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相传,远古时期,撒尼族(彝族的一个分支)人民反抗暴虐的土司。为了庆祝他们的胜利,他们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一般持续三天。第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接下来的两天则有摔跤、赛马、斗牛、赛船、拔河等各种活动。然后就是盛大的篝火晚会和通宵狂欢。

2、元旦: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农历新年后的二月初十、十一庆祝除夕夜。这个节日用彝语称为“马龙火”。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准备丰盛的团圆饭。然后主妇给丈夫敬了一杯酒,然后全家人一起吃午饭。到了中午,大小男人都聚集到两个“马公巴”家里喝酒。

“马公巴”相传是先祖征战时首领的化身。人们在他家只喝酒,不吃饭。第二天,男女老少齐聚舞池,在两位“马公巴”的带领下,按照“喇嘛”(老夫子)和“萨南”所画的路线跳起铜鼓舞。 (开始这首曲子的人)。舞蹈结束后,“秧霸”(吹武笙的人)再次吹奏武笙,然后人们就地吃午饭,互相敬酒,共庆佳节。

3、元旦:元旦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新年,互祝吉祥。庆祝节日。

彝族民俗文化?

历史上,彝族被称为“乌曼”、“落落”、“落落”,有的自称诺苏婆、涅苏婆、落落婆、香堂、蒙华。彝族的节日中,以农历6月24日的“火把节”最为隆重。

彝族具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因此不同地方的彝族房屋也不太一样。然而,大多数房屋都有一个全年开放的火坑。除了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它也是朋友和客人聚会的中心。脚不要踩火坑内的锅庄石或鼎,严禁向火坑吐口水。禁止烧烤不洁之物,禁止在火坑附近赤身裸体。

彝族的长幼、男女、主宾之间有严格的礼俗。当我路上遇长辈,晚辈必须站在一边,让长辈先走;长辈进屋时,必须让长辈入座,其余人依次就座;吃饭时,长辈坐在最上面(习俗上称为“上座”),晚辈依次坐在两侧和下面。 ,侍奉长辈,给他们提供米饭、蔬菜和汤。成人和老人的头部不能被触摸。

民俗

兄弟可以和嫂子开玩笑,但哥哥不能和嫂子开玩笑。当客人进入房间时,客人就会入座。主人坐在客人的左边,晚辈坐在客人的对面。禁止在火炕床上穿草鞋;上楼时脱鞋;禁止裸体或半裸体的成年人进入房屋;不准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这是不允许的d 用筷子敲桌子、敲碗;禁止在家里吹口哨或吹口哨。唱山歌、说脏话;女性的衣服不宜放在路过的地方晾晒,如方格和蜂巢旁边;禁止面向太阳排便。

节日

清晨,同姓的一家人聚集在长辈家祭拜祖先。晚上,他们在平坦的地方一起点燃篝火唱歌跳舞。这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好机会。 。随后,各家各户都举着火把,烧毁庭院、房屋周围、田野角落、果树旁。他们不断地将炒好的枯松木面撒在火把上,发出噼啪声,散发出香味,以求“消灾驱灾”。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的节日相同,但除夕夜必须“吃黑米”。初一到初三不干农活。三天的东西必须在除夕之前准备好。吃得越晚,准备的东西就越多,预示着来年的生活。越快乐。春节期间,年轻人喜欢从事扔包、打陀螺、荡秋千、擦丹秋等娱乐活动。

婚姻习俗

彝族婚姻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来说,本民族内部允许通婚,但不禁止与其他民族通婚。婚姻中,堂兄弟姐妹优先。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征得父母同意,并经过媒婆、“共识酒”、“订婚酒”等流程。迎亲时,新郎家会提前用栗枝、绿叶搭起“绿棚”。欢迎新娘进屋后e、在“绿棚”下设宴招待客人。次日是主宴,亲朋好友以鸡、肉、酒、蛋、饭相互祝贺。第三天是新郎新娘回家的日子,新娘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表兄弟姐妹间的优惠婚姻已被消除,现在大多数婚姻都是自由恋爱婚姻。

建筑

彝族村寨大多是彝族聚居的大村落。解放前,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或闪屋。有门无窗,习惯“暗室明灶”。门向北是忌讳的。门、厨房门、马厩门都不宜朝北。新中国成立后,瓦房土木建筑逐渐兴建,并建成了一些砖木结构的瓦房。

服装

彝族男女喜欢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制作衣服。男子头戴绿布髻,内搭白色内衬,身穿绿色双排扣大衣,下穿宽腰大裤腿。青壮年妇女均着深蓝色土布包头,上衣蓝色前襟短,后襟长于前襟,圆领上镶有五种颜色的条纹图案,袖子镶有三色图案;年轻女子是蓝色的布发箍,配有发箍和一条带有许多银泡的银项链。上衣是各种颜色的姐妹装。圆领上镶嵌着不同颜色的蕾丝,腰间饰有蓝色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传统服装逐渐减少,大部分服装与汉族相同,而年轻一代则穿着时尚服装。

礼仪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辈和晚辈之间,谁是大谁是小,不仅由年龄决定,还由父亲或母亲的年龄决定,所以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在特殊公共场所,应按辈分安排座位,长辈在场时不得先发言。彝族民间有“客三百年”的说法。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都要给上层让位,至少要受到烟茶招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客的习俗。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他们必须杀死动物以招待客人。对他们进行招待,根据他们的身份和亲密程度,将他们视为牛、羊、猪、鸡等。宰杀动物前,应将活的动物带到客人面前,并让客人在宰杀前观看,以示对客人的尊重。酒是送给客人的问候礼物。在梁山,每当有客人进家时,主人都要先向客人敬酒,然后准备各种菜肴。招待客人的饭菜都算得上是有肥猪油的。用餐时,主妇要时刻注意客人碗里的饭,并在客人吃完之前随时添加,以显示待客的诚意。吃饭时,长辈坐在上面,晚辈依次坐在两侧和下面,为长辈加饭、摘菜、熬汤。

禁忌

避免玩耍和移动头部;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放屁或咒骂;避免吹口哨晚上;避免在家里处理灵长类动物的肉或吃肉(熊、狗、猴、猫等);无论男女,避免穿越火坑;避免在婚礼和葬礼上宰杀山羊;避免用苦杆当筷子或打人;烧焦的荞麦饼从火坑中取出后,切忌立即食用。翻过来用棍子刺穿;避免将锄头和斧头放在一起;避免在屋内肩扛锄头或斧头;避免在家中的火坑中焚烧刺奶树、桑树;避免有不同根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