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旅游 国家旅游局(省级一站式旅游)
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要求
包括4项基础标准和8项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是: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影响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完善的旅游管理和执法体系已经建立,厕所革命等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建成旅游数据中心。验收标准包括当地政府重视和推动、旅游发展、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支撑要素、环境保护、旅游安全、文明文明、游客满意度等八个方面的要求。
(一)推动区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和效果(130分)
得分点:
(一)推动区域旅游综合协调n 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30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成立旅游委员会或类似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
(二)综合旅游执法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院、工商旅游局或类似职能机构。
(三)推动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
(四)推动旅游用地政策(含海岛、海域、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
(五)推动多规融合全区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六)开展景区旅游规划现货票价改革、导游管理制度改革等,创建全国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特色旅游改革试验区(每项5分,最高20分)等。 p>
(2)重视全域旅游创建和发展(130分)
得分点:
(1)建立领导班子,推动全域旅游旅游推进机制,建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等类似机制(25分)。
(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全域旅游创建。 (30分)
(三)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考核监督(30分) 。
(四)召开全域旅游创建推进会并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20分)。
(五)制定全域旅游创建支持文件,设立支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5分)。
(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120分)
得分点:
(一)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当地GDP综合贡献比重(30分);
(2)旅游业对当地就业和新增就业的贡献(30分);
(3)旅游业对当地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农村居民综合贡献(20分);
(4)旅游产业对财税综合贡献(20分);
(5)旅游业对经济综合贡献扶贫(20分)。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5%; t旅游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是当地常住人口的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自旅游收入;旅游税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
(4)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120分)
得分点:
(1)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市场吸引力强势核心景点(4A、5A、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30分);
(2)当年接待游客人数、过夜游客数量及比例(30分) ;
(三)旅游产品和业态的多样性、丰富性、旅游产品的空间覆盖度(20分);
(4)旅游产品的空间组合及不同空间区域的差异(20分);
(5)不同季节旅游产品的时间组合(10分);
(六)全球旅游品牌整合推广 推广强度和品牌知名度(10分)。
(5)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130分)
得分:
(1)旅游交通覆盖便捷程度(30分) )分);
(2)旅游厕所覆盖便利程度(30分);
(3)旅游集散体系完善程度(20分);< /p>
(4)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程度(30分);
(5)旅游标识体系和自驾服务体系。 (20分)
(6)旅游服务要素支撑及旅游+新业态水平(130分)
得分点:
(1)旅游业住宿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2)旅游餐饮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3)的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p>
(四)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5)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完备程度(15分);
(6)导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备程度(15分);
< (7)旅游+新业态发展程度(40分)。(7)旅游安全、文明有序、游客满意度(120分)
得分点:
(1)旅游安全(30分)分);
(2)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投诉、投诉处理、旅游诚信管理等)(30分);
(3)文明旅游水平(30分)分)分);
(4)游客满意度(30分)。
(8)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120分)
得分点:
(1)旅游资源遗产保护(20分);
(2)生态环境保护(20分);
(3)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能力确定与控制(20分) ;
(4)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及绿色旅游认证(20分);
(5)旅游企业节能减排(20分);
(6)环境卫生系统(20分)。
2.省级一体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一体旅游是指
将某一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
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
推动产业融合,强化综合管理
实施系统营销
p >
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的需求。
3.省级一体旅游示范区创建ion小队当文明宣传小战士,提高文化素养。
4.省级综合旅游创造得分综合旅游概念是2016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
5.全区旅游省份东湖游船、东湖落雁风景区、木兰天池、木兰山、园博园、锦里谷、清凉寨、九峰森林动物园、九峰森林动物园、镇山、胜天农场等50+景区、紫薇城市花园、张公村、古琴台、龙泉山、九号船长、九真桃源、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慈湖游船、桐庐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别山主峰景区,
< p>桃花冲森林公园、五脑山森林公园、东坡赤壁、天马寨、金徽庄园、咸宁三国赤壁古战场、玄苏洞、梁子岛、天月湾温泉水乐园、武汉鸟鸣森林、农耕年、首尔汉宫景区、映山四季花海、七彩植物园、宜昌青龙峡景区、青龙峡漂流、三峡车溪景区、武汉花卉世界、姚家山、黄陂云雾山地、东湖帆船、知音号(日场体验)、木兰草原、明堂山、武汉花博会、国家高尔夫俱乐部、腾龙河漂流、柴埠河大峡谷、梁子湖水上度假中心、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四季温泉馆、横顶漂流、高安塔、花海乐园、大别山彩虹瀑布、映山红大观园、诺村谷、野三峡风景区。
扩展资料:
腾绿电子卡通年游卡售价200元。 2019年4月1日(含当日)起,腾旅电子卡通年游卡新增景点大别山彩虹瀑布、杜鹃大观园、野春谷。自2019年5月1日(含当日)起,新腾旅电子卡通旅游年卡在三峡风景区新增景区。
旅行电子卡通旅游年卡(原名武汉城市圈全域旅游电子卡通)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腾讯集团共同出资,得到省、市旅游委(局)大力支持,由湖北腾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的手机年卡旅游卡,是全国首张允许“刷脸”的旅游年卡入园。
参考资料:
腾旅科技电子漫画
6.全域旅游、县域旅游祁连县
祁连县是青海省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有着“中国乌拉尔”的美誉,这片辽阔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各种矿产资源储量相当可观,是青海省重点发展县。
先后荣获“2019中国最美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秋季百佳休闲县城”称号
在经济方面,祁连县的表现并不是最强的,但在青海众多县市中也是可圈可点的。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我们拭目以待。
七、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经验聚焦精品项目建设着力推动全域旅游
聚焦转换动力,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建设的优质项目。夺运河旅游线、水浒旅游线、Tuh艾河旅游线、阿胶养生旅游线、红色旅游线五个特色旅游脉络,以及城市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三个重点突破点,将重点建设一批市重点创新项目。未来三年,我市梳理推出100个“文旅兴市”优质创新项目,力争完成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确保文旅兴城工程进度项目库。积极推进东阿县全域旅游建设项目、世界水城项目、盛世天湖二期项目、漫云季节文化养生园等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拟实施的项目。推动京杭运河、京杭运河等重点在建工程建设进度蓝海大饭店、洲际假日酒店等品牌酒店,完成京杭运河建设示范段等项目。推动刘邓军渡黄河战役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点完善景阳岗、中州古城、万源等重点景区,推动东昌湖景区、东阿阿胶世界创建5A级景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适应“全域旅游”大势,以全域理念、全域视野,将整个城市规划为大景区。加快创建东阿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聊城市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深度整合资源,打造聊城文化旅游示范区。性能塑造艺术品牌
深度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继续开展聊城文化惠民消费季。要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绿色印刷等新型文化融合业务。着力推动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积极整合社会文化创意开发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演艺项目,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经典名著和历史传说,用文旅演出演绎“聊城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景区内涵,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扩大景区内涵。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产业效率。力争打造1-2场大型综合演出和若干场中小型演出,打造聊城文化旅游演艺品牌。
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为支撑,大力实施多产业融合发展。要推动管理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创新,集聚生态、旅游、文化、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培育吸引力强的文化和旅游项目,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旅游、医疗、养老等。围绕温泉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温泉配套产业,打造温泉客栈、温泉农庄、温泉农家乐等一批大众化、本土化、特色化的乡村温泉旅游产品用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一批原生态旅游景区和特色休闲街区、老字号等专卖店,培育一批休闲娱乐中心和休闲综合体。依托阿胶资源、中药资源等,培育一批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融儒道文化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旅游场馆,开展中医养生旅游。健康旅游以药膳保健、保健按摩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推进东阿阿胶国家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坚持惠民优先,把聊城建设成为文化情感之城
按照“振兴城市”目标“文旅兴城”,要把文化建设抓好城市建设。“旅游+”和“+文旅”工作将文化元素和旅游创意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把聊城打造成为城市有文化、有情怀、有内涵、功能齐全。
8、国家级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就是用开放的发展理念,消除行业门槛,隔断行业壁垒,打破行业边界,向全社会开放资源、开放市场、开放服务,让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都能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机制和意识氛围。
只有在这一开放理念的指导下,“旅游+”和“+旅游”可以成为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从第一批国家综合旅游示范区的验收过程来看,开放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国家综合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基本理念。
9.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全域旅游创建包括:
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引领全域旅游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制定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南;制定全区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省层面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协调布局、突破突破”为重点)h 重点、强化考核、动员市县、整合资源”等方面,是全域旅游发展的中场引擎)
市县层面,全力以赴整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体,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主体的作用旅游全产业链整合、产业集聚发展、旅游全产业链平台建设日益凸显。
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发展(共同打造全域旅游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特色生活方式和优势服务环境,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
科教支撑、创新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全域旅游大数据时代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培养人才;改革创新旅游统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