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传统文化构成
白族,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他们擅长农耕,有自己的语言。
白族服饰非常漂亮。因为他们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白色的衣服上绣着几朵粉红色的小花,看起来特别漂亮;头饰也很有特色。皇冠以风、花、雪、月为主题,皇冠左侧有一根流苏,代表“雪”。它的长度代表了人的体型(年龄)。白族称女性为“金花”,男性为“阿蓬哥”(不包括儿童)。
白族用“三道茶”来表示他们的热情好客。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的礼仪。白族人常以“三道茶”招待亲友。头道茶是用土壶烘焙的绿茶冲泡的,味香、苦;第二道茶是用红糖泡的。用牛奶做的奶扇,用开水冲泡,味道甘甜香浓。三道茶是用蜂蜜和开水冲泡而成,味道醇厚甘甜。因为一开始喝的茶是苦茶,喝了两三道茶后,就感觉嘴里有苦甜的味道。喜忧参半,故有“‘三茶’一苦二甜三余味”之说。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也带来了众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节日
火把节
主要是白族、彝族民间流行的节日,是一种祈求丰收的节日以及人类和动物的繁荣。托克白族的H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彝族的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白族本主节
“本主”意为“这片土地、本家的主保佑”,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们无论升官富贵,生病生病,生儿育女,都必须去主人的庙里祈福。每逢主诞生,都要宰杀猪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为“本主节”。
普米族朝圣节
普米族朝圣节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人们盛装打扮,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庆祝这个节日。除了祭祀山神外,还有赛马、摔跤、射箭等娱乐活动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又称“迎宾节”,在每年农历11月20日的节日期间举行,每年农历11月20日举行。家人喜欢用松枝装饰房子的前面和后面。全村老少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吹葫芦笙,跳舞迎新年,唱新年歌,举行隆重的送魂仪式。赶走过去一年的不良情绪。节日热闹多彩,有舞蹈、对歌、射箭比赛等,风情浓郁。
纳西族棒棒节
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最有特色的是节日期间竹木农具的交换。附近农村的人们和商贩在农贸市场摆摊出售商品
纳西族三多节
纳西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在北岳寺举行。这是纳西族崇拜自己民族的保障。除了在北岳庙举行节日外,纳西族还在自己的家中举行隆重的祭祀“三花”的仪式
白族大歌节日
白族打歌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大家都去大姚、双江采杜鹃花,到处摆放。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表演“左脚舞”。
摩梭转山节
农历7月25日,摩梭人盛装打扮,或骑马或步行,朝拜泸沽湖畔的狮子山,又名格姆山
傣族泼水节
傣族新年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过的新年辞旧迎新,消灾祈福。这也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泼水节”在每年4月中旬举行,一般为公历4月13日至15日。
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一年中的每个时间都有不同的体验
白族的传统节日:
< p>1。火把节:火把节白族语称“福王五”。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这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这天,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祭祀祖先。通过拜火把、点燃火把、玩火把、跳火把等活动,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2.饶三岭:每年四月下旬农历白族要举行为期三四天的“绕三灵”。节日期间,数千名男女老少身着传统服饰,吹奏乐器,载歌载舞,聚集在“圣城”圣元寺,举行祭祀仪式,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3.戏海: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一般持续三至五天。由于起源传说不同,戏海会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为三至五天不等。登川、上关、喜洲地区的玩海时间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大理、下关地区的玩海时间从农历八月初八开始。玩海的内容也差不多。
4.树花会:农历二月十五日,有白族农民大会,又称白族集会。ee与花的相遇。树花节前后,白族村民总会在屋前屋后种上几棵“蜂树”、几棵“蝴蝶花”,以表达“怀念过去、怀念祖先”的心情。三营坝子有一座“花果坝”“书花汇”的美名,在一定程度上与书花汇的传说和习俗是分不开的。
5.蝴蝶节:每年四月农历正月十五。相传是纪念白族青年夏郎与温姑坚贞爱情的民间节日。
火把节,走三灵,玩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