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风俗:腊月三十。人们常常在除夕夜熬夜,称为“熬夜”。
寓意:含有“这里旧年除掉,明天新岁更替”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端午节
风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他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艾叶。
含义:描述端午节的诗词有:《端午节》【唐代】文绣节分为端午节。谁说的?千古传闻是屈原;可笑的是,楚河空荡荡,浑浊不堪,洗不去直臣的恩怨。
中秋节
习俗及寓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是我国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赏月习俗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乐。 “民间拜月”已成为人们渴望团圆、幸福、幸福的象征,他们用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时间和名称是什么?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岁首祭祖活动。根据中国农历,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愚”古代有安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这一天通常被称为新年的第一天。我国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农历的第一天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抬头(2月2日),又称“春耕节”、“农耕节”、“春龙节”,是汉族的传统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俗称青龙节。相传,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端午节是中国城乡的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敬龙祈福以便上帝能够保护庄稼。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公历(公历)4月5日左右。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冬至:公历12月21日或22日。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如果12月是小月,那就是29号,如果12月是大月,那就是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