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
新年习俗 腊八:腊月初八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作为传统,人们在这一天吃腊八粥、做腊八蒜。腊八节拜灶神,意思是新年送灶王爷上天扫尘,贴春联、年画,请神明,祭祀神明,给神明送礼物。 ,烧香,点蜡烛,挂灯笼,灯笼里点着蜡烛,蜡烛的火焰在舞动,真漂亮。如果放个灯泡那就逊色多了。拜祖先,敲锣打鼓,吃年夜饭,看年夜饭,放鞭炮,拜年,压岁钱,踩高跷,舞龙灯,合家团圆。外出学习、工作的人们必须回家团聚他们的父母一起庆祝新年。
用150字介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傣族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初一,傣语称“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类似;第二天,傣语称“乃日”(空日)。第三天是元旦,称为“霸王马”,实际上是一年的开始。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水,到佛寺浴佛,然后开始互相泼水,祝彼此好运、幸福和健康。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玩扔包的游戏。花袋是用漂亮的花布制成的,里面装满薄纸、棉籽等,四个角和中心饰有五个花穗。这是爱情的信物。年轻男女通过扔包和接包来认识彼此。女孩自觉让小伙子追不上、迷路后,小伙子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女孩,两人便离开人群,去一处僻静的地方谈恋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赛龙舟、放高升孔明灯等活动,也是傣族地区为纪念古代圣贤孔明(又名诸葛亮)而特有的活动。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燃起篝火,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还有腊月二十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族的祖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极为亲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