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区旅游工作报告

借鉴民法典编纂经验开展编纂立法研究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法律事务部副主任徐安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总结民法典编纂经验,抓紧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制定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十三方面:

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l 编译。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了这一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为编制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导。

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为编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民法典编纂纳入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将其确定为重点立法项目。

三、扎实丰富的文明立法、司法、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各方面的实践,奠定了编纂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体现民法典的人民本质。要突出保护公民权利这一主线,对群众较为关心的问题作出针对性规定,做到“民有呼声、法有应应”。

五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立足中国实际国情,彰显中国民法典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

六、坚持科学立法,把握法规编制的规律和特点。要深入研究法典编纂的规律和特点,把握民法典作为成文立法、法典立法、民法基础立法的基本定位。

七是树立创新思维,适应法典编纂新立法形态。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机制,从制度结构到制度内容,从立法技术到审议方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八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法律因时而变,以法为准”。要深入研究法治建设新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凸显法治建设的现实特点和特点。民法典的时代特征。

九要重视人大代表作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凝聚代表最大共识。

十是坚持公开立法,将法律意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贯穿于编制全过程。公开征求意见10次,地方调查27次,并专门委托国家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相关调查,为立法决策提供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第十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学习民事法律理论,广泛听取学术意见,凝聚理论共识,为编纂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十二步,加强宣传工作。我们通过法务委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平台及时发声,回应关切、化解疑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十三是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立法工作队伍,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同志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了编纂工作的顺利完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等参与单位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法典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重大里程碑式成就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利用好民法典编纂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法典化立法研究,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其他立法领域的法典化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2.全球旅游工作报告演讲

4月29日,荔波机场改扩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荔波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改变荔波机场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历史。可起降空客A320、波音737-800等主流飞机,助力打造荔波立体交通格局。

改扩建工程预计总投资8.362亿元。项目主要内容等包括飞行区指标4C,跑道由300米向西南端延伸至2600米,停机坪上的飞机数量扩大到5架(5C)。新建二次下降方向一类精密进场仪表着陆系统,新建值班室和特种设备仓库,以及空管、助航照明、燃油供应、消防救援系统等配套设备。

目前,桂南高铁也在建设中。荔波机场改扩建与正在建设的桂南高铁相互促进、相互拉动,对于加快整个荔波县旅游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贵州和荔波的跨越式发展,荔波机场已不能承载和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荔波机场改扩建ansion项目将实施。 2022年,完成高铁、机场改造。扩建完成,结合现有快速发展,将形成“两高一机场”立体交通格局,将有力推动荔波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荔波县委副书记、县长叶林说。

三、发展全域旅游

推动全域旅游与旅游融合发展产业,一定要立足当地特色。旅游业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产业!最可怕的是产业空心化。最好的是有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旅游,进而发展全日制、全方位、全要素旅游!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体化旅游业和工业化!当然文化因素必不可少。切忌太重视资源,不重视文化!

4.全域旅游报告

全域旅游打造包括:

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引领全域旅游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资支持;制定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南;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省层面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强化考核、动员市县、整合资源等重点发展全域旅游)

市县层面,全力整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全区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发展全区域旅游,重点以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体,是统筹推进、取得成效的主体)

促进旅游发展全区域旅游,市场必须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主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全产业链整合,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旅游全产业链平台)

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发展(共同为全域旅游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优势服务环境;共享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果)全域旅游)

以科教为支撑,创新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打造大数据时代全域旅游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培养人才;旅游统计改革与创新)

5.全区旅游工作报告片拍摄方案

验收对象为国家全区旅游示范区县级创建单位、地级创建单位所辖区、县、市经批准在所辖区县设立单位。认定对象为经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验收的创始单位。

程序

1.申请受理。创办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向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受理申请。

2.初步验收审查。省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办法》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验收实施方案,并根据验收评分​​结果确定申请认定的创建单位。

3.申请认证。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认定申请。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请认定创建单位不超过3家(按分数排序),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认证申请、验收实施方案和验收初审报告;

(2)验收评分及检查项目说明材料;< /p>

p>

(三)申请受理单位创建申报表、创建计划n、专题报告文字材料(3000字以内)、全球旅游产业运行状况、创作作品视频(10分钟以内)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除视频(必须为MP4格式)外,以上材料均须提供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图片必须为JPG格式,文字材料必须为PDF格式) ,与视频保存在同一U盘),请于2019年5月1日前发送至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区域协调办公室(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北京)。

4.认证审核。文化和旅游部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送的材料为认定依据,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会议审查,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认定对象进行现场检查。通过大会审查的创始单位。根据会议审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确定批准候选人名单。

5.认证公告。文化和旅游部将对审核通过的设立单位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阶段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予以批准公示;如有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文化和旅游部将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6.识别名称。文化和旅游部将通过公示的创建单位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已通过公示的地级创始单位所辖区县,将其结果作为地级认定的依据市级创始单位。辖区内70%的县级单位通过验收认证后,命名地级创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