。明清时期,泉州港因限海而衰落。 1992年10月,湄洲岛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也是o 与妈祖的名字有关。
3.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庙,原名莲花寺,后更名为兴教寺、龙兴寺。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开元寺规模宏大,占地7.8万平方米。全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0米。
4.福州宜山西禅寺
西禅寺是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是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宜山麓,工业路以西、以南。 。刻了一副对联古寺正门上刻着:“荔枝树历四朝传至宋,钟声响千古之声。”此联为清代周濂所写,表明“西禅寺”是唐代古寺。相传南北朝时期,方士王曾在此居住,“炼丹为药,化石为丹”。在饥饿的岁月里,他会通过卖药和黄金来换取大米来帮助穷人。后来王霸服药成仙后,人们在他的故居建了一座寺庙。
5.福州鼓山涌泉寺
涌泉寺是福建寺庙中最高的,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该寺建于海拔455米的孤山半山腰,占地约1.7公顷。是环绕前有香炉峰,后有白云峰。具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独特建筑格局。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原名华严寺。相传此地原为深潭,有毒龙,为害居民。唐建中四年(783年),县官裴周请灵乔大师降服。大师在池畔诵读《华严经》,龙就离开了。
6.晋江安海龙山寺
“龙山寺”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北部龙山麓,故名龙山寺。是全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始建于1983年,是国务院确定的142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化寺院。l 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朝皇太年间(618-619)。原名普贤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寺。安海龙山寺是全台400多座龙山寺庙的祖庙。寺前有月池,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柱梵钟”四个大字。进山门后,只见寺前壁嵌着一块大石碑,上书“龙山宝地”。
7.漳州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相城区九龙江南岸丹霞山麓。南背丹霞山,北临九龙江。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据《陇西县志·史迹》记载,其由来原名“宝源崇福禅寺”,雍氏所建。是漳州八景之一,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国内外著名佛教寺院。 1983年4月9日,国务院将南山寺列为全国142所重点汉传佛教寺庙之一。
8.龙岩莲花山连山寺
连山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319国道与闽三线省道交汇处的莲花山西麓。法脉创建于宋代,属曹洞宗。 《龙岩府志》记载,这里怪石“有莲瓣”,故名“连山兆提”。寺内供奉观世音菩萨,香客众多,灵异现象时常出现。他捐资修建香火场、灯笼场,并立碑记录此事。这块碑至今仍矗立在门前e 寺庙。据清乾隆皇帝所著《龙岩府志》记载:“奇石间,有如莲瓣”,故名“连山兆提”。
9.泉州崇福寺
泉州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寺,后改称崇圣寺、弘中寺、崇福寺。开元寺与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 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倒塌后又一所传授少林武术的寺庙。主殿重新修葺一新。风格保持了明代的规制,其中有“崇福寺三宝”的迎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大洪钟铸于早期明代,声音响亮。 “崇福晚钟”是泉州八景之一。
10.福州瑞丰林阳寺
林阳寺又名林阳禅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山区寿山乡,距市中心19公里。该寺位于瑞丰山麓,据宋代《三山志》记载,始建于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名临阳院。明代《民都记》称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明初被废,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辟为寺庙,后废弃。现存寺庙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孤山涌泉寺住持古月禅师重建,称林阳寺
6。瓦时泉州有哪些正规的寺庙?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中国佛教寺庙。它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地方。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寺庙。原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7.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拜阁、拜殿、大雄宝殿、桑棚古迹、甘露坛、藏经阁等。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主要寺庙为明清时期。开元寺始建于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7.泉州寺景点福林寺位于晋江市龙湖镇潭林村东南部。旧称潭林。福临。据碑《福临移溪建福临堂记》记载:同治甲子年(1864年),动工将溪移至乡外。溪边原有福临堂,现已荒废为废墟。同治丙寅年(1864年)重建,后改为福林寺。草庵摩尼教寺庙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摩尼教寺庙。位于晋江市华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和中外交往史的重要实物依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夫人姑姑庙位于紫帽山北麓。原来是这样长春乡,泉州地区晋江县第33乡。供奉的是全南民间女神苏六娘。 “龙山寺”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朝皇太年间(618-619)。初名普贤寺,并附朱庙。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该寺历经千余年,广为流传。现在台湾有很多龙山寺,都是与安海祖寺分开的。灵源寺位于灵源山南麓,始建于隋初开皇九年(589年)。近年来,在国内外友人的热心捐助和支持下,寺庙得到了重新规划、扩建和修缮。新建的寺庙分前、中、后三殿。寺庙雄伟壮观,正殿雕梁画柱。大觉寺位于晋江东市。为现代高僧瑞金法师所建。其结构新颖,风格独特。还靠近已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东石古村。故相得益彰,享誉海内外。
8.泉州附近有哪些寺庙? p>文物保护单位
3.泉州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重阳门东南。五朝时,这里是节度使驻守的南花园。
4.泉州崇福寺
泉州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寺,后易名崇圣寺、弘中寺、崇福寺。与凯宇一起安寺与承天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
5.晋江安海龙山寺
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寺庙
“龙山寺”“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北部龙山麓,名为龙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
6.泉州少林寺
南少林寺,泉州少林寺,全称镇国洞禅寺寺,俗称南少林
7.泉州苏岩寺
苏岩寺位于紫帽山东侧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906年),苏岩寺在宋代海岸寺遗址上修建,坐北朝南,前有山,后有山。后面的地势就像“燕子归来”山顶有老子骑青牛的情景。近年来,经过重建和扩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及两廊已建成,有4个亭台楼阁、荷塘花园、功德堂捐药区等,景观焕然一新。闽南气候宜人,老君山树木茂盛,花香、鸟鸣、佛经声,引人深思。苏岩寺已成为泉州郊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地址:泉州苏岩路72号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江南亭店村
8.泉州青莲寺
泉州青莲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州寻美社区,位于中段泽区安吉路(与成都市交汇处)位于海地坊洪水路),依山傍海,周围有11棵参天古榕树,自然风光独特。青莲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名观音寺,历史悠久。早年,海边有近200平方米的放生池。池中有一块永远不会被淹没的莲花石。寺旁山坡上有一座“佛、法、僧”古塔。寺内有楹联:“浔海潮通南海,秀山连雪山”。 “春”,寺院两侧有宽敞的石阶,与普济桥跨塔阁路紧密相连。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者之一。
添加res: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街道寻美社区寻江路1号
9.泉州海印寺
海印寺位于泉州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距市区约10里;山脚下是石板街。始建于宋代,原名海印堂。几经兴衰,清代、民初重建。 1985年重建,1992年9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梵天殿,架子纵横。向东步行可至后院,西廊是宝觉院,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东厢房有朱子祠,为后人祭祀之所。在山的高处,有一个“T“安丰海涛”塔,朱子亲笔题匾尚在;还有“太明”匾额,也是朱子所书,文革时废弃。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海印路53号
9.泉州附近的寺庙可以短期出家据我所知,泉州开元寺出家 和尚是:俗名李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法师,定居泉州开元寺,在泉州开元寺修行清道。为了纪念弘一法师的功德,开元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特意选了一个地方单独修建了一座庭院,里面装满了有关弘一法师的一切资料,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弘一法师。不管是不是,凡是来开元寺的人,在泉州可以看到弘一法师的恩德。
10.泉州有哪些古寺庙?只有一个。泉州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寺庙。开元寺位于市区西大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天下各国建寺,并以年号命名,故改名。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只有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座,僧侣数千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