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时间大多定在农历十月初,也叫库什,是彝族的新年。但2002年10月14日,乐山市政府将全市彝族新年定为农历十月初五、六、七,共三天,又称口节

库什前“觉乐吉”

彝族大年初一,彝族称“五余”,即杀猪的意思。天一亮,女人们就打扫屋子,清除污垢,烧水准备猪毛,而男孩们则挨家挨户地宰猪,先让他们嚎叫。声音越大,来年越吉祥。然后他们开始按照辈分杀猪。一家人各做各的事,比如腌腊肉、做香肠、做豆渣糕等。

“多博”拜年

初二彝族元旦,彝族群众称其为“多波”,是互相拜年的日子。人们互相送上节日的祝福,气氛十分热烈。亲友往来,宴请丰盛的酒肉美食。同时,还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摔跤、插嘴、姑娘帮派等,歌舞酣畅,欢乐无处不在

“呜呜楚”寄语祖先

彝族大年初三,彝族吃猪肠,称“五五楚”。下午五六点钟,他们就采摘新鲜蔬菜,煮成肠汤,以预示来年五谷丰登。这天外出拜年的家人也必须回家称量祖先的体重后再回来,以保证家人的健康。他们还拍拍挂在墙上的猪膀胱。这留下的记号越大,来年的猪就会越大越肥。

彝族和白族都有庆祝某事的习俗

彝族火把节:目的是用火驱虫、保护农作物。火把节凉山彝语称“度泽”,意为祭火;祭歌《祭火神》、《祭锅庄石》都有对火神阿伊叠古功绩的描述。火把节的原始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古代的火崇拜。火是彝族人民追求光明的象征。
白族三月节:古称观音城或观音会,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在大理市西苍山中和峰下举行。节日的内容原本是佛教庙会,场面盛大举行讲座和礼拜活动。这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在大理古城中和峰下、中溪河畔空地上举行。 “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之外、近至邻县的客商从四面八方赶来参与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等一应俱全。是滇西最大的商品交易聚集地。

想知道彝族的节日有哪些吗?

彝族的节日有彝年、火把节、舞蹈节等。

1.彝族年

彝族年,彝语称“库什”,是祭祖、娱乐竞赛、餐饮娱乐、服饰等多种民俗风情的聚集地。系统。它是一个集成囊仪式和庆祝的民间节日。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大彝族地区。

2.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3.调功节

调功节是彝族人民庆祝战胜外敌的节日。这个庆祝活动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一直被后人延续以纪念这一事件。跳弓节是跳弓节。彝语称“超其”,意为“弓舞”,又名“孔过”,意为“幸福、祈祷、祝福”。跳弓节是居住在广西、云南边境那坡县的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彝族的礼仪习惯:

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回家时,必须敬酒、递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酒是送给客人的问候礼物。在梁山,每当有客人进家时,主人都要先向客人敬酒,然后准备各种菜肴。彝族民间以“打羊”、“打牛”迎接、招待客人的历史由来已久。

每当客人到来,都要宰杀动物招待,根据客人的身份和亲密程度分别对待牛、羊、猪、鸡等。招待客人的肉又肥又厚。将其切成大块并与调味料混合。俗称“陀陀肉”。吃饭前,主人必须在火坑里烧羊肝或牛肝供客人食用,以示尊重。鸡头是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

在吃饭的时候,家庭主妇应该时刻注意注意客人碗里的饭,在客人吃完之前随时添加,以显示待客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