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展开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端午节是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传说有很多,但在漫长的选择和淘汰过程中,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流传最广。 “他的野心是干净的,他的行为是诚实的。”从司马迁对屈原深情的叙述开始,屈原忠贞爱国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越来越凸显。自汉代以来,人们就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屈原。

1942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用古代比喻以此来形容当下,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使屈原的爱国形象深入人心。 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单。

宋英认为,端午节最初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开始的,但在发展过程中,端午节逐渐与屈原、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人类的遗产。

延伸信息:

端午节的日期、习俗和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端”字有开始的意思,所以端午节就是农历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是正午月,所以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的端午节。

起源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年记》记载,因为盛夏登山时,顺阳在上,五月为盛夏,其正午是顺阳登山的好天气之日,所以五月初五也是顺阳登山的好日子。称“端阳”。此外,端午节又被称为“午日节、五月节、端午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汉字文化圈国家。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落举行的图腾祭祀节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春秋以前的百越之地,是在农历五月初举行。 5、以赛龙舟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来,由于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统治者将端午节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以确立屈原的地位。忠诚和爱国的标签;

自古以来,赛龙舟、吃粽子就是端午节的一部分。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通过了中国博士项目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端午节习俗 庆祝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主要内容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避午后,贴午后的叶符,挂菖蒲艾草,驱除百病。 ,佩香囊,备甜酒祭祀,赛龙舟,放风筝,比武。 、打球、荡秋千,给孩子们洗个苦涩的澡草麦药、涂雄黄、喝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糕、咸蛋、粽子、时令新鲜水果等。

端午节你还记得哪些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它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我的童年正值20世纪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没有保障。端午节是一年中继春节之后又一个可以改善生活的时刻。

当时家里有八口人。用父亲的工资养家糊口很困难。妈妈在家除了带着我们六个孩子学习、生活外,还养鸡、鸭、猪。过年除了杀猪改善我们的生活之外,我们也不能吃鸡下的蛋。虽然e当时ggs才0.6元一斤,妈妈还是舍不得给我们。她得去供销社换零钱给我们买书。只有端午节,妈妈才能打十几个鸡蛋,加满盆水,蒸鸡糕给我们喝。

当时家里养的猪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用粮食喂养,而是被送到村里让牧民放牧。但妈妈会在端午节煮几个鸡蛋送给牧民,以感谢牧民的辛劳。我们还学会了以感恩报恩的道理。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不仅端午节吃粽子,南方还赛龙舟,北方挂葫芦、吃荷包蛋。当然,我们也要向亲朋好友致以良好的祝愿。

现在祝大家德拉戈快乐n 端午节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