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黔西县旅游区)
2018年7月5日上午,中共毕节市委第二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黔西县旅游区的决议》 《黔西县撤县设市(草案)》。全会同意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水西市。目前正在办理审批手续,预计很快实现建市目标。
黔西县的旅游景点中,我比较喜欢以下十个。
1.百里杜鹃。在世界上最大的花海中,每年3月至4月,长达50公里的杜鹃林里盛开着鲜红的杜鹃花。杜鹃花开满漫山遍野,让绵延数百里的山峦显得格外迷人。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赏花、拍照,很热闹。
2.乌江源画廊旅游区。乌江上有东风湖、锁风湖、水西湖。这三个湖合称“乌江源大连三湖”。它们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喀斯特湖。景区内湖水清澈,两侧悬崖峭壁,瀑布飞流直泻湖中。 ,形成乌江上最美的画廊。
3.柯家海子天然喀斯特群旅游区。该旅游区有大小、深浅、形状各异的天然喀斯特湖33个。湖畔山高林密,竹林连绵,松涛阵阵,山色苍翠,令人心旷神怡。湖中的荷花,美丽的景色,让你想起“小荷初露尖角,早已有之”的说法。 “蜻蜓立在头上”是他有句名言。
4.秋林红色乡村旅游区。有古盐路、石叠梯、壁龛壁雕、解放军渡口、古盐仓、红军渡口等。 、大桥雄姿、石桥遗址、铁桥古韵、红二十六军团渡鸭池河纪念碑等历史人文景观。
5 。黔西观音洞遗址。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人类最早的活动痕迹。洞内有25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8种已灭绝。古代人类使用的石器有3000多件。
6.六安水乡旅游区。景区全长14公里。自云梅大道旁的风水河至县内福尾水库,即为风景区范围。风水河水清,水流缓慢。有数千个河两岸有数英亩的连续土地。田野里古木参天,柳绿苍翠。村庄在树林中若隐若现,小桥流水,鸟语花香。风景非常美丽。
7.水溪公园。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公园山清水秀,古树苍劲,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微风徐徐。园内有“烈姬之丘”、观音阁、断钟亭、观文阁。塔、乾隆皇帝御史、吴松良诗碑、观音阁碑、东山寺诗碑等元、明、清时期历史文物众多。
8.李士杰陵。位于黔西市扎尼巴村南15公里处的玉垛镇,占地2000多平方米,分天、地、人三个阶地,共五层。钍天台是李士杰和高夫人的坟墓;平台上有石马、石羊、石人、石虎、石狮等石雕;人体模型、祠堂等处有中国手表和皇家祭祀碑。
9。六光湖风景区。景区内峡谷、悬崖、瀑布、溶洞、古树、怪石比比皆是。主要景点有亚洲第一高桥、六广大桥、龙泉阁、姐妹池、后丑峡、慈竹洞(天国洞)、屯江苗寨、古胜城、五仙台等景点。 。
10.凌波山象庙。相寺建在凌波山上,山势崎岖险峻,山形奇特。一峰翘起,其余山峰紧随其后,犹如九龙腾飞。洞内云雾缭绕,石笋拔云而出,清泉遍地。耳朵圆。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2.黔西县旅游景点无需门票,免费
黔西花屋风景区曾经是乌蒙山脉深处一个鲜为人知的山村;这里,居住着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苗族分支——外树苗。如今,这里以其独特的苗族头饰、服饰、歌舞而闻名全国。这个地方叫花无极。位于黔西县新仁民族乡。位于乌江南北源头交汇处的三岔河畔。是乌江源头百里画廊核心景区东风湖畔的一个苗寨。这是一个童话般的村庄。世界。
1993年,花屋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歌舞之乡”。 2008年,花屋集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y 文化。 2009年,花屋集被中国乡村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旅游特色村”。 2011年,花屋集被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组委会评为“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3.黔西南旅游景点大家好,很高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据我所知,黔西南州至今还没有5A级景区,但一城三景区的兴义,在全国还是罕见的,是地球上一道美丽的伤痕——雄伟马岭河峡谷美景;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山峰,但只有这里成为一片森林——万峰林;国家一级天生桥水电站形成的库区——万峰湖,碧波荡漾……这些都是国家4A级景区。欢迎大家来锦州参观考察。户外度假村,百花兴义欢迎您!
4.黔西县科学nic区成都位于黔西县西北部。黔西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位于贵州中部西北部、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距毕节市115公里。东与贵阳市修文县接壤,南与清镇市、织金县接壤,西与黔西县接壤。大方县西北部与百里杜鹃风景区接壤,北部和东北部与大方县、金沙县接壤。是毕节市的东大门,是黔中经济圈旅游、物流、商贸经济西北方向的第一堡垒。成都市,简称“蓉”,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 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科技、商业、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在2015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枢纽中心城市。
5.黔南旅游区1.黔南工艺品-刺绣
水族马尾绣主要流传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历史传统悠久,分布广泛,有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制作技艺,以马尾为主体原料。
2.黔南工艺——染色
黔南苗族蜡染因地域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首先是三都、王寺地区的苗族蜡染,常见于衣领、袖子等主要部位绘有蜡染图案,螺旋纹配以橙色。是黔南苗族服饰中唯一的多色蜡染服饰。
3.黔南工艺品 -陶器
崖州陶器的制作最初以原始爬窑烧柴为主,制作过程从制作泥胚开始。从模具制作到施釉,全部由手工完成,做工精细,操作仔细,煅烧时间长,产品质量高。
4.黔南工艺品-银饰
黔南水族妇女也十分注重银饰。妇女的头发上戴着银簪。
6.黔西南旅游区如果从兴义出发,那么我个人的出行路线建议如下。先到兴仁方马坪,再转青龙二十四路。这时需要返回兴仁方向再往贞丰方向,先到双乳峰,再到三岔河,再从兴仁方向折回屯角看玻璃栈道,然后去安龙县看荷花和明十八学士墓,终于回到兴义;当然别忘了打开导航!祝您旅途愉快!
7.黔西县风景名胜区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区是国家级旅游资源。位于黔西县南部,321国道旁,因东风水电站建设而形成。湖区总长62公里,宽度在60-1000米之间,湖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
乌江源头百里画廊旅游区湖水清澈,倒影深蓝,幽静秀丽,两侧山峰险峻雄伟,飞瀑流泉众多掉进湖里。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悬崖画廊。景区交通便利,距省会贵阳80公里,距黔西市33公里。它通过水路与纳织金洞国家风景区,形成了贵阳西部独特的风景。
2019年9月28日,吴江源百里画廊水上旅游新线首巡在织金举行。
8.黔西县有哪些旅游区?旅游资源:一是以美丽的东风湖为主线的风景区。景区内有八仙洞、水溪大佛、天柱峰
新人苗乡天柱奇峰
、哈冲岩城、万象圣石、狸猫戏鼠、楼兰美景等景点奇、雄、峻、险,加上湖水清清,峰峦叠翠,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次,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东风湖畔、天柱峰下,居住着许多苗族同胞。他们富有特色的蜡染刺绣服饰、优美的多声部民歌、奇特的芦笙舞、奔拳舞、鼓舞等舞蹈体现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奇妙结合令人着迷。 1995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 2006年被毕节地区摄影家协会授予“毕节地区摄影创作基地”。
我们积极招商引资开发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使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财政收入增加,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9.黔西县旅游发展中心1酒文化:为贵州白酒发展奠定基础
贵州人善饮酒、善酿酒。这不是一个短时间。从白酒考古看,贵州深厚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岁月的沙子。
平坝飞虎山发现的泥灰陶,距今已有8000年;而威宁中水吴家大坪所藏的小口细颈单耳陶瓶、长颈壶则说明,六千年前,贵州先民就已经生产、饮用了类似酒或饮料的酒或饮品。葡萄酒。
普安青山镇铜鼓山出土的小圆底陶杯和青铜微型酒杯,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清镇雅龙坝等秦汉墓葬中还出土了种类繁多、种类繁多的陶杯、杯。酒器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黑地朱砂纹鎏金铜耳的麻胎漆杯;平坝金银乡魏晋南北朝墓葬中,还出土了陶罐。腹部铭文:“永元十六年正月二十五,葬贵州四瓦,饮面,酿中客都酒,恭贺贵州四瓦”。从酿酒的文字记载来看,贵州酒文化的丰富程度更令人惊讶。从苗族古歌《东耕西掠》、《兄妹结婚》中多次提到酒的内容来看, ”,可见贵州苗族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时期就已能酿酒。《旧唐书》记载“嫁娶时用牛酒”明代万历年间,汤显祖曾在《春酒章送帅斯南》诗中提到贵州酿酒的丰富性, “在中间贵州,淡如椒兰。 ,汉代老祖官又如何……广府南中的酿造方法很多,东朝与酒媒无关。 ”清朝初年,徐继在《云南游记》中说:“贵州所酿的酒……亦甘甜香浓,远远落后于楚中,未曾为世所称道。 “贵州人已酿好酒,超越九州。
可见,丰富的酒文化为贵州白酒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红色文化:赋能贵州白酒发展动力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央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的省份之一。 “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径,红军在贵州经历了4年一个多月的征程68个县(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贵州西南角是退却和进攻的战略后方。人民政权建立后,在长达一年半的剿匪斗争中,共发生大小战斗4246场,战斗地点分散在全省各地。
国家确定的革命老区,贵州有35个县(市),占39.8%,这在全国是罕见的。全国仅有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就有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遵义会议和第四次渡赤水,成为红色文化绚丽多彩的篇章。
民族文化:赋予贵州白酒发展特色
3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全国一省就有56个民族。据统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贵州省有17个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240万多,占全省总人口的35.70%。总人口及人口比重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因此,在文化上,出现了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
为什么贵州有这么多少数民族?从地理位置上看,贵州西与云南接壤,北与四川接壤,东与湖南接壤,南与广西隔江相望。是四通八达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民族融合。具体来说,汉族由北向南迁徙,氐羌族由西向东迁徙,苗族、瑶族由东向西迁徙,百越族由南向北迁徙。元代,蒙古、回、白等民族纷纷迁徙。来自云南。从四面八方进入贵州,相互交叉、穿梭,形成“混合住宅与集中住宅”、“大混合住宅与小聚落”
4 健康文化:赋予贵州白酒发展潜力
这里独特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健康文化的形成。贵州地处山区。农耕时代,这里的生活条件比适宜居住的平原地区更为严酷。贵州以民族医学为核心的养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
同时,丰富的药草资源也为养生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贵州无闲草,夜郎丹药多”。贵州作为全国四大中药产区之一,中药品种4802个,居全国第二位,中药产量达165万吨,居全国第三位。他们三人有“天然药物宝库”的美誉。
因此,善用本草几乎是少数民族贵族的基本文化习俗,尤其是在保健方面。他们非常擅长将草药与酿酒相结合,从而获得具有保健价值的葡萄酒。品尝。分布状态。
10.黔西县旅游资源大概是通过棚户区改造,把老城区的部分居民搬出来,然后改造成旅游景点、民族街道、广场。
11.贵州黔西旅游区截至2019年5月,贵州黔西县辖15个镇,分别是金碧镇、玉朵镇、大观镇、古里镇、苏普镇、中平镇、崇中镇、临泉镇、吉恩兰镇、甘塘镇、红水镇、金星镇、中山镇、协和镇、观音洞镇。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城镇:
1.于多镇
于多镇位于黔西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交通便利,总面积57.1平方公里。该镇资源丰富,矿藏、旅游、水资源丰富,居住着汉、苗、彝等6个民族。
2.古里镇
古里镇位于黔西县东部,距黔西县城约17公里。桂碧路贯穿全境。距贵阳135公里,约105公里,面积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76亩。
3.苏普镇
苏普镇位于黔西县东南部,东经106°17′-106°26′,北纬26°56′-27°04′。 ,海拔高度介于分别为800米和1500米。东、东南与修文县隔河相望,西、西南与中山镇、铁石乡接壤,北与协和镇、泰来乡接壤。
4.红水镇
红水镇位于黔西县西北部。乡政府距县城11公里。紧邻百管会管辖的城关、红林、林泉、人和。与金浦、金浦五镇接壤。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5°77'-105°99'、北纬27°09'-27°19'之间。是通往“世界最大的天然花园”百里杜鹃的门户。唯一的出路。
5.观音洞镇
观音洞镇位于黔西县西南部,与县内金碧镇、五里乡、金兰镇接壤,与织金县大坪乡、观寨乡、八步镇、纳雍乡相望。河对岸。
参考来源:黔西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