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民俗风情有哪些?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河南、河北、新疆、辽宁、北京等地。中国最早的回族是公元7世纪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回族以汉语为国语,保留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并使用汉语。
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人见面总是打招呼。客人来访时,应先倒茶,并奉上水果点心或自制面条。所有家属都来迎接并迎接客人。
如遇老年客人,还应热炕请老人入座,奉上“五香料茶”或“八宝茶”。送别客人时,全家人都要一一告别并祝福。有时,远方的尊贵客人必须离开自己的村庄或城镇才分道扬镳。
回族禁忌猪肉、狗、马、驴、亩勒肉。他们不吃未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肉。他们不吃动物的血。他们对其他人来说是禁忌。禁止在自己的家中吸烟、饮酒;禁止拿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事物来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红如血等;禁止在他人面前裸露胸部和手臂;所有井泉供人饮用,牲畜不准喝水,不准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不要将水容器中剩余的水倒回井中。回族人民在日常饮食中十分注重卫生。只要有可能,他们必须在饭前和饭后用流水洗手。大多数回族不吸烟、不喝酒。用餐时,长辈必须坐在主席上餐桌上,晚辈不能和长辈坐在一起。上炕时,必须坐在炕边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不允许舀水或舀米。
丧葬食品习俗因地区而异。有的地方,葬礼后三天不燃放烟花爆竹,食物由附近亲戚邻居送来。不允许请客,三天后举行纪念活动。婚宴一般有8至12道菜,忌奇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甘肃新婚夫妇生下第一个孩子时,男方要带礼物到女方父母和亲戚家报喜。 10天之内,婆婆要带上红糖、大米等营养补品和孩子的衣服来看宝宝。新郎家将设宴款待宾客。
回族分布广泛,他们的饮食习俗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宁夏回族人比较喜欢面食、面条、面条、拌饭。甘肃、青海等地的回族以小麦、玉米、青稞、土豆等为主食。油香和米饭是各地回族人民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缺少的礼品。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米粉、拉面、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杂、酸菜面等。大多数人都有发酵面,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城里的回族人一年四季都习惯喝奶茶当早餐。
肉类主要是牛羊肉,有的还吃骆驼肉和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的青鱼、鲢鱼、鲶鱼等。鸽子在甘肃回族中被视为神鸟,可以饲养,但不易食用。如果有临界点患病患者经阿訇(宗教界人士)同意后可作为辅助食品使用。
回族饮食十分讲究,不喝死水、不干净的水。禁忌在饮用水源附近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还喜欢喝茶,以茶待客。西北地区的回族以盖碗茶闻名。宁夏回族还喝八宝茶、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古尔邦节等。开斋节在每年回历九月。从看到新月到下个月新月结束的这一个月里,所有十二岁以上的男性和九岁以上的女性都必须斋戒。也就是说,从日出之后到日落之前是不允许进食的,直到回历十月初一开始开斋。在届时,要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牛、羊等,招待亲友庆祝。
古尔邦节是祭祀节,农历腊月初十。节日当天,他们不吃早餐,而是去清真寺祈祷,然后宰牛祭牲。宰杀的牛羊必须体态良好,无缺陷。宰杀的动物按照传统分为三份:一份送给穷人,一份送给亲友,一份留作自用,但不能出售。阿修罗节是西北回族的节日。必须使用当地的谷物,与牛羊杂碎混合,煮熟后食用。节日期间,客人必须先吃手抓的羊肉,然后再吃各种鸡肉菜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