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乡,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就是赏月、吃月饼。在家乡,每逢中秋之夜,都会摆上香案。放置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西瓜一定要切成莲花形状。青岛城乡群众过中秋有句俗话:“八月十五满,中秋月饼又香又甜”。由此可见,中秋月饼在家乡有多么重要。大家欢聚一堂,品尝各种月饼和时令水果。它象征着家人团聚,具有浓郁的家乡地方特色。

中秋节是团圆的一天!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盼望着过节。过节的时候,我们会吃月饼,全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做一顿可口的饭菜。ether

你家乡的中秋习俗有哪些?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中秋节期间,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中秋习俗。就说说我们的地方吧。

中午杀鸭子与朱元璋造反、屠杀鞑靼有关。他以月饼为信,传信十人、数百人,一举消灭了蛮族鞑靼人。鞑靼人和鸭子的声音很相似。为了纪念这个传奇故事,家家户户都会杀鸭子,庆祝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做月饼,家家户户都要做几盆月饼,里面有各种馅料,才能有独特的味道。他们还要做一个大饼,准备晚上祭拜月仙子。

拜月仙是晚上必不可少的项目。准备水果和五谷杂粮,比如花生、荸荠、栗子、莲藕等(还有长的,每块都断了又连在一起。)、月饼、香烛、鞭炮等,这些都是在月圆之夜进行的项目。

在赏月的同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品尝新鲜采摘的水果,或者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水果。喜悦的心情无需形容。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的喜悦油然而生。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看到了希望。

在国外过了四个中秋节,每到中秋节我都会想家。我想念我的家人,想念家里的月亮,想念月饼,想念丰盛的中秋夜饭。中秋之夜即将来临,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乡——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所谓五千年文明,在河南可见。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很同意这个说法。现在我们也来算一下了解河南的中秋习俗。河南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孝敬老人、赏月拜月、团圆饭吃月饼等。

尊重老人,送月饼等营养品。崇尚“孝道第一”的河南人在中秋节期间永远不会忘记长辈。中秋节敬老的风俗历史悠久,大概自周秦时期就已形成。河南中秋节孝敬老人的方式主要有:儿子女儿孝敬父母,未过世的女婿孝敬公公婆婆。法律规定,与邻居关系好的晚辈要尊敬长辈,在单位工作或者退休的长辈和老干部。

酒赏月醉。河南人爱吃o 喝酒,他们都喝很多(哈哈!有点夸张,但他们真的很爱喝酒)。中秋团圆快乐,一定要邀请亲朋好友来个小聚会。或许说是小型聚会,但实际上酒菜却十分丰盛。这时,家人朋友围在餐桌旁,开始聊天喝酒。记得小时候没有电灯,中秋节天气还没转凉,所以很多家庭干脆把酒桌摆在外面。明亮的月光,配上酒杯的叮当声,静与动融为一体,也很有趣。总之,赏月饮酒,是忙碌的秋日里阖家团聚、消除疲劳的好机会。

拜月祈福也是河南的一项重要的中秋活动。赏月其实源于对月亮的崇拜月亮,体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经历了一个从敬畏到欣赏的过程。拜月的目的是祈求长寿、团圆、合家幸福。家里的妇女经常祭拜月亮。我记得我非常重视这一点。她把水果和零食放在桌子上,向月亮祈祷。

记忆中最生动的事情就是吃月饼。小时候,农村生活并不富裕,所以很少费心去买零食。如果我能吃一块糖,我会兴奋好几天。因此,中秋节前几周,我就盼望着亲戚买的或家里的月饼,有时还会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地舔一舔。记得那时的月饼都是手工制作的,从制作到烘烤都能找到人类参与的痕迹。月饼很大,有的不是很圆,厚薄不均匀,而且有的底部稍黑,是因为烤过头了。

不过,当时的月饼确实是甜甜的,我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味道。如今,精心制作的月饼琳琅满目,口味繁多,但你却再也尝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时代变了,岁月变了,月饼不一样了,也许月亮也不一样了!

我写了一些尾声,有点乱,可能是因为想家了。文笔这里还是白天,两个小时后月亮就会出现。万里之外的河南,月色已然皎洁!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